呂華亮 侯曉珊
六朝是一個奢靡的時代,也是一個追求美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女性像器物一樣,成為男人們玩味、欣賞、吟詠的對象,故此,六朝婦女尤愛裝扮,她們身著羅裙,足躡絲履、耳垂明珠、頭戴華飾,把自己打扮得高貴而華美,以期贏得男性的贊賞和青睞。從紙質文獻及出土材料看,六朝婦女的裝飾可謂繁盛之極,僅就面部裝飾看,就有以下數(shù)種:
眉飾。六朝女子注重眉飾,其法約有兩種:一是畫眉,即用顏料描繪眉毛。南朝民歌《讀曲歌》曰:“雙眉畫未成,那能就郎抱。”獨孤嗣宗《紫騮馬》:“遠聽珂驚急,猶是畫眉人?!苯偂肚锶招聦櫭廊藨睢罚骸按涿嘉串嬜陨?,玉臉含啼帶似笑?!扁仔拧秹羧胩脙取罚骸爱嬅记Ф仁茫犷^百遍撩?!绷水嬅碱伭嫌明?,《釋名·釋言語》:“黛,代也。滅眉毛去之,以此畫代其處也。”(劉熙《釋名》卷四,《四庫全書·經(jīng)部》)《采桑度》:“姿容應春媚,粉黛不加飾?!弊笏肌秼膳姟罚骸懊鞒崤_,黛眉類掃跡?!鄙蚣s《登高望春詩》:“城闕郁盤桓,日出照鈿黛?!绷硗?,就所畫眉形看,主要有兩種:(1)蛾眉。蛾眉指像蛾子觸須一樣又細又長的彎眉,是古代女子流行的眉形,《詩經(jīng)》就用“螓首蛾眉”來夸贊女子長得好看。六朝人也鐘愛蛾眉,這在詩歌中有體現(xiàn),如沈約《三婦艷》“小婦獨無事,對鏡畫蛾眉”,范縝《嘲劉郎詩》“雀釵橫曉鬢,蛾眉艷宿妝”,何遜《詠舞妓》“逐唱回纖手,聽曲動蛾眉”,等等。(2)廣眉,指眉闊且長。廣眉在漢代已流行,《后漢書·馬援傳》:“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保ǚ稌稀逗鬂h書》,中華書局,1965:853)六朝女子亦有畫廣眉者:《子夜四時歌·游女曲》“氛氳蘭麝體芳滑,容色玉耀眉如月?!标憴C《日出東南隅行》:“美目揚玉澤,蛾眉象翠翰?!眳蔷冻罚骸按簥y約春黛,如月復如蛾?!彼^眉如月、象翰(羽毛),即指廣眉。二是以黛點眉,即在眉毛中間點黛。庾信《舞媚娘》“眉心濃黛直點”、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新妝莫點黛”、劉氏《贈夫詩》“妝鉛點黛拂輕紅”等,寫的便是這種點眉之法。
貼花黃。古代婦女愛在額間涂以黃色為點綴,或用黃色材料剪制成薄片狀飾貼附,稱“額黃”、“鵝黃”、“鴉黃”、“約黃”、“貼黃”、“面靨”等。此額間飾可涂、剪成星、月、花、鳥等形,故又稱“花黃”。梁簡文帝蕭綱《美女篇》:“約黃能效月,裁金巧作星?!薄凹s效月”,指涂抹時約束使之像月;“裁金星”,則剪金星形以貼額也。另外,簡文帝《戲贈麗人》“同安鬟里撥,異作額間黃”,徐陵《奉和詠舞》“低環(huán)向綺席,舉袖拂花黃”,陳叔寶 《采蓮曲》“相催暗中起……薄落點花黃”,費昶《詠照鏡》“留心散廣黛,輕手約花黃”,《木蘭詩》“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等,寫的都是這種面飾。
唇飾,即用顏料涂染嘴唇。六朝女子以紅唇為美,故常以朱涂唇。朱超 《賦得蕩子行未歸》:“捉梳羞理鬢,挑朱懶向唇?!薄蹲右垢琛分唬骸翱谥彀l(fā)艷歌,玉指弄嬌弦?!标憴C《日出東南隅行》:“丹唇含九秋,妍跡陵七盤。”左思《嬌女詩》:“濃朱衍丹唇,黃吻瀾漫赤?!苯汀对伱廊舜河巍罚骸鞍籽┠偯玻髦辄c絳唇?!边@里的“朱”、“丹”、 “赤”、“絳”皆指紅色。 唇飾也叫“注口”,《子夜四時歌·春歌》“畫眉忘注口,游步散春情”,陳叔寶《采蓮曲》“妝前日已光,隨宜巧注口”是也。六朝時的唇膏添有香料,故詩人每言及唇口之香,蕭綱《倡婦怨情詩十二韻》“蕩子無消息,朱唇徒自香”,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艷彩裾邊出,芳脂口上渝”是也。
施粉。為了讓面部皮膚細柔光潔,古代女性愛在臉上擦粉。《急就篇》卷三顏師古注:“粉,謂鉛粉及米粉,皆以傅面取光潔也?!保ㄊ酚巍都本推肪砣?,《四庫全書》本)六朝女子亦愛施粉。陳叔寶《梅花落》:“拂妝疑粉散,逐溜似萍開?!币笥⑼恫缮徢罚骸昂狗蹮o庸拭。風裙隨意開。”粉有白粉、紅粉兩種,即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所謂“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也。所謂“朱”,即指紅粉,六朝女性尤愛紅粉,此亦可證之于詩歌:江總《姬人怨服散篇》:“自悲行處綠苔生,何悟啼多紅粉落?!倍×铩妒魉氖住罚骸坝鲃倩▕y,從郎索紅粉?!蓖踅鹬椤蹲右顾臅r歌·秋歌》:“朱顏潤紅粉,香汗光玉色。”
點的。六朝女子愛在面部裝飾紅點,叫做“的”或“的子”。 楊慎《丹鉛余録》引《釋名》曰:“以丹注面曰的子?!蓖豸印渡衽x》:“稅衣裳兮免簪笄,施華的兮結羽儀?!迸嗽馈盾饺刭x》:“飛須垂的,丹輝拂紅?!睆埦瓣枴渡荣x》:“皎質皦鮮,玄的點鋒?!苯灾复?。六朝人施“的”的位置,或在雙頰,如傅咸 《鏡賦》:“珥明珰之迢迢,點雙的以發(fā)姿?!彼^“雙的”,指雙頰各點一的。繁欽《弭愁賦》也說:“點圓的之熒熒,暎雙輔而相望。”或在兩眉之間,如現(xiàn)代小兒所點之“美眉翹”,左思《嬌女詩》“立的成復易,玩弄眉頰間”是也。六朝女子點的風俗還可從壁畫中得到印證,敦煌莫高窟中有一女性畫像,雙頰處有圓形圖,顯然是的飾;而敦煌榆林窟中一婦人畫像,不僅雙頰點的,雙眉之間亦有的飾。女性點的之俗,起源于古代王侯妃妾進御之制,楊慎《丹鉛余録》曰:“《釋名》曰:‘以丹注面曰的子’,本天子諸侯有群妾,以次進御,有月事者止不御,難于口陳,故注此于面,灼然而識也?!保钌鳌兜ゃU余録》卷十五,《四庫全書》本)
總之,六朝人很注重面飾。張率《日出東南隅行》一詩詳細描述了女子早起后梳妝打扮的情景,其中“施著見朱粉,點畫示赭黃。含貝開丹吻,如羽發(fā)青陽”四句,便寫到了面飾中的施粉、點的、貼花黃、涂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