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正
安徽送變電工程公司應急搶修中心,安徽合肥,230601
大跨越段是架空輸電線路的“咽喉”,建設周期長、投資大,出現故障后修復困難,其運行狀況事關電網的安全與穩(wěn)定,因而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國內大跨越工程直線跨越塔最先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材料[1],位于安徽境內的±500 kV葛南線(±500 kV林楓線)吉陽長江大跨越段南、北兩基直線跨越塔(原為±500 kV葛南線吉陽長江大跨越)即為鋼筋混凝土直線跨越塔,始建于1987年,建成至今已歷時25年。
在2010-2011年三滬Ⅱ回輸電線路技術改造期間,國網公司對上述兩基舊跨越塔進行了加固補強改造(附屬設施未改造),改造后的大跨越段承擔著±500 kV葛南線、林楓線同塔雙回跨區(qū)直流輸電線路的電能跨江聯(lián)網、輸送任務,其地位和作用更顯突出,對該大跨越段投運后的運行維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葛南線吉陽長江大跨越采用常規(guī)單回路走線,三滬Ⅱ回輸電線路增容改造時,則對吉陽大跨越改造按雙回設計。改造設計對原跨越塔不做改變,只對舊塔塔身進行碳纖維加固補強后將舊導線更換為新導線,不更換地線;重建大跨越段兩岸耐張塔(明細見表1和表2)。
表1 吉陽大跨越桿塔明細(改造前)
表2 吉陽大跨越桿塔明細(改造后)
改造后的±500 kV葛南線(±500 kV林楓線)吉陽長江大跨越段桿塔參數見圖1,兩基跨越塔塔身外立面采用碳纖維加固并涂覆碳纖維保護涂料,±500 kV葛南線(2010年4月18日投入運行)位于面向大號側右側回路,±500 kV林楓線(2011年5月2日投入運行)位于面向大號側左側回路,大跨越段共6基桿塔(2基跨越塔,4基錨塔),大跨越段導、地線參數如表3。
表3 導、地線參數表
圖1 吉陽長江大跨越桿塔結構圖
為保障±500 kV葛南線(±500 kV林楓線)吉陽長江大跨越段安全運行,運維單位一方面加大日常運維力量的投入,以該處大跨越段為突破口,按照狀態(tài)檢修各項要求,推進大跨越管理機制轉變,并以該大跨越段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促使輸電線路大跨越段整體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另一方面通過多輪隱患排查,及時發(fā)現了跨越塔附屬房屋年久失修、航空障礙燈系統(tǒng)老化、配電系統(tǒng)陳舊、跨越塔內部安防設施不足等問題,通過向國網公司申報技改大修項目、自籌資金等渠道迅速改變了兩基跨越塔的陳舊面貌,為±500 kV葛南線、±500 kV林楓線吉陽長江大跨越段安全穩(wěn)定運行創(chuàng)造了條件。
由生產技術部門專門安排一名技術人員指導大跨越運維班組開展大跨越段的日常管理工作,協(xié)助運維班組整理匯總各類基礎資料、完善運行維護管理、檢測維護等各類記錄臺賬。
(1)推行標準化建設。落實專項資金修繕吉陽長江大跨越塔北岸附屬房屋,完成應急組織機構圖、大跨越段參數、各類設備管理制度圖表上墻工作,使其具備運維辦公條件;開展南、北岸跨越塔內外防護設施和警示標識標準化設置,順利完成跨越塔運維標準化建設工作。
(2)強化技術管理。依據規(guī)程規(guī)范對大跨越運維的技術管理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專用的現場運行檢修規(guī)程,明確本體、附屬設施、通道的巡視、維護、檢測內容和周期等關鍵項,為大跨越運維護班組額外配備與大跨越運維工作相關的書籍資料。
通過開展±500 kV葛南線(±500 kV林楓線)大跨越段專項隱患排查,分析梳理兩基跨越塔存在的問題,著手開展大跨越段技改大修工作。
該大跨越段南、北跨越塔主要存在航空障礙燈系統(tǒng)老化、配電系統(tǒng)陳舊、跨越塔內外安防設施不足、缺少在線監(jiān)測裝置等一系列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每年均重點實施一兩個技改大修項目,通過現場管控,狠抓項目實施各環(huán)節(jié),完成了航空障礙燈系統(tǒng)的更新;南、北跨越塔內部照明系統(tǒng)改造;內部爬梯防墜落裝置、防護網、內部配電柜圍欄設施安裝;對大跨越專用低壓供電線路進行了升級改造;配合電梯生產廠家完成南、北岸跨越塔電梯更換工作。
上述技改大修項目改變了該大跨越段附屬設施、設備的落后面貌,為大跨越段安全運維創(chuàng)造了較好的硬件條件。
(1)著重開展大跨越段常規(guī)檢測工作。為大跨越段狀態(tài)巡視檢測工作配備《大跨越段巡視檢(觀)測記錄本》。將接地電阻測量、大跨越直跨塔的沉降觀測、桿塔偏移、傾斜和撓度測量、導地線弧垂測量、水文數據觀測、碳纖維加固防腐層破損情況觀測等納入正常巡視,在線路狀態(tài)評價中對不同時期的檢測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密切監(jiān)控跨越塔改造后的運行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潛在隱患并進行治理。
(2)加強對大跨越段八大設備單元的狀態(tài)評價工作。將定期評價的重點放在狀態(tài)巡視期間大跨越段關鍵檢(觀)測數據分析上,實時掌握輸電線路大跨越段的運行狀態(tài),為大跨越段檢修決策的制定提供準確的依據。此外,每月開展一次動態(tài)評價,在重大保供電工作前對大跨越開展特巡、評價工作,保障大跨越段安全穩(wěn)定運行。
按照《架空輸電線路運行規(guī)程(DL/T741-2010)》[2]、《輸變電設備狀態(tài)檢修試驗規(guī)程(Q/GDW168-2008)》[3]等規(guī)程要求,開展紅外檢測、直升機巡檢等帶電檢測工作,及時發(fā)現并消除設備本體、附屬設施缺陷和各類隱患。
今后將根據需要推廣應用帶電檢測、在線監(jiān)測等新技術、新裝備。適時配置紫外成像儀、大跨越在線監(jiān)測等檢(監(jiān))測設備,繼續(xù)發(fā)揮帶電檢測在大跨越運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外送和內部培訓的方式,開展輸電線路運維知識、狀態(tài)檢修(巡視)、帶電作業(yè)、光纖接續(xù)培訓、紅外測溫儀、接地電阻測量儀、激光測距儀等儀器儀表的使用以及特種設備(電梯)技能培訓,每年開展勞動技能競賽活動,提高運維人員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500 kV葛南線、±500 kV林楓線吉陽大跨越段自舊塔加固改造投運以來,運維技術人員在該大跨越段運維工作方面開展了一些工作,但與先進運維單位相比還存在不足。本文對老舊跨越塔加固改造后的運維經驗進行了分析,供兄弟運維單位參考,同時寄望于拋磚引玉,共同提高輸電線路大跨越現場運行維護工作,保障電網安全運行,在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參考文獻:
[1]王鋼.大跨越工程設計重點問題探討[J].南方電網技術研究,2006,2(2):42-46
[2]國家電網公司.架空輸電線路運行規(guī)程DL/741-201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3]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設備狀態(tài)檢修試驗規(guī)程Q/GDW168-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