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是我家鄉(xiāng)一句俗語,鄉(xiāng)民們在勸導(dǎo)陷入絕境的友鄰時,往往將其掛在口頭。這個“餓不死”,就好比一顆定心丸、救命丹,多少能給人以心理上的慰藉,故而顯得親切貼近,通俗易懂。如今想想,這句話用在我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我出生于1964年,不足兩歲那年,我本已經(jīng)能滿地亂竄,天公卻嫉恨我這劉氏家族漂亮的“門面兒子”,遂派小兒麻痹癥(脊髓灰質(zhì)炎)這位“特使”,硬生生地“賞賜”我一件“禮物”——代步拐杖一副。隨后的歲月里,我拎著槍刺一般的雙拐,在“左槍擊落昏黃的月亮,右槍挑起輝煌的太陽”的希望與憧憬下,在無奈而殘酷的人生沙場上頑強征戰(zhàn),艱難謀生。即便這樣,命運之神仍然不肯放過我。成年以后,可以和能夠幫助我的親人,爺爺、父親及大哥,相繼被閻王爺無情地帶走。不久前,老母親又悲情離世,我猶如萬箭穿心,痛不欲生。
幸有健全的嬌妻風(fēng)雨相伴,人生之路方才不那么泥濘濕滑??墒牵覀兎蚱迋z含辛茹苦多年,眼看就要把孩子送入大學(xué),從沼澤中掙扎著爬上坡岸時,我患上了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我出門時常被臺階放倒,光線明暗交替之處,等待適應(yīng)的過程變得越來越長,即使適應(yīng)后也不見得視物清晰。“做個手術(shù)便好了。”我心里這樣安慰自己,可檢查結(jié)果令人大失所望——我最終面臨的將是逐步失明這一嚴酷現(xiàn)實。
我本就行動不便,又即將在黑暗里摸索,這種打擊無異于雪上加霜。我以童稚、青春為籌碼,用幾十年的光陰來對抗拄拐行走的痛苦。腿呀,我早已屈服了你;眼呢,我已年屆半百,在人世還有多久的光景?真的怕我自己難以適應(yīng),輸不起……我的情緒一落千丈,跌進空前的低谷。
“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好心的鄰居如是安慰著我;“上蒼為你關(guān)閉一道門,必定同時開啟一扇窗”,朋友這樣勸導(dǎo)著我;“人空里長人,樹空里長樹”,母親生前常對我念叨的話時常響于耳畔;“放心吧,真有那么一天,我做你的眼”,妻子如此鼓勵著我。但我清楚地意識到,任何人都無法真正替代我,所以,我必須走出低谷,迎接多舛命運的挑戰(zhàn)。
車有車路,馬有馬路。我歷盡千辛萬苦,披荊斬棘,曾經(jīng)開辟出我的生路——自由撰稿,賺取潤筆銀兩。盡管收入微薄,勉為其難地糊口,可這是我摯愛和擅長的事業(yè)。轉(zhuǎn)行吧,我實在不會別的,而今更無條件施展。進行性眼疾的戕害,無疑是要斷送鄙人的財路。那么,老天爺將會給我打開什么樣的生計門窗呢?恐怕我不能拭目以待了,但我可以用心眼觀察,所以我期盼著……
我將變成一只“瞎家雀”么?但愿不會。即使不幸真的降臨,我勢必要展翅飛行,繼續(xù)勇敢地穿梭于茫茫森林中,“一邊大笑,一邊高叫……”因為我知道,“烏云遮不住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