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是“早婚國家”,特別是女性的結(jié)婚年齡普遍較低。早的11歲就結(jié)婚了。據(jù)《梁書·張緬傳》和《周書·城冀傳》,梁高祖第4個女兒富陽公主和北周高祖女兒平原公主都是11歲出嫁的。
按照《禮記》所規(guī)定的男女成年標準來理解,古代嫁娶年齡一般標準是男20歲、女15歲。但各朝代有異,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聽嫁娶?!?/p>
為解決人口出生和男子婚配問題,有不少朝代采取強制女性出嫁的手段。如在晉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齡必須嫁人,否則官府要強行給她找對象。《晉書·武帝紀》記載,司馬炎就曾要求,女孩子到17歲了,如果父母不將閨女嫁出去,那地方官府就要給她找老公,逼其強行嫁人。
到了南北朝時,還出現(xiàn)了女孩適齡不出嫁算犯法的規(guī)定,不及時出嫁家里人都要跟著坐牢,這就是《宋書·周朗傳》中說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