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生平所作的繪畫,寺壁多于絹紙。大概是由于會昌滅法的緣故,其繪畫在大中年間(847年至859年)就已經(jīng)很少了,正如唐代詩人張祜所言:“右丞今已歿,遺畫世間稀”。因此,市場上流通的王維之作就非常少。
在唐代的藝術(shù)品市場上,王維作品的價值并不是很高。這是因為唐代繪畫接受的動力主要來自皇室及寺觀。自唐以后,文人在繪畫接受中的地位才日漸上升。
宋代時期,隨著藝術(shù)市場的逐步繁榮以及文人群體的強大,王維繪畫的地位總體上呈現(xiàn)持續(xù)上升的狀態(tài),其作品價值也水漲船高。當(dāng)時王維的傳世作品已經(jīng)絕少,但仿制其書畫的人卻不在少數(shù)。米芾在世時所見命為摩詰的蜀中畫與江南畫頗多,便都是屬于這一類。
王維越來越為宋朝的文人士大夫所推崇。無論是王維的真跡,還是后人摹王維一派風(fēng)格的作品,都成為宋代著名文人收藏家乃至歷代宮廷爭奪的對象。
例如北宋文人王詵的《漁村小雪圖》,即是屬于王維風(fēng)格的典型作品,頗受人們的追捧。清初著名收藏家宋犖和吳升等也將此圖的風(fēng)格溯源至王維那里。按“晉卿畫源本營邱,此卷清蒼秀潤,人物林木大類摩詰,尺幅中具有稚人深致,非范寬醉許可比”。宋犖也稱:“王晉卿《漁村小雪圖》卷,筆法全學(xué)李、郭,直接右丞一派,而結(jié)構(gòu)精密過之”。從全卷的印章、題跋及裝裱跡象中可知此畫在不斷地流通,王維一派畫作受時人的鐘愛可見一斑。
市場中只要有跟王維風(fēng)格相類似的的畫,無論真假與否,都爭相以王維命名,以期能使作品價值升漲,賣個好價錢。這類作品一般稱為“江南畫”。然而,江南與王維生活的關(guān)中地貌差異較大,江南畫為何會在北宋晚期王維偽作市場中異常活躍,以致造成了后世對他繪畫風(fēng)格持續(xù)不斷的誤讀?
這是因為當(dāng)時文人并不介意畫作是不是王維真跡,而只要是王維一派的文人畫,就能在市場上暢銷。如蘇之純家所收《魏武讀碑圖》即命之王維,李冠卿家小卷亦命之王維。其他貴族家相似的“王維作品”不可勝數(shù)。如王士元的山水之作漁村浦嶼雪景,相類江南畫。攀定國收四幅,后與王晉卿命為二右丞矣。趙叔盎伯充處有摹本:“王晉卿收江南畫小雪山二軸,易余歲余小木,李伯時云,其父所收失去,知在晉卿家,不知歸余,恨不得易,云王維筆,非也”。
其實攀定國并不確定此圖為王維手跡。然而他的興趣并不在于這畫是不是王維的真跡,而是跟王維筆法氣韻相似的就是好作品。
其時王維的羅漢圖也頗受收藏家們的喜好。劉克莊跋林竹溪藏《王摩詰渡水羅漢》,曰:“此軸必有十六僧,所存者卷末三僧爾。王摩詰三字,恨無摩詰他字可參校。上用圓角印,其文為野(墊)釋,豈摩詰別號邪?”這成為當(dāng)時書畫市場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
在明代,王維的畫作更是受到了當(dāng)時文人的熱棒,甚至有人專門為了尋找王維的畫作組織雅集。例如汪珂玉發(fā)起成立的嘉興畫社,就專門向當(dāng)?shù)氐漠嫾艺骷巴蹙S詩意圖”、“摩詰句圖”:“徐嘗得蔡虧父所匯畫冊,俱寫右丞詩意。摩詰詩中有畫也。乃吳下諸先哲,則畫中有詩矣。因憶都中數(shù)年,每見吾禾諸君子點染之妙,竊謂東吾一帶,不能專美,余不揣,敢遍求巨筆,一籮輞川遺韻,絕勝嗜白香山者?!笨梢钥闯鐾蹙S作品受文人歡迎的程度。
明代中期,特別是成化弘治年間(1465年至1505年),與吳門畫派的崛起幾乎同時,王維繪畫作品開始在蘇州地區(qū)不斷被傳奇般地發(fā)現(xiàn)。沈周、文征明、祝枝山,甚至仇英,都見證或臨摹過其中一些作品。一些文人譬如李東陽、陸深、豐坊、劉詡等,也對“王維畫作”題詠鑒定。時人董其昌更是沿著元代以來文人畫的風(fēng)格化的思路,對新發(fā)現(xiàn)的王維作品進行了風(fēng)格分析,在仿王維的道路上創(chuàng)造出新的文人畫風(fēng)格圖式。這些文人的追逐仿效都進一步引發(fā)了市場對王維作品的購買熱潮。
時至今日,王維已無存世真跡,即使是后人的仿制作品,也早已成為博物館的經(jīng)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