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優(yōu)秀的攝影師來說,陰晴雨雪霧,不同天氣有不同天氣的拍攝方式,每一種天氣都有獨特的魅力。
假如你已經(jīng)計劃好某天早晨去拍照,但當你醒來時,發(fā)現(xiàn)天氣陰沉,正在下雨,這時你會不會毅然躺下繼續(xù)睡?你有很多理由支持你這么做——“相機可能被雨淋濕”、“天氣陰沉反差太弱”、“光線效果都是平光過于平淡”,或者“雨天路滑比較難走”,甚至“我不喜歡這個天氣”。如果這樣的話,你會錯過很多精彩的照片。
壞天氣是攝影師最好的朋友。當你發(fā)愁“明天下雨怎么辦”時,他們總會毫不在意,因為他們知道,雨天反而可能給他們帶來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對于優(yōu)秀的攝影師來說,陰晴雨雪霧,不同天氣有不同天氣的拍攝方式,每一種天氣都有獨特的魅力。這種樂觀似乎難以理解,但是其實對你來說,只要堅定地從床上爬起來,帶上你的相機走出去,成功就已經(jīng)開始了。
1. 陰天的光線
當你決定出游,清早出門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天氣陰霾,往往會覺得非常掃興。陰天是公認的“壞天氣”。但如果你看到陰天就放下相機,那就錯了,其實陰天對于攝影來說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首先,陰天是“最安全”的天氣。因為光線非常均勻、柔和,景物和人的身上沒有明顯的光影分布,這樣就大大減小了反差,你不需要在光影之間進行艱難的選擇,曝光的難度也就大大減小了。
由于景物光照均勻,在陰天的時候,你就可以將測光的任務交給照相機完成了,基本上保持設置在“中央重點平均測光”這一項,就能夠保證獲得比較理想的曝光了,畫面中的色彩也會比較艷麗、飽和。這樣的曝光我們可以把它叫作“大松心”式的曝光。因為你可以只去考慮構圖的問題,將曝光完全交給相機完成。
2. 雨天
雨天是第一大“壞天氣”。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淋濕相機、穿雨衣不便于行動、道路泥濘、鏡片上容易產(chǎn)生霧氣這樣的困難。即便你有高級的防雨設備、你的機身有完整的防雨罩,雨天多變的天氣條件還是會讓你在拍攝的時候困難重重。
首先,陰云密布的下雨天會讓光線強度比同時間的日光強度降低一半左右。你必須用更大的光圈或更高的感光度來保證足夠高的快門速度。
其次,如果你已經(jīng)習慣使用手動曝光的拍攝方式的話,你要特別小心雨天的光線亮度變化,尤其是大暴雨的天氣時,光線條件有可能在半小時內驟降2 級,你要經(jīng)常測光,以免曝光失誤。
雨天的色彩
雨天的魅力也許就在你泥濘的腳邊。你是否嘗試過在蒙蒙細雨中蹲下來看看路邊的小花?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在此時會顯得比平時更鮮艷。這不僅是因為雨水沖刷掉了花朵上的塵土,也是因為降雨讓空氣中的浮塵減少,降低了空氣對于色彩的影響。此外,晴天時由于反差明顯,保全暗部則犧牲亮部色彩,注重亮部則暗部飽和度會損失。但雨天時較厚的云層讓光線在變暗的同時變得更均勻,不再需要在曝光上作選擇,一般使用平均測光色彩就能夠得到很好的展現(xiàn)。
雨天中自然界的色彩濃淡有致,我們可以利用拍彩色片,多攝取紅、黃、綠等艷麗的色彩,這樣可以得到真的像水洗過一樣的漂亮色彩。
柔和的光效
除了烏云遮日的暴雨以外,白天降雨時的光線效果基本上與陰天相似,光線強度略低一至兩級,光線更加柔和,反差較低。只是雨天相對更暗、更柔和一些,此時拍攝的人像照片同樣柔和細膩。不僅如此,我們剛才提到過,下雨時,景物更清澈,色彩更鮮艷,因此雨天拍攝的人像往往柔和而且清新。因此,如果你在拍攝人像時遇到突降小雨的情況,你完全可以讓模特舉一把色彩鮮艷的雨傘在鮮花叢中拍攝幾幅獨特的雨景。
“雨絲”
雨本身也是一個很美的景象。無論與自然景物還是人造景觀或人們的生活結合起來,雨都會成為畫面中一個重要的審美元素。
還記得拍攝雨景的快門速度嗎?我們可以用1 / 30-1/60 秒的快門速度將雨水表現(xiàn)為“雨絲”,然后可以選擇比較暗的背景將這些雨絲襯托出來。我們還可以為了表現(xiàn)不同的題材進一步控制雨的效果。同樣大小的雨,我們可以放慢快門速度將它變成“傾盆大雨”,也可以調高快門速度帶來“毛毛雨”的效果。
不同的效果可以配合不同內容的表現(xiàn)。例如要表現(xiàn)雨中巍然不動的哨兵,我們就可以放慢快門,凸顯雨的細密。而如果要拍攝雨中的古老建筑,則可以略微提高快門速度,以免過多的雨絲遮擋建筑的外觀。
有幫助的細節(jié)
① 路面積水
地面積水是雨水帶來的特殊景象,原本粗糙的路面積水后反光率大大提高,變成一面完整的“鏡子”。這樣一來,一方面,環(huán)境的光線強度有所提高,此時如果我們使用手動曝光,要相應地降低曝光。同時,路面積水也能形成景物的倒影,無論是下雨時還是雨后,這種倒影都成了創(chuàng)作的得力助手,增強了畫面的趣味性。
你可以盡情發(fā)揮想象力去運用這些倒影。此外,如果是傍晚下雨時,都市的霓虹燈也會為雨景帶來鮮艷卻又朦朧的色彩,就像在水里暈開的染料一樣。當然,要保證倒影和景物都得到準確的曝光效果,我們還需要嚴格控制曝光。一般來說,選擇介于水面反光和霓虹燈光之間的亮度值作為測光點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效果。
② 玻璃窗
玻璃窗上的水珠可以輕松營造“清新”、“幽靜”的氣氛。除了水面以外,玻璃窗也是雨景拍攝常用的“道具”之一。并不是用玻璃來反光,而是透過玻璃上的雨滴進行拍攝的。雨水打到玻璃上會形成一個個的水珠,新落上的雨水又會形成一條條透明的痕跡,透過這些痕跡可以隱約看到窗外的景物。而密集的水珠又像調色盤一樣,讓窗外的色彩都融匯在一起。因此,無論下雨時你是在家里,還是在商場里避雨,你都可以嘗試利用你眼前的玻璃窗拍攝出獨特的雨景。傍晚,陰雨讓景物顯得更暗,汽車紛紛開啟車燈。這時如果你在下班回家公交車上,可以拿起相機來到駕駛員獨享的“大玻璃”前,等待雨刷經(jīng)過形成一個清晰的扇形時按下快門。扇形區(qū)域內的清晰景象與周圍被水珠覆蓋的模糊色彩形成完全不同的質感。前方汽車紅色的尾燈、對面汽車黃色的照明燈、綠色的交通燈、地上的反光、都會在這兩種不同的介質中混合成不同的效果,只要掌握好曝光,可以拍到非常精彩的照片。建議你使用點測光模式測量燈光在水中的倒影,基本可以得到比較合適的曝光。
雨天的人物
雨天的魅力遠不止于此,雨水自身形成的獨特景象只是它對創(chuàng)作的幫助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降雨還可以讓人們呈現(xiàn)出與平日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自然條件的變化總是會引起人們內心的某種變化,天氣也是影響人情緒的重要因素。這就是為什么影視劇中很多重要的情節(jié)都要安排在雨中的原因。無論是悲傷還是甜蜜,雨水總是能夠輕易將人的情感推向高潮。
下雨時,你可以到街上“轉一轉”,便會發(fā)現(xiàn)不同于往常的情緒。傘下低著頭邁開大步往前走,急于回家的身影、躲在屋檐下蜷縮著望著天空的迷茫眼神、鮮艷小雨衣下穿著膠鞋歡快地踏著水的小腳、同擎一把大傘緊靠在一起悠閑漫步的男女等。可以說每一步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而如果你來到火車即將出發(fā)的站臺、泥濘不堪的工地、剛剛放學的校門口,一定會遇到更多令人感動的場面。
要想拍好雨天的人物,往往要使用手動曝光,因為雨天的光線比較難于捉摸。如果是在白天拍攝,你可以對準穿雨衣的人或者避雨的人的面部測光,將得到的數(shù)值作為一個參考,然后測量傘下人物面部的亮度,再記下這個數(shù)值。雨傘會阻隔一部分光線,因此打傘的人往往更暗一些,需要更充足的曝光量,在拍攝時,你要根據(jù)光線條件及時在這兩個曝光值之間進行切換。
如果你要拍攝夜間的雨景,表現(xiàn)五彩斑斕的燈光,那你就要對準水面反光測光,確定曝光數(shù)值,只要燈光強度不變,就可以使用同樣的曝光。但是在拍攝時如果需要表現(xiàn)人物,你就需要重新按照人臉進行點測光。
3. 雪景拍攝
雪景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雪正在下,雪花漫天飛舞的時候;另一種是雪停后,陽光重新出現(xiàn),但積雪仍未融化的時候。這兩種情況下光線環(huán)境不同、拍攝方式不同、拍攝的內容也截然不同。
下雪景象
下雪時,天氣比較陰沉,能見度較差,光線散漫柔和,有點類似雨景的拍攝。此時我們仍然可以用慢速快門捕捉細密的雪花,仍然要注意運用深色的背景來進行襯托。同樣,下雪時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也非常獨特。飄落的雪花比起雨來天然地具有“寒冷感”,雪花總是與厚重的衣服、潔白的水蒸氣共同出現(xiàn),這種特殊的場面可以將寒冬的冰冷凸顯出來:突降大雪的冬日,人們裹緊衣服走在街上,身上落滿雪花;被積雪壓彎的竹子在風雪中搖擺等。同時,這種寒冷也為火熱的生活提供了襯托:下雪時,路邊的早點攤成為了溫暖的避風港,老板凍紅的雙手一掀開蒸籠,一股蒸汽從中涌出,這蒸汽在冬天里變得像云一樣潔白厚重,食客碗里也在蒸騰著熱氣,平日并不明顯的溫暖感變得異常突出。在雪天反而表現(xiàn)出更多活力的是孩子,下雪對于他們來說是把世界變成了游樂園。你可以來到一個學校,拍攝下課時孩子們歡快的狀態(tài),他們可以把學校的操場變成巨大的“戰(zhàn)場”,飄落的雪花與紛飛的雪球混合起來,會讓氣氛變得更加熱烈??梢姡┛梢宰屓粘I钭兊酶唔嵨?。
晴天雪景
雪過天晴后,景物就成為了另外一種風貌:溫暖的陽光重新統(tǒng)治大地,積雪的冰冷變得不再明顯,就像鋪在地上的棉花。任何不同的景物和建筑都被積雪裝點成了統(tǒng)一的格調,紛繁復雜的色彩被細膩的白色籠罩,整個世界變得簡單、純凈。任何多余、不多余的煩瑣事務都只在積雪中剩下了一個輪廓。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在面對雪景時總會有產(chǎn)生一種釋然、心曠神怡的感覺。因此雪景總是看起來獨具魅力。
但是要把這個“銀裝素裹”的世界拍攝成優(yōu)秀的照片卻并不容易。還記得我們說過,生活中具有最高反光率的是什么?正是純凈的積雪。
反光率高達“96%”的積雪在陽光的照射下尤顯明亮。這樣一來,積雪與沒有雪的地方(如建筑物豎立的外墻、積雪下的松樹等)之間就會形成極大的反差。這往往讓我們很難抉擇。這時你不妨選擇陽光比較斜的早晨或者黃昏的時間進行拍攝,然后選擇陽光直射到的景物和建筑進行拍攝,這樣積雪和景物之間的亮度差會更小一些,同時金色的陽光、藍色的天空也讓雪景中增加了鮮艷的色彩。
此外,雪本身的質感也是很難表現(xiàn)的。如果按照平均測光的效果進行拍攝,雪會被表現(xiàn)為灰色,失去潔白的美感。按照“白加黑減”的原則,你要適當增加曝光。但是如果曝光增加過多,雪會變成一片“死白”,沒有層次的區(qū)別,雪的質感就表現(xiàn)不出來了。因此要拍攝出曝光適當?shù)难┚?,需要精準的曝光。一般來說可以用“18%灰測光法”來完成。如果在緊急狀態(tài)下來不及進行“18%灰測光”,你可以將曝光補償調高一到兩擋,來補償積雪對于測光的影響。
4. 霧景拍攝
“空氣透視”
霧氣會讓景物變得更加朦朧,若隱若現(xiàn),眼前的世界恍若隔紗。霧能隱去遠處的一些景物,而使近處的景物呈現(xiàn)出豐富的層次,使前、中、背景在霧氣中逐漸變淡,有強烈的空間深度感。由遠及近的變化讓人產(chǎn)生了強烈的空間感,達到了與透視同樣的效果,所以被我們稱為“空氣透視”。
因此我們在拍攝時,可以選擇有遠、中、近對比的景物,來加強空間深度感,同時前景、中景應為深暗色調的景物,才能形成強烈的遠近對比。這就為曝光帶來了困難。點測光很難找到灰度合適的點,這樣就能表現(xiàn)出生動而富于變化的自然景物。這種“空氣透視”在表現(xiàn)遠景時的“云霧迷蒙”的效果也給很多愛好水墨畫的朋友提供了更多具有“意境”的畫面。
柔和的光線效果
霧景時空氣折射現(xiàn)象比較嚴重,水霧就像一個大的柔光箱一樣將景物籠罩住,此時的光線效果是各種天氣條件中最柔和的。但是這只限于近處的景物。
不同的霧景
你也許有過這種體驗:不同的時間、地點的霧,似乎看起來感覺不太一樣,有著不同的韻味——陰天時的霧與天空連在一起,顯得更加蕭條、陰沉;而晴天清晨的薄霧則是靜靜地鋪在草地上或河面上,顯得祥和、安靜。山區(qū)的云霧伴隨著雄偉的險峰,看起來雄渾壯闊。
每一種霧的形態(tài)都獨具魅力,要表現(xiàn)好它們的特點需要在曝光上進行細微的調整。陰天時,霧氣較重,可以在測光后適當減少曝光來還原陰沉灰暗的效果。清晨時霧氣影響不是特別大,則可以降低一些曝光,保留下清晨的天光未明的清冷效果。而如果要拍攝山區(qū)的霧,則可以降低曝光保留云霧本身的質感,讓山峰顯得更加朦朧。另外,亮麗的色彩能增強霧景畫面的活力??捎脼V光器(霧鏡)來增強或減弱(黃、橙)霧感(綠濾光鏡消除城市中的褐色霧)。
(本文選自電子工業(yè)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光的美學》)
趙嘉、于然主編的《光的美學》是一本介紹攝影中關于如何更好地控制光線的書。書中介紹了從用光到曝光的各個方面,涉及到攝影技術、藝術的多個不同方面。書中不僅涉及數(shù)碼攝影的方方面面,也提及膠片攝影的相關內容。全面地介紹了攝影中絕大多數(shù)與光線相關的知識,它將作為攝影的進階書,旨在以最通俗的方式,講解最重要的攝影用光知識,令讀者對用光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適合攝影愛好者、攝影師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