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方四角的天空。
連綿的山仿佛沒有盡頭,山連著山,圍困出一個與世隔絕的山村。
這里的一切,就像是地里樸實無華的紅高粱,人如此,山如此,生命如此。
梗子已經(jīng)無數(shù)次抬起他的雙眼,望著高升在空中那輪刺眼的金色太陽,以及偶爾掠過的一兩只孤單的麻雀。
處身于此,仿佛連活力也被抽干了一般。
每天有干不完的活,高粱地里的農(nóng)活,壓得年輕的梗子喘不過氣來。生了病的母親成天只能躺在炕上。梗子有時也會覺得,生命的意義不過就是埋頭苦干罷了。
一個破敗的山村,似乎永遠只能等待靜靜的消亡。
梗子夜里總是會從夢中醒來,這已經(jīng)成了一種習慣。那時,四周一片寂靜,除了醒著的梗子,萬物都已沉睡。
那時的梗子,放下了一天的活,也會想象那些萬重大山后的世界,是如這里一般困苦,還是比這里好些?
村里的長者總對年輕的孩子們說:“山外還是山,山連著山,永無止境。”
那仿佛是一句澆滅所有向往的話,無情而決絕??晒W訁s不這么認為,這些人也沒有走出過萬重大山,他們怎么知道山外只有山呢?
那樣反復的疑問,似乎時刻催促他向那山外的地方前進,只是梗子一直克制著自己的想法。他有憂慮,他臥病在床的母親,他一直勞作的高粱地,他的雞、鴨,就連家中那條跛腳的大黃狗也讓他放心不下。
山那邊到底是什么?埋頭苦干的梗子,抬頭望天的梗子,半夜醒來的梗子,低頭扒飯的梗子,無時無刻不在思索那個問題,仿佛是一個心解,打不開了。
命運總是捉弄一個平凡的人。在梗子思索這個問題后的一天,他臥病在床的母親似乎是聽到了他父親的呼喚,竟一骨碌從炕上下來了,為她的兒子煮了一鍋南瓜飯……
梗子從高粱地里回來時,母親已安詳?shù)厮廊チ耍翢o征兆地。梗子蒙了,母親就這么走了。
辦完母親的喪事,家中更加空蕩蕩了。
半夜里,梗子又醒了,這次是哭醒的。梗子突然覺得生命好短,透過月光,他看著這幾年來干活留下的痕跡,以及滿手的老繭。梗子不甘心,若這樣干一輩子,何時是個頭?自己的付出到底能換來什么?梗子今年已經(jīng)24歲了,可是連媳婦都沒有。就甘心這樣做一輩子莊稼漢嗎?
梗子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是村里沒有人作過的決定,他要走出這片大山。
把所有的事情托付給舅舅后,梗子走了,像一個永不回頭的戰(zhàn)士,踏上了屬于他的戰(zhàn)場。
他翻過了一座座山,走過了一重重水,糧食早就沒有了,連鞋也磨破了,那連綿的山仿佛永遠走不完一般,一座又一座地橫在眼前。梗子開始心灰意冷了,真如村中老人說的那樣,一座又一座山,永無止境?
梗子想起了母親、舅舅,高粱地,家中的雞鴨,還有那條跛腳的黃狗……那一點綿薄的堅持仿佛又被充滿了,現(xiàn)在放棄只能被定義為失敗者。
梗子望了望山邊那輪火紅的落日,那才是希望。
梗子想著,就這樣一直走。明天,一定會看到另一個世界的。
(指導老師 沈龍華)
【編輯看點】
山的那邊是什么?善良、淳樸、誠實、孝順的梗子,一直憧憬著山外面的世界,他不甘于一輩子困守大山深處,對于老輩子人的告誡,他偏不信邪,他終于行動了,他要走出大山。雖然這故事的背景像是發(fā)生在幾十年前,但小說表達的主題以及格調(diào)卻充滿了正能量,催人奮進。小說塑造的梗子形象鮮明豐滿,表現(xiàn)手法也可圈可點,其中寫母親回光返照那個細節(jié),有如神來之筆,令人印象深刻。全篇沒有直寫“顏色”,而是通過梗子探尋“生命的顏色”的故事,來演繹主題,體現(xiàn)了小作者不俗的構(gòu)思能力。
(邊邊)
【編輯看點】
全文以主人公梗子決心走出大山、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夢想為中心,既有較強的敘事性,又十分注重景物和環(huán)境烘托的作用。如對連綿沒有盡頭的山、孤單的麻雀等的描寫,既表露出了梗子內(nèi)心深處對當前所處環(huán)境的不滿意,也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文章以景襯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真實地反映了小作者的心路歷程。
(張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