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大自然的變化也影響著人體的生命活動。隨著春天的到來,人的活動量日益增加,新陳代謝日趨旺盛。因而,無論是血液循環(huán),還是營養(yǎng)供給,都需要相應加快、增多,以適應人體各種生命活動的需要。血液循環(huán)的加快主要在于血量調節(jié);營養(yǎng)供給的增加則重在消化、吸收。這些機能在祖國醫(yī)學看來,均與肝臟有關。
祖國醫(yī)學認為,肝藏血,主疏泄,可調暢全身氣機,是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又是貯藏血液,調節(jié)血量的重要器官。肝氣不舒,周身氣血運行便會紊亂,出現(xiàn)各種疾病?!饵S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曰:“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春應養(yǎng)肝,肝在“五行”中屬木,因此,在春季養(yǎng)好肝,積極地維護肝的生理功能,使周身氣血運行正常協(xié)調,對于保持身心健康至關重要。
春季養(yǎng)肝護肝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種效果頗佳的養(yǎng)肝功法。歷代養(yǎng)生家認為,春天常練“養(yǎng)肝功”,不僅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激發(fā)肝臟功能的作用,且可治療因肝虛火旺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兩眼干澀、頭暈目眩等。
下面向您介紹2套簡易養(yǎng)肝功的具體做法——
伸腰功
1.端坐,兩腿分開,兩手掌重疊放在兩腿間,掌心向下,兩臂伸直,用力下按,腰背用力緩緩向左右轉動3~5次。注意,轉動幅度不宜大,腹背轉動與手掌下按有一種抵抗的感覺,轉動時以感受到這種抵抗力為度。此動作可行氣血,動關節(jié),通經絡,且肝循環(huán)于兩側肋部,有助于肝經氣血通暢。
2.端坐,雙手相握,屈肘置于胸前,分別用力向左右方向拉,做3~5次,然后,雙手在胸前分別向左右方向用力前后掌翻5~6次。注意,用力拉時吸氣,放松時呼氣,其作用與前同。
“噓”字功
1.面朝東站立,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兩膝微屈,頭正頸直,收腹,直腰挺背。兩手臂自然下垂,兩腋虛空,肘微屈,兩手掌輕靠于大腿外側。全身放松,兩眼睜開,平視前方。年老體弱或因病不能立者,可改坐位。
2.采用腹式呼吸,呼氣時收腹、提肛,人體重心略向后移,腳跟著力,足趾輕微點地;吸氣時兩唇輕合,舌抵上腭,腹部隆起。呼吸要自然均勻,用鼻吸氣,用口呼氣。
3.站定放松,呼吸調順后,兩手緩緩上提(掌心向上),經腰上肩,過頭頂后,兩手重疊,右手掌覆在左手掌上,掌心向里,輕壓在枕后,頭慢慢轉向右側,微向右上方仰起,上半身隨之稍微向右側轉,轉動過程中慢慢吸氣,待轉至右側,頭仰定,兩目怒睜,用力呼氣,同時發(fā)出“噓”字音。
4.“噓”畢,頭慢慢轉向左側,微向左上方仰起,上半身隨之稍向左側轉,轉動過程中慢慢吸氣,待轉至左側,頭仰定,兩目怒睜,用力呼氣,同時發(fā)出“噓”字音。如此左右反復3遍,共噓6次。此后,兩手向兩側移開,緩緩放下,自然下垂,兩手掌輕靠于大腿外側。
5.“噓”后調息,改用正常呼吸,但仍應堅持鼻納口吐。平定情緒,息心靜思,兩目微閉,兩唇輕合,舌抵上腭,上下齒輕輕相叩36次。在叩擊過程中,口中生津,用力猛咽,以意念送至腹部丹田。噓氣后調息的目的在于補益因噓以后的耗損,補養(yǎng)體內正氣,促進生長。
養(yǎng)肝功宜每天早晚各練1次,春季這3個月應天天堅持。練功時衣褲要寬松,精神須樂觀,全身要松弛,動作要柔和緩慢。音調要柔細勻長,使氣呼盡。要做到怒目揚眉,使肝氣得以舒達,肝中邪氣得以外泄。噓后調息時,宜改為閉目凝神,即所謂“垂簾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