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近春節(jié),我們?nèi)一氐睫r(nóng)村老家,準備陪姑公一起過年。
姑公名叫肖順清,出生于1915年農(nóng)歷二月初八。他十幾歲時和家人走散,遭遇過抓壯丁,被強盜掠過,還被抓進過牢房,所幸大難不死。30多歲時遇到我姑婆,兩人結(jié)為連理,在解放后生下一女,但女兒在1964年得肺癆(即肺結(jié)核)去世。幾個月后夫婦倆收養(yǎng)了一個外侄當兒子,那人就是我爸。這就是我稱呼他為姑公的原因。
車子開到家門,并沒有看到熟悉的院壩,取而代之的是一幢6層新樓房。這是姐姐為了滿足姑公住新樓房的愿望,特地在去年修建的,里面除了沒有電梯,其他設(shè)施都不比城里差。
我們從車上把大包小包的東西拎到家里時,看到姑公在陽臺椅子上坐著,我大聲喊:“姑公,我們回來了!”
“回來了啊!我怎么沒聽到聲音?”姑公耳背,我猜想,他一定是為了能聽到我們車子的聲音,才在這么冷的天,離開屋里的火盆,在陽臺上冒冷坐著。真不知道為了等我們,他已經(jīng)這樣坐了多久!姑公拄著一根竹棍站起身來,用那雙被歲月渾濁了的眼睛看著我們,滿是滄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
姑公是一個典型的文盲,一生只會認、會寫“肖順清”三個字,但他卻是村里最會講故事的人。我小時候,村里沒通電,家家戶戶吃完晚飯,便端條板凳坐在院壩一起聽姑公講民間故事、笑話、神話,還有他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經(jīng)常已是深夜,大家還沒有倦意。我要感謝姑公,他的那些故事,為年少無知的我,打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使我成為小伙伴中編、講故事的能手,我也由此喜歡上語文,并在讀大學(xué)時選擇了中文專業(yè)。姑公除了會講故事,他還會一樣,就是已經(jīng)申報成為文化遺產(chǎn)的“川江號子”。30年前的姑公,已是年近7旬的人,在公社的每場文藝演出中,都少不了他喊號子的身影。
2.
臘月二十九那天,姑公吃完早飯就移步上街了。按他的習(xí)慣,每到過年的這一天,都要去理發(fā)店把頭發(fā)理了,胡子刮了,還要換一身衣服,干干凈凈地過個年。談到他的服裝,不得不提到他那有特色的“123褲子”——褲子的腳圍、腿圍、腰圍按1∶2∶3的比例做的,平鋪開來,就像一個梯形,一米多的褲腰沒有松筋、扣子和拉鏈,褲腰和褲腳都要用布帶纏起來。
“吃年飯了!”姐姐把姑公扶到上座。我們時不時地給他夾菜,但沒人給他夾雞肉,為什么呢?因為姑公的父親是一名郎中,被治好的患者常要送禮感謝,送得最多的就是雞,于是他家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雞,他說聞到雞肉的味道就想吐。雖是年夜飯,但姑公吃得很少,平常他都是不吃晚飯的,每天只吃早中兩頓飯。
吃完飯,我拿出新買的iPad準備給姑公照相,發(fā)現(xiàn)他坐在那嘴唇一直在動,并發(fā)出很小的聲音。我以為他在對我說什么,問過后才知道,原來他在哼歌。我暗自佩服他老人家,這一招不但能鍛煉記憶力,還可以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輕松打發(fā)時光。
3.
初一開始,我們年輕人就要開始走親訪友,姑公說:“你們忙去,不用惦記我,我餓了喝點牛奶,吃幾塊餅干就行。”姑公就是這樣,總是很體諒別人,也很大度,自我記事起,他從未與人發(fā)生過爭執(zhí)。記得有一次爸與鄰居為一件小事發(fā)生爭吵,結(jié)果第二天聲音就變沙啞了。事后,姑公說:“吵架要有技巧,不要對方說一句你接一句,而是等對方已講得口干舌燥,元氣大傷后,你再還擊一句能直中其要害的話?!逼鋵?,姑公是在教育我爸爸要少與別人吵罵。
姑公雖然沒有文化,但在教育后輩上卻有自己的智慧。我爸爸年輕時喜歡打牌,為此事媽媽多次與他發(fā)生爭執(zhí)。姑公勸說我爸:“打牌的人個個都想贏錢,但為什么大多都是輸,有的輸成了窮光蛋,錢到哪里去了?還不是送給茶館老板了。打牌的人都認為自己聰明,其實是個傻子?!惫霉彩且蚺频模珡膩聿煌驽X,他說:“如果以贏錢的心態(tài)去打牌,贏則高興,輸則生氣,就失去了娛樂的意義?!?/p>
4.
姑公高齡98歲,一生卻只住過一次院,僅三天。受他父親的影響,姑公會用一些簡單的辦法治病。如果他晚飯吃很多辣椒,吃完后用厚被子蒙頭便睡的話,不用說,那就是他受寒感冒了。他說只要捂出一身汗,再好好睡一覺就行了。
姑公的父親醫(yī)術(shù)高明,作為獨子,他卻沒有繼承父業(yè),只學(xué)了幾招不用藥就可治病的方法。比如,手被刀切個小口,他就在地上拈點細泥撒上,并默默地念幾句口訣,過兩天傷口就好了(編者注:此法千萬不可套用,泥土中可能有破傷風(fēng)桿菌,萬一感染就很危險?。N倚r見他治的最多的是白口瘡,這種病多發(fā)于嬰幼兒,長于舌頭,呈白色小米粒,如果控制不好,小米粒會朝喉嚨的方向越長越多,嚴重的會窒息而死。那時,只要有人來求治,如果我在家,姑公就會讓我準備物品——一把砍柴刀,一盞煤油燈。然后我跟著姑公和病人走到老屋背后的一棵柏樹下,見證一次又一次的神奇:病人靠著樹干,姑公在其頭上方的樹干表皮上砍幾個淺淺的刀印,然后用煤油燈上下反復(fù)的燒刀印,嘴里還念念有詞;之后他叮囑病人不要吃辛辣食品,如果患兒母親還在哺乳也要禁吃這些。就這樣,輕者治療1次,重者治療2次,就不藥而愈了。神奇吧?
那時我常問姑公念的是什么口訣,他卻笑而不答。多年過去,我讀了大學(xué),之后從事健康科普工作,口訣仍然是個迷。4年前,我孕育生子,媽媽進城來照顧我,當談及姑公這一“巫術(shù)”快要失傳時,媽媽說他傳給她了。那口訣是什么呀?我好奇地追問媽媽,她不告訴我,只說是一句很簡單的話,但關(guān)鍵是反復(fù)念時,腦海里要去想傳者的相貌,即姑公的音容相貌。
5.
大年初六,我們要回城了。姑公拄著拐杖將我們送出門,他依依不舍問我們:“再有一個月我就過生日了,你們回來不?盡量回來嘛!”可憐天下老人心,我們還未走出去,他又在盼我們回來了。
是的, 2013年農(nóng)歷二月初八, 姑公就滿98歲了。我們很清楚,他很快會和川江號子一樣,會和傳奇的“巫術(shù)”一樣,成為過去時。
姑公,放心吧,我們?nèi)繒貋砜茨模恢皇悄纳?,平常也會?;丶铱赐?。真心希望您能?0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