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是我國晚唐杰出詩人,他的詩從題材上可分為四類:政治詩、詠史詩、詠懷詩、無題詩。這些詩無論從反映社會的深度還是廣度,還是在開拓和創(chuàng)新方面,都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
一、多情詩人的愛情世界
李商隱的感情世界是復(fù)雜的,在他癡情追尋的愛情世界中,可以考知的戀愛經(jīng)歷有三次。第一次是他22歲時,與洛陽女子柳枝的戀愛;第二次是他在玉陽山學(xué)道期間與女冠宋華陽姐妹的戀愛;第三次是他與妻子王氏的愛情。在這三次戀愛中,前兩次幾乎是研究者從他的詩中推演出來的,作者在自己的詩作中沒有很明顯地說明。真正可以考證的是他的第三次愛情,他和王茂元的小女兒之間的愛情。有詩人自己的詩為證。
無題(一):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 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 走馬蘭臺類轉(zhuǎn)篷。
無題(二):聞道閶門萼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nèi)花。
無題(一)首聯(lián)寫詩人首次見自己鐘愛的女子的時間、地點;頷聯(lián)寫他們之間心心相印,情投意合。頸聯(lián)則蕩開筆調(diào),概述詩人在王茂元家里宴飲、“送鉤”“射覆”、行令等事,充分反映出詩人當(dāng)時受到王茂元的器重垂青。他在《重祭外舅司徒公文》中說:“往在涇川,始受殊遇;綢繆之際,豈無他人。樽空花朝,燈盡夜室;忘名器于貴賤,去行跡于尊卑。語皇王致理之文,考圣哲行藏之旨。每有論次,必蒙褒稱?!本褪钱?dāng)時這段生活的寫照,和無題詩描寫的情狀相符合,可作“隔座”聯(lián)的注腳。
無題(二)意義更加明確,詩中的萼綠華傳說是九嶷山的仙女,這里比喻王家女。“聞道”一詞,說明作者在見王氏之前就聽說她美麗無比,受人夸贊?!拔裟晗嗤痔煅摹?,這句寫詩人過去長期思念自己的愛人。“秦樓客”是詩人自己,“偷看吳王苑內(nèi)花”,即偷看意中人。這里所說“吳王苑內(nèi)花”,是用了西施典故,以西施喻王氏女,有夸獎她的意思。他在另一首詩中也寫道:“莫將越客千絲網(wǎng),網(wǎng)得西施贈別人?!保ā稛o題》)也是同樣用意。這兩首詩都寫于涇原王茂元幕,主題思想十分明顯,寫自己與王茂元的女兒心心相印的戀愛事情。詩人為了追求到王氏,付出了常人難以付出的代價,終于功夫不負(fù)有心人,有情人終成眷屬。李商隱對王氏女情有獨鐘,并且在李執(zhí)方、韓畏之的撮合下,終于在開成三年(公元838年)和年輕美貌的王氏結(jié)婚。詩人相當(dāng)長一段時期追求的愛情生活,終于得到滿足。
二、美麗的心靈,悲劇的人生
“李商隱為人正直、熱情,非但政治上有革新建樹的理想與抱負(fù),而且生活上刻苦自勵,嚴(yán)肅認(rèn)真。他對王氏的愛情真摯而專注,這在唐朝士大夫薄幸成風(fēng)的社會中,毋寧說是難能可貴的個別情況?!?/p>
他的《蟬》寫道: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這首詩,我們可以看作是他的內(nèi)心孤芳自賞的心聲。作者以蟬自比,表現(xiàn)寄人籬下,徒有不平之鳴,得不到任何同情,但仍要保持高潔,詩中的蟬也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李商隱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又是追求的一生,其不幸的根源就在于追求的破滅。如果他無追求,也許就沒有不幸,然而李商隱不可能無追求,因而他的不幸是必然的。有人說,李商隱對愛情的追求是導(dǎo)致他悲劇的原因。也有人說,“牛李黨爭”是他悲劇的主要根源。但無論哪一個原因,他都給詩人以沉重的打擊。李商隱九歲喪父,歲暮漂泊,境況十分艱難,他是家里的老大,過早地分擔(dān)了家庭的壓力?!鞍爰o(jì)漂泊”“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李商隱的童年時代所經(jīng)歷的,對他的一生成長都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愛情故事,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美麗也好,傷感也罷,酸甜苦辣,閱之不盡。和王氏的結(jié)合是李商隱悲劇形成的原因之一,擇婚王氏作者得到了愛情,卻由此失去了政治上晉升的機(jī)會。他一生的政治抱負(fù)無法實現(xiàn),政治上不得志,使他和王氏的愛情有強烈的悲哀感隱于其中。王氏逝世,仕途黑暗,他的人生和愛情都以悲劇結(jié)束。殘酷的現(xiàn)實,摧毀李商隱所有的理想,他不得不直面慘淡的人生,晚年靜心禮佛,以一首《錦瑟》結(jié)束了他一生的悲劇。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李商隱用這悲哀的血淚凝結(jié)成的詩篇,卻給了后代無盡的精神食糧。“悲劇是將美好的東西撕破給人看?!崩钌屉[正是這樣的一個詩人,他將人生的苦難大白于天下,才釀就了內(nèi)心美好的情感,再把這些情感凝結(jié)成無數(shù)優(yōu)美的詩篇。固然這種美是悲劇性的,但正因為這種悲劇性,才產(chǎn)生了一種獨特的悲劇美。透過李商隱的詩歌及人生故事,我們可以更好地體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