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封面人物是雜志的新聞眼,是體現雜志自身價值、地位的首要元素?!稌r代》周刊選擇的封面人物,大多是推動該行業(yè)乃至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或為世人聚焦的中心人物,體現著當時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代表性。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被人們形象地稱為“世界之眼”,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關鍵詞】時代周刊 封面人物 選擇原則
《時代》周刊由亨利·盧斯和布里頓·哈登于1923年3月創(chuàng)辦,90年來,該刊已被公認為是當代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新聞周刊。《時代》周刊始終秉持讓“忙人”們充分了解世界大事的辦刊宗旨,將過去一周的新聞事件、人物加以篩選、組織、分類,并提供背景資料、進行分析解釋,內容廣泛,辟有《讀者來信》、《時代旅游》、《亞洲事務》、《世界瞭望》、《商務》、《社會》、《藝術》、《電影》、《書籍》、《音樂》、《科技》、《健康》、《人物》、《隨筆》、《美國》、《教育》、《法律》等欄目,覆蓋了政治、經濟、教育、法律、體育、宗教、醫(yī)藥、藝術、人物等領域。90年來,該刊每期封面都是以一副圖片占據主要位置,配上精心制作的背景圖片和少量的介紹文字,這已成為《時代周刊》的一大特色。選中的封面人物被人們形象地稱為“世界之眼”,即人們可以透過這個封面人物,知曉近一周所發(fā)生的最有影響的世界大事。
《時代》周刊堅持立足美國,關注全球,他們對新聞的捕捉極其敏銳,哪里有好新聞,哪里就有《時代》周刊記者的身影,其筆端觸及世界的各個角落。作為一家新聞周刊,該刊從創(chuàng)刊起就清楚地意識到該報道什么以及如何報道,它的創(chuàng)始人盧斯曾說:“天下有兩種新聞:快新聞和慢新聞。慢新聞具有深度,應回答更多的問題,讓人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因而能影響更多的讀者……《時代》周刊的任務就是要為慢新聞提供更廣闊的空間?!?/p>
封面人物是雜志的新聞眼,是體現雜志自身價值、地位的首要元素?!稌r代》周刊每期封面都會選擇一個主題,以人物為主,且在當時社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該刊在選擇封面人物時總是慎之又慎,能夠榮登其封面的人物,一般都是推動該行業(yè)乃至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或為當時世人聚焦的中心人物。不妨盤點一下曾經上過《時代》周刊封面人物的中國人——吳佩孚、蔣介石、汪精衛(wèi)、毛澤東、周恩來、李嘉誠、李登輝、楊振寧、張學友、王建民、周潤發(fā)、鞏俐、王菲、李宇春、劉翔、姚明等,他們分別是政界、財經界、科技界、娛樂界、體育界、藝術界等各行各界的精英人物,對社會發(fā)展具有直接的或者潛在的影響力。例如,1949年2月7日,該期封面人物是毛澤東,預示著蔣家王朝行將推翻,新中國即將誕生。
圖片是超越國家、地域界限的一種表現形式,其形象性很易被不同的民族和人種一目了然,表達力比文字更加直觀,且能夠對人們的視覺產生吸引力或沖擊力,因此《時代》周刊編輯會絞盡腦汁地挑選封面人物并投入精心設計,完成視覺形象與文字內涵簡潔而又完美的結合。選擇封面人物及其圖片是一種藝術,也體現了一種對時事的深刻洞察力和歷史遠見。《時代》周刊挑選封面人物時,綜合了其創(chuàng)刊宗旨、立場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大致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這個人物和社會大環(huán)境以及所處時代有著緊密關聯并形成互動的,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個人的故事,而且必須承載相當容量的時代信息,對當時乃至今后一定時期的社會和歷史發(fā)展產生較大影響。比如,出現最多的中國人物無疑是毛澤東和鄧小平,這兩位偉人對20世紀的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v觀《時代》周刊封面人物,我們發(fā)現她實際上是把歷史進行了一次重新串聯,線索是重要的歷史事件,靈魂是這些人物所發(fā)揮出來的作用?!稌r代》周刊的策劃團隊曾宣稱:“《時代周刊》好像是由一個人之手寫出來給另一個人看的”,封面人物選擇刊登時代的代表者,正如《誰在〈時代〉封面上?》一書的作者列努斯所說:“那些經常出現在《時代》封面上的人物,必將被收入歷史課本?!雹佟稌r代》周刊在通過封面展示當時某一領域里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時,總是能夠運用貼切、形象和感染力強的視覺語言妥當地表現這個主題,從而打造出該刊最為鮮明的特色和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制造”。因此,全世界的讀者都十分關注這本周刊的封面人物。
第二,封面人物具有強大的內心驅動力和一定程度的時代影響力,對所處行業(yè)也有推動力。政治人物就不用說了,這里僅列舉《時代》周刊封面的文藝界人物,如鞏俐、王菲、成龍、楊紫瓊、周潤發(fā)、李連杰、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張惠妹、周杰倫、周星馳、李宇春等,不言而喻,他們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乃至今后人們的藝術欣賞趣味和審美觀?!稌r代》周刊以特定的視角和價值觀選擇封面人物的故事與報道,代表著西方主流社會眼中的世界印象。筆者認為,《時代》周刊雖然絕大部分的封面都是用人物來作為它的宣傳主題,但所涉及的內容和范疇又遠遠突破了外在限制。筆者認為,和美國《時代》周刊類似的中國刊物是《人物周刊》。2013年的5月13日的《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是李克強,重點介紹了青年李克強,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國務院總理。此前的4月1號,雜志敏銳地鎖定了第一夫人彭麗媛,而柴靜、陳佩斯等人也都榮登過《人物周刊》的封面?!度宋镏芸沸Q著重關注那些“對中國的進步和我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人、在與命運的抗爭中彰顯人類的向善力量和深邃駁雜的人性魅力的人”。由此,《人物周刊》更多的像是一個個小篇幅的名人傳記。
第三,社會大眾的注意力也會深深地影響編輯的選擇。編輯在選擇封面時往往傾向于“好看、好賣、好創(chuàng)意”的選題,希望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所以所選封面人物一定是和時代動態(tài)、社會情緒、社會心態(tài)息息相關?!稌r代》周刊封面不僅有上文中提到的那些權威人物,也曾出現過一些有爭議的人物。例如,2012年5月的封面“喂奶照”就引發(fā)過廣泛的爭議。那是洛杉磯的一位母親杰米身穿緊身牛仔褲和背心,背心的左側被拉下來露出胸部,站在她身旁一個木椅子上,下個月就到4歲的兒子一邊吮吸著母親的乳汁,一邊歪著腦袋看鏡頭。杰米的做法引來非議,也引起學術界關于幾歲停止母乳喂養(yǎng)才算合適的討論,甚至還有人稱她對兒童性騷擾。正是這張照片中隱含的火藥味,才促使《時代》周刊雜志總編輯里克·斯坦格爾選擇了它,他說:“在我看來,雜志封面最大的意義就是吸引眼球”,“當我們意識到可以將其作為雜志封面以后,爭議似乎就停不下來了。這篇報道激發(fā)了大家的各種意見、激情以及討論。因此我想,天哪,這就是那種人們會格外關注的話題?!雹凇稌r代》周刊封面人物也由此成為一代人關注焦點的一個印證,成為歷史印痕的見證。
封面是期刊內容的外在體現。日本裝幀設計師杉浦康平作過一個很好的比喻:“一本書就像一個人,而封面則相當于人的臉,書的大致內容、品位高低,可以從雜志封面設計的風格上基本反映出來?!雹酃P者認為,《時代》周刊正是如此,封面人物體現了它的基本辦刊宗旨,恰到好處地發(fā)揮出封面人物、背景圖片及文字的特定作用。封面背景反映了封面人物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更體現出編輯的傾向和褒貶情感,有時比較隱晦,但內涵豐富,耐人回味。例如,1966年9月9日的《時代》周刊封面人物是時任中國國防部長林彪,封面背景是一個大大的中文“二”字,讓人遐思無限:是暗示林是中國當時第二號人物,還是指林對于毛澤東有二心,要另立中央?封面右上角則寫著“中國人的噩夢”,無論是林彪,還是剛剛開始的文化大革命,確實都是中國上一代人的噩夢,從這一點不難看出,《時代》周刊具有何等的先見之明!可以說,封面文字是幫助讀者了解內容的鑰匙,比封面背景的表達更加直接、簡單。
作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榮登《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大都會成為那個時代某個時期的象征或縮影。當然,該刊的觀點也代表并影響著人們,特別是西方國家的受眾對時事和新聞人物的看法。它雖然有其固有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但它能把握住時代的脈動,并通過封面人物把這種脈動表現出來。即使如《時代》周刊封面上的溥儀、汪精衛(wèi)、陳誠、林彪、江青等“反面人物”,他們畢竟也是那段歷史中難以抹去的特殊印痕。透過那一張張封面人物的面孔,漫漫90年的歷史發(fā)展脈絡清晰可辨,為我們丈量歷史提供了另一種認知的尺度?!?/p>
參考文獻
①李輝:《封面中國:美國〈時代〉周刊講述的中國故事(1923-1946)》,東方出版社,2007
②埃默里父子著,展江等譯:《美國新聞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③杉浦康平:《造型的誕生》,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作者: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播音主持專業(yè)2011級學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