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倬云一部10萬字的臺灣簡史,清楚講述臺灣,分明是一個開始就頻遭遺忘和冷落的“野孩子”,此后又幾乎沒有反抗余地,接受各支力量鍛造,“亞細亞的孤兒”不僅經(jīng)濟一度騰飛,漸漸地,還成了大陸追尋中華文化的源頭。
1659年,鄭成功將荷蘭人趕出臺灣,并非官方行為,原是為踞此與清廷談判。臺灣好歹回歸后,清廷對其愛理不理,戒備心十足,生怕有反賊再以此為據(jù)點。以至于,18世紀,臺灣一度以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緩慢發(fā)展。
發(fā)展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來,而這又和漢人逐步移民至臺灣分不開。也是從這里開始,臺灣后來的許多命運就埋下伏筆了。許倬云在書中說了一句很高級的話:歷史不是白過的。
最后一章,許倬云判定臺灣“積患重重”。到今天,客家人和閩南人之間仍然有所分割,本省人和外省人的距離又更嚴重。臺灣最日常的宗教活動就能體現(xiàn)這種分化:不同族群有不同寺廟,有各自的崇拜和寺廟活動。反映在政治上,則是毫無理性和效率可言的派系混戰(zhàn)。你是我派人,我就投你票,管你施政能力和德行如何,只要不太過分就好。正如南方朔說的,臺灣政治社會,最基本的邏輯就混亂:“今天我喜歡你,那貪污一點沒關(guān)系;我不喜歡你,貪污就不行。”而喜歡與否,又建立在是不是“自己人”的基礎(chǔ)之上。
根源可以回溯至大陸移民潮時期。主要是來自福建的泉州人、漳州人和粵東的客家人,先后占據(jù)了臺灣的不同地盤,內(nèi)部抱團和向外爭斗是常事。這些外來人口還要屢屢和原住民發(fā)生沖突。原住民不敵,日漸式微,而不同族群的分立和爭斗留傳了下來。
到日據(jù)時期,不分族群,臺灣人集體受辱,統(tǒng)統(tǒng)成了“亞細亞孤兒”,他們搞不清,自己是哪一種人,文化上到底要歸屬于誰。
臺灣如許倬云所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通過日本受到了西化,也終于開始了最早的現(xiàn)代化。也是在這一時期,臺灣人爭取政治權(quán)、文化權(quán)和人權(quán)的運動有了新的開端,就連原住民也有自己的行動,比如“霧社事件”,為日后的臺灣民主活動打下了基礎(chǔ)。
到了今日,臺灣也有“毒淀粉”事件,也有食品安全問題,臺灣人也哀嘆,不知究竟還有什么可吃,生態(tài)環(huán)境不保,政治逐日混亂,但是大陸人還是愛臺灣,這也其來有自,歷史真不是白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