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以外戚、宦官為代表的惡勢力導致了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日益破產(chǎn),引起巨大的社會動蕩。為挽救社會危機,士大夫集團開始奮起反抗,站在士大夫一邊的太學生(政府公立的最高行政學院的學生)與士大夫一起品評士人,激揚氣節(jié),形成巨大的社會輿論,這就是清議。張儉被評為“八及”(指八個可以作為楷模的人)之一,時任山陽(今屬山東)東部的督郵(政府特派員)。當?shù)厥谴蠡鹿俸钣[的老家,侯覽的家人縱橫不法。張儉不顧身輕言微,上書彈劾侯覽,并沒收他的家產(chǎn)?;鹿偌瘓F開始報復,指使張儉的一個老鄉(xiāng)誣告張儉等人結黨營私,圖謀不軌。政府于是下令逮捕清議人士,并禁錮他們的門生故吏。這就是黨錮之禍。張儉開始逃亡,所到之處,人們爭相隱匿,連累被滿門抄斬的有幾十家之多,有的地方因為要保護他,整個地方都遭到破壞,可是沒有一個人將他交官請賞。最后張儉逃到李篤家中,要逮捕他的官吏毛欽隨后趕到,李篤對毛欽說,張儉是一個天下仰慕的人物,誰都知道他沒有罪,為他而亡的有幾十家,你怎么忍心抓他呢!毛欽慚愧而退。在李篤的幫助下,張儉逃到塞外(北方少數(shù)民族居住區(qū)),十幾年后,逮捕令撤銷,才回到家鄉(xiāng)。
【多維品讀】從古至今,人們都對有風骨的人贊賞有加,因為他們是社會是民族的脊梁,正是他們給人們帶去希望帶去曙光,不過在我看來,那些甘為英雄擋風遮雨甚而義無反顧為保護英雄獻出自己生命的默默無聞的人們值得后人仰慕。
【適用話題】崇高的使命感、責任感;以天下為己任;不畏強權;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