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玩搖滾的”
學美術出身的文藝青年柴東新,從少年時期就開始聽搖滾樂,在天津上完大學之后,于1998年初背起行囊來北京從事廣告行業(yè)的工作。初來乍到的柴東新和其他北漂族一樣,生活條件并不好,在當時的通縣(后成為通州區(qū))租房居住,業(yè)余時間與身邊眾多文藝圈中的搖滾青年“混”在一起,從而踏足這個圈子。
與其他自己組建樂隊,并拍攝搖滾生活的攝影師蔡鳴、山羊等人不同,柴東新不唱、不彈也不瘋狂,他的鏡頭像一雙深沉的眼睛,默默注視著這個圈子,記錄下?lián)u滾樂在中國的成長,刻畫出一個又一個搖滾樂手場上場下的生活。
搖滾樂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主要受到節(jié)奏布魯斯、鄉(xiāng)村音樂和叮砰巷音樂的影響發(fā)展而來。搖滾樂分支眾多,形態(tài)復雜,主要風格有:民謠搖滾、藝術搖滾、迷幻搖滾、鄉(xiāng)村搖滾、重金屬、朋克等。搖滾樂在中國屬于舶來品,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初。1986年,有“中國搖滾教父”之稱的崔健以一首《一無所有》喊出了中國搖滾第一聲。而90年代中期為中國搖滾的高峰期,是中國現(xiàn)代藝術的新高點,涌現(xiàn)出一大批優(yōu)秀的搖滾樂人,搞行為藝術的人也很多,何勇、唐朝、張楚、竇唯等人,令無數(shù)年輕人瘋狂。此后,雖然進入了百花齊放的階段,但在90年代末期進入了相對低潮的階段,柴東新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混跡于北京大大小小的搖滾樂場所的,而北京三里屯南街“河”酒吧是他經常出沒的地方。
當時的“河”酒吧是民謠樂手演出和聚集之地,小河、布衣、周云蓬、山人等新人非?;钴S,幾乎所有民謠圈有頭有臉的樂隊都曾經在這里演出。但是隨后,這條街被拆掉建成公寓,令中國搖滾樂一度陷入低潮。
“當時他們的生活都挺艱苦的,一場演出也就收入五十、一百元,除去吃飯、交通等費用,所剩無幾。而我當時在廣告公司打工有1500元的月收入,在他們當中我算是有錢人,經常去看他們的演出,慢慢地也就和他們熟悉了。所以我現(xiàn)在很后悔,為什么沒有從那個時候就開始拍攝?!辈駯|新感慨道。
拍搖滾從一次救場開始
柴東新真正拿起相機拍攝搖滾樂是在2005年。當時拍攝小河的攝影師爽約了,因此小河邀約經常擺弄公司相機的柴東新救場。柴東新就這樣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被趕鴨子上架了。一場演出拍下來,小河對柴東新的攝影給予了肯定和鼓勵,這也讓柴東新建立了自信心,這一拍,就拍到了現(xiàn)在。
很多看過柴東新攝影作品的人,都被照片的張力、色彩、構圖和照片中所傳達出的情緒所感染。柴東新評價自己的拍攝時也說自己與其他攝影師的不同在于他的東西不凌亂,無論是拍攝現(xiàn)場還是樂手們的生活狀態(tài),都是有準備、有想法才去拍攝的。從2005年到現(xiàn)在,作為一名職業(yè)廣告人,8年來,拍攝搖滾占據(jù)了柴東新的大部分業(yè)余時間,無論哪兒有演出,他都會拿著相機走一趟,用鏡頭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和樂手們一起聊天、喝酒。
因1b6c7081fd6372b95ed002f9b87f7d69為不是專業(yè)攝影師也不是專業(yè)樂手,因此柴東新的拍攝視角很旁觀,也很客觀??偨Y這些年的拍攝歷程,柴東新說:“攝影的意義在于記錄,從我拿起相機拍攝他們那天開始,他們的成長就在我的相機中,他們的生活、演出都有我的存在,雖然如果從九十年代末就開始記錄的話會更完整,但我很高興我已經開始做這個事了,慶幸我還在堅持做。有一天吃飯時我和他們開玩笑說,你們所有的青春都在我的相機和電腦硬盤里,我做了一個很大鐵柜子,專門存放他們,千萬別給我碰壞了,否則你們的‘青春’可就都沒了!”
在柴東新看來,這些照片不僅是他們最重要的東西,是他們的青春畫冊,同樣也是他自己的。“記錄這玩意兒,時間越久,意義越大。即使我已經拍了這么久,但是每一次拿起相機,還都有感覺,我隨他們成長,他們的風格在變,音樂在變,我也在變,我們都屬于跟著感覺走這一類人,最近一段時間演出不多,我?guī)滋觳荒孟鄼C,手還挺癢癢的?!?/p>
說到拍攝搖滾的器材,柴東新說自己用的機器恐怕是拍攝搖滾的攝影師中最一般的,佳能5D機身配70-200毫米鏡頭,攜帶50毫米定焦鏡頭,還有一只魚眼鏡頭。他認為拍攝好的作品,器材不重要,怎么使用它很重要;角度不重要,拍攝出氣氛很重要;藝術性不重要,真實性很重要。
“拍攝搖滾樂,首先要了解它,了解它的類型,是現(xiàn)代、電子、民謠、朋克、實驗還是重金屬,因為不同的搖滾樂有不同的特點和表現(xiàn)方法,比如拍攝民謠就應該安安靜靜地等待,拍出它的小清新、拍出歌手的安靜氣質,必要時可以拍臺下的觀眾;拍攝重金屬和朋克,可以拍樂手們在臺上甩頭發(fā)、狂奔的狀態(tài)。
“此外,了解樂手的個人習慣也非常重要,比如謝天笑習慣在臺上抽煙,你要是不知道的話就抓拍不到有歌迷在旁邊給他點煙、他把煙端起來的瞬間。這個瞬間只有一秒鐘,我掐好了時間站在旁邊默默等待,好的畫面稍縱即逝,你不懂的話很難拍;再比如一場演出的歌曲安排,你要知道每首歌的高潮在哪兒,什么時機用什么樣的角度去刻畫,知道快門在什么時候按下去。我在拍攝反光鏡樂隊唱《嘿,姑娘》的時候,將鏡頭對準臺下,拍攝到了觀眾集體‘跳水’的熱烈場面,這種用音樂將現(xiàn)場帶入很high狀態(tài)的畫面,用鏡頭表現(xiàn)出來就很有感染力?!?/p>
拍攝“搖滾爸爸”
2011年6月,柴東新在北京798一家畫廊舉辦了自己首個攝影展,名為《時代的青春期》,宣傳海報上的人就是小河,一是小河見證并代表了中國一代搖滾樂人,二是他在柴東新?lián)u滾攝影道路上是一個伯樂。展覽吸引了不少當代搖滾圈知名人士的人捧場。其中一組名為《搖滾爸爸》的照片受到了廣泛的好評,畫面都是柴東新耐心等待并用心捕捉到的?!斑@些搖滾樂音樂人大部分都到了成家立業(yè)的年紀,有自己的生活,有妻子有孩子,他們在演出時會把孩子帶在身邊,也會為孩子上學等瑣事煩惱和奔波。舞臺上的他們是好樂手,舞臺下的他們是好爸爸、好丈夫。在和他們相處的日子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這一點,所以用鏡頭記錄下來送給他們。比如沙子樂隊主唱劉冬虹在臺上演唱,他的孩子站在前面聆聽的那張,孩子的背影在逆光的襯托下很有意境,這張網(wǎng)評很高;再比如扭曲機器樂隊的貝斯手老道抱著孩子,孩子媽媽從后面走過來那張很有愛。”
在展覽宣傳冊里的一段獨白中,柴東新總結了這些年的拍攝感悟:
中國新音樂,就在雙重的荷爾蒙催化下,從萌生到發(fā)育,從暗涌到奔流。你的聲音激情,搖滾力量,獨立精神……成為回敬這個時代最直接的力量。而處在青春期的時代,反哺給你的巨變與戲劇性,給了你與時代交手的機會,你以音樂為刃,你們互相顛覆與撕扯、反抗與握手、批判與交融。這一切,讓你有了成為英雄的可能,我不是一個攝影師,和你深處一個時代,用我的方式,記錄著。且,看你的臉;且,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