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農(nóng)村普通高中的英語成績普遍不太理想,原因是學生初中的基礎不夠扎實。所以,要想在高中英語教學上取得更大的成效,就必須抓好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然而卻在這一過程中又走進一個個誤區(qū)。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探索,分析其中的誤區(qū),并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 農(nóng)村普通高中英語教學 初高中銜接誤區(qū) 應對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已經(jīng)成為教育教學的重大課題之一,然而面對農(nóng)村普通高中的高一新生,如何讓他們盡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同樣是英語教師所面臨的難題。高中英語不同于初中英語,其對學生要求更高,考查的能力更全面。高中英語的學習也不同于初中英語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多讀、多背、多練,還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和理解,總結歸納更多的語法知識。面對高一新生,面對這些問題,許多學校的教師都在精心準備初高中英語的銜接工作??墒窃诔醺咧杏⒄Z銜接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走進了一個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知識誤區(qū),農(nóng)村普通高中由于生源不太理想,學生成績普遍較差,其中尤其以英語最為突出。有許多學生甚至在初中就已經(jīng)放棄了英語學習,早早成為英語后進生。進入高中后,他們有些盡管很想再認真學習,爭取趕上去,無奈初中知識的匱乏、高中內(nèi)容的深化讓他們舉步維艱,無力回天,只好望英語而興嘆。即使是那些成績還可以的學生,由于初中英語知識學得不夠扎實,缺乏更上一層樓的基礎,要想在高中再上臺階也是非常吃力的。因此,如果沒有有效的英語銜接教學方式,日后的高中英語教與學就勢必會嚴重脫節(jié),最終將導致學生英語學習勞苦而無獲,英語老師教得累而無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在第一節(jié)英語課上教語音、構詞法、5種基本句型等最基礎的英語知識。教師認為他們英語差是因為基礎差,夯實基礎即可。
可是一節(jié)課或幾節(jié)課后,老師發(fā)現(xiàn)怎么這么簡單的知識都學不會呢?其實這時我們已經(jīng)走進了一個誤區(qū)。我們誤以為這些學生缺乏的僅僅是知識,其實他們更需要的是參與的精神。沒有信心,不參與,再簡單的問題都是難題。
應對策略一:幫助他們恢復自信,培養(yǎng)意志。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都具有無可估量的潛力,但只有在意識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新課改也提出“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而核心是一個“動”字,可怎樣才能讓學生的心真正動起來呢?這才應該是我們第一節(jié)課所要思考和探索的內(nèi)容。不是僅僅補補基礎知識就行啦?所以教師就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時時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教學,敢于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鼓勵學生互相學習,發(fā)展合作精神,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在寬松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重拾自信,體驗成功的喜悅,初中成績差的陰影就會慢慢被消除,當學生有了自信時,樂于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這樣初高中英語的銜接教學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誤區(qū)二:時間誤區(qū)。因為高考是一個標準,所以在教學中,學校領導要求老師采用高標準的教學模式,于是教師盲目模仿重點高中的快節(jié)奏、大容量的階梯訓練,高一訓練就直奔高考考點。可能對基礎好的學生適用,成績提升也快,但是普通高中的學生都是經(jīng)過幾輪錄取,僅僅比職高學生優(yōu)秀一點,他們其實都抱著想上個好的大學的愿望來上普通高中的,基礎弱,學習習慣差,自制能力差等,一到高中就開9門課,而且高強度的學習只會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部分有自尊心的學生過早看不到希望,就自動輟學回家,還有一部分學生人雖在學校,但學習上進的心死了。就像有的老師所說,這部分學生是要完成學習這個過程或找一個長身體的地方,他們既不輟學又不學習,每天都在和老師玩藏貓貓??梢娪⒄Z教師走進的第二個誤區(qū)就是,把銜接當成補課,忽視面對的對象有可能是從零開始的,補課也可能就是新課內(nèi)容,不可大容量快節(jié)奏草草結束初高中銜接課程。
應對策略二:正因為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重要,每一位農(nóng)村普通高中高一英語老師就有義務把這項工作當做英語教學中一項重之又重的工作,切切實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細抓實,要舍得花時間,舍得花精力,在銜接好初高中英語上不遺余力、下大工夫。
首先要了解學生實際的英語學習情況是有效開展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的基礎。只有摸準學生的實際英語學習情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收到成效。如果你不掌握這一點,你的教學就會失去方向,自然難以取得成效。
在具體了解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方面,至少應做到以下六個了解:①了解學生的語音知識;②了解學生的語法知識;③了解學生的詞匯知識;④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⑤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⑥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只有當老師全面獲取了這些信息后,才能有針對性地、有的放矢地開展新一輪的教學。如果老師能再翻閱初中課本,了解初中的知識內(nèi)容及結構,銜接教學的方向和目標就會更加清晰。
了解實際以后,就可以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補缺工作了。對于全班性的問題,在課堂上補;而對于個別性的問題,就在課外時間補。語音教學必須人人過關,最后達到每個學生能拼讀任何一個英文單詞的效果,而且能夠讀準確,其次是句法結構的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的掌握可以為他們?nèi)蘸蟮淖詫W英語打下堅實基礎。
誤區(qū)三:習慣誤區(qū)。農(nóng)村普通高中學生英語成績普遍較差,其實除了成績差,沒有學習熱情之外,還有就是長期養(yǎng)成了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也可能就是這些壞的習慣導致這些學生成績差,因此在英語初高中銜接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補基礎知識,還應該把幫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英語習慣備到教學中去,這就是英語教師走進的又一個誤區(qū)。
應對策略三:要想讓學生取得好成績,在教學上取得初高中銜接教學的成功,就必須設法把學生暫時的興趣引導到穩(wěn)定的興趣上來,使他們在英語學習上由不自覺變?yōu)樽杂X,由被動學變?yōu)橹鲃右獙W。這一階段,老師要做的工作便是乘勝追擊,指導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熱愛英語、熱愛學習的好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擴大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的成果。
在具體學習方法指導上,要時刻牢記人類進化論鼻祖達爾文的名言“關于方法的知識是最重要的知識”,指導學生養(yǎng)成以下五大學英語的習慣。
1.熱愛朗讀的習慣。朗讀(Read loudly and clearly)就是運用重音、節(jié)奏、語調(diào)等語音手段把語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也就是清晰響亮地把詞匯、句子、文章等語言文字材料念出來。因此,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口大聲朗讀英語,督促他們每天去讀,并檢查讀的效果。
2.勤查字典的習慣。字典是最好的老師,要擺脫學習上對他人的依賴性,增強自學能力,必須養(yǎng)成勤查字典的習慣。查一個詞,除了要查出它的讀音、拼寫、意義外,更要去看它的習慣搭配及在具體語境的運用(例句)。
3.專注聽課的習慣。學生以為上課就是聽,帶耳朵就行。其實要使一節(jié)課有成效,就必須動用多種器官。你要眼睛看老師的板書,耳朵聽老師的講解,嘴巴模仿老師的句子,雙手記重點難點,腦子記知識點,也就是說,動用一切器官,這樣,你才會在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上都有所提高。
4.汲取課外知識的習慣。由于英語是一門語言科學,而語言是約定俗成的。因此從這一點上說,誰記得多誰的英語水平就越高,因此單單靠學書本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具體教學指導方面,我一方面要求學生多去看英語電視,多聽英語廣播,多讀英語報紙等,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勤記筆記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們?nèi)耸忠槐竟P記本專門記課本外學到的知識,平時還加以檢查督促。
5.養(yǎng)成記錯的習慣。很多高才生回顧自己學業(yè)上取得成功的很大一個原因是養(yǎng)成了記錯的習慣。有了這些良好的學英語習慣,也為日后的高中英語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誤區(qū)四:學生差誤區(qū)。通常情況下,教師判定一名學生英語差就是因為這個學生的英語成績差,其實有時也是英語教師自己無行當中增加了英語后進生,這是英語教師走入的另一個誤區(qū)。
應對策略四:鑒于這種情況,在開學伊始,在教師的潛意識中要認定我們面對的這些學生都是優(yōu)等生,只有有這種思想,英語初高中銜接才會取得成效。因為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一顆能感染學生的熱心。人的潛能是無窮的。學生都很重視老師對他們的態(tài)度?!坝H其師,信其道”。一旦學生從老師的眼中感覺到他們以前從未感覺到的欣賞的眼光,他們就會從內(nèi)心深處迸發(fā)出學英語的激情。同時在情感上適時激勵,多多鼓勵。第爾斯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北京英語特級教師李俊和有過這樣的言論:英語課上沒有表揚就不叫英語課。經(jīng)常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可以使學生增強信心,產(chǎn)生更高的學習英語的熱情。尤其對這些中考的落后生來說,他們比較懶散,情緒忽冷忽熱,缺乏克服困難精神,自制力較差,對自己自信不足,因此老師的鼓勵就更加珍貴??傊?,學生的心動起來,比老師忙起來更有力、更有效。
我深信,當教師開始重視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轉變觀念,走出這一個個教學誤區(qū);當學生通過教師的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夯實了開展高中英語學習的基礎,養(yǎng)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習慣,重拾學習的自信,掌握了行之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之后,農(nóng)村普通高中英語教學必將取得更大的成功。
參考文獻:
[1]陳琳等.英語課程標準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Jim Scrivener.Learning Teaching.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Trica Hedge.語言課堂中的教與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劉娜.從初中到高中英語學習策略的轉變與培養(yǎng).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9,2.
[4]胡春洞.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