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現(xiàn)象與之相悖逆,特別在青少年學生中顯得尤為突出。在學校學生罵老師,甚至毆打老師的現(xiàn)象在報刊上也屢見不鮮;在家庭中對父母的態(tài)度也極為粗暴。這些青少年學生對老師的嚴格管理不僅不接受,反而采取報復心理,對父母的呵護不僅不感激,反而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這些現(xiàn)象不僅令人心痛,更值得社會各方面廣泛關注,特別是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更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關鍵詞: 感恩教育 感恩品質(zhì) 行動策略
感恩是自古以來都存在的一種倫理思想和行為規(guī)范,也是人的品質(zhì)生長的基點。當前,青少年感恩意識的缺失非常普遍,說明當代部分青少年感恩品質(zhì)存在一定問題。因此對目前青少年進行感恩教育勢在必行。如何對受教育者實施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思考的問題。下面是我針對當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一些看法。
我認為,要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就必須爭取學校、家庭、社會的支持,以主題活動、學科滲透、課外延伸為載體,以角色換位、實踐體驗為行動策略,具體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學校德育和學科教育相互結(jié)合,營造感恩教育的平臺與氛圍。
我記得,在2009年春季學期,我校請全國優(yōu)秀教師——蘭陵少雄老師,給我校全體師生上了一堂感恩教育課,當時也請來了許多學生的家長來參加,在蘭陵少雄老師的動情演講及家長與孩子的互動交流下,在場的人都感動得哭了起來,大多數(shù)孩子都大膽地向父母表達感恩,并在學習、紀律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感恩教育效果非常好。因此感恩教育不能少,整體的德育教育更應該改革。目前約束性道德教育無法使道德教育本身與體驗者之間發(fā)生有效的情感關聯(lián),也不能使體驗者個體把有關的道德知識與一定的實際道德情境有機結(jié)合起來,發(fā)生實際的體驗,因而無法保證道德教育的實效。所以我們首先要創(chuàng)造一個感恩教育的和諧環(huán)境。如:可以通過召開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播放感恩教育影片、講名人感恩的故事、學唱感恩歌等將感恩思想植入學生的心靈。學校德育還可以與學科教育相結(jié)合,利用學科教材資源進行感恩教育的滲透,全體教師改變觀念,充分認識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確課題目標。
二、努力建立學校與家庭的教育紐帶,爭取父母的理解與支持,共同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
與家長達成共識,爭取家校共同實現(xiàn)對學生的感恩教育。孩子是一面鏡子,照著家長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表現(xiàn)便是家長教育的回應。許多時候孩子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更多時候則需要我們?nèi)ヒ龑Ц形?。所以家長不僅要給孩子愛心、榜樣、機會,更需要學會珍惜、欣賞、肯定孩子的示愛和感恩的表現(xiàn),這樣孩子才會不僅有愛的意識,更有感恩的行為。
我們希望通過家長會、家校聯(lián)系卡、電話聯(lián)系、家訪等方式讓家長了解我們課題實施的意義,以共同開展對孩子的感恩教育。
三、激發(fā)孩子內(nèi)心的感恩之情。
激發(fā)孩子內(nèi)心的感恩之情,這是讓學生學會感恩的關鍵。學校、老師對學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小伙伴之間也不乏真情和友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親人給孩子的成長付出了一生;社會對未來接班人的關注傾情感人??梢院蛯W生、孩子算算時間賬、經(jīng)濟賬、健康賬……讓每個孩子都清楚地知道得到的愛有多深,分量有多重,激發(fā)他們感恩的熱情,從而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身邊的人,乃至發(fā)展到愛自然、愛祖國等。
1.對父母的感恩
一個人只有愛父母、愛家人,才會愛他人、愛祖國,所以對父母的感恩是最基礎的。
(1)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讓孩子將自己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父母為自己的投資。
(2)開展體驗活動,體會父母養(yǎng)育自己的辛苦??山Y(jié)合母親節(jié)、婦女節(jié)、父親節(jié)等開展如“假期幫忙做家務”、“為父母洗衣服”、“給父母過生日,親手制作小禮物”等活動。
(3)觀看親情影片,聯(lián)系自身,激發(fā)情感。
(4)在切身體驗的基礎上,上升為情感的具體表現(xiàn)。寫一篇親情作文,舉行主題班隊活動,每個月給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媽媽打一次電話。
2.對老師的感恩
(1)了解老師一天的工作內(nèi)容,酌情開展“我當老師”的體驗活動,體會老師教育學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認真學習、主動幫助老師做如擦黑板、打開水、掃地等力所能及的事,對師長有禮貌,尊重老師。
(2)進行征文或演講比賽,抒發(fā)對老師的愛和感激。
(3)教師節(jié)為老師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表達感恩之心。
3.對同伴乃至他人的感恩
(1)“我的同伴”主題活動,可以選擇征文、主題班會、交流等方式進行。
(2)發(fā)現(xiàn)身邊幫助過自己的人,如醫(yī)生、郵遞員、清潔工等。
(3)幫助學習上和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愛護小同學。
4.延伸至對自然、對祖國的感恩
(1)了解大自然為我們的生存提供的物質(zhì)條件,人類對于自然的依賴和利用,感受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開展“校園是我家、呵護靠大家”等活動。
(2)了解祖國的地大物博,更從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國的博大精深,豐富底蘊,通過祖國的優(yōu)秀兒女特別是在祖國危難時刻為祖國獻身的英烈來感知祖國的凝聚力和無盡的恩情。
四、教會學生說“謝謝”。
一聲“謝謝”是人際交往的基本的禮儀用語,也是表達感恩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要讓學生在學校,接受老師遞送的物品、獎品或得到老師的幫助和教育或得到同學、家長的幫助時,會說聲“謝謝”。在食堂就餐、到圖書館借書,會說聲“謝謝”。聽報告、看演出,會熱情鼓掌致謝。享受學校助學金的同學,懂得向校長、老師和學校有關部門表示感謝。在家里,要讓孩子接受父母兄弟姐妹長輩遞送的物品,或父母兄弟姐妹長輩為我們做了事情時,或得到家庭成員的幫助和愛護時,會說聲“謝謝”。在我們生日時,應該謝謝父母給了我生命。
五、教育學生報答他人、學校、和社會。
遵紀守法,盡力而為,努力學習是對父母、老師和資助人的最好報答。這是要讓孩子們首先明確的。其次在學校,要教育學生主動為老師和同學幫忙,幫助學習困難和家庭困難、身體較差等的同學。教師節(jié)不僅要主動向自己老師送上節(jié)日的祝福,享受學校助學金的同學,而且要以實際行動來報答學校和老師的關懷,如每月主動為學校做一件好事。愛護學校的公共財物和花草樹木,保持校園的環(huán)境衛(wèi)生也是對學校老師及辛勤勞動同學的報答。在家里,要教育孩子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一些家務勞動,以減輕父母的負擔。生日蛋糕的第一塊應該切給父母和長輩,父母和長輩生病或行動不便時,應主動端茶送水等。在社會上和公共場合,要讓孩子主動去幫助朋友特別是落難的朋友;自覺保護好公共設施和保持公共衛(wèi)生。坐車、坐船應該主動給老弱病殘和孕婦讓座,給老師和家長讓座。如果條件許可,受資助的同學就應該利用節(jié)假日登門拜訪資助我們的好心人,如果需要就可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后自己條件改善了更不能忘記曾經(jīng)資助我們的好心人,應該懂得以適當方式來報答他們;如果條件許可,就應該主動“施恩”去資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報答社會。
總之,對我們的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我們學校目前構(gòu)建和諧校園的需要。讓孩子們在溫暖中學會感恩,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感悟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具備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yǎng),學會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基本關系,形成健康心態(tài),塑造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從而達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