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從造像與經(jīng)變的角度論述了彌陀、彌勒兩種凈土信仰與它們圖像之間的關系。我們認為:首先,凈土圖像的興衰與凈土信仰的興衰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其次,無論是凈土信仰,還是凈土圖像,二者最終都從佛教天國走向人間;最后,凈土圖像和凈土信仰一樣,都具有本土化的特色。
[關鍵詞]凈土信仰;凈土圖像;阿彌陀;彌勒;凈土變
[中圖分類號]B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11 — 0057 — 02
凈土,在佛教中也稱“凈國”、“凈界”等,是相對于人世間的“穢土”而言的。彌陀凈土與彌勒凈土信仰是中國凈土信仰的主流,二者與圖像的關系也頗為密切。
一、彌陀凈土信仰與造像
漢地約在公元3世紀晚期出現(xiàn)西方凈土信仰,也稱阿彌陀信仰。四世紀中期開始出現(xiàn)凈土造像。最早的彌陀凈土信仰記載是《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受請篇》中西晉時闕公則和衛(wèi)士度往生西方凈土的事跡。①不過,西晉只能是凈土信仰的萌芽,東晉以后才逐步發(fā)展起來。當時在南方具有影響力的凈土信仰者,首推廬山的慧遠。史料記載有慧遠于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時與劉遺民、雷次宗等123人在廬山般若臺精舍阿彌陀佛像前,建齋立誓,共期往生西方。這可謂有明確的阿彌陀尊像的記載。②此外還有“沙門竺道鄰,造無量壽像,曠乃率其有緣,起立大殿”③;支道林“諷誦阿彌陀經(jīng),誓生彼國……馳心神國,非所敢望,乃因匠人,圖立神表,仰瞻高儀”④;戴逵“思所以影響法相,咫尺應身乃作無量壽、挾侍菩薩”⑤等。東晉時所表現(xiàn)的西方凈土造像皆是佛、菩薩尊像的塑造,還沒有關于凈土世界內容的作品。
現(xiàn)存最早的表現(xiàn)西方凈土思想的造像是甘肅炳靈寺169窟6號龕一佛二菩薩造像。此三尊塑像分別有“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榜題。169窟無量壽佛龕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的題記,⑥一說是為建弘五年。⑦
早期凈土造像,除與佛教徒崇敬的需要外,和當時禪法的盛行也有一定的關系。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僧人熱衷于禪法的修行,如《高僧傳》中的《曇無讖傳》、《智嚴傳》、《曇摩蜜多傳》、《玄高傳》等記載,不勝枚舉。石窟自古就是僧人遠離塵囂,禪坐修行之處,石窟中佛教塑像可以作為僧人修觀像禪法之用。東晉慧遠更提出:“觀想念佛”之法門,即觀想佛的相好。他在《念佛三昧詩集序》中曰:“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像生焉,非耳目之所至而聞見行焉。于是覩夫淵凝虛鏡之體,則悟靈根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之叩心聽,則塵累每消,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與于此哉?” ⑧我們看到“在慧遠這里把觀想念佛與禪定、悟解佛理三者結合在一起,反映出慧遠的凈土信仰和禪法、般若(智慧)相結合的特點” 。⑨很顯然,慧遠的 “觀想念佛”只有上根之人才能做到,所以對于一般的信徒來說還得先以具體的阿彌陀佛為媒介才能達到他所觀想的神秘境界。
阿彌陀佛造像在形制上除單尊的彌陀造像外,還有“西方三圣”、“一佛、兩弟子、兩菩薩”等式樣。中國最早的“西方三圣”樣式造像是上文所說的甘肅炳靈寺169窟6號龕一佛二菩薩造像。只不過那時“阿彌陀佛”還稱之為“無量壽佛”。
二、彌勒凈土信仰與造像
中土的彌勒信仰基本是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伴隨著相關經(jīng)典的傳譯而展開的。已知的資料顯示,關于彌勒的專門經(jīng)典,早期的主要譯本是西晉時竺法護翻譯的《彌勒下生經(jīng)》,加上后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彌勒成佛經(jīng)》和北涼王族沮渠京聲于南朝宋初翻譯的《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jīng)》,所謂“彌勒三部”的內容在兩晉南北朝時就具備了。在漢地最早提出彌勒信仰的是東晉名僧道安(312——385年),他曾與弟子法遇等八人于彌勒前立誓愿生兜率天:“安每與弟子法遇等于彌勒像前立誓往生兜率?!雹俚腊彩钱敃r著名的高僧,精于經(jīng)義。他對彌勒的信仰,表現(xiàn)了當時的僧人對彌勒的重視。與道安同時的一些僧人也崇尚彌勒?!陡呱畟鳌肪砦濉稌x京師瓦官寺竺僧輔傳》云:“后憩荊州上明寺,單蔬自節(jié),禮懺翹勤,誓生兜率,仰瞻慈氏?!雹凇稌x長沙寺譯曇戒傳》云:“后篤疾,常誦彌勒佛名不輟口。弟子智生侍疾,問何不愿生養(yǎng)。戒曰:吾與和上等八人,同愿生兜率。和上及道愿等皆已往生。吾未得去,是故有愿耳。”③這里說的和尚,即指道安。
彌勒的造像也在那時出現(xiàn),現(xiàn)見最早的記錄是梁《高僧傳》中有關“苻堅送(道安)外國金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結珠彌勒像”④的記載,考古學家們的研究還說明南北朝時期彌勒造像普遍且豐富,顯示了彌勒信仰已廣泛傳播的程度。宗教藝術是宗教信仰的載體,所以有彌勒信仰才會有彌勒造像。也就是說彌勒造像當出現(xiàn)于彌勒信仰之時或之后。經(jīng)查石窟寺中現(xiàn)今最早的彌勒圖像為甘肅炳靈寺石窟第169窟西秦時所繪制,象旁墨書“彌勒菩薩”。⑤又以敦煌莫高窟為例,所發(fā)現(xiàn)最早彌勒造像為北魏時期,⑥時代約與法顯同期或稍后。在內地,彌勒像出現(xiàn)的時間據(jù)記載于南朝宋元嘉八年(431),比丘尼道瓊大造形象,處處安置,其中在瓦棺寺造彌勒像二,是現(xiàn)存較早的文獻記錄。⑦在凈土圖像中,彌勒形象的演變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階段:第一、是早期“仙佛模式”的混融階段,造像風格就是這時的彌勒造像即沒有遵照古印度的彌勒造像儀軌,同時也沒有完全中國化,而是與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信仰混合在一起的造像風格。梁沈約因皇太子造彌勒像而著《彌勒贊》,內有“道有常尊,神無恒器,脫屣王家,來承寶位” ⑧之句,把彌勒稱為神。它具有不成熟性和過渡性的特點;第二、是中期“交腳彌勒菩薩”和“倚坐彌勒佛”的圓融階段。彌勒造像具體表現(xiàn)為彌勒經(jīng)典中的“上生菩薩,下生佛”的形象。從十六國一直到隋代,彌勒像基本是交腳坐彌勒或思維坐姿彌勒為主流。倚坐彌勒佛像為唐代彌勒造像的典型特征。第三、是晚期的“布袋彌勒”的定型階段。北宋之后,各式各樣的彌勒均讓位于中國高僧布袋和尚的形象,至此彌勒造像的發(fā)展走向了完全世俗化與中國化的終極。
三、凈土信仰與凈土變
佛教中的凈土世界是通過“凈土變”來描繪的。所謂“凈土變”是指描繪凈土佛菩薩,及圣眾種種莊嚴設施等,以呈現(xiàn)凈土景象之圖像或雕刻。“凈土變”是唐代以后壁畫的主要題材,在石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中國佛教藝術的代表,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
凈土變系由凈土信仰之流行而產(chǎn)生,依其形式而異,通??煞譃樗姆N:藥師凈土變、 西方凈土變(是無量壽經(jīng)變、阿彌陀經(jīng)變、觀無量壽經(jīng)變的總稱)、彌勒凈土變及觀音凈土變。此外還有靈山凈土變、十方凈土變、毗盧舍那凈土變等。
在諸多凈土變中,最流行的凈土變乃阿彌陀之西方凈土變。阿彌陀信仰自我國南北朝以來就受到僧俗的推崇與喜愛,隋唐時甚為流行,至唐代達到鼎盛時期,并取代北朝以來的彌勒信仰,成為信仰的主流。傳善導大師親自繪有西方凈土變相三百幅。竺跡著有《善導大師與藝術》一文,詳細介紹了凈土變相及凈土藝術的流衍。在善導之倡導之下,凈土宗蓬勃一時,以阿彌陀佛往西方極樂凈土為中心主題的凈土變隨之出現(xiàn)。史載寺院壁畫,如長安凈土院吳道子畫之“西方變”;云花寺趙武端畫之“凈土變”;洛陽大云寺尉遲乙僧畫之“凈土經(jīng)變”;敬愛寺大殿西壁劉阿祖畫之“十六觀”等。
敦煌最早的石窟北涼三窟即268、272、275的構圖中透露出凈土思想是后世凈土變相發(fā)展的濫觴。三窟的蓮花化生、蓮池等圖像都是凈土變的基礎。自唐至宋,敦煌有不少阿彌陀佛凈土變或西方變,如第33、70、114、139A洞的凈土變。隋唐時代莫高窟西方凈土變和其它凈土變大幅大量的出現(xiàn),不但反映隋唐時敦煌凈土信仰的蓬勃發(fā)展,重要的是還反映了佛教徒的信仰從尊像的觀想崇拜轉向對佛國凈土的向往。
四、凈土信仰與凈土圖像的關系
從佛教圖像與佛教信仰的發(fā)展歷史來看,二者總體上來說具有一致性。如隋唐之前中國儒釋道三教正處于相互斗爭與排斥時期,所以在全國13個省100多余石窟中找不到一座“三教合一”的石窟造像。唐宋之后,三教趨于融攝的趨勢,故有宋之“三教合一”造像的盛行。同樣,凈土圖像與信仰的關系也如此。
具體地說凈土圖像的興衰與凈土信仰的興衰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阿彌陀凈土信仰早在漢魏之際就已傳入中國內地,到南北朝后期,由于曇鸞的大力提倡而影響劇增。彌陀凈土學說因其簡單易行,而更容易為廣大信眾所接受。入隋之后,又得到智者大師、道綽等的弘揚。道綽在其《安樂集》中從多方面比較了彌勒凈土與彌陀凈土的優(yōu)劣,盛贊彌陀凈土之優(yōu),貶抑彌勒凈土為劣;智者大師《凈土十疑論》中也有“揚彌陀,抑彌勒”的說法。至隋代阿彌陀信仰已經(jīng)超過彌勒信仰,成為當時的主流信仰。在凈土造像方面的影響,依藍吉富據(jù)《金石萃編》卷三八一四○以及《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四一八,隋代各種造像數(shù)目阿彌陀佛像13尊,彌勒佛像9尊,⑨彌陀佛像多于彌勒佛像。而南北朝時期,彌陀佛像16尊,彌勒佛像48尊,彌勒佛像遠遠多于彌陀佛像。
其次,凈土信仰和凈土圖像的關系還體現(xiàn)在,二者最終都從佛教中的凈土天國走向人間的天國。如敦煌凈土經(jīng)變由初唐及宋,上生經(jīng)變與下生經(jīng)變合為一壁,表明人間與天國相通達,乃佛教藝術世俗化的表現(xiàn)。之后,凈土圖像在內容上表現(xiàn)的也是“人間”的天國。從凈土造像來考察,彌勒造像由“交腳彌勒菩薩”、倚坐彌勒佛”到“布袋彌勒”的定型標志著凈土圖像世俗化的最終完成。可以說凈土圖像的世俗化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凈土信仰的世俗化。
最后,凈土圖像和凈土信仰一樣也具有本土化的特色。如敦煌第25、61、196、205、445窟中雖然是描繪的“天國”景象,但所用勞動工具,都是當時中國的農(nóng)用工具。再如現(xiàn)藏于河南博物院的“趙安香造阿彌陀佛石像”(北魏386——534年),在服裝上肩披中國婦女流行的帔帛,在背光上有兩條交尾的螭龍順著背光尖端向兩側而下,將中國傳統(tǒng)的龍的形象融入凈土圖像中,說明外來藝術逐漸被本土文化所圓融。
〔責任編輯:陳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