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以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告終。當時代表滿清政府與各國列強簽署條約的是重臣李鴻章。簽字時,李鴻章故意將自己姓名中的三個字,合成為了一個“肅”字。這三個字擠在一起,即虛弱無力,又辛酸悲苦,若不仔細辨認,很難看出這個“肅”字乃由三個字組成。他為何如此做?原來,慈禧太后曾封其為“肅毅伯”,他這樣寫,意在暗指簽訂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非其本意,而是因受到慈禧太后的指使而為之。
這個故事原本是一個政治和外交事件,但換個角度看,也可以看出漢字的獨特構造及奇妙用法。的確,從意義上講,幾個漢字可以用一個字來表達:從形式上來講,幾個漢字同樣也可以合成為一個字。李鴻章的上述作為,算是對后者的一種變異用法。多數(shù)情況下,當漢字呈現(xiàn)在西方人面前時,往往會留下一段段令人輕松愉悅的文化佳話……
中華文化的最佳導游
20世紀上半葉,有一個美國人對中國文化極為推崇,他一邊慨嘆“研究孔子哲學比研究希臘哲學收獲更大”,一邊自稱儒者,歷時幾十年翻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在他的學術生涯中,漢字一直激蕩著他的心情,常常令他興奮不已,樂此不疲。當他在翻閱字典看到“旦”字時,慨然而嘆道:“多么精彩的象形符號——詩之魂!”
這個人,就是被推舉為“美國現(xiàn)代詩歌之父”的艾茲拉·龐德。
關于龐德對漢字的理解,盡管在學界一直存在批評的聲音,但他作為西方學者,對中國文化、對漢字如此抬愛,如此癡迷,也的確令人刮目相看。對漢字而言,不僅其本身就是令人著迷且涵義豐富的,其所承載的文化使命、所展示出的文化精神,同樣令人神往稱嘆。從古至今,作為世界文化之一極的中華文化,之所以會散發(fā)出跨海越洋的芳香,迷醉各種膚色與語言的海外朋友,漢字的功勞不可小視。
對于中華文化這處美景,漢字因是居民而堪做最佳導游。
浩渺神秘、魅力四色的中華文化足以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中華文化的美景吸引著四方的文化朝圣者。感受這處勝景的方式有很多,或許別的導游可以讓你了解它,但只有通過漢字這位美麗親善而熟知一切的居民兼導游,你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它,進而愛上它。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并通向未來的一座橋梁。與其說龐德熱愛漢字,倒不如說他愛的更是中華文化。
在中華文化的傳承及中外交流中,漢字既然扮演了這么重要的角色,那么對其加以保護和傳揚的迫切性與必要性便自不待言。誠然,漢字的命運在今天看來還不會是吐火羅文或巴利文,慘到僅僅作為少得可憐的幾位學者的研究對象出現(xiàn),但在英語強勢化、泛用化和人際交流信息化、便捷化的當代,漢字衰微的趨勢哪怕出現(xiàn)一點點,對我們來講都是致命的。因此,保護漢字一直都該是刻不容緩的搶險救災活動,不容麻痹輕心。
保護漢字,無疑需要立足中華傳統(tǒng)文化,離開其生息存活的文化土壤,自然難免頹落式微,哪怕是花果飄零,也是一種不幸。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們的視界還要寬廣,要放眼全球,每一位中國人都有責任以全球化的視野,來承攬起漢字傳承與保護的重大文化工程。
在“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106歲時,曾冒雪去北京拜訪他。老先生口齒清晰,思維敏捷,所關注的都是當代最前沿、最重大的問題。老先生曾在20世紀50年代主持漢語拼音方案的制訂,在普及漢字及漢語上,惠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當就中華文化的傳承問題請教他時,他格外強調:要從世界看國家,不要從國家看世界。
周先生的觀點,在今天對于我們傳承和保護漢字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全球化時代,閉門造車加狂妄自大、固步自封,肯定要落后。所以打開國門,積極融入世界,爭做合格的“地球村”村民,才是我們正確的落腳點。漢字也要通過開放的國門,讓西方人感受到它的獨特價值與魅力。
治學中國的一條捷徑
2008年北京奧運會邀請四方來賓貴客,加深了國際友人對中國,尤其是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認同。當時有一位來自津巴布韋的非洲運動員,他在400米比賽中表現(xiàn)不佳,并沒有取得好的成績,但這并沒有影響他的好心情。在這位小伙子看來,他這次來北京的最大目的,倒不是拿獎牌,取得驕人成績,而是攜手一位中國女孩,共結秦晉之好。這位小伙還請媒體公開了自己的電子郵箱。當記者問及他為何中意中國女孩時,他說:“她們身上的文化感覺特別讓人著迷!”
這便是中華文化的吸引力和誘惑力。這位非洲運動員后來是否如愿以償我們不得而知,但他的故事也向我們表明,我們以漢字和漢語為載體的中華文化,不僅會在墻內開花,散發(fā)出陣陣香氣,陶醉院內之人,就連院墻外面的過客,也能感受到香氣的撲鼻而來。
如果這位非洲小伙對中國的了解和感知還算淺顯和感性,那么許多理性善思的西方學者也往往會鐘情漢字與漢文化,或許更能說明漢字“走出去”的重要與必要。在西洋漢學家中,許多人都擇偶于華人女子,比如英國籍李約瑟,瑞典籍馬悅然,德國籍艾克、顧斌,美國籍傅漢思、墨子刻、魏斐德、史景遷、宇文所安,法國籍施舟人,等等。施舟人還曾夢想全世界共同朗誦《詩經(jīng)》,做了我們中國人自己都不曾做過的夢。
通過結緣說漢語、寫漢字的華人,的確是治學中國問題的一條捷徑。如果沒有締結姻親的緣分,拜師或交友都不失為西方人走進中華文化景區(qū)的坦途。瑞典學者林西莉就是通過后者與中華文化發(fā)生了“親密接觸”。
早在林西莉七八歲的時候,她的母親送給她一份讓她記憶終生的禮物——一把印有漢字的紅色中國傘。那是漢學家從遙遠的中國帶回來的地方特產(chǎn),林西莉的童年夢想與樂趣,多寄托在了那把中國傘上。這讓她與漢字、中華文化結下了一生的緣分。
此后林西莉曾跟隨瑞典著名漢學家高本漢學說漢語,學寫漢字,并于上世紀50年代末來到了北京。在中國,林西莉一邊學習漢語,一邊學習古琴。一次偶然的機會,林西莉認識了古琴大師管平湖的高足王迪,從此她與王迪亦師亦友,共同探討中國古琴的奧秘。
林西莉分別花了15年,完成了兩部研習中國文化的大作——《古琴》和《漢字王國》,這兩本書都曾獲瑞典最高文學獎——奧古斯特文學獎。林西莉在北歐掀起了一陣又陣的中國熱。通過林西莉,更多的西方人對中國文化、漢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古老的中華文化在西方散發(fā)出了濃郁芳香。
林西莉對中華文化的喜愛與執(zhí)著,總是在細節(jié)中體現(xiàn)出來的。對古琴、漢字的精細研究之后,林西莉又把關注點轉移到了中國的剪紙藝術上。她曾經(jīng)在一次剪紙展覽上,受到剪紙藝術的震撼,她當時記下了所有民間藝術家的名字,并在后來聯(lián)系上了所有的藝術家。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林西莉關于剪紙的著作,同樣會在瑞典掀起另一波中國熱潮。
不要弄丟我們的漢字
在林西莉學習異國語言的最初時期,根據(jù)當時的國際條件和環(huán)境,可以設想,困難必是重重的。好在今日,向外國準廣本國語言文字已經(jīng)成為諸多國家的一種自覺行為,這就為那些古老而依舊散發(fā)著魅力和魔力的文字,得以在更廣闊的時空中傳承并創(chuàng)新。我們會發(fā)現(xiàn),文字走出國門后,非但沒有在本土喪失自我,迷失方向,還會激發(fā)更多人的學習熱情和傳承欲望。中國擁有遍布全球的孔子學院,其他國家同樣也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輸出機構,如德國的歌德學院、西班牙的塞萬提斯學院等。
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曾通過電子郵件,就中國作家與諾貝爾獎的距離問題專訪過顧斌先生。在顧彬先生看來,諾貝爾文學獎所喜歡的作家,必須具備典型的代表意義,要么代表一種國家精神,要么代表一種道德原則。這還是應了魯迅先生的那句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傳承漢字的最佳方式,就是讓其歷史性、藝術性、民族性與開放性、包容性充分融合,惟其如此,漢字的美與漢語的妙,才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可以獲得最大范圍與最深程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
但我們還需要認識一點,就是漢語需要在一種健康而嚴肅的環(huán)境下傳承、傳播。不否認,今天網(wǎng)絡上的一些非主流詞語,對豐富漢字與漢語的多樣性、對激發(fā)漢字與漢語的時代性確有功勞,但那種通過胡侃濫用而博出位、張個性、擺時髦的有失嚴謹之為,也是一種文化災難,當嚴格禁止。
有一次去參加美國漢學家安樂哲先生的講座。一位學生提問“為什么許多西方人對中國文化不感冒”問題。精通漢文的安樂哲先生很嚴謹,聽罷問題后便側身問一旁的助理道:“‘感冒’是什么意思?”如此實在的大學者,引來了臺下學生的哄笑。其實,經(jīng)常接觸網(wǎng)絡的中國年輕人當然都知道,這里的“感冒”乃是“感興趣”的意思,但這卻如“神馬”即“什么”一樣,都屬于對漢語詞匯的濫用。長此以往,這必將不利于漢語健康有益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所以有必要呼吁,不要丟棄我們的漢字,更不要弄“臟”了我們的漢字。
對于漢字的價值,林西莉曾有這樣的論述:“書寫語言是一個國家傳統(tǒng)的核心,或許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必須得到珍惜和保護,必須受到最深的尊重。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擁有如此悠久和持續(xù)的傳統(tǒng)。人們不僅應該學習,還應將它用一種方式呈獻給年輕的一代,使得他們能夠真正地理解自己文字的重要性,并欣賞它的美感?!彼?,讓漢字走出國門、香飄萬里,才是我們保護漢字和傳承漢字的必須之為、必走之路。
編輯 杜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