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敘述:
華姐是單位里出了名的大好人,成天樂呵呵的,沒有發(fā)愁的事,從來沒有聽說過她指責或抱怨過別人。我剛認識她的時候,還真不相信,后來發(fā)生的兩件事,才讓我徹底服了她。
有一次,單位組織無償獻血,華姐本來也報了名,可是臨近那幾天突然著涼感冒了,并且有點發(fā)燒。她聽說帶病獻血會影響血液的質量,就沒有參加。事后有人告訴她,同辦公室的張莉到處游說她臨陣裝病,是個老“狐貍精”,等等。
雖說華姐知道了這件事,可見了張莉仍然跟平時一樣,滿臉熱情,還像往常一樣相處。一天下午,張莉外出辦事,路上車被刮了,面對前來處理事故的警察,張莉才想起駕照本忘在了辦公室。當交警打來電話時,華姐揣起張莉的駕照本就趕往現(xiàn)場,幫張莉忙前忙后,處理完一切,已經(jīng)是夜里12點了。張莉一方面心里很感激,另一方面又羞愧得不行。
我曾問華姐的女兒:“你聽到過媽媽的指責或抱怨嗎?”
“沒有,”她回答,“我媽媽說她從不浪費1分鐘,去想別人對不起她的事。”
后來,我親自問華姐為人處事的原則,她告訴我:“一般情況下,當有人跟我使態(tài)度,甚至發(fā)脾氣,我的處理原則是一定要咬住舌頭,沒必要硬碰硬。先在內(nèi)心里問自己:‘他為什么這樣做?事出一定有因……’當你這樣想的時候,上來的火氣就消了一半。對方看你不說話了,他發(fā)出的‘火箭’找不到靶子,也就自我感覺沒意思了。心平氣和,什么都好解釋,都在氣頭上,說什么都會碰出火花。諸如難f6aeae3fde79ae807a2f43147e364414聽的話、過火的話、傷人的話、后悔的話,都是在失去理智的情緒下說出來的,結果是傷了感情,事情也得不到解決,說不定還會把事情越鬧越大。常言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就是這個道理。他哪怕成心找你的茬,你不回應,什么時候都起不了糾紛?!?/p>
在人際交往中,許多時候,我們思想上就轉不過這個彎。因為我們經(jīng)常是這樣想的:對方這樣無理、沒水平地對待我,我憑什么要寬容他?
問題就出在這兒,你明明知道他這樣做無理又沒水平,你再針鋒相對,那不就是你與他一樣沒水平了嗎?有些人就是這種水平,這種水平,也只能做出這種事。這很正常,期望他更有水平的舉動,那才叫不正常。
常懷寬容之心,人際交往中才會九曲百回亦風調(diào)雨順。常懷寬容之心,心靈的故鄉(xiāng)才會風光旖旎而美不勝收。寬容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境界,一種美德,一種胸懷。古人云:“為善之端無盡,只講一讓字,便人人可行?!边@恐怕是對寬容的最好釋義了。
讓我們用一顆平常心去欣賞寬容之美吧!只有時時事事處處寬容,才能達到人生的大智慧、高境界;只有把生命的哲學修煉到寬容的高度,才能使心靈百花園里的花更紅、草更綠,風光無限。
(編輯 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