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壽
房顫、中風,都是嚴重危害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不幸的是,它們通常還狼狽為奸,有著直接聯(lián)系。
近年研究結果顯示,我國約有1300萬房顫(心房顫動)患者,其中患有中風者約有325萬。也就是說,每4個房顫患者中,就有1個出現中風;和沒有房顫的健康人相比,房顫患者中風的發(fā)病率要增加5倍。
而且房顫引發(fā)的腦中風病情更加兇險,致死率更高。研究發(fā)現,房顫患者發(fā)生腦中風以后第一年,死亡率高達50%,嚴重致殘率高達73%,累計復發(fā)率高達6.9%!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腦中風與房顫的關系愈加密切:80~89歲的高齡人群中,房顫腦中風的發(fā)生率是其他年齡組房顫患者的4.5倍;70歲以上老年人,房顫腦中風發(fā)病率高達8%~10%。流行病學資料表明,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并且隨年齡增長,患病更為多見,40歲或以上人群,終其一生患房顫的風險為25%。
房顫已成為常見心血管流行病,而預防中風對房顫患者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那么,房顫與中風是如何聯(lián)系在一起的呢?
房顫表現為心跳過快且節(jié)律完全不規(guī)則,表現非常多變,可突然出現心悸、眩暈和暈厥、呼吸困難等癥狀,但也有很多患者沒有明顯癥狀,僅在常規(guī)心臟體檢時發(fā)現。因此可能被患者忽視而無法得到適當、及時的處理。由于房顫時心房內血流淤滯,血栓形成的機會明顯增加。而且新鮮血栓十分松脆,隨時可能脫落,脫落的血栓經主動脈扶搖直上,隨波逐流,流到哪里,便堵到哪里。腦部血流量最大,故脫落的血栓最常堵塞腦部血管,造成腦栓塞性中風(缺血性腦中風的一類);腦栓塞發(fā)病率占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比例逐漸增加,國內報告占腦梗死的15%~20%。這就需要我們通過癥狀等及時發(fā)現。
急驟起病是腦栓塞的主要特點之一。大腦中動脈的栓塞最常見,主干閉塞時引起病灶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偏盲,優(yōu)勢大腦半球主干栓塞可有失語、失寫、失讀。如梗死面積大時,病情嚴重者可引起顱內壓增高(如出現劇烈頭痛、嘔吐)、昏迷、腦疝、甚至死亡。
如果栓塞發(fā)生在基底動脈,最常見癥狀為眩暈、眼球震顫、復視、交叉性癱瘓或交叉性感覺障礙,肢體共濟失調。嚴重者可迅速昏迷、四肢癱瘓、中樞性高熱、消化道出血甚至死亡。
因此,對房顫作適當處理是十分必要的。事實證明,房顫相關性腦中風多數是可以預防的,這一數字高達75%!
對于房顫,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來恢復正常心律,但用藥后只有半數患者可以在2~3年內維持正常竇性心律。而對那些不能恢復竇性心律的患者,應該使用抗凝藥物來預防血栓形成和中風發(fā)生。另外,房顫復律也存在增加血栓栓塞的風險。
對于持續(xù)性或陣發(fā)性房顫,如果合并如下情況:既往發(fā)生過腦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年齡大于75歲,患有中到重度的心力衰竭,有高血壓或者糖尿病史,即為高危人群,若無禁忌證,應該毫不遲疑地選用華法林或者其他三四種新型抗凝藥物。當然也應該重視華法林等所致的出血風險,尤其是老年患者。所以應在醫(yī)生安排隨訪下,進行正規(guī)的治療。
如果年齡在65歲以下,沒有其他危險因素,那就是低危組,可以考慮使用阿司匹林。
結合使用中醫(yī)中藥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至于是否選擇手術治療,則需要一定的條件和指征。
房顫患者還應從生活入手改善病情,如戒煙限酒,一些患者可能需要避免含有咖啡因的物質,如茶、咖啡、可樂以及一些非處方用藥,謹慎應用某些治療咳嗽或者感冒的藥物,因為其中可能含有刺激物,促發(fā)不規(guī)則心律,服用前應當詢問醫(yī)生或閱讀說明書。另外應注意避免突然緊張、情緒激動、重體力勞動、急性感染、劇烈咳嗽或疼痛、惡心、嘔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