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思宇 編譯
用數(shù)學方法治療選擇恐懼癥
諶思宇 編譯
大多數(shù)人都有點選擇恐懼癥,大到選擇那個陪你走完下半生的人,小到買一件衣服、一個包,都會糾結成一團毛線。就連著名的天文學家約翰尼斯·開普勒也曾為選擇配偶而發(fā)愁。第一任夫人去世后,開普勒需要續(xù)弦,以一起照顧孩子、操持家務。作為一位做事井井有條的紳士,他決定和候選的11位女士見面詳談,還對見面的過程做了筆記。
第一位女士讓他有些失望,因為“她有口臭”。
第二位女士收入不高,卻生活奢侈,類似于現(xiàn)在拎著LV包擠地鐵,并且自拍照往往“無意”中露出香奈兒5號的女性。
第三位女士曾與一位男士訂過婚,并且那位男士又和一個色情工作者生了個孩子??傊?,有些復雜。
第四位看上去挺不錯,“身材高挑,具有運動員的體格”。
但開普勒先生還想考慮一下第五位女士,因為她是賢妻良母型,并且自稱會對他的孩子們視如己出。開普勒在這兩位女士之間搖擺不定,最后兩位女士都失去了耐心,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第六位女士一見面就滔滔不絕地描述她想要的VIP級別的夢幻水晶奢華婚禮,開普勒摸了一下癟癟的口袋,遁走。
第七位女士算得上“女神”級別,開普勒很中意,可是他和后面幾位女士已經(jīng)約好見面了。開普勒把情況如實告訴“女神”,希望她能讓他信守諾言,見完那幾位女士。可是“女神”怎會甘心當備胎,于是兩人不歡而散。
第八位女士感覺平平,不過她的母親倒像是個不錯的丈母娘。
第九位女士沒有林黛玉的外貌,倒像林黛玉一樣弱柳扶風,病懨懨的。
第十位女士的體形,甚至連對身材要求不高的男士都會覺得不合適,而第十一位女士的年紀又太小了。
就這樣,開普勒的尋愛計劃徹底失敗。
數(shù)學家亞歷克斯·貝洛斯在他的著作The Grapes of Math中記錄了這件事,并思考開普勒用什么策略才能找到最適合他的女士。最后,貝洛斯找到了一個可以遵循的準則。這個辦法不一定總能帶來最令人滿意的結果,但是相比糾結了半天還是舉棋不定,這樣做的成功率要高得多。20世紀60年代,這個方法被稱為“婚姻問題”,之后又被稱為“秘書問題”。
無論你是在挑選妻子或丈夫的人選、畢業(yè)舞會的約會對象,還是面試求職者,這個策略都能派上用場。規(guī)則很簡單:首先,你必須定下可供選擇的數(shù)量,并列一個清單,清單一旦列好就不能改動,然后你一一約見清單上列出的人選。在每次約見結束之后,你必須做出決定,是否讓這個人留下來。如果你決定讓某人留下,游戲就結束了,你將不能再繼續(xù)約見其他人;如果約見到最后一位你仍然沒有做出決定,那么就選擇最后一位。
科普作家馬丁·加德納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得出了更精準的結論:先約見前36.8%的人選,但不要選擇其中的任何人。而在后面一旦遇到比這些人好的人選時,就不要再考慮剩余的候選者,直接選他或是她吧!是的,最佳人選也可能出現(xiàn)在前36.8%的人中,但是從數(shù)學的角度講,這仍然是最好的辦法。雖然它不能保證挑選出來的一定是最好的,但它的確能夠在保證結果不差的前提下治療你的選擇恐懼癥。
在現(xiàn)實中,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考慮,約翰尼斯·開普勒重新向第五位女士求愛,并最終與她結為夫妻。假如開普勒知道這個方法的話,他可能就不需要見后面的那些女士了。
事實上,開普勒只是跟隨了自己的心意。值得一提的是,他和第五位女士的婚姻非常幸福。
圖/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