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元
1
在這里,歷史和時光,車輪和遐想,激情與土地,甚至,思想的飛翔……一切的一切,仿佛被定格,進而具象化。
此時,回眸曾經(jīng)發(fā)生的過往,胸中的火焰在燃燒。我仿佛是一片云,在激越的歷史空間迸射出閃亮的火花;又仿佛是幾滴清瀝的雨絲,暖暖地融匯于這滾動的洪流之中。我聽到了車輪鏗鏘的聲響,汽笛震天的呼嘯,看到了一列列的列車風馳電掣般閃過。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臉龐,那些眼前的、遙遠的、真實的、亦或是傳說的故事,在這難以忘懷的歷史進程中都清新地凸現(xiàn)出來。仿佛唯此,這些充滿血性的火車頭,這些不同型號、不同動力的機車,這些代表著不同年代獨有特色的鋼鐵身軀,才會突然在我眼前波涌浩蕩,突然又戛然而止了。
讓我激動、感慨,隨之浮想聯(lián)翩。
這就是我,一個曾是鐵路的火車司機、作家,置身于沈陽鐵路陳列館里的真實心境。
我能說什么,我要說什么,能要怎么說呢?站在這里,我是不是在用自己的思緒延伸著關(guān)于成功與失敗的思想?然而,不同的是,一些列車駛過來了,一些列車消失了,這就是歷史,只不過,當它們以自己的鋼鐵之身軀,以自己豪邁的姿態(tài)劃出道道閃亮軌跡的時候,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正是從這里,我們找到了鐵路人的昨天和今天,在共和國成長中的顯赫而又光榮的位置,也找到了沈陽鐵路局在近代120多年中國鐵路歷史中所不能忘懷和值得彪炳千秋的豐功偉業(yè)。自然,我們更不能忘記的是,這銜接了一個多世紀的歷史,最初是由痛楚、屈辱,甚至哀怨和憤懣所交織的,正是在這樣的交織中,我感受著抗爭的激烈以及慷慨和進取的沉重。
是的,正是帶著這樣的情懷,站在這一臺臺不同型號的機車面前,我聽到了不同歷史時期巨大的車輪滾動中鏗鏘的回音,看見了展開的中國幾代鐵路人奮斗和發(fā)展的滄桑畫卷。
歷史的教科書,其實是有各種形式的,而幾個時代不同機車的傾訴,就是一段段扣人心弦的鐵路發(fā)展歷史的悲歌、壯歌、豪歌。
我站在這臺小型蒸汽機車面前,這是蒸汽時代機車最初發(fā)展的產(chǎn)物。此刻,我仿佛嗅到一股股濃烈嗆人的煤煙味兒,飄蕩在眼前的那些人和事,就是以濃烈的味道,嗆著我們曾舒緩的神經(jīng),讓我們不斷咀嚼那一段段苦澀的往事,品味著那些曾經(jīng)被譽為“東亞病夫”的鐵路人,在艱難行進的過程里,以不滅的強國夢進行的痛苦掙扎。
那一聲聲沉悶的汽笛在告訴我們什么,其實,它已經(jīng)嘶喊了近半個多世紀了啊。正是在這樣的嘶喊中,我們看到了,以詹天佑為代表的中國鐵路人的良知。他們以東方人的智慧,在中國北方這片生長著大豆高粱的黑土地上,伸展著自己智慧的翅膀。這位曾經(jīng)領(lǐng)導設計了著名的京張鐵路的鐵路專家,在20世紀初又來到東北,在屬于遼西的綏中到女兒河這段路程中,留下了中國人自己設計、修建鐵路的實績。
在那一刻,屈辱的民族一定會聽到,開過來的火車頭充滿憤懣、倔強的聲聲吶喊。
歷史總是在前進中求生存和發(fā)展的。20世紀初到世紀中葉,日本侵略者是染指和侵略中國東北的罪魁禍首。日本人造出的蒸汽機車,曾經(jīng)以最快的時速,在中國東北土地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炫耀,也成為他們的侵略罪行的參與者。從那臺時速可達130公里的“亞細亞”號機車身上,似乎詮釋了一個帝國曾經(jīng)的輝煌。
當作為戰(zhàn)利品的它重回中國人手中的時候,它似乎又在告訴著我們什么,又在激勵著我們什么。
落后是要挨打的,貧窮并不會引起人們的憐憫,相反,只能受到強者更加肆無忌憚的欺壓。
這些已經(jīng)有些陳舊的蒸汽機車,今天挺身在這里,卻給了我們煥然一新的感覺。它屹立著,顯得那樣厚重和祥和,這肯定是它曾有過的驕傲,曾有過的經(jīng)歷,鑄造了它那段光榮的史詩。正是這些蒸汽機車,當回到人民手中的時候,才有了它們馳騁天地的廣闊空間,它也是贏得解放戰(zhàn)爭最后勝利不可抹殺的功臣。
當重溫這段歷史的時候,我看到,在騰飛的車輪下,穿過滿目瘡痍的山河,是那一聲聲清脆的笛聲,激起古老的大地青春般昂揚斗志。也正是那一縷縷飄蕩的白煙,細細地描摹著新中國蓬勃的輪廓。
而正是這樣的一臺臺機車,在建國的初期,來不及進行更多的修整,便帶著一身的征塵和硝煙,又投身于氣壯山河的抗美援朝洪流之中。這些蒸汽機車,以它們獨有的情感和能力呼嘯而出,讓自己的閃亮足跡在中國的北方、在異國他鄉(xiāng),凝聚成一條條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在紛飛的彈火硝煙中,它們沖破了敵人的重重封鎖,展示出一往無前、無往而不勝的雄姿!
我深情地撫摸著機車上那些冰冷的鋼鐵扶手,總覺得心頭有一股激流能灼熱這冰冷的心臟。其實,在當年那些英雄司機們的眼里,它們也是有靈魂的啊。而這個靈魂,正是英雄的大車們賦予的。
難怪,多少年前當我采訪英雄的火車司機范永的時候,他談到當年駕駛機車馳騁在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前線的情景,仍然激動不已,他說的好:“參加那樣的戰(zhàn)爭,是咱們當家做主人的義務,誰不是舍出命來去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呀!”
是的,今天范永駕駛過的機車早已消逝在鐵路線上,然而,那種精神卻是一種不可估量的財富,融入了共和國鐵路飛速發(fā)展的洪流之中!
如今,站在這里的這些當年“老鐵路”個個熱淚縱橫。有個人撫摸著機車,深情地說道:“可惜它們不會說話?!笨煞队绤s說:“它們會說話,我就聽到它們說話了。它們在訴說當年,它們在歌唱,說著唱著我們一同奔赴戰(zhàn)場的事兒,我聽得很清楚啊!”
這話出自范永之口,卻打動著我的心弦。魯迅曾經(jīng)說過:“從血管里出來的都是血?!笔堑?,從英雄們的肺腑發(fā)出來的,肯定是鮮血凝成的真理!
那位英雄的女司機——田桂英,她今天雖然坐在輪椅上,可是,她雄心不減當年,她“仍能聽到這些火車頭的心聲”,因為這些聲音是她和火車頭共同發(fā)出來的。
還有那位中國的第一位行車女調(diào)度陳孝菊,也說:“站在這里,不僅聽到了火車頭的歌唱,而且能感受到那個年代多少令人終生忘懷的故事啊!”陳孝菊,這位中國第一位行車女調(diào)度,當她有幸站在毛主席身邊,那一刻成了她終生揮抹不去的珍貴畫面。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她置身在這些機車面前,仿佛又同毛主席站在了一起。而火車女司機田桂英,感觸更加真切。她說,當她被幸福地毛主席接見以后,每次駕駛機車,都會感覺到耳畔有一種幸福的聲音,伴隨著鏗鏘的輪聲,激蕩著她的心靈。
那時,在共和國“滿超五”活動中的列車,就是由這些英雄們駕駛著,在新中國建設初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闖過一個個陡坡,留下值得驕傲的歷史答卷。正是在這一條條閃光軌道上,演繹出了“李錫奎的新調(diào)車法”;“人民的好車站”(新民車站)里楊素蘭的溫暖人心的服務;大鄭線上孫家養(yǎng)路工區(qū)“一分錢掰兩半花”的艱苦奮斗精神;小東車站“差一點不行,一點都不差”的嚴謹工作作風;蘇家屯機務段模范司機鄭錫坤創(chuàng)造的“每趟超載500噸活動成果”。
一切都這樣鮮活鮮亮地展示著。由中國機車廠生產(chǎn)的東方紅內(nèi)燃機車,在20世紀的70年代已經(jīng)正式投入到了客運列車的運行中。停放在陳列館的東方紅Ⅰ型機車,就是歷史最好的見證。而更值得讓人一提的是,正是這樣的機車,造就了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第一批內(nèi)燃機車女司機。
李曉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曉華20世紀70年代初就進入到當時的錦州鐵路局山海關(guān)機務段,最初她干著比較適合女同志的機車儀表檢修工作。在這個崗位上,她曾以優(yōu)異的工作表現(xiàn)贏得周圍伙伴兒的贊譽。然而,埋藏在她心頭的一個更宏偉的志向,是要當一名內(nèi)燃女司機!終于,因為出色的工作,她在組織的選拔中如愿以償了。當她登上內(nèi)燃機車的一刻,激動得熱淚盈眶,她想:新中國成立不久,就實現(xiàn)了成為第一代的內(nèi)燃女火車司機的夢想呀。
夢想歸夢想,可是一旦加入到了這支隊伍,成為了真正的內(nèi)燃司機訓練班一員時又談何容易。首先,女同志的體力比一般的男同志都要差很多,而每次檢修機車,換閘瓦的活兒卻是公平地面對每一位男女司機。要知道,每換一塊閘瓦,都要付出四十多斤的力量啊,而且人還必須鉆入地溝,然后仰著身子將閘瓦清理完,之后用手托著再迅速地換上。這樣,每次出乘前,都要在地溝里鉆上鉆下。剛開始,換一塊閘瓦往往弄得滿頭大汗、耽誤很多時間,這時就有人說怪話了:這活愣不是女同志干的呀!她聽后,反而更激發(fā)了心頭的一股力量。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這不是句空話。為了增強體力,她約了幾個姐妹一起練雙杠、爬桿,把繩子綁在樹上練拔河,她還借了一副啞鈴,買了一副拉力器,甚至在工作中,一有空就拿閘瓦練舉重。就是這樣,她讓自己的身體很快適應了開內(nèi)燃機車的需要。
要真的開起內(nèi)燃機車,每天面對的是上百個部件、上萬個零件和密如蜘網(wǎng)的電路,真可謂是眼花繚亂??墒?,李曉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靠著自己頑強拼搏的精神,終于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內(nèi)燃機車司機。
1976年夏天,唐山大地震,山海關(guān)是緊挨著地震災區(qū)的前沿陣地。李曉華和機務段的許多男司機一樣,毅然請命要開赴到唐山,加入抗震救災的運輸隊伍中。當時的機務段領(lǐng)導,考慮她是女同志,就沒有答應。然而,她的反復請命,終于打動了領(lǐng)導們的心,隨之,她如愿駕上了抗震救災的機車。在那些日子里,和許多男司機一樣,在地震災區(qū)譜寫著抗震救災的浩浩長歌。
李曉華,就是這樣在艱苦的工作中嶄露頭角,她平凡而生動的工作,當時不僅為國內(nèi)人所知,甚至,傳到了歐美的許多國家,她也曾經(jīng)隨訪美代表團踏上了美國的國土。她用自己的動人事跡,展現(xiàn)著中國婦女新一代的勃勃英姿。1979年,她作為中國工會代表團成員出席工會盛會的時候,就是她駕駛著機車,載著許多外地的婦女代表去參會的。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是一名名副其實的時代列車的駕駛者。
正是在那個令人難忘的年代,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在中國神州大地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自然,鐵路也加速了改革的進程。隨之,現(xiàn)代化的裝備如雨后春筍般誕生。“韶山”電力機車,“藍箭”電力機車,正是在這樣的時候展現(xiàn)英姿,之后,沈陽鐵路局管內(nèi)也建起了“秦沈”客運專用線,開創(chuàng)了高速現(xiàn)代化鐵路建設的先河;而為之建造的“中華之星”,也在專運線上,以160公里的時速,顯露出中國高速列車大顯身手的端倪。也可以說正是有了昨天的這些個叱咤風云的動力“新貌”,才有了今天的“和諧號”高速列車動車組;正是這些日新月異的變化,才繪成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鐵路飛躍發(fā)展的道道彩虹。
在沈陽鐵路局所管轄的這方天地里,一時間“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共和國的部長、局長們,常常微笑地站在他們的眼前。傾聽著他們的心聲,并由衷地向共和國的英雄們表達著他們的親情和摯愛之意。正是這樣的表達,才使得中國鐵路工人走向歷史舞臺,并以自己的貢獻奠定了自己在共和國前進中的顯赫地位。
難怪那些數(shù)不清的鐵路老人,在進入陳列館的時候,都會留下激動的淚水,留下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嘆:我們把所有的青春都獻給了鐵路,我們只有自豪、沒有后悔,多少奇跡都是在這些火車頭鏗鏘的輪聲中書寫和抒發(fā)的。
讓我們還是跟隨著這鏗鏘的車輪,去回憶往昔那一幕幕動人心魄的情景吧:
在冰天雪地的北方,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列車穿過白山黑水的蜿蜒的山路,那個在地圖上小得像紐扣一樣的小站,迎著彌漫的風雪忽然閃現(xiàn)出一盞綠燈,引導著列車闖過風雪、坡道,而風雪中那個擎燈的人,卻巍然不動,直到列車在眼前闖過;當厚厚的積雪掩埋了編組站,那些聞訊而來的休班的和當班的鐵路工人,一起揮動著撬鎬,扒開壓在道岔上的積雪,為了爭取時間,甚至伸出他們的兩手清除岔尖上鍬鎬難以觸及的冰雪。為了讓線路提前哪怕一分鐘開通,為了車輪同遙遠的城鄉(xiāng)盡早縮短距離,多少年來,他們就是這樣忘我地拼搏著。
這些沈陽鐵路局的干部職工,在當時物質(zhì)條件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用他們的青春、熱血甚至生命的激越之韻,譜寫著共和國列車一日千里的雄壯樂曲。
一茬茬、一群群的鐵路員工來到這里,幾十萬的鐵路工人陸續(xù)到這里匯聚,他們?nèi)缤\朝圣的朝拜者,面對著自己創(chuàng)造的歷史,面對著這些歷史的見證者,他們的心頭波涌著的是這個時代永遠奮進的鐵路人創(chuàng)業(yè)的豪邁詩章!
2
我置身于陳列館前。我怎么會認定它只是一個鐵路陳列館呢?!
任何想象的羽翼都會銜來感天動地的詩句。我想,此時,我們采擷多少光輝、播灑怎樣鮮艷的色彩,奉獻到這些火車頭上、奉獻給那些奮戰(zhàn)在鐵路一線的鐵路職工,都不會謂之過分。
如果說,新中國建設的路程充滿了激越、充滿了勤奮,自然也充滿著錯綜復雜的疑惑和令人扼腕嘆息的無奈。但是,我們的火車頭,永遠是催人振奮的雷聲。因為,它們始終相信,火車頭就是革命歷史的代表。同時,也是一個中國革命建設進程最生動的展示。這里的一朝一夕,都會留下鐵路人奮發(fā)有為的形象。
1982年4月的一天,當通化機務段的火車司機駕駛著8018號建設型機車、載著長長的貨物穿過東北富饒大地的時候,沈陽鐵路局的干部職工們意識到:鐵路發(fā)展的一個偉大歷史時刻,來到了!
正是這一天的這一趟列車,宣告著由蒸汽機車擔當牽引動力的歷史從此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就是說,沈陽鐵路局從此結(jié)束了蒸汽機車擔當出乘的歷史。而隨之,中國鐵路也在向世人宣告:中國的鐵路發(fā)展,沈陽鐵路局的發(fā)展,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如果說,李曉華是20世紀70年代后的中國培養(yǎng)起來的第一代女內(nèi)燃機車司機中的佼佼者;那么,作為中國的第一代動力機車司機,李剛則是這個偉大變革時代大舞臺的主角。
李剛是幸運的,在沈陽機務段沒有工作幾年,就因為出色業(yè)績而被選拔進入沈陽鐵路局第一代動車司機的培訓班。那些難忘的日子里,他以刻苦鉆研這個現(xiàn)代化龐然大物的運行規(guī)律為己任。他知道,動車組機車是中國鐵路邁向一個新里程碑的最顯著標志。置身于這樣的機車之上,不僅要嫻熟地駕駛它,而且要把機車的每一個部件的用途和構(gòu)造都“吃”進肚子里。
他正是以這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塑造自己的。很快,李剛以駕駛動車組的嫻熟技術(shù),創(chuàng)造出了防止事故、安全行駛的一個又一個記錄。每當他看到“老外”們用羨慕的目光不停端詳著機車,甚至在他停車時認真回答“老外”提問的時候,心中會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一種說不出來的感慨。要知道,我們的動車組現(xiàn)在走在世界鐵路發(fā)展的前列,他作為一名中國第一代動車組的火車司機,心中能不由衷地感到自豪嗎?
只是幾年的工夫,他已經(jīng)由動車組的普通司機成長為沈陽機務段動車組車間的主任。站在他身后的是一群更年輕的動車組司機。已經(jīng)進入“四十而不惑”的李剛知道,他站在一臺臺的陳列機車面前,縱然有千言萬語,也訴說不盡心中的感慨。他聽到了無數(shù)笛音的催促之聲,為了中國鐵路更快速地發(fā)展,他必須更勇敢堅定地加快前行的步伐。
其實,在全局幾十萬青年干部職工中,站在這陳列館面前,從內(nèi)心發(fā)出這呼喚的豈止是李剛一人。從身居白山黑水小車站的檢票員,到身在繁華大都市的車輛檢修和調(diào)度人員,如今,誰不是以一種更高昂的姿態(tài)、更勤奮的工作、更刻苦的鉆研,迎接和面對著瞬息萬變的鐵路高科技時代的到來啊。
伴隨著這些機車的聲音,每天更多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那些充滿著稚氣、爛漫天真的臉龐,他們進取和樂觀的情緒,仿佛也在感染著這些陳列的機車和那些或先進或陳舊的鐵路設備,同有思想的年輕一代一樣,當情感無限投入的時候,你也會感受到它們也有心靈,也會從心靈里鳴奏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和諧之音。而駕馭著他們的年輕一代鐵路工人,從他們登上機車的那一刻,就坐在了很舒適的內(nèi)燃機車和電力機車的駕駛室里。他們撥動著的手柄,讓列車的時速,比以往成倍地增長。而他們承載的運量,比以往更是成倍地增加。
在這里,讓我感受到什么是現(xiàn)代化的內(nèi)涵。
閃亮的綠燈信號是自動化的概念。這不僅讓時間跨了一個世紀,更重要的是讓思維和觀念都跨向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要知道,為了盡快掌握這些現(xiàn)代化的機車,他們也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和汗水。工作在沈陽機務段的乘務員小張,是一位來自農(nóng)村的中專生。在沒進入機務段的時候,電力機車是個什么概念他一點不知道,而他分配到這樣的崗位,就是靠著披星戴月的努力奮發(fā),一點點將高科技的知識攬入自己懷中,融入自己的腦海。
正是這朝氣奮發(fā)的年輕一代,才是推動中國鐵路建設發(fā)展的真正動力!
正如這位年輕的司機在參觀后的留言簿中寫道:“在這館藏機車館里,我看到了中國鐵路的發(fā)展史,也記錄了中國鐵路幾代人鍥而不舍的奮斗史。作為新一代的鐵路工人,我堅信中國鐵路的明天會更好,我要為中國鐵路的建設和發(fā)展獻出美好的青春?!?/p>
另一位年輕的電力工程師寫道:“通過參觀沈陽鐵路陳列館,讓我看到了沈陽鐵路的發(fā)展歷史,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教育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積極地學習新技術(shù),掌握更多的現(xiàn)代化信息,適應今后鐵路瞬息萬變的發(fā)展需要?!?/p>
我知道,這慷慨激昂的話語是發(fā)自每個年輕的鐵路工人的心頭,因此,它才會那樣撞擊著我的心扉,令我久久不能忘懷!
3
當我們置身于這座現(xiàn)代化鐵路陳列館中,在激動和感慨之余不能不想到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在這片廣闊的天地里,建造這座現(xiàn)代化的陳列館,它有什么用呢?提到這樣的問題,我突然想到一位在鐵路工作大半輩子的鐵路老領(lǐng)導,在走出這座陳列館的時候,激動之余,深沉而充滿感情地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你們?yōu)樯蜿柧?,為全國鐵路做了一件積德的大事啊?!甭犐先ズ芷降囊痪湓?,卻震撼心弦,一句話道出了這座陳列館建設的真正價值和重大意義。
在這里,各式各樣不同年代的機車,銜接了沈陽鐵路局100多年鐵路發(fā)展的軌跡。各式各樣的機車在這里絕不是簡單陳列,它們是一幅幅鐵路歷史的巨幅畫卷,也是一篇篇鐵路發(fā)展的恢宏史詩。
沈陽鐵路局的干部職工是幸運的,正是這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為每一位干部職工提供了可以大展身手的舞臺,可以演出繪聲繪色的歷史劇。站在這寬敞的陳列館,新的歷史足跡更在不斷地開闊著我們的視野,壯闊著我們的胸懷。曾幾何時,縱橫上萬公里鐵路的沈陽鐵路局,無論在銜接現(xiàn)代化編組站上還是伸延在深山老林中的養(yǎng)路工區(qū),都以全新的面貌呈現(xiàn)在世人的眼前。
人們不會忘記2003年那場震驚中外的“非典”。多少天過去了,“非典”的猖獗,沒有讓沈陽鐵路局一趟列車停開,沒有讓一位旅客在途中出現(xiàn)感染??此埔粯缎∈?,然而,堅守在崗位的干部職工所付出的艱辛和汗水是無法言語的。
2010年7月28日至31日,連續(xù)兩場特大暴雨襲擊了吉林和通化地區(qū),一時間所有河流水位暴漲,其中受災最嚴重的永吉縣口前鎮(zhèn)的洪水為有水文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而在車站,貨車一輛輛被卷走,油罐車在浪濤里翻滾,沈吉線吉林西至取柴河幾十公里線路被嚴重沖毀,多處橋梁被沖垮,沈吉線、梅集線、鴨大線先后中斷行車。同時,不少旅客和鐵路職工被逼上車站最高處的信號樓,更有3名機車乘務員只好爬上機車的頂部以避免被困在浪濤中劇烈地擺動的機車內(nèi)……這一切在告訴人們,他們面臨的形勢同樣異常嚴峻。正是在這時候,沈陽鐵路局的領(lǐng)導和一支支救災的隊伍向這里匯聚,而打先鋒的是局長王占柱。只見他站在水里,指揮著剛從部隊支援來的沖鋒舟,然后奮不顧身跳上信號樓,同前來支援的解放軍官兵一起,將被困在樓上的旅客一個個接下來。是啊,每逢在最艱難的時候,總會在危難處看到他們的身影。還記得2007年沿線發(fā)生的暴風雪嗎?還記得沈陽局沿線多地遭受的嚴重凍害嗎?站在最前列的總是他們——我們的領(lǐng)導者!
這么多年來,沈陽鐵路局深化改革的碩果累累,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有一支過得硬的隊伍,有一班同職工同命運共呼吸的領(lǐng)導者!
當你站在這一臺臺火車頭面前,面對著新時期沈陽鐵路局嶄新的全景圖,你能不從內(nèi)心里對這樣一個火熱的大家庭表達由衷的熱愛嗎?
多年前,蘇家屯機務段停放了許多臺蒸汽機車,那些落伍的機車仿佛是一群退休的老人,深沉而又靜靜地停歇在這里。曾幾何時,這些“歷史的功臣”令沈陽鐵路局的領(lǐng)導眼睛一亮:這里蘊含著一段輝煌的歷史,它們將定格在歷史的偉大進程中,它們在昭告著世人——中國鐵路的發(fā)展歷史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而每一臺退役的機車,仿佛都是一個歷史發(fā)展的見證人,也都懷揣著一肚子的故事。這不正是激勵我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實現(xiàn)一個民族偉大復興的活生生的教材嗎?
于是,蘇家屯鐵路機務段那片破舊機車庫房和它的四周不再荒涼。于是,在沈陽人、遼寧人、全國鐵路人的心中有了一個蒸汽機車展覽館的概念,也有了一個激發(fā)人們奮進的新動力之源。
進入到新世紀,沈陽鐵路局的領(lǐng)導們更是高瞻遠矚,他們站在一個更高的歷史起點上,明確要求鐵路陳列館不僅僅是對一段鐵路歷史的復述,更是對沈陽鐵路發(fā)展歷史最生動的展示和精神塑造。曾經(jīng)叱咤風云的這些機車雖然停止了自己的腳步,可是卻將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傳遞給了更先進的機車。
當沈陽鐵路局鐵路陳列館矗立在人們面前時,許多鐵路人沉浸在無比激動之中,這里銘刻著他們不朽的功績?。?010年10月18日舉行隆重開館儀式的時候,王占柱局長的一番話語,似乎更真實地道出了沈陽鐵路局干部職工們的共同的心聲:“沈陽鐵路陳列館系統(tǒng)的鐵路裝備和翔實的歷史圖片,清晰地印證了沈陽鐵路的發(fā)展足跡。真實地記錄了我們一代代鐵路人對共和國鐵路事業(yè)不懈的追求。是傳承鐵路文化,展示發(fā)展成果,進行當代鐵路職工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基地。鐵路是國民經(jīng)濟的大動脈,是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中國鐵路已經(jīng)站在了高鐵時代的新起點。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zhàn),更加需要大力弘揚鐵路光榮傳統(tǒng)。凝聚加快發(fā)展的攻堅力量。沈陽鐵路陳列館的開館,有利于宣傳鐵路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展示鐵路現(xiàn)代化建設的豐碩成果。有利于增強企業(yè)文化建設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正是基于這樣的戰(zhàn)略高度,這座現(xiàn)代化的陳列館不斷完善、不斷充實,并以其獨特的視覺和形式受到世人的關(guān)注。
如今,許多老一代鐵路職工站在這個陳列館前都是那樣神情專注,都是那樣情感凝重。他們知道,在一臺臺機車面前,在縱橫交錯的鐵路網(wǎng)面前,在一座座閃現(xiàn)著現(xiàn)代化魅力的車站面前,在沈陽鐵路局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規(guī)劃中……有著他們曾經(jīng)工作過的印記,更有他們曾經(jīng)為之動情的追求。他們的靈魂和自己的情感,已經(jīng)都熔鑄于這一臺臺機車、一條條軌道之中了。他們感到充實、感到無愧于這個時代!
而那些至今還閃爍著稚氣臉龐的年輕工人,他們來自于白山黑水,來自于繁華喧鬧的車站,來自于深山工區(qū)……總之,在北方,他們足跡可以伸延到每一條鐵路線上。站在這里,他們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他們知道:自己每天的勞動,平凡到揮動鐵鎬的剎那、踏上列車的一刻,都和鐵路建設的發(fā)展歷史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甚至,他們的每一滴汗水,清晨的每一束光焰,都融匯到中國鐵路一往無前的發(fā)展洪流之中。
這就是歷史,我們鐵路人的歷史,我們世世代代,可以傳承下去的光榮歷史!
我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情走出鐵路陳列館的。此時,在陳列館前的寬闊廣場伸展著暢想翅膀的時候,當思緒還來不及回味更多歷史畫面的時候,我又被眼前那高大的雕塑吸引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雕塑從構(gòu)思到設計都出自于陳列館的領(lǐng)導和鐵路職工之手。我知道,沒有對鐵路一往情深的摯愛,沒有一種偉大的使命感時時牽動的責任,不可能有這種呼之欲出的磅礴氣勢和高瞻遠矚的大手筆!
高大的雕塑是中國鐵路跨越的縮影。120年來,沈陽鐵路局經(jīng)歷了這漫長時光的八個不同年月的鋼軌,組成了六條閃光的軌道,并列著直插向云霄,在天宇間描摹著鐵路人創(chuàng)業(yè)的廣闊天地。巨大的ST標志是沈鐵的縮寫,而五個車輪向前的機械部是雕塑的底座,這深刻的寓意顯示著中國鐵路的發(fā)展是從蒸汽時代開始的。而那六條直插向云霄的軌道,寓意著中國鐵路的六次提速。用蒸汽機車汽包盤做成的表盤懸掛在鋼軌之中,它的表針直指10點40分,在告訴人們:2008年8月1日10點40分這個難忘的時刻,還是中國的第一列高速列車誕生之時。
多么富有詩意又動人情感的構(gòu)思和想象??!
難怪,前來參觀的許多國內(nèi)著名的雕塑家們,在驚嘆之余常常詢問沈陽鐵路陳列館館長周欣榮:“你們是請哪個著名雕塑家設計的,就其這座雕塑本身就是一件出色的藝術(shù)品?!敝苄罉s笑了,是局領(lǐng)導帶領(lǐng)著他們共同創(chuàng)作的,更有價值的又豈止是這座雕塑。走進博物館靠樓梯那座浮雕也被專家們稱為“構(gòu)思獨特、新穎的藝術(shù)作品”。而這樣的作品,同樣是展覽館的領(lǐng)導和職工們構(gòu)思創(chuàng)作出來的。浮雕是由蒸汽機車、內(nèi)燃機車、高速動車組構(gòu)成的,以穿越時光隧道的形式展示在觀眾面前,兩邊各是長城、長白山,上面是電氣化的鐵路,組成了這樣一幅氣勢恢宏的畫面。它是沈陽鐵路局從昨天到今天鐵路發(fā)展歷史的見證,又是沈陽鐵路局所銜接的廣闊地域的展示。正是憑著他們那種智慧和情感,不僅讓這樣的展覽館凸顯著鮮明的政治色彩,也蘊含著沈陽鐵路局重視企業(yè)文化建設的深刻含意。我知道,作為館長的周欣榮,他一生的追求就是將那些沈陽鐵路人的奮斗歷史最大限度地囊括到自己的鏡頭之中,他還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中國鐵路攝影家。今天,他手中的鏡頭將自己的追求表達得淋漓盡致,然而,這樣的追求卻沒有盡頭。恰如這座現(xiàn)代化的陳列館,它是一段凝固的歷史,又是一曲波動的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