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則福
找人是大多數(shù)調(diào)查報道的難題。在采訪中,深喉總是令人期待的,但卻并不總是存在。
怎么辦?
一名資深人士教過我一招:了解被采寫對象跟誰分歧最多,往往蘊含著采訪良機。
一次,為了拿到某市前市委書記貪腐的證據(jù),通過各種途徑,我找到了兩個被認(rèn)為與其不和的官員。
只是,他們要么離核心事實太遠(yuǎn),要么對我懷有警惕。3天下來,幾無突破。
持續(xù)努力下,終于在第4天晚上,通過一個朋友的引薦,我參加了一個飯局。飯局的客人中,有一名官員很看不慣前市委書記的一些做派。我搜過一些網(wǎng)帖,證實這個線索基本靠譜。
我唐突地提起前市委書記。在這個飯局的前半程,他保持沉默。多幾杯酒下肚后,他終于開始說起前市委書記。
中途,我們一起上了一次廁所。在廁所里,他告訴我,自己搜集了不少前市委書記涉嫌犯罪的證據(jù)。我問他,可不可以給我看看,他說不行:“他都被抓了,你看了也沒有意義。不過呢,我可以給你介紹一個人?!?/p>
第二天,比預(yù)定的時間晚了4個多小時,他給我發(fā)來一個號碼。這個號碼的主人,曾經(jīng)在一個會上公開頂撞前市委書記。
從這天開始,一個在前市委書記主政期間被冷落邊緣化的群體開始浮現(xiàn),而前市委書記涉嫌貪腐的事實也在他們的講述中逐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