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健
應該給技能大賽降降溫
張 健
現(xiàn)在職教界有一句很流行和時髦的口號:“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yè)教育有技能大賽”?!案呖肌焙汀凹寄艽筚悺北蛔鳛橐环N有特色的教育抓手而倍受推崇。尤其是“技能大賽”因能與“高考”類比并重,“巴結”上了某種關系,而感覺倍棒、身價倍增,真有點窮哥們攀上了富親戚的味道。
職業(yè)教育重視技能大賽本沒有錯,其一,有利于職業(yè)教育觀念更新,確立“能力本位”思想;其二,有利于彰顯職業(yè)教育特色,促進課程改革深化;其三,有利于校企合作整合,促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轉變;其四,有利于展示教學成效,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其五,有利于選拔技能拔尖人才,促進全社會重視職業(yè)教育,優(yōu)化職教環(huán)境氛圍。但凡事都有自身存在的限度和界域,不能“過”。而當下對“技能大賽”的過度強調,在某種意義上已演變?yōu)橐环N“炒作”,就有一種“過”的傾向。
1.導向過熱。以“職業(yè)教育有技能大賽”口號來看,過于拔高推重的意味非常明顯。似乎職業(yè)教育維系于“技能大賽”之上,就找到了“靠山”,就有了依托,就能和普通教育的高考平起平坐了。其實,這樣的類比本身就有不當之嫌。高考是普通教育正常的考核選拔方式,并沒有什么值得自豪和標榜之處,相反,因其成為導致或者說誘發(fā)“應試教育”的濫觴而倍受批判。盡管目前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方式,但也大可不必對這一飽受爭議的考核形式肯定有加。令人不解的是,竟有人獨出心裁地將技能大賽與高考相提并論,真不知是褒之,還是貶之;想必是意欲褒之,反卻貶之了吧。但有一點是清楚的,就是這句話的始作俑者有讓“技能大賽”成為職業(yè)教育中的“高考”的主流考核形式的意圖。真不知“技能大賽”能否堪此大任,也不知這種過于推重技能大賽的導向,對職業(yè)教育究竟是利,是害?是禍,是福?
2.操作過當。操作過當是指備賽、投入、選拔、評價等一系列實施過程運作的過而無當。(1)投入產出上不成比例。許多學校為了省賽、國賽拿牌獲獎,集中了學校最好的人力、物力、財力,配備最強的師資,調劑最好的設備,甚至不惜重金購置新的比賽專用設備,還有聘請專家、參賽團隊的專項撥款,教師指導、學生集訓、參賽補貼等大量費用。如此成本開銷,為的就是少數(shù)幾個學生經過長年的集訓,拿回幾塊獎牌,有的甚至還空手而歸。(2)個體與全體上兼顧失當。職業(yè)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體的大眾化教育,不僅應“一切為了學生”,更應“為了一切學生”。而當下的技能大賽完全有悖于培養(yǎng)對象普及性原則,有悖于“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辦學原則。那么多的人、財、物,投在一項賽事上,圍繞幾個學生“開小灶”,希望能造就幾個技術尖子。職業(yè)教育已變相淪為“另一類型”的“精英教育”,“逐漸喪失了全面推進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師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指導意義”(張京華),其偏頗失當,值得警惕。(3)教育特性上已淪為“應賽培訓”。技能大賽的初衷原本是“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而在功利色彩、金牌效應和浮躁心態(tài)的驅使下,卻演變成了“一切為了比賽,為了比賽的一切”,完全變味走樣了。許多學校的學生由院賽、市賽、省賽、國賽層層選拔、賽賽過關,為了能確保比賽獲獎,長期停課集訓,根本無暇正常課程學習,其全面素質令人堪憂。人們不禁要問:這種以應賽為導向的殘缺縮水的教育還是完整的職業(yè)教育嗎?可以說,與普通教育的“應試教育”相比,技能大賽已演變成“為賽而學”、“以賽代學”的“應賽教育”,甚至是比“應賽教育”更等而下之的“應賽培訓”。
3.評價過度。評價過度是指對技能大賽的評價超越了評價對象應然的價值和程度而獲得的過譽肯定。這種過度評價是促使技能大賽過熱的重要推手。(1)激勵政策的誘導。出于拉抬和激勵比賽出成績、不甘落后的需要,各省市、院校競相出臺“算你狠”的激勵舉措,誘導院校和選手積極參與,為校、為市、為省爭光,為自己獲益拼搏。(2)獲獎實益的刺激。學生一旦獲獎,鮮花、掌聲、獎金、就業(yè)機會接踵而來;學校一旦獲獎,聲譽、名氣、排位、影響眼瞅著攀升;教師一旦獲獎,職稱、地位、榮譽、身價截然不同。如某省出臺的激勵政策中,技能大賽國賽獲一等獎,就直接認定為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結果70多所高職原本10多年也難有幾個一等獎,而2012年居然一下冒出10多項一等獎,使教育主管部門很難平衡、收場。這種唯獎牌、名次是求的政策導向,就像開玩笑一樣。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是何等的分量和難度,令人仰之彌高、得之彌艱。可現(xiàn)在如果讓社會上的培訓機構帶上幾十個學生訓上半年,保管能拿好幾項。這樣的評價獎勵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實際上,技能大賽就是一項普通的賽事,它不能替代學校的全面教育和人的全面發(fā)展,個別學生拿幾塊獎牌也不能代表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的總體質量。這樣的評價根本不具有普效性。倘若過于強化或不當追求,就只能把職業(yè)教育引入重技能、輕素質,重個體、輕全體,重培訓、輕教育,重獎牌、輕發(fā)展的歧途。
是該給技能大賽降降溫、敗敗火,使其理性自處、返本歸真的時候了。
(作者系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