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二月初二龍頭節(jié),又稱“龍?zhí)ь^”或“青龍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此時正值雨水、驚蟄、春分之間,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冬天里蟄伏在洞穴里的動物開始蘇醒,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岸露?,龍?zhí)ь^”,恐怕是關于“二月二”的流行最廣泛的一句俗語了?!褒?zhí)ь^”是什么意思?若要追溯這句話最早的來歷,應該與古人對星辰運行的認識有關。
在古代,人們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斷季節(jié),提醒農(nóng)時,這在《禮記·月令》中有大量記載。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之雙角。農(nóng)歷二月二這天夜晚,“龍”的兩只“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慢慢升起,這時整個“天龍”的身子尚隱沒在地平線以下,故稱“龍?zhí)ь^”。
實際上,“二月二龍?zhí)ь^”舊日俗說,與中國傳統(tǒng)的農(nóng)耕社會體系密不可分。據(jù)考證,早在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nóng)桑,務耕田”,每年的二月初二要“皇娘送飯,御駕親耕”。到周武王時,周武王更是在每年的二月初二舉行盛大儀式,親率文武百官在這一天下地農(nóng)耕。在明代,二月二民間還要舉行儀式祭龍,明人劉侗《帝京景物略》云:“二月二,龍?zhí)ь^,蒸元旦祭馀餅……”有意思的是,到了元代時,農(nóng)歷二月初二“龍?zhí)ь^”的日子卻變成了“踏青節(jié)”:百姓在這一天外出踏青、郊游,并且在沿途采摘些蓬葉,拿回家在門前拜祭,謂之“迎龍”。而據(jù)記載,清代以來我國一些地區(qū)又出現(xiàn)了二月二“引龍”的習俗,沈榜《宛署雜記》云:“宛人呼二月二為龍?zhí)ь^。鄉(xiāng)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睋?jù)說“引龍”之后各種害蟲就不敢出來,家人和牲畜一年里就可以避免害蟲的侵襲。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在古人的心中,“二月二”龍?zhí)ь^就意味著風調雨順,糧食豐收。民間傳說中的龍并不存在,不過是古時加工出來的東西。然而“龍?zhí)ь^”的說法,卻真切地反映了古人期望心目中的“天龍”及時出現(xiàn),以保護莊稼旺勢豐收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這一節(jié)日習俗起源很早,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演變,不同地區(qū)形成了不同的節(jié)俗文化。
按照北方地區(qū)的舊俗,這一天,人人都要理發(fā),意味著“龍?zhí)ь^”走好運,給小孩理發(fā)叫“剃龍頭”;婦女不許動針線,恐傷“龍睛”;人們也不能從水井里挑水,要在頭一天就將自家的水甕挑得滿滿當當,否則就觸動了“龍頭”。普通人家在這一天要吃面條、春餅、爆玉米花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qū);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類似龍?zhí)ь^節(jié)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如在桂東客家地區(qū)。土地神古稱“社”、“社神”,傳說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載萬物”、“聚財于地”,人類產(chǎn)生了對土地的崇拜。進入農(nóng)業(yè)社會后,又把對土地的信仰與農(nóng)作物的豐歉聯(lián)系在一起。我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稱“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岸露鄙缛樟曀變?nèi)容豐富,主要活動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廣西大新縣一帶的壯族則稱二月初二為土地婆節(jié)。每到節(jié)日那一天,各村群眾捐錢殺豬請道公到土地廟念經(jīng),表示對土地婆祝壽,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古有“春社,城鄉(xiāng)醵錢祀土神,老幼聚飲散?!敝?。其祭社活動各家一人參加,一般都是男性(即各家家長;如果其父去世,則由長子參加)。祭畢即在社壇前聚餐,或按戶平分祭品回家祭祖先。
二月初二還是廣西邕寧縣中和鄉(xiāng)一帶壯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花炮節(jié)”,各個村坡派出強壯的小伙子組成隊伍,聚集在花炮場地進行搶花炮比賽,獲勝的村隊,即意味為本村爭得了吉祥、幸福和豐收的好年景。
(責編/黃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