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革”中后期圖書恢復出版紀事

2014-02-14 18:03:09莫偉鳴何瓊
黨史博覽 2014年1期
關鍵詞:二十四史點校新華字典

莫偉鳴+何瓊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一切與“文革”意識形態(tài)相悖的文藝作品都遭到徹底的批判和封殺。“文革”時期,中國的整個出版業(yè),萬馬齊喑。有資料顯示,到1971年國有出版社僅存46家。當時,除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經(jīng)典著作及毛澤東著作、魯迅著作、“樣板戲”圖書、個別政治文學作品、政治讀物(“兩報一刊”社論等)和部分通俗科技書籍出版外,其他圖書的出版可謂寥寥無幾。書店停止銷售,圖書館停止借閱。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要求讀書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圖書既買不到也借不到,以致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

從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開至1976年10月“四人幫”被隔離審查這段時間,被稱為“文革”中后期。其間,在毛澤東、周恩來等的具體過問下,圖書出版開始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并具體體現(xiàn)在幾種圖書的恢復出版當中。

重整河山,毛澤東指示范文瀾進行《中國通史》的修訂出版

范文瀾是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與郭沫若并稱為中國歷史學領域的開國一代。早年在天津、北京等地多所大學任教,因與毛澤東在讀書等方面有強烈的思想共鳴,交往甚密,結下了深厚的學術友誼。

1940年春節(jié)前夕,范文瀾由河南游擊區(qū)突破國民黨的重重封鎖到達延安。1941年9月,應毛澤東之邀,為廣大干部學習之用撰寫并出版了《中國通史簡編》(上冊),在延安及史學界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文革”爆發(fā)后,陳伯達之流企圖整垮范文瀾,誣陷他是“?;庶h”,要將他置于死地。范文瀾頓感處境艱險。由于毛澤東的干預,陳伯達之流的陰謀才未能得逞。不久,在1966年國慶觀禮游行中,范文瀾被安排在天安門城樓上參加慶祝大會。當時,他站在城樓東頭,離毛澤東較遠。毛澤東看到后,特意走過來說:“范文瀾同志,有人要打倒你,我不打倒你?!庇眠@種特殊的方式,公開表示對范文瀾的保護。

1968年7月20日,毛澤東派女兒肖力(即李訥)看望范文瀾并希望他把《中國通史》寫出來。他還讓李訥捎話說:“中國需要一部通史。在沒有新的寫法以前,還是按照你那種方法寫下去。通史不光是古代、近代,還要包括現(xiàn)代?!边@對于范文瀾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他立即行動起來,著手準備,組織續(xù)寫班子。范文瀾即使患病也不愿住院治療,一心想搶時間,以完成毛澤東的囑托,最終因體弱病重,于1969年7月29日不幸病故。范文瀾去世后,毛澤東、周恩來仍十分關心《中國通史》的編寫工作,親自布置并多次過問此事。后來,在范文瀾的助手蔡美彪和其他工作人員的通力合作下,《中國通史》(10卷)由人民出版社陸續(xù)出齊。

正本清源,周恩來等關懷《新華字典》等辭書的恢復修訂再版

《新華字典》是新中國第一部語文工具書,也是第一部普及性的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字典?!缎氯A字典》初版于1953年10月。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火熱的新生活產(chǎn)生了積極向上的新文化,這些都需要在新的字典里得到全面的體現(xiàn)。社會迫切需要一本反映當時知識理念的日常工具書供大家翻檢學習之用。它既要肩負起規(guī)范現(xiàn)代漢語文化的職責,也要擔當掃除當時社會文盲的任務。

作家葉圣陶從海外回到北京后,遂與一些專家討論此事,想編一本新的字典。經(jīng)葉圣陶建議,1950年8月1日具體承擔編輯《新華字典》任務的新華辭書社成立了。時任社長是著名語言學家魏建功,他直接領導了《新華字典》的編輯工作。

經(jīng)過三年多的辛勤工作,新中國第一版《新華字典》于1953年10月正式出版。從此,中國有了第一部用白話文注釋,用白話文作例句的字典。隨后通過不斷的改進增補,在第二版中就增加了部首檢字表。以后各版都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國家的語言文字改革動態(tài),進行了多次修改。

1957年以后,《新華字典》正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轉為商務印書館出版。到“文革”前,《新華字典》在編排體例和漢字的字形、注音、釋義等方面已成為國人語文學習工具的范本。這本64開本的小字典在普及文化知識、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方面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1965年修訂后的《新華字典》,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當中,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劫難,書被封、版被毀。

從1970年秋開始,周恩來排除了各種干擾,親自抓《新華字典》的修訂工作。

1970年9月17日,周恩來召集國務院文化組、科教組、出版口等方面的負責人舉行會議。周恩來針對群眾反映的“中小學生沒有字典用”“青年人沒有書看”等問題,對出版工作提出批評。他說:“王云五編的四角號碼字典為什么不能用?一個人有問題,書就不能用了?它總有可取之處嘛!要懂得水有源樹有根,《新華字典》也是從《康熙字典》發(fā)展而來的嘛!”

會上,周恩來指示科教組負責組織力量,對《新華字典》進行修訂,爭取早日出版。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新華字典》進行常規(guī)的修改非常困難。當時修訂小組的很多專家,因受極左思潮的影響,遇到與所謂“封、資、修”相關的條目,幾乎都作了改動,提出了400多條修改意見。周恩來看后指出,還是不要大改,除了一些反動、封建、迷信的之外,其他的不需要改動,就這樣,只修改了64處。

1971年6月,“文革”開始后首次推出的《新華字典》(1971年修訂版)終于正式出版,全國征訂數(shù)達8482萬冊。

至2011年6月,《新華字典》已推出了11個版本。

《新華字典》迄今累計發(fā)行4億多冊,重印200多次。至此,在中國,無論是大中專院校師生,還是中小學生,無論是國家領導人、專家學者,還是普通百姓,《新華字典》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釋難解惑的案頭必備之工具書,而且也是人們相依相伴的無聲老師,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的成長歷程。

同時,《新華字典》也是全世界發(fā)行量最大的工具書??v覽新中國60多年來的各類出版物,沒有能與之比肩的。

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央領導的具體布置下,開始或陸續(xù)出版和修訂了《辭?!贰掇o源》,新編了《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等重要辭書。endprint

幾起幾落,“文革”前后毛澤東、周恩來關注古籍圖書“二十四史”、《清史稿》的整理點校工作

在“文革”期間,破“四舊”的政治風暴席卷整個中國。中國出版業(yè)除了領袖著作和關于儒法斗爭等配合“形勢”的出版物外,其他能夠出版的古籍圖書寥寥無幾。但是,有一項巨大的歷史文化工程,卻是在這一階段進行的,這就是中華書局整理點校的“二十四史”、《清史稿》。

這項巨大的文化工程,實際上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按照毛澤東的指示開始全面實施,并在“文革”中延續(xù)進行的。

1954年11月,按照毛澤東的意見,成立了標點《資治通鑒》及改繪楊守敬地圖工作委員會。范文瀾、吳晗為召集人,翦伯贊、侯外廬、向達、尹達、劉大年、黎澍、金燦然、王崇武、顧頡剛等為委員,并組織了一大批學者整理點校。

標點《資治通鑒》,王崇武為召集人,顧頡剛為總校對。參加標點的有聶崇岐、齊思和、張政烺、周一良、鄧廣銘、賀昌群、容肇祖、何茲全。1955年底,標點工作完成。古籍出版社于1956年6月出版。此后轉由中華書局出版,成為今日流行的定本。

1958年9月,顧頡剛接受中華書局的邀約,標點《史記》,并加以???。是年9月13日,范文瀾、吳晗、尹達、侯外廬、金燦然、張思俊開會討論此事。其間,大家經(jīng)過研究,后經(jīng)吳晗、齊燕銘、金燦然等商量,將點校工作由“前四史”擴大為整個“二十四史”。此舉得到了毛澤東的批準。

一開始標點《史記》,是準備向國慶十周年獻禮的。他們選了金陵書局本做底本,此底本是清代張文虎??钡?。他寫了五卷《??笔酚浖馑麟[正義札記》,有50萬字。本來準備附在《史記》后做??庇?,但因時間太緊,最后沒有出版。所以,《史記》是唯一出版時沒有??庇浀狞c校本。

1958年底點校完畢,1959年9月點校本《史記》由中華書局出版。

至“文革”爆發(fā)前,“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得以標點出版。

“文革”開始后,顧頡剛的學術研究被迫中斷,點校工作也因此停頓。

1967年4月20日,中華書局革命委員會奉戚本禹“抓革命、促生產(chǎn)”之命,又以10人設業(yè)務小組,重整故業(yè),繼續(xù)點?!岸氖贰保s計4500萬字),計劃組織社內(nèi)40人及社外30人辦理,限一年之內(nèi)完成點校250萬字的《舊唐書》和整個“二十四史”的點校出版工作。于是,中華書局重新啟動“二十四史”的點校工作。因受“左”傾思潮影響,規(guī)定點校工作承擔有批判帝王將相的政治任務。他們另制訂了一些凡例,甚至認為標點也有階級性,要用標點為武器,批判帝王將相,偏離了學術工作的方向。盡管不到半年就結束了,時間很短,但對“二十四史”點校工作破壞極大。

進入20世紀70年代,由于毛澤東、周恩來的過問,點校工作得以繼續(xù)。1971年4月,全國出版會議在北京召開,“二十四史”的整理工作重新啟動。其間,由于毛澤東對歷史的偏愛,姚文元再次提出標點“二十四史”的建議,以“作為研究批判歷史的一種資料”。周恩來在姚的信上批示:“二十四史中除已有標點者外,再加‘清史稿,都請中華書局負責加以組織,請人標點。由顧頡剛先生總其成。”在階級觀點問題上,周恩來說:“不要搞這個了吧,標點只能反映原文的意思,怎么能體現(xiàn)點校者的階級觀點?!”周恩來對“二十四史”、《清史稿》的編輯整理工作給予了許多具體指示,甚至拖著病體親自閱稿。

4月7日,國務院辦公室主任吳慶彤及國務院出版口、中華書局領導并學部軍宣隊領導來到顧頡剛家中傳達了周恩來的指示。

4月29日,“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標點印行會議召開。5月中旬,毛澤東批準了此次會議所擬訂的工作計劃。

當時,因顧頡剛年高體弱,以后整個“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點校組都由白壽彝任組長,趙守儼、吳樹平任副組長,由唐長孺、王仲犖、翁獨健、鄭天挺、陳述、王毓銓、鄧廣銘等史學專家分工合作完成?!肚迨犯濉酚闪_爾綱、啟功、王鐘翰、孫毓棠分任點校。經(jīng)京、滬兩地前后80多位專家學者共同努力,“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于1973年底點校完畢。1978年春,點校本由中華書局全部出齊,共計3758卷、3800萬字,單行本分訂299冊。

1975年10月,周恩來在病重期間,向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圖書館(后改稱中國國家圖書館)提出,應盡快把全國古籍善本總目編出來。但在當時情況下,這一指示沒有得到落實。1977年春“文革”剛結束,國家文物局即遵照周恩來生前指示,著手布置《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的編纂工作。其后歷時18年,約集眾多學者,從近800多個藏書單位,采輯我國傳統(tǒng)善本書目6萬多條,計13萬部,按經(jīng)、史、子、集、叢五部分類,陸續(xù)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國古籍善本總目》收書規(guī)模之大,是中國歷代所編古籍善本總目所無法比擬的。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毛澤東特批章士釗學術著作《柳文指要》出版

章士釗(1881—1973),字行嚴,筆名青桐、秋桐、孤桐,湖南善化(今長沙)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學者和律師。他的人生頗具傳奇色彩,一生交游天下,歷經(jīng)多次政權更迭,在多個重大歷史事件中都起到了他人無法替代的作用。

章士釗是一位在中國古代文學領域孜孜不倦的頑強跋涉者和捍衛(wèi)者,以致早年反對新文化運動,與胡適、陳獨秀等人發(fā)生對立。章士釗曾任上?!短K報》主筆,后留學日本、英國,學習法律、政治,兼攻邏輯學,堪稱中國語法與邏輯學學術研究方面的開創(chuàng)性人物。1959年,章士釗擔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晚年大部分時間從事文史研究工作。他在長達七八十年的學術生涯中,主要從事于邏輯研究、柳宗元研究和《論衡》研究。endprint

章士釗少年時,在長沙購得一本《柳宗元文集》,從此柳宗元成了章士釗所景仰的古人之一。他認為柳文合乎邏輯和具有唯物主義觀點,其后長期從事以柳宗元詩文為研究對象的中國古典文學學術研究,曾在中國人民大學漢語教研室講授柳文。75歲之后,他以其研究心得,歷時10載,寫就一部洋洋灑灑逾百萬字的《柳文指要》,受到各方好評,同時也受到了毛澤東關注。

《柳文指要》分為上、下兩部。上部依照《柳宗元文集》原文次序,逐篇加以探討,包括評論、考證、校箋等,稱為《體要之部》;下部按專題分類論述柳宗元其人、其文,如政治、文學、儒佛、韓柳關系等等,稱為《通要之部》。上部成書于1964年(其后又稍有補充),下部成書于1971年,合為一書出版。

章士釗寫完《柳文指要》,交給中華書局出版。書中有很多提法在當時獨具一格,且略為犯忌,主要是與當時提倡的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學說、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相悖。因他是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華書局不敢擅自決定,隨后請示中共中央宣傳部。負責意識宣傳工作的康生說:“我們紙張那么緊張,出他這部書干什么?不給他出!”于是中華書局把書稿退了回去。

1969年,章士釗把書稿寄給毛澤東,毛澤東除了自己讀一遍外(而且表示要再讀),還轉給周恩來等人看,并讓康生認真閱讀并提出修改意見,然后由作者修改出版??瞪谑侵甘局腥A書局要“積極”出版這部書。

1971年秋,章士釗關于柳宗元詩文的專著《柳文指要》沖破康生的重重阻撓,在毛澤東的親自關懷下出版了。在成書過程中,毛澤東還逐字逐句作了校正。章士釗對晚年能見到《柳文指要》問世十分興奮?!读闹敢烦霭婧?,被毛澤東評價為“義正詞嚴”。

以史為鑒,毛澤東關注姚雪垠及其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寫作與出版

1944年,當時正值農(nóng)歷的甲申年。

3月19日,郭沫若為紀念明末李自成領導農(nóng)民起義勝利三百年,在重慶《新華日報》上4天連載《甲申三百年祭》一文。

此文刊出后,國共兩黨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反應。國民黨的《中央日報》,三天后(24日)即以“影射當局”“為匪張目”為名,專門發(fā)表題為《糾正一種思想》的社論,加以抨擊;而共產(chǎn)黨方面則把它作為整風文件,供黨內(nèi)學習,并由毛澤東在作《學習和時局》的報告時加以推薦:“我黨歷史上曾有幾次表現(xiàn)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又說:“印發(fā)郭氏此文的目的,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0世紀40年代中期,當時抗戰(zhàn)形勢漸趨好轉,毛澤東審時度勢,以史為鑒,學習《甲申三百年祭》,可謂正當其時。

新中國成立后,作家姚雪垠因受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的影響,創(chuàng)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

姚雪垠,原名姚冠三,字漢英,河南鄧縣(今鄧州市)人。1929年考入河南大學法學院預科,開始以“雪痕”的筆名發(fā)表小說。1956年至1957年在上海《文匯報》上先后發(fā)表《創(chuàng)作雜談》《惠泉吃茶記》等文章,引起毛澤東的關注。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創(chuàng)作構思始于1957年以前,傾注了姚雪垠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幾乎耗費了他大半生的時間。

1975年10月,姚雪垠苦于不能正常繼續(xù)從事《李自成》的創(chuàng)作,于是上書毛澤東,請他出面介入此事。此前,1963年8月,姚雪垠撰寫的《李自成》第一卷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第二卷初稿于1973年完成,在著手進行第三卷的寫作時,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日趨困難。第一卷出版時,他曾將第一卷的初版寄呈給毛澤東和周恩來。寄贈給毛澤東的一部,得到了毛的好評?!拔母铩遍_始不久,毛澤東暢游長江停留武漢時,曾給當時的中共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批示:“你告訴武漢市委,對姚雪垠要予以保護,他寫的《李自成》寫得不錯,讓他繼續(xù)寫下去。”由此,武漢市委立即向進駐文化系統(tǒng)的工作隊作了特別指示,因此姚雪垠的創(chuàng)作未受大的影響。

后來,在毛澤東的親自關懷下,姚雪垠由武漢調至北京繼續(xù)從事寫作。1977年,《李自成》第二卷出版。1999年8月,《李自成》全部出齊?!独钭猿伞返谝痪沓霭嬗?963年,第三卷出版于1981年,間隔18年。第四、五卷出版與第三卷也間隔18年。當年眾人排長隊爭相購買前三卷的動人情景,許多人至今仍記憶猶新。據(jù)統(tǒng)計,前三卷的銷量累計達500萬套。

古今相承,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的出版與1975年開展的“評《水滸》、批宋江”運動

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在“文革”爆發(fā)前共印制了595.96萬冊,“文革”中卻被打入冷宮。

1971年2月11日,周恩來接見出版口領導小組,對出版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其中提到:青少年沒有書看,舊小說不能統(tǒng)統(tǒng)都作“四舊”嘛?!都t樓夢》《水滸傳》這些書也不能作“四舊”嘛!中學生都能看懂,你把它封存起來不讓青年人看,他們就到處找書看。應該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來看問題。

1971年3月15日至7月29日,全國出版工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周恩來兩次接見會議領導小組成員并作重要講話:你們管出版的要印一些歷史書……我們要用歷史唯物主義來看問題。把《魯迅全集》和《紅樓夢》《水滸傳》等古典名著封起來干什么?這不是很滑稽嗎?

1972年2月11日,周恩來、李先念召集國務院文化組(“文革”中,文化部被撤銷,其代行原文化部職能)組長吳德和國務院業(yè)務組成員開會,對發(fā)行四部古典小說,只賣給中國人,不賣給外國人的辦法提出批評。李先念問:古典小說為什么不能印呢?是不是還怕?并說,中國的歷史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古典小說的序什么時候寫出來?寫不出來就不要序,不要出版說明也可以。周恩來指示要想辦法縮短時間,盡快地再版,先印《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同時也要出版新書。出版口隨即抓緊對四部古典文學著作的重印工作。

1972年4月中旬,《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共印20萬部,公開發(fā)行。endprint

1975年8月,晚年毛澤東患眼疾開刀后未愈,請北京大學中文系教師蘆荻為其讀古典文學名著。8月13日,蘆荻向毛澤東請教關于如何評價《水滸傳》的問題。毛澤東回答說: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作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此后,毛澤東對《水滸傳》的評論被姚文元利用。姚文元14日給毛澤東寫信,建議作為反面教材,開展對《水滸傳》的評論和討論,批判《水滸傳》研究中的階級斗爭調和論的觀點并提出幾點宣傳、出版的建議。毛澤東批示:“同意?!?/p>

8月15日凌晨,姚文元向國家出版事業(yè)管理局徐光霄傳達了毛澤東的批示,并立即布置落實出版任務。接著,舉國上下立即掀起了“評《水滸》、批宋江”運動。

隨后,北京、上海等地很快大量出版了《水滸傳》的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金圣嘆批語的七十四回本(影?。?、一百回的大字本等。

精神燭照,《魯迅全集》的再版

《魯迅全集》問世后,至“文革”前已有兩個版本:1938年20卷本、1958年10卷本。當時,在世界上引起很大的反響。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政府非常關心魯迅作品的整理和出版,很快就成立了魯迅著作編刊社,后并入1951年成立的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正式出版了10卷本。這一版是注釋本,沒有收錄佚文和輯錄的古籍。

1972年2月11日,國務院文化組組長吳德口頭通知出版口負責人,說:“中央領導同志要看《魯迅全集》?,F(xiàn)在的本子太小,想用中國古裝本的形式,用線裝,字大點,每本不要太厚,一本一本出,出一本送一本?!?5日、16日,他又對出版口寫的報告答復:《魯迅全集》用解放后的版本排,內(nèi)容和注釋全不動,并說“要集中力量突擊這套書,其他任務往后拖一拖,這是主席交的任務”。

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這是中美關系史上的大事。周恩來準備贈送他一套《魯迅全集》作為禮物。

為此,總理辦公室多次派人到人民文學出版社要求設法解決。但《魯迅全集》10卷本當時被認為有政治問題,是“禁書”,不能送給外賓,要送只能送1938年出版的20卷本。出版社僅有的殘舊普通本不宜送外賓。經(jīng)多方尋找,最后請魯迅博物館從庫存的紀念本中選出一套贈送。

考慮到新版《魯迅全集》的新注釋本遙遙無期,有關方面提出將1938年版無注釋的20卷本先重印一版的建議。9月初,出版口寫了請示報告。12月初,周恩來同意。出版社按1938年原版《魯迅全集》作了??焙笾嘏藕喕直境霭?,每面的字數(shù)和版式、插圖均一如其舊。

1973年12月,《魯迅全集》新排20卷無注釋本(600萬字)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在上海印制,共3.4萬部)。魯迅著作24種單行本也于年內(nèi)陸續(xù)出版發(fā)行。

該書采用魯迅紀念委員會1938年編輯印行的版本,由魯迅之子周海嬰提供版權,并提供排印的底本,因而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粉碎“四人幫”以后,在中央的直接關心和指導下,成立了《魯迅全集》編輯領導小組,由胡喬木和林默涵等領導小組的工作,全國數(shù)十位專家對《魯迅全集》進行了重新編輯和???。從1977年開始,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分別出版了1981年16卷本和2005年18卷本。

百年樹人,周恩來過問連環(huán)畫的恢復出版

“文革”開始后,許多優(yōu)秀的連環(huán)畫一夜之間都成了“毒草”,直到1970年圖書陣地還是一片荒蕪。孩子們沒有書看,學校里流傳的手抄本在危害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令人心急如焚。

在這種情況下,周恩來于1970年9月17日、1971年2月11日,兩次接見國務院出版口領導小組,在詢問青少年圖書出版情況時,一再要求出版單位盡快恢復業(yè)務,并詢問:有沒有人編小人書?要抓一下連環(huán)畫工作,新書要出,過去的也要選一些好的再版,一定要解決青少年沒有書看的問題。隨后決定召開全國出版工作座談會,在長達四個多月的會期中,周恩來兩次接見人民美術出版社代表姜維樸。

當時,“四人幫”還控制著文藝界,人們的思想受“左”的思想束縛,連環(huán)畫出版工作仍然舉步維艱。不久,從江青那里傳來消息,她也說要抓一下小人書。但她所說的“抓”,只允許編繪“樣板戲”,而且編繪必須與舞臺形象一模一樣,連《紅燈記》李奶奶房門門簾上的補丁在哪一邊,大小比例,都不得變化。畫出初稿還要先送樣板戲劇團審查后,再送文化小組審查。

面對這種情況,周恩來決定召開全國出版工作座談會。到會代表有全國出版單位的200多人。會議始終是在周恩來領導下進行的,他指定國務院辦公室負責人吳慶彤具體主持這個會議。

周恩來于4月12日和7月29日接見了會議領導成員和部分代表。周恩來說:現(xiàn)在群眾沒有書看,孩子們沒有書看,任務緊急啊!“一定要抓緊出版一些好書,包括青年和少年兒童的讀物,滿足不了他們,他們就要看舊的、壞的。”“各省市第一書記一定要抓出版工作,會議結束后,就要把工作布置下去,落實下去,包括編輯、印刷、發(fā)行,都要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滿足人民的需要!”

江青、張春橋等人也參加了這次會議。

在會議召開期間,廣大連環(huán)畫工作者根據(jù)會議精神擬訂了恢復連環(huán)畫的規(guī)劃,向會議報送了重版一批連環(huán)畫的選題,由會議領導小組集中各地計劃,印成文件上報周恩來,得到同意。會議一結束,大家立即行動起來。人民美術出版社當時大部分人員被下放到干校,少數(shù)留下來的人員夜以繼日,先整理再版了一批優(yōu)秀連環(huán)畫送向書店,接著又組織編繪一批新作,如《黃繼光》《一塊銀元》……有的作品印數(shù)達數(shù)百萬冊,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雞毛信》等都供不應求,書店幾乎天天要排隊,常常是書賣完了,人還不散。

洋為中用,周恩來解放內(nèi)部書和內(nèi)部書的出版

在“文革”期間,文化生活中存在一種十分奇特的現(xiàn)象,按級別分配內(nèi)部書。某些書“限省軍級”,某些書“限地師級”,似乎級別越高,保險系數(shù)越大,而真正需要它們的研究機關和科研工作者,卻常常望書興嘆。據(jù)有關資料表明:從1975年到1977年,北京各出版單位內(nèi)部發(fā)行的圖書就近1500種,有的出版社50%以上的圖書都是內(nèi)部發(fā)行。

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曾兩次較大規(guī)模地出版過內(nèi)部讀物。

第一次是在60年代初的中蘇論戰(zhàn)期間,為了使各級干部在“反修斗爭”中擴大視野,由世界知識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三聯(lián)書店等有計劃地出版了一批介紹國際共運中各種思潮流派或稱“修正主義”思潮及他們認為有助于了解蘇聯(lián)修正主義、西方資本主義的著述及文藝作品。

第二次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隨著毛澤東“三個世界”理論的提出,中蘇關系緊張,而中美關系開始解凍,開始舉辦《摘譯》(1973—1976),介紹國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潮及文藝作品,又一次出版了不少“供參閱和批判”的蘇修理論和文藝作品,以及和中美關系有關的歷史傳記等。中國出版界知識分子抓住了這一天賜良機,去盡可能地譯解異域文化。

1973年4月,周恩來接見訪日代表團的全體代表,問榮毅仁、王蕓生等人是否看過《阿登納回憶錄》,他們回答說看不到,有些內(nèi)部書是孩子從同學家里借來看的。周恩來表示歉意地說:你們將了我們的軍,我們黨內(nèi)看到的書你們看不到,發(fā)行面太窄了。內(nèi)部書你們都可以看。

周恩來接著說:告訴出版口趕快把《阿登納回憶錄》《戴高樂回憶錄》印出來。周恩來還指示出版口改進內(nèi)部書的發(fā)行辦法。5月21日,出版口領導小組向國務院寫了請示報告,擴大了內(nèi)部書的發(fā)行范圍,改進了供應辦法。endprint

猜你喜歡
二十四史點校新華字典
Learning to Play
古籍文獻點校成果的著作權問題研究
新華字典
漢語世界(2021年5期)2021-11-24 01:25:40
《曹安和紀念文集》首發(fā)式暨曹安和先生藏“二十四史”捐贈儀式
中國音樂學(2021年3期)2021-04-17 01:12:20
《爾雅注疏》點校零識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8:28
二十四史
中外文摘(2016年8期)2016-12-22 17:08:07
《新華字典》獲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新版《新華字典》將收入網(wǎng)絡用語
《新華字典》背后那些事兒
華人時刊(2016年19期)2016-04-05 07:56:09
文論的淵藪
藝術百家(2014年6期)2015-01-19 20:33:08
资源县| 叙永县| 景洪市| 赫章县| 织金县| 龙川县| 阿拉善盟| 合江县| 磐石市| 龙州县| 岳普湖县| 綦江县| 徐汇区| 泸溪县| 平山县| 扎鲁特旗| 昌乐县| 信阳市| 桃源县| 孝感市| 开封县| 桂东县| 福安市| 江山市| 抚远县| 武清区| 酒泉市| 稻城县| 靖江市| 清水县| 黄石市| 乌鲁木齐市| 镇远县| 邓州市| 澜沧| 南通市| 吉安市| 金乡县| 措美县| 布尔津县|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