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夢碧
夢碧 一個不折不扣的植物迷,生活在上海。因為工作原因經(jīng)常到全國各地出差,順便把全國知名的植物園幾乎逛了個遍。喜歡探訪各地不同的原生植物,帶著植物圖鑒和各地的驢友團隊去爬山。最喜歡自然優(yōu)美的宿根植物和藤本植物,當然其他的球根、草花和樹木也來者不拒。
1.淡雅清新的南非藍睡蓮
2.磨山腳下的武漢植物園
拜訪大部分的植物園最好的時間都是在五月,恰逢月季薔薇滿園、各種草花競開的時節(jié)。如果錯過了這個最佳季節(jié),園子里繁花謝盡,綠葉成蔭,雖然別有一番生機盎然的活力,然而在燦爛養(yǎng)眼上到底要比陽春花季略遜一籌。
不過,武漢植物園卻是個例外。這座植物園位于武漢著名的風景區(qū)磨山腳下,作為一個千湖之省的省會城市的植物園,這里最值得稱道的是眾多的水生植物。
六月底開始綻放的荷花、可以持續(xù)至八月的睡蓮,以及零星開放到初秋的荇菜和水金英,武漢植物園的水生植物在炎熱的漫長夏季里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堪稱這座火爐城市中的盛景。所以筆者特意選擇了百花凋零、草木瘋長的盛夏的某日前去一訪究竟。
武漢植物園原名武漢植物研究所,1958年11月成立,是中國科學(xué)院最早建立的國家植物研究機構(gòu)之一。2003年,武漢植物研究所更名為武漢植物園。所以這座植物園歷史雖然悠久,但是正式成為一座向公眾開放的植物園的時間卻是十分短暫。植物園現(xiàn)收集保育植物資源1萬余種,建有牡丹園、熱帶溫室、水生植物資源圃、獼猴桃專類園、珍稀植物資源專類園、華中藥用植物專類園等15個特色專類園。
面對武漢植物園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大門上方郁郁蔥蔥的樹木,這就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和銀杏并稱為“植物大熊貓”的水杉。水杉原產(chǎn)于湖北神農(nóng)架地區(qū),羽毛狀的葉片和清新的葉色,是一種異常美觀的園林樹木。
沿著被水杉和各種針葉樹覆蓋的林蔭路,稍稍向左轉(zhuǎn),就可以看到一個牡丹園,這里也是春季牡丹花展和春花展的主展區(qū)。有趣的是,這個牡丹園并不像許多其他植物園那樣建造成規(guī)整堂皇的傳統(tǒng)牡丹花圃,而是將眾多牡丹散種在樹林中間,每年四月初,林間樹下,繽紛絢麗的牡丹花或憩息在水杉的蔭翳之下,或掩映在新綠的灌木叢中,別有一種清新自然的觀感。讓人不禁疑惑這里的牡丹仙子是不是厭倦了濃妝艷抹,突然要洗盡鉛華,重歸平凡?
穿過牡丹園,里面有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小鐵門,不要猶豫,這里就是武漢睡蓮品種保護區(qū)。這個保護區(qū)由一個個棋盤般的水池組成,水池中種植著各種品種的睡蓮,從花色溫暖柔和的溫帶睡蓮到色澤艷麗、令人驚艷的熱帶睡蓮,應(yīng)有盡有。在夏季以外的季節(jié),或許沒有觀賞價值,但是每當盛夏睡蓮花季到來時,這里便化成一片奇妙的睡蓮世界。
目前世界上園藝栽培的睡蓮大致分為耐寒的溫帶睡蓮和不耐寒的熱帶睡蓮兩種。溫帶睡蓮較為常見,多數(shù)浮在水面開放,顏色以黃色、粉色、紅色和橙色的暖色調(diào)為主,圓形的葉叢托捧著星星般的花朵,形成一個個小小的花島;而熱帶睡蓮則常見挺水開放,也就是花梗伸出水面,像荷花那樣開放。花朵顏色也更加豐富,不僅有溫帶睡蓮中所有的暖色調(diào),更有藍色、紫色、青色等神秘的花色。熱帶還有許多獨特的現(xiàn)象,例如有些品種專門在午夜開放,有些品種具有胎生能力——從母株的葉片上直接長出小苗苗,小苗長大后順水漂流而成為一株株獨立的睡蓮。
武漢植物園的睡蓮品種保護區(qū)的前身是中國科學(xué)院的水生植物研究所,所以搜集了異常眾多的睡蓮品種,難得的是標牌清晰。對于一個熱心的睡蓮愛好者,是可以不眠不休看上一整天的好去處,但是對于普通游客,這一個個充滿學(xué)術(shù)氣息的大水池可能就顯得有些枯燥無趣。
其實,把睡蓮們應(yīng)用于園林景觀已歷史悠久,在早期的中國和日本庭院里,綠柳飄拂的水池中朵朵睡蓮悠然開放,宛如夢幻,是制造夏日清涼的傳統(tǒng)手法。當這種造景方法傳至西方時,不禁深深打動了眾多的造園家和畫家,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的名畫《睡蓮》就是對睡蓮水景的恬靜之美的最好闡釋。
武漢植物園也有一個比品種圃更開闊的水生生態(tài)區(qū),只不過這里詮釋的不是睡蓮的寧靜之美,而是把一片廣闊的湖域區(qū)分成若干個大小不等的區(qū)域,再分別種上各種荷花和睡蓮。植物園把牡丹花圃布置得靜謐幽雅,反而把睡蓮種成堂皇絢爛的水中花圃,可以說是和想象中的睡蓮園完全不同風格了。
水生生態(tài)區(qū)中最顯眼的是熱帶睡蓮區(qū),在這片水域里各種藍色、紫色、玫紅色的熱帶睡蓮競相開放,著名的埃及藍睡蓮有著深邃的藍紫色花朵,擁抱著中間淡黃的花心,充滿了異域風情;而南非藍睡蓮的花朵則是透明的天藍色,層層展開,看起來淡雅清新;迷你園藝種‘多貝’花朵嬌小,搭配遍布紫色斑點的葉片,尤為精致可愛。遺憾的是熱帶睡蓮盛開時節(jié),生態(tài)區(qū)的另一位明星植物——荷花已經(jīng)花事闌珊,只有少數(shù)幾種還在亭亭開放,其中格外引人矚目的是黃色的重瓣荷花‘金鑾殿’。
3.耐寒的溫帶睡蓮的暖色組合
4.‘科羅拉多’大群落
5.‘金鑾殿’已近殘荷還那么嬌嫩多姿,實為大自然的尤物一枚
6.熱帶睡蓮池井井有條
7.最大的蓮花——王蓮
8.王蓮的花蕾
荷花是中國的傳統(tǒng)名花,但是傳統(tǒng)的中國荷花大多數(shù)為粉色和白色、以及少數(shù)的紅色,而在美國有一種原生的美洲黃蓮,把這種美洲黃色荷花和中國的園藝種雜交后,出現(xiàn)了眾多黃色的荷花品種,‘金鑾殿’就是這些雜交種里的佼佼者。雖然筆者去的時候只見到最后一朵殘荷,依然可以從那嬌嫩柔軟的花瓣和慵懶的姿態(tài),想見它在盛開時的多么壯觀!
在前往武漢植物園前,筆者曾經(jīng)非常期待過這里的三峽植物區(qū)。因為首先聽說在三峽庫區(qū)移民的同時,植物專家們把該地區(qū)許多獨特的植物移植出來,讓它們有了新的安居之地。其次是三峽靠近神農(nóng)架原始森林,是一個自然異常豐富的地區(qū);第三個原因則是三峽地區(qū)作為詩人屈原的故鄉(xiāng),它孕育了瑰麗奇美的詩篇楚辭,其中充滿了奇花異草、芳藤香蔓,都讓人不得不對這個植物區(qū)充滿了遐想。但令人遺憾的是三峽植物區(qū)非常蕭條,看來這些來自三峽的植物移民們似乎并不適應(yīng)新的環(huán)境,大概是因為現(xiàn)代化城市的環(huán)境與云霧繚繞的巫山瞿塘相差太遠,這里絲毫看不到從前的那種林木蔥郁、蘭蕙芬芳的意境。
好在筆者總算在植物區(qū)附近一個小溫室里發(fā)現(xiàn)了三峽庫區(qū)最著名的原生植物,這就是荷葉鐵線蕨。與常見的室內(nèi)植物鐵線蕨那小扇子形的葉片不同,荷葉鐵線蕨的葉片渾圓可愛,就像一片片生長在泥土中的小荷葉。看著溫室里種植得整整齊齊的荷葉鐵線蕨育苗盆,令人難以相信它就是被稱為三峽遺珍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鐵線蕨在園藝蕨類中是出名的不好栽培,而荷葉鐵線蕨因為它原先的生長環(huán)境獨特苛刻,更是對溫度、濕度和土壤酸堿度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從溫室里繁茂的植株可以看出,植物園的工作人員為這位小客人費了不少心思。
荷葉鐵線蕨曾經(jīng)在全世界僅僅斷續(xù)分布在四川萬州附近沿著長江的一條狹長地帶內(nèi),它們青翠嬌美的身影隱現(xiàn)在江岸的崖壁或灌叢中。隨著庫區(qū)水位的上漲,它們的家鄉(xiāng)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而這種可愛的蕨類植物也不得不從山區(qū)的懸崖峭壁移民到了城市的植物園里,變成了真正的溫室里的花朵。
在人類行為對植物和自然的影響越來越劇烈的今日,筆者祝福這小小的植物珍寶在它最后一片人工家園里也能生生不息繁衍下去。
9.老虎須是是集賞花、觀葉、藥用為一體的珍稀植物,整個花序看上去是不是像一張老虎的面孔?
10.不知這三峽遺珍-荷葉鐵線蕨能否在人工培育下生生不息
11.熱帶大溫室
當然,武漢植物園也不乏其他的特色園區(qū)。位于植物園中心的大溫室,里面栽培著各種熱帶蘭花、蕨類和秋海棠,定期還會舉辦食蟲植物展等專項展出。筆者去的時候正逢一個田園生活為主題的瓜菜展覽,觀賞南瓜、豆角、特色蔬菜的形狀顏色都與常見的品種迥然不同,吸引得游客們紛紛捧著這些瓜菜拍照留念。
而植物園最北面的獼猴桃品種園里栽培著從各地搜集來的獼猴桃品種,并進行育種繁殖。獼猴桃因為它豐富的維他命C和瘦身效果而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關(guān)注,也有不少花友開始嘗試在自家栽培獼猴桃,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市場上來自國外的黃肉獼猴桃和最近市面上非常流行的紅心獼猴桃,其中很多都是來自這個獼猴桃育種基地的作品。
武漢植物園是一座特色鮮明的植物園,至此,相信大家已經(jīng)很明白這座植物園最不可錯過的季節(jié)就是盛夏里荷花睡蓮盛開的季節(jié)。恰好那時也是武漢這座以夏日酷暑而著稱的城市最炎熱的時節(jié)。熱帶睡蓮喜歡的是在炎熱的正午開花,這不能不讓人再次感慨,“眼睛的天堂永遠和身體的地獄并存”,險境中的高山植物如此,盛夏里的藍蓮花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