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
摘要:電子商務在我國一種新興的交易方式,它利用計算機網絡實行跨區(qū)域的商務交易。方便、快捷已經成為人們現(xiàn)代商務活動的主要模式。越來越多商家和客戶通過網絡進行商務交易,分析目前電子商務的現(xiàn)狀及網絡環(huán)境的安全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管理的要求和安全措施,對研究今后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及正常運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電子交易;信息安全;網絡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02-0428-02
電子商務其中包含了信息流、資金流以及物流等,在我國的經濟大發(fā)展中是一個熱點問題,但是我們國家電子商務在發(fā)展過程中還存在這基礎設施不足,電子支付平臺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的問題,嚴重地影響了電子商務的發(fā)展。電子商務的迅猛發(fā)展,已經是人們進行電子商務活動的主要業(yè)務平臺和新的商務交易模式。和傳統(tǒng)的線下交易不同,線上的交易面臨的安全威脅各種各樣,比如網絡黑客、釣魚木馬、病毒等均來自Internet的攻擊。在嚴重復雜的情況下時候還有可能會造成交易雙方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失。這說明,數據的安全問題是目前制約這我國電子商務快速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一個安全、方便、快捷的電子商務應用的網絡平臺,確保在整個交易活動過程中,貿易雙方信息的絕對安全,使得整個基于Internet的線上交易和傳統(tǒng)的線下交易一樣可靠和安全,已經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一個技術問題。
1 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分析
1.1 我國電子商務目前面臨的安全威脅
這些年來的影響越來越大,由于電子商務的交易活動是一個在開放的虛擬的線上進行,最容易會受到來自第三方和黑客的攻擊,安全方面發(fā)生率較高的威脅事件普遍有以下幾個:信息泄漏、信息破壞、不進行身份識別、黑客。
1)攻擊者利用技術手段通過截獲工具截獲網絡上機密、加密的數據并通過分析軟件分析出有用的數據,交易的雙方的信息被第三方盜竊,這樣交易的其中一方的文件會被攻擊者所使用。木馬常常被潛伏于計算機系統(tǒng)中,其具有的隱蔽性、指令控制方便等特點。一般是通過指令控制為主,很多的數客高手會在網絡入侵的時候就已經將木馬植入。
2)交易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被他人非法修改,刪除使信息失去了真實性。主要利用互聯(lián)網上計算機系統(tǒng)的漏洞入侵系統(tǒng),計算機病毒傳播的速度異常快,甚至幾小時傳遍整個互聯(lián)網。
3)假如對真實身份進行有效的識別,攻擊者就有可能假冒交易的期中一方介入到整個交易的過程中,來壞信譽、破壞交易,最終騙取到錢財。
4)往往黑客會利用自己扎實的計算機專業(yè)技術,對Internet上的一些信息數據進行偽造和修改,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惡劣事件以及經濟方面的損失。分布式的拒絕服務攻擊就是目前攻擊者們最喜歡和最經常采用而且是比較難防范的攻擊手段之一,攻擊輕就會出現(xiàn)網絡擁塞,如果將其與病毒結合起來,潛在的損失、威脅造成的后果將是非常嚴峻的。
1.2 目前電子商務網絡環(huán)境對信息安全的要求
由于目前網絡環(huán)境對信息安全的威脅,所以對電子商務平臺網絡環(huán)境的安全要求:OS的可靠性、電子商務交易的真實性、資料的完整性、資料的安全性、交易的不可抵賴性。
1)操作系統(tǒng)的可靠性,是為了防止傳輸的錯誤,計算機的硬件的故障,以及計算機病毒存在的潛在威脅,通過預防、控制等手段來確保系統(tǒng)的安全可靠。
2) 電子商務交易身份的真實性,是電商的買賣雙方都不在同一個地方,交易可以在支付完成前對方身份的可靠性來進行確認,賣方會考慮在履行約定之后是否能受到買方的貨款,買方要考慮在線支付了貨款后能不能保質受到商品。
3) 資料的完整性是網上傳輸的資料信息不會被篡改。但是在信息的傳輸過程中,往往會有意外欺騙的情況發(fā)生,數據在網絡傳輸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丟失等有可能會使交易雙方收到的信息不一樣,直接影響交易結果,確保網絡中傳輸的信息完整性是目前電子商務的應用最基本的條件之一。
4) 數據的安全性,也就是線上交易的過程中數據在網絡上的傳輸安全性,保必須證信息不會泄露給非授權方,不會被篡改和竊取。必須確保只有合法的用戶才可以看到最終真實的數據。
5) 線上交易的不可抵賴性,保證電子商務交易雙方不能否認自己已經發(fā)送了的信息,在這同時,信息的接受方也不能否認已經接收到了信息,交易一旦已經形成,原發(fā)送方就不能抵賴所發(fā)信息,接收方也不能否認已經接收到發(fā)送方的信息了。這就要求電子交易的網絡通信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都不能被否認,都沒有辦法推脫其義務和責任。
2 目前電子商務主要的安全技術
2.1 網絡環(huán)境的安全技術
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安全涉及到的技術是非常多的,可以在網絡中使用虛擬專用網技術(VPN)、漏洞的檢測技術、防火墻火墻技術和操作系統(tǒng)本身的安全功能技術。網絡防火墻技術是實際上就是一種防止外網的非法用戶入利用技術手段入侵訪問內部網絡的資源,起到保護內部網絡操作環(huán)境安全的特殊網絡互聯(lián)設備。它采用的方法就是按照各種安全策略具體的部署要求,對網絡上沒有授權的訪問用戶的數據進行有效屏蔽和修改,確保內部網絡系統(tǒng)和用戶數據的安全。目前的防火墻技術有代理服務、包過濾等。漏洞檢測主要是依據先前設置好的安全策略對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和審計。虛擬專用網(VPN)就是利用隧道的加密技術,能夠使數據在Interne中傳播的安全。操作系統(tǒng)本身也有很多安全風險,系統(tǒng)的漏洞要及時查補,防止木馬和病毒在網上惡意傳播。
2.2 數據加密技術
電子商務的安全措施之一就是對數據進行有效加密,網絡中數據的安全主要依賴于密碼技術來解決。數據加密就是對在Internet中正在傳輸中的數據流根據某種加密算法進行有效加密,就目前而言,對數據進行加密常用的是對稱密鑰加密技術、非對稱密鑰加密技術。對稱加密實際上就是加密或解密都是用同一個相同密鑰,對稱密鑰的加技術的安全性主要是依賴于密鑰,如果把密鑰泄露出去了,這也就說明所有人都能對數據進行加密或者解密。其優(yōu)點是使用比較簡單,加密的速度也是很快的比較適用對大量的數據加密;缺點是在傳輸的過程中不能保證密鑰的安全,目前常用的有IBM公司的DES算法。非對稱加密技術也叫公開密鑰加密技術,其將密鑰分為公鑰、私鑰,兩者形成了一個密鑰對,將公鑰對外界開放,私鑰則通常由發(fā)布者自己本人保存著。目前常用的非對稱加密算法主要為RSA和DSS等等。
2.3 交易過程中的認證技術
對網絡中交易數據的基本加密是不能滿足交易絕對安全的,還需要對用戶信息進一步的識別、認證。認證技術是電子商務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術手段,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用來識別和認證交易雙方身份的真實性,防止被第三者通過技術手段冒名頂替。其主要技術手段包括了數字簽名、數字摘要、數字時間戳、數字證書等。通過數字簽名能夠解決否認、偽造、篡改、和冒充等問題,數字簽名算法有:Hash簽名、DSS簽名、RSA簽名等。數字摘要則是采用單向的Hash函數來對傳輸文件的中若干個重要元素進行某種變換運算,最終得到一定長度的摘要碼,此方法解決了交易信息在電子商務中的完整性。利用數字證書技術來證明一個用戶的身份以及用戶對網絡的使用權限,目前是被廣泛采用的一項技術之一。
3 安全策略
在網絡安全技術防范實施的同時,首先要保證電腦自己本身的安全,可以對補丁定時更新,這樣可以使系統(tǒng)漏洞減少。按時對Internet環(huán)境進行掃描并分析,得出分析報告。這樣來可以在黑客和病毒攻擊前就進行有效的預防,可以將損失降低到最小。再次,還要在Internet上安裝入侵檢測系統(tǒng)和防火墻,來對網絡上設置好全方位的安全策略,對信息進行充分有效的過濾。隨著黑客日趨多樣化的攻擊手法和攻擊方法,單純靠防火墻技術是不能滿足對信息安全的需求,還是需要在防火墻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入侵檢測系統(tǒng)來對Internet信息安全和計算機系統(tǒng)的運行狀況進行有效監(jiān)測,盡可能早地發(fā)現(xiàn)來自網絡的各種攻擊行為。最后,要加強數據備份,并且還要留有備份鏈路,通過備份工具來應對攻擊者的攻擊。
在Internet上信息的安全保證方面:可以使用數字證書技術和SSL安全通信協(xié)議,對于交易相對簡單的B2C,就采用相對簡單易行的SSL單向認證技術來實現(xiàn)。對于在信息安全上要求嚴格的B2B,就要通過身份認證技術來進行嚴格安全的管理;對于涉及到商業(yè)機密的,要對數據進行加密后再在網絡上傳輸;對于保證不可抵賴性,可以用數字簽名技術來保證合同和交易的完整性。交易要建立好保密制度,并且要求要嚴格。
4 結論
總之,電子商務安全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它的保障必須是多層次的,需要網絡安全技術的不斷進步,但僅僅靠通過技術手段來防范還是遠遠不夠的,同時也需要管理上的會有進步,還需要從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道德層面等方面入手,來努力推動和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有序健康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鐘誠.電子商務安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
[2] 楊堅爭.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M].5版.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