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偉 徐志國
摘 要:該技術(shù)以地膜為載體,以機械化覆膜為核心,良種良法配套,農(nóng)藝農(nóng)機相結(jié)合的一種栽培模式。其特點是抗旱、保溫、保墑、增產(chǎn)、增效及防霜凍。
關(guān)鍵詞:大豆;行間估摸;栽培技術(shù)
1 選地整地
大豆種植應(yīng)堅持合理輪作,在東北可與玉米、小麥等輪作,整地以深松為原則,東北大豆主產(chǎn)區(qū)采用深松旋耕機進行深松耙茬、增強土壤通透性與抗旱耐澇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 cm左右;壟作大豆整地要與起壟相結(jié)合,做到壟體壟溝深松。
2 選用良種
首先要根據(jù)當(dāng)?shù)胤e溫或無霜期,選用適宜的熟期類型的品種,保證品種在正常年份能充分成熟,又不浪費有效光熱資源。由于品種生育日數(shù)、成熟期和活動積溫年際間變化大,因此以當(dāng)?shù)刂髟云贩N作參照是十分必要的,凡與主栽品種熟期相近的就不會有大的問題。
大豆行間覆膜選用品種時,千萬要注意不能選用成熟期晚的品種,因為覆膜并不能使大豆品種提早成熟,可選用當(dāng)?shù)刂惺炱贩N作為行間覆膜選用的品種。另外大豆行間覆膜要選用主莖發(fā)達、中短分枝、莖稈直立、單株生產(chǎn)力高、稈強抗倒伏的品種。目前,黑龍江省東部地區(qū),可選擇黑農(nóng)41、黑農(nóng)43、墾豐九、綏農(nóng)14等品種;西部地區(qū)可選擇墾鑒豆25、墾鑒豆26、墾鑒豆27、黑河27等品種;內(nèi)蒙古地區(qū)可采用合豐40、內(nèi)豆4號、北疆1號、蒙豆9號等品種;吉林地區(qū)可采用長農(nóng)13、吉育47等品種;遼寧可采用鐵豐29、遼豆11、鐵豐31等品種。
3 地膜選擇
大豆行間覆膜,膜選用厚度為0.01 mm,選寬度為60~70 cm的地膜,應(yīng)盡量選擇拉力較強的膜,以便于機械起膜作業(yè)。大豆平作行間覆膜要改變以前膜的寬度為80 cm*60 cm,這樣能使田間分布更為均勻,有利提高產(chǎn)量。
4 起壟覆膜
用小行40 cm、大行70 cm的劃行器劃行,首先在地邊劃一邊線,沿邊線35 cm處劃小行邊線,然后一小一大間隔劃完全田。用步犁起壟時,步犁來回沿小壟的劃線向中間翻耕起小壟,將起壟時的犁臂落土用手耙刮至大行中間形成大壟面,或機械直接起壟。地下害蟲為害嚴重的地塊,起壟前先噴施40 %辛硫磷乳油7.5 kg/hm2加細沙土450 kg拌成的毒土處理土壤,然后起壟,用寬120 cm的地膜全地面覆膜,雜草危害嚴重的地塊,可在起壟后先用50 %乙草胺乳油1200~1500倍液全地面噴霧,然后覆膜。沿邊線開深5 cm左右的淺溝,地膜展開后,靠邊線的一邊在淺溝內(nèi),用土壓實,另一邊在大壟中間,沿地膜每隔1 m左右,用鐵锨從膜邊下取土原地固定,并每隔2~3 m橫壓土腰帶。覆完第1幅膜后,將第2幅膜的一邊與第1幅膜在大壟中間相接從下一大壟壟側(cè)取土壓實,依次類推鋪完全田。
5 適期播種
大豆應(yīng)根據(jù)當(dāng)時溫度、土壤墑情來確定播種期。一般當(dāng)耕層土壤日子均溫度達8~10度時,為適宜播種期。種植密度根據(jù)土壤肥力高低和年降水量確定:肥力高宜稀,肥力低宜密;降水量多宜稀.降水量少宜密;分枝多的晚熟品種宜稀,植株收斂分枝較少的早熟品種宜密。其中分枝較多的品種如金張掖系列等適宜稀植,株距15~20 cm,保苗9.15萬~12.00萬株/hm2,分枝較少的品種如中黃35大豆等適宜密植,單株種植時株距12~15 cm,保苗12萬~15萬株/hm2,雙株種植時株距18~20 cm,保苗18.0萬-19.5萬株/hm2:手播或機播進行等距精量點播,一般需種量60~90kg/hm2。用點播器破膜播種,播種深度3~4 cm。土壤黏重、墑情好、種粒較小的淺播;墑情差、質(zhì)地輕、種粒大的深播。播后用細沙或腐熟牲畜圈糞、草木灰等疏松物封住播種孔,并在地頭覆膜播備用苗.用于移栽補苗。
6 田間管理
幼苗期的主攻目標(biāo)是保證苗全、苗勻、苗壯.促進發(fā)根壯苗,早分枝,早開花,多開花;壯苗的特點是根系發(fā)達、莖桿粗壯,節(jié)間短,葉片肥厚濃綠。大豆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播種后遇降水時,要破除播種孔覆蓋的土進行引苗,即在大豆子葉破土前壓碎板結(jié),把幼苗從膜孔引出。大豆2~3片真葉展開時間苗。去掉弱苗;3~4片真葉展開時定苗。保留健壯、整齊一致的幼苗:大豆生長較弱時,開花前用點播器在2株中間打孔進行根際追肥,追施45~60 kg/hm2或在初花期用尿素10 kg/hm2加磷酸二氫鉀1.5 kg/hm2對水500 kg葉面噴施;根據(jù)缺素情況可以噴施0.03 %~0.05 %的鉬酸銨水溶液:
7 病蟲害防治
防治霜霉病。用25 %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5 %拌種;田間發(fā)病時可用25 %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00 kg/hm2噴霧??菸“l(fā)病時全株枯萎,首先應(yīng)拔除病株,并噴灑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保護健株不受侵染,重點噴植株根部。蚜蟲是大豆病毒的主要傳播者,防治上,可噴灑20 %病毒A500倍液或1.5 %植病靈800~1000倍液。細菌性斑點病于發(fā)病初期噴農(nóng)用鏈霉素3000~4000倍液加0.06 %DT殺菌劑防治。蚜蟲點片發(fā)生并有3 %的大豆卷葉時。用40 %樂果乳油800倍液,或40 %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50 g抗蚜威可濕性粉刺150 g/hm2對水600~750 kg噴霧防治。防治食心蟲,用5 %甲拌磷顆粒劑11.25~15.00 kg/hm2拌細土10 kg,于8月10日前后撤在田間,每4壟撤1壟。根蛆可用40 %樂果乳油按種子量的0.7 %(加水適量)拌種防治幼蟲;成蟲發(fā)生盛期可用80 %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量600 kg/hm2。黑絨金龜子發(fā)生時可用2.5 %敵百蟲粉劑30 kg/hm2在田間噴灑防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