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chǔ)類常識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原名是《義勇軍進行曲》。曲作者聶耳,詞作者田漢,是電影《風云兒女》中的插曲。
2.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曲作者是鄭律成。
3. 《梁山伯與祝英臺》在舞臺上是用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體裁來表現(xiàn)。
4. 我國民歌的主要形式有山歌、小調(diào)和勞動號子三大類。
5. 《黃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冼星海,詞作者是光未然。
6. 《歡樂頌》是作曲家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響曲》作品中的主題合唱曲。
7. 《茶花女》是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創(chuàng)作的歌劇。
8. 《扎紅頭繩》是歌劇《白毛女》選段?!哆@一仗打得真漂亮》是歌劇《洪湖赤衛(wèi)隊》中的選段。
9. 被譽為“人民音樂家”的是冼星海。
10. 現(xiàn)留下來的音樂史上第一部歌劇為《尤里迪西》,作曲者培利。
11. 《藍色狂想曲》的作曲者是美國作曲家格什溫。
12. 交響詩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所創(chuàng)。
13. 貝多芬共作有9部交響曲,第三交響曲標題為《英雄》 。
14.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是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
15. 新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是勛伯格、貝爾格和韋伯恩。
16. 《牧童短笛》的曲作者是賀綠汀。《長恨歌》的曲作者是黃自。《可憐的秋香》的曲作者是黎錦輝。
17. 我國常見的獨奏樂器有琵琶、二胡、古箏、古琴、笛子等。
18. 我國西北地區(qū)流行的山歌種類有信天游、山曲、花兒。
19.世界上最早根據(jù)數(shù)學原理制訂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國明朝大音樂家朱載堉。
20. 《嘎達梅林》是蒙古族的敘事曲。
21. 《草原小姐妹》共有五個樂章:《草原放牧》《在寒夜中前進》《與暴風雪搏斗》《黨的關(guān)懷記心間》《千萬朵紅花遍地開》。
22. 音樂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
23. 音樂的形式要素有節(jié)奏、旋律、和聲、音色、力度、速度等。
24.列舉我國十部歌?。骸栋酌贰督恪贰秳⒑m》《洪湖赤衛(wèi)隊》《小二黑結(jié)婚》《紅珊瑚》《紅霞》《草原之歌》《王貴與李香香》《阿依古麗》《火把節(jié)》《啟明星》《傷逝》《壯麗的婚禮》。
25. 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文化: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中國的戲曲。
音樂家常識
1. 意大利歌劇三杰及代表作品: 羅西尼《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威廉·退爾》;威爾第《弄臣》《茶花女》;普契尼《蝴蝶夫人》《托斯卡》。
2. 列舉冼星海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生產(chǎn)運動大合唱》《犧盟大合唱》《太行山上》《二月里來》《保衛(wèi)盧溝橋》《新四軍軍歌》。
3.列舉華彥鈞作品:《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
4.列舉劉天華的十部作品:《病中吟》《閑居吟》《獨弦操》《光明行》《燭影搖紅》《苦悶之謳》《空山鳥語》《月夜》《悲歌》《良宵》。
5. 吳祖強,作曲家。代表作: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小姐妹》;芭蕾舞劇《魚美人》《紅色娘子軍》;交響音畫《在祖國大地上》。
6. 劉德海,琵琶演奏家。演奏代表曲目:《十面埋伏》《陽春白雪》,創(chuàng)作有琵琶曲《天鵝》《草原小姐妹》《老童》。
7. 柴可夫斯基,俄國作曲家。代表作有:交響曲《第六(悲愴)交響曲》;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歌劇《葉普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后》;交響詩《羅密歐與朱麗葉》;鋼琴套曲《四季》。
8. 音樂家的名字:
音樂詩人——舒曼(德)
鋼琴之王——李斯特(匈)
鋼琴詩人——肖邦(波)
捷克音樂之父——德沃夏克(捷)
進行曲之王——蘇薩(美)
樂圣——貝多芬(德)
交響曲之父——海頓(奧)
音樂之父——巴赫(德)
圓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奧)
音樂神童——莫扎特(奧)
藝術(shù)歌曲之王——舒伯特(奧)
標題樂創(chuàng)始人——柏遼茲(法)
中西方文化
1.列舉西方十部歌劇并標明曲作者:
《卡門》——比才(法)
《茶花女》——威爾第(意)
《費加羅的婚禮》——莫扎特(奧)
《費德里奧》——貝多芬(德)
《蝴蝶夫人》——普契尼(意)
《自由射手》——韋伯(德)
《羅密歐與朱麗葉》——柴可夫斯基(俄)
《伊凡·蘇薩寧》——格林卡(俄)
《魔笛》——莫扎特(奧)
《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羅西尼(意)
2.列舉20種以上的民族樂器: 吹管類:笛子、笙、蕭、葫蘆絲、嗩吶、巴烏、塤;弦類:二胡、京胡、板胡、馬頭琴、艾捷克、奚琴;彈撥類:琵琶、古箏、古琴、三弦、冬不拉、熱瓦普;打擊類:方響、編鐘、木魚、木琴、排鐘、云鑼。
3. 西方民間舞曲的體裁及分類:
《小步舞曲》(法國),3/4拍,速度:中速的。
《波爾卡舞曲》(捷克),2/4拍,速度:快速的。
《瑪祖卡舞曲》(波蘭),3/4拍,速度:中速的。
《華爾茲舞曲》(奧地利),3/4拍,速度:快、中、慢。
《查爾達什舞曲》(匈牙利),4/4拍,速度:稍快的。
《波來羅舞曲》(西班牙),3/4拍,速度:中速的。endprint
《塔蘭泰拉舞曲》(意大利),6/8拍,速度:急速的。
《拿波里舞曲》(意大利),4/4拍,速度:快速的。
《哈巴涅拉舞曲》(西班牙),2/4拍,速度:中速的。
4. 列舉五種以上中西方記譜法:
中國:工尺譜、律呂譜、二四譜、文字譜、減字譜、聲曲折。
西方:四線譜、五線譜、六線譜。
多彩的民歌
1.民歌是由人民群眾口頭創(chuàng)作的,通過口耳相傳不斷加工提高的集體創(chuàng)作的結(jié)晶,具有口頭性、即興性、集體性、變異性等特點。
2. 民歌的體裁有:勞動號子(農(nóng)事號子、船漁號子)、山歌(花兒、信天游)、小調(diào)、兒歌、風俗歌等。
3. 民歌的八塊色彩區(qū):東北、西北、華北、西南、江浙、江淮、閩粵臺、湘鄂。
4. 西北民歌代表曲目:青海的花兒《上去高山望平川》;陜西民歌《腳夫調(diào)》《趕牲靈》《三十里鋪》;山西民歌《刨洋芋》。風格特點:旋律高亢悠長,起伏較大,節(jié)奏較自由,多用假聲或真假聲結(jié)合的方法演唱。
5. 中原民歌代表曲目: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diào)》;河南民歌《王大娘釘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江蘇民歌《茉莉花》。
6. 南方民歌代表曲目:云南民歌《彌渡山歌》《小河淌水》;浙江民歌《對花》《對鳥》;湖北民歌《幸福歌》。風格特點:歌詞含蓄內(nèi)在,善用比興,旋律婉轉(zhuǎn)、流暢、細膩、抒情。
7. 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的民歌。蒙古族民歌代表體裁:長調(diào) 《牧歌》《遼闊的草原》,短調(diào)《嘎達梅林》《森潔德瑪》;藏族民歌代表作品:《北京有個金太陽》《北京的金山上》《宗巴朗松》《天上飄著彩虹》,藏族音樂分為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三大類。維吾爾族民歌代表作品:《掀起你的蓋頭來》《牡丹汗》《阿拉木汗》《新疆好》《達坂城的姑娘》。各民族代表樂器:藏族是扎木聶;蒙古族是馬頭琴;維吾爾族是冬不拉、彈布爾、手鼓。
8. 民歌與創(chuàng)作歌曲的區(qū)別。(見下表1)
民間器樂
1.民間器樂的演奏形式有獨奏、重奏、合奏。
2. 鼓吹樂:又稱“鼓樂”,是以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為主的民間器樂合奏。分為黃門鼓吹(用于宮廷宴飲)、騎吹(用于帝王貴族的馬上演奏)、短簫鐃歌(用于祭祀狩獵)、橫吹(用于隨軍演奏)四大類。
3.“打溜子”,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種民間器樂合奏。演奏樂器有:馬鑼、大鑼、頭鈸、二鈸四件樂器,樂曲內(nèi)容多描繪動物形象及勞動生活情景,代表曲目《錦雞出山》。
4. 吹歌:是鼓吹樂的一個類別。以吹管樂器為主輔之以打擊樂器。因多采用民歌或戲曲唱腔,所以有吹歌的名稱。
5. 江南絲竹與廣東音樂。(見下表2)
京 劇
1. 四大徽班:三慶、四喜、和春、春臺。
2. 四大名旦:梅蘭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硯秋。
3. 四大行當:生(老生、小生、武生等)、旦(青衣、正旦、花旦、刀馬旦等)、凈(花臉)、丑(文丑、武丑)。
4. 京劇的唱腔:分為“二黃”和“西皮”兩種?!岸S”的旋律平穩(wěn)、節(jié)奏舒緩,唱腔較為凝重、渾厚、穩(wěn)健,適合于表現(xiàn)沉郁肅穆、悲憤激昂的情緒?!拔髌ぁ钡男善鸱兓^大,節(jié)奏緊湊,唱腔較為流暢輕快,適合于表現(xiàn)歡樂堅毅的情緒。
5. 京劇的板式是指唱腔的板眼結(jié)構(gòu)形式。有以下形式:一板一眼(相當于2/4拍);一板三眼(4/4拍);一板無眼(相當于1/4拍);無板無眼(稱為散板)。
6. 京劇的伴奏稱為“場面”。分為“文場”和“武場”兩部分?!拔膱觥睘槌话樽?,為管弦樂部分;“武場”配合身段表演,為打擊樂部分。
7. 古典京劇的代表曲目:《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霸王別姬》選段);《海島冰輪初轉(zhuǎn)騰》(《貴妃醉酒》選段)。
8. 現(xiàn)代京劇的代表曲目:梅蘭芳《孽海波瀾》《鄧霞姑》《抗金兵》;程硯秋《荒山淚》《青霜劍》。
9. 八大樣板戲是指:《沙家浜》《紅燈記》《杜鵑山》《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海港》《龍江頌》《紅色娘子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