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晶龍+周白石
最近網(wǎng)上的一則消息在“80后”一代中引起共鳴——在廣東打工的小陳和小宋為回誰家過年大吵一番,二人為此要鬧離婚,盡管法官做了大量的調(diào)解勸導工作,但這對小夫妻還是分道揚鑣。
又到春節(jié)了,對很多年輕夫妻來說,“回誰家過年”又成了件糾結(jié)的事。不僅是遠在他鄉(xiāng)的為此爭執(zhí),就算是在同城居住的也一樣難選擇,因為不論在誰家過年,總有一方父母會寂寞,總有一個兒女要內(nèi)疚。讓兩家父母一起和孩子過吧,老人們又覺得處處不方便。除夕在哪兒過,真的不能“三全其美”?
“一年在她家,一年在我家,輪著吧。”、“永遠達不成一致,今年選擇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薄P(guān)于在哪家過年的問題,記者通過微博發(fā)起了一次調(diào)查,參與者多是35歲以下的年輕夫妻,他們都在為“年在誰家過”而糾結(jié),雖然有種種解決方案,但都覺得“不完美”。
在調(diào)查中,“每年陪一家”的做法大約占了五分之一。采用這種方法的年輕夫妻多是雙方家都在外地。這種“三地生活”的狀態(tài),讓他們只能每年“就合”一家。看似“公平”的過年策略,每年卻總有人會不開心。網(wǎng)友“舉雙手支持”說:“今年輪到陪老公回他們家過年了,我爸媽來了好幾個電話,說心里別扭,我這也不踏實?!?/p>
“雙方父母和小兩口一起過”的策略,雖然被很多人認為最合理,但網(wǎng)上調(diào)查表明,這種方法的支持率只有15%左右。選擇這種方式的多是“同城家庭”,因為雙方都是獨生子女,過年就“三合一”。不過,這種做法也會有“副作用”。網(wǎng)友“蘑菇廚師”說:“我們已經(jīng)這樣過了兩年了,可是,每次三家一起過完年,我們兩口子準鬧別扭。親家間的關(guān)系并不好處,誰說話的口氣不對了,誰在酒桌上照顧得不周到了……都是事兒。大家感覺到的并不是幸福,而是緊張。”
“分頭行動”過年法,看似無奈的選擇,但在此次調(diào)查中,也有8%左右的支持率。選擇這種方式的多是婚齡在5年以上的夫妻,他們各自回自己的父母家過年。這樣父母倒是滿足了,可夫妻雙方不得不分開過年。網(wǎng)友“小小木頭”說:“從去年開始,我們就是各回各家,其實,我們倆分開過無所謂,平時天天都在一起。可這樣也有問題,首先是誰帶孩子回家,因為雙方老人都想孩子啊。再有,我們一個人回去了,老人又認為我們是吵架了,連年都不一起過了,哎,沒法子。”
在調(diào)查中,還有12%左右的參與者提出了其他的過年方式。比如“回一家過年,給另一家的二老提供旅游資金”或是“夫妻倆回一家,把孩子放在另一家,讓老人享受歡樂”等等。不過,夫妻們也提出:“不論哪一種,反正多少有點問題?!?/p>
值得一提的是,在調(diào)查中,有10%的夫妻還明確表示,“這種事談不攏,永遠以爭吵告終?!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