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龍
大山的守望者
——專題片《我的山林我的家》拍攝二三事
□朱龍
守護山林,守望人生
得知要去拍攝全國五一勞動獎?wù)芦@得者、安徽省全椒縣瓦山林場護林員韓明道,我的心里充滿了期待。因為現(xiàn)有資料上的他,顯得有幾分傳奇——十四年來,他以殘疾之軀,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始終堅守著大山,完美地履行著一名基層護林員的職責,還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14年,168個月,5110多天……這是常人難以體會的一份平淡和漫長,而他是如何走過這漫漫寂寞路的呢?又是如何在平凡崗位上書寫出人生精彩的呢?就這樣,帶著尋求謎底的渴望,我扛著攝像機走進了大山、走近了他。
來到了瓦山腳下,便可依稀望見峰頂上一座白色的望火樓,在蒼翠群山中仿佛神來的一筆,不禁浮想起臺灣散文大家李樂薇《我的空中樓閣》中的精妙一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蔽覀円恍锌钢O(shè)備,本是興致勃勃地踏上山路,但終到望火樓時,卻已氣喘吁吁、幾欲癱倒。看來真是所謂望山容易登山難。見有客來,老韓便憨笑著迎了出來,背后是樸實的妻子張永蘭,此外還有活潑的孩子韓飛和同樣活潑的一只毛茸茸小狗。這就是老韓遠離城市、獨守寂寥的工作之處和生活之所了。
樓分三層,樓梯逼仄狹長、陡峭難上,我心一動,提議第一個鏡頭就是拍老韓上樓梯。只見失去左臂的老韓右手抓著望遠鏡,緊攥欄桿緩緩向上,鏡頭漸推到他手的位置,才發(fā)現(xiàn)他是用小拇指和無名指勾住欄桿,一點點挪動,欄桿上已滿是汗水侵蝕后的黑色印跡。看到這情景,眼中的他一下子高大起來了,十四年間,數(shù)不清他要樓上樓下地往返多少次,身殘不便的他,每次上下無疑都是一次艱難的跋涉;他從容的腳步丈量出了執(zhí)著與堅毅,更在我的心里鋪滿了敬意。
登上樓頂,瓦山林場便盡收眼底了,群山青翠直接天際。這就是老韓所守護的一方水土了。我們決定再拍老韓察望山情的畫面。鏡頭里,他神情專注地用望遠鏡向遠方瞭望,山風勁猛,刮得空蕩蕩的左邊衣袖亂飛。此時同期采訪也開始了:“每天工作多久?”“除了打水吃飯、下山巡視,就在這兒看著,一大意就有可能出問題?!薄安焕鄄环??”“十四年了,每天看個幾十遍,山下的樹我都快能認出來了。但再累再乏也得看!”鏡頭中的他,沒有絲毫對十四年單調(diào)工作的厭倦和不滿,只有樂觀的笑容,充滿著整幅畫面,更充盈了我的心。
山風呼呼地吹著,偶爾傳來鳥鳴和不知名的昆蟲叫聲,卻更顯寂寥。我看著四周,心中不禁沉思:在這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老韓每天都重復著如此單調(diào)的工作,有意義嗎?但隨即又告訴自己:有意義!正因他能堅守這份孤獨和單調(diào)的日子,才有了瓦山林場的平安,才有了這方綠茵茵的凈土。佛家有語云:守得寂寞,見得花開。老韓已見慣了山花一季季,守住的不僅是寂寞,更是自己的職責。
望火樓也是老韓一家三口生活的地方,布置很簡陋,一臺老式電視機擺在木桌上,是唯一的電器,墻上貼的畫已經(jīng)發(fā)黃,可謂家徒四壁,這就是他的“家”。看到我們一個勁拍攝“家”里的鏡頭,老韓不解:“這有什么好拍的?”我莊重地告訴他:“這正是我們想拍的?!币苍S,對于清貧、對于孤單,他早已經(jīng)習以為常,然而,這“常態(tài)”里,卻折射出一抹靜寂中的精彩、一分清貧中的滿足、一種平凡中的偉大。
采訪時,張永蘭給我們倒了一盆水洗手;看我們洗完后隨手把水潑了,嘆息了一聲:“這水還可以洗腳、澆菜的。”老韓馬上寬慰:“沒事,我再去山下挑就是。”“吃水得去山下挑?”我們歉意滿懷。老韓解釋半天,我們才明白:山上沒自來水,老韓幾乎每天就得去山下挑趟水;妻子瘦弱,兒子年幼,于是扁擔只能放在老韓肩上了。
我們的攝像機忠實地跟著老韓去挑水,只見他用右手熟練地抓起扁擔放上肩,兩頭掛著空桶,向山下走去?!疤羲奶斓么┖褚路斓么┍∫路??!笨闯鑫覀兊牟唤?,他繼續(xù)說,“夏天蚊蟲多,不穿厚點不行;冬天雪深冰滑,路特別難走,穿厚了不麻利,容易摔跤。”“摔過跤?”“家常便飯,我掌握平衡難啊,”老韓用嘴努了努自己的左臂,“少了一只胳膊不方便……”
好不容易到了山腳的水井邊,老韓沒有休息就開始打水。他用右手和嘴打了一個繩結(jié),拽著桶繩,放下鐵桶,搖晃著桶繩盛滿一桶水,彎下腰攥緊繩結(jié)……我們趕緊趴下,把攝像機放在地上,推近鏡頭,拍下老韓的艱難——普通人可一氣呵成的打水動作,他卻完成得十分費力。我們的眼睛不禁濕潤了,為他的艱難而傷感,但更為了他能克服這艱難而感動。
山路既長又險,兩邊布滿了樹枝,中間要經(jīng)過一座獨木橋,兩桶水在他的肩上左右搖晃著……問起為什么不讓組織上引一條自來水管時,他淡淡地說:“不給組織添麻煩,克服克服就行了?!笨此戚p飄飄一句話,卻折射出老韓甘于默默奉獻的情懷。只有一只胳膊的老韓,在挑水路上,已經(jīng)跋涉了十幾年了;那沉甸甸的扁擔,擔著的就是他對事業(yè)的承諾與熱愛。
滁州市電教中心的同志正認真編輯作品
老韓在山林里查數(shù)著年輪,失去的不僅是自己的歲月,還有親情。妻子張永蘭是云南人,遠嫁給老韓的同時,也就嫁給了他守護的這片山林。
當我問起多長時間能回一次娘家的時候,張永蘭哽咽了。為了照顧老韓,她已經(jīng)好幾年沒回娘家了。每當看著層嵐疊嶂的大山,張永蘭就會想念故鄉(xiāng)、想念親人,更想回一趟娘家。但為了老韓和他的山林,她只能向南遙望。在我們的鏡頭里,張永蘭的淚水從臉頰慢慢滑落,深秋的天空蔚藍寂寥,大雁排成一隊向南方飛去。我們馬上拍下這群信使,希望它們能把張永蘭的思念帶到云南、帶給親人。
每到過年,嫁出去的女兒都要回家省親。想到家鄉(xiāng)父母的想念和牽掛,張永蘭連年也過得不開心。但是她把這份思念深深埋在心里,因為望火樓、山林、丈夫、孩子成了她最深切的牽掛。回娘家,在交通日益發(fā)達的今天,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啊,但是到了張永蘭這里,卻成了一大奢望。
眼前這位柔弱的女子、這位堅強的妻子,為了山林,為了老韓,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想:老韓為了自己的職責,真是連老婆都搭上了;他的成就里,理應有她的一半。
老韓搭上的不僅是妻子,還有兒子。小韓飛只有13歲,當我們的鏡頭對準他的時候,他總是不自在,大概是在山里長大的他和陌生人交流少的緣故吧。在山上,他只能獨自玩耍,跟在他身邊的只有一條毛茸茸的小狗。這條被他叫作“小黃”的小狗,是他唯一的小伙伴。為了能讓韓飛在拍攝時放松一點,我們讓他逗逗小狗。孩子摟著“小黃”,輕輕地幫它梳理毛發(fā),小狗仰起頭用舌頭去舔孩子的臉,這本是溫暖的畫面,看上去卻有種莫名的心酸。
閑暇時,小韓飛會幫爸爸巡山,幫媽媽做家務(wù);無聊時,就一個人坐在山下的水塘邊久久地發(fā)呆——在我們看來,他總是發(fā)呆。張永蘭說,別的孩子都有小伙伴一起玩,韓飛只有“小黃”做伴。其實不僅是小韓飛,老韓和妻子,一年到頭都基本上見不到外人。為了這方水土的安全,一家三口只有拒絕人群和城市的熱鬧,與山為伴、與林為伍。
童年應該是快樂的、幸福的,小韓飛的童年卻不是。幸好,我們的鏡頭已經(jīng)記錄下“小黃”他的這個小伙伴。希望他有一天能理解父親韓明道,能讀懂:父親并非不愛他和他的母親,而是有更多的愛需要給這片山林。
拍攝結(jié)束了,我的心卻依然在思考。在我看來,老韓已經(jīng)變成一棵樹,屹立了十四年的樹,并把自己的根忠誠地扎在了這片大山中。拍攝前原擬的片名叫《堅守山林的老韓》,但張永蘭的一句話“我的家在山林,山林就是我的家”卻改變了我的想法,最終片名定為《我的山林我的家》。是的,那座山林,早已經(jīng)成了韓明道無法割舍、再難拋棄的家。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