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文
(中山大學 外國語學院, 廣東 廣州 510275 / 北京科技大學期刊中心, 北京 100083)
翻譯研究的語域分析模式
高生文
(中山大學 外國語學院, 廣東 廣州 510275 / 北京科技大學期刊中心, 北京 100083)
文章對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域思想進行了評述,提出語域的兩面性假設,認為語域 分析應該既對語篇的語義進行分析,又要對語篇的情景語境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將語域分析的思想應用于翻譯研究中,提出翻譯研究的語域分析模式,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語域創(chuàng)建和語域重建兩個重要概念和過程。
語域思想;兩面性假設;語域分析三級模式;語域創(chuàng)建;語域重建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采用人類學和社會符號學的視角來分析語言現(xiàn)象,重視對語言使用的研究,同時關注語言使用的環(huán)境及二者之間的關系,正是由于強調(diào)語境與語言的關系,即重視語域的研究,使得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與眾不同。
韓禮德(M.A.K.Halliday)從20世紀60年代初到20世紀70年代末開展了對語域分析這一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核心理論的研究,提出了語域分析的理論模式 (Halliday,1995/2005/2007,1999;Halliday & Hasan,1985),同時十分重視其理論的適用性和應用性,重視其理論對翻譯①實踐和翻譯研究的指導性(Halliday, 1962/2005/2007;1992;2001;2009)。與韓禮德同時或在韓禮德之后,不少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學者對語域進行了研究,國外從事語域研究的主要有斯品瑟和格里高利(Spencer & Gregory,1964)、格里高利(Gregory,1967;1988)、格里高利和喀魯爾(Gregory & Carroll,1978)、哈桑(Hasan,1995)、馬丁(Martin,1992/2004;1999)和麥蒂森(Matthiessen,1993)等;國內(nèi)主要有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1989)、朱永生(1987)、張德祿(1990)等。但令人遺憾的是,語域研究一直沒有取得重大成果,沒有得到實質(zhì)性發(fā)展,在翻譯研究中應用的范圍和規(guī)模也很有限。本文擬對韓禮德為代表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域分析的思想進行再思考,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個翻譯研究的語域分析模式,旨在既為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域研究注入新的動力,同時又為翻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語域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核心概念之一。關于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域思想的發(fā)展、主要內(nèi)容、主要分歧等,“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域思想流變”(高生文、何偉,即出)一文已做了詳細梳理和評述,這里不再贅述,下面只對與本研究相關的語域思想進行討論。
在韓禮德的語域分析框架中,情景語境是語言外的一個層次,是由話語范圍、話語基調(diào)和話語方式組成,并由這三個變量來描寫和界定的。而在對語篇的語域分析中,韓禮德也是用這三個情景語境變量來描寫和分析語域的。語域和情景語境不在同一個層次上,語域是一個語義概念,而情景語境是語境概念;而語義、詞匯-語法、情景語境都用自身的內(nèi)容進行描寫和分析,但為什么用情景語境來描寫和分析語域呢?
韓禮德對用情景語境變量分析語篇的語域的原因沒有進行說明,這勢必會使人產(chǎn)生像馬丁等學者的誤解,即情景語境就是語域。那么情景語境就是語域嗎?按照韓禮德的語域思想,情景語境顯然不是語域。
我們贊同韓禮德的語域構想,但同時認為,對用情景語境來描寫語域這一做法的原因進行解釋和討論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直接影響對語域本質(zhì)的理解和語域分析的方向。
語域是研究語言在社會交際中的使用問題,是語言和語境之間的一個接口,情景的變化肯定會導致語言使用的變化,即引起語義的不同,從而導致語言表達形式的不同。按照這樣的理解,我們完全可以認為,語域具有兩面性,即既有情景語境的因數(shù),又有語義的因數(shù),二者缺一不可。基于這樣的認識,韓禮德用情景語境的三個變量來分析語篇語域的原因便可以理解,馬丁等學者用語域指代韓禮德的情景語境的部分原因也可得以解釋。語域的位置以及情景語境、語域和語言的關系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 語域的實際位置
圖2 情景語境、語言和語域的關系
語域的兩面性特點給語篇分析和翻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語域具有兩面性的特征,那么,語域分析的內(nèi)容就不僅包括情景語境方面的內(nèi)容,而且要包括語篇語義方面的內(nèi)容,將二者結合起來才全面。
對語篇進行分析,首先面對的是作為產(chǎn)品的語篇,因此,在分析順序上,應該先對語篇的語義進行分析,從語篇中分析出其語篇特征(包括各種問題),然后再從情景語境方面對這些特征進行分析,兩相比較,才能看出語義分析的結果是否合適,才能判斷語篇是否得體。語篇分析的結果只要在情景語境中能得到解釋,與情景語境能取得聯(lián)系,這個結果就是合適的、得體的、正確的,就是可以接受的。否則不可以接受。
創(chuàng)作涉及對語境的分析,翻譯涉及對原文語篇的分析,翻譯研究涉及對原文語篇和譯文語篇的分析。在語域分析中,普通讀者、譯者和翻譯研究者首先都是讀者,但翻譯研究者所涉語域分析最為復雜,為本研究的中心所在,下文從語域分析的視角來討論翻譯研究的過程和本質(zhì)。為便于分析,將結合作者創(chuàng)作和譯者翻譯的過程進行討論。
3.1 一級語域模式——作者的語域模式
從社會符號學的角度看,世界是一個無所不包的符號系統(tǒng)(system of code),人類生存其中的是社會符號系統(tǒng),其中語境和語言是這個系統(tǒng)特有的兩個子系統(tǒng),情景語境與語言的距離最近,情景語境是社會人(social man)交際的直接環(huán)境,語言是社會人交際的手段,二者是社會交際必不可少的因素。
作為話語發(fā)出者的作者,即語篇的原始創(chuàng)作者,在形形色色的社會活動中發(fā)現(xiàn)或找到了他/她認為有價值的意義,這是作者對社會或社會意義的理解和對社會意義進行的判斷和選擇。作者理解到的這個意義叫做元意義(meta-meanings)或前意義(pre-meanings)②。然后,作者把這些意義用語言來表征,把元意義或前意義與語言結合在一起,情景語境與語言的結合形成語域,這些元意義便開始從情景語境或社會中流入了語言,在作者的大腦中成形,成為語義的存在,這時的語義或語域既有情景語境成分,又有語言成分,具有兩面性特征。接下來,以語域形式存在的語義通過語法化過程,作者在詞匯語法系統(tǒng)中做出相應的選擇,進行措辭、最后語義進入語篇,并以語篇的形式沉淀下來,這樣,語義就成為可以閱讀、理解、交流、流傳和研究的有形存在或事物存在。這個情景語境和語言的結合過程,或意義從元意義到語義的過程叫做語域化過程(registerialization)或語義化過程(semanticalization),即作者建構語域的一個過程,為一級語域模式,及作者的語域模式(如圖3所示)。
圖3 一級語域模式——作者語域模式
3.2 二級語域模式——譯者語域模式
譯者與作者不同。翻譯過程比創(chuàng)作過程要復雜得多。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首先要從原文語篇中理解或發(fā)現(xiàn)原文作者包裝在原文中的語義,然后把這些意義用目的語表達出來,譯者從原文中理解或發(fā)現(xiàn)的這些意義最后沉淀在譯文語篇中,供目的語讀者來閱讀和理解。這個過程如圖4所示。
圖4 二級語域模式——譯者語域模式
創(chuàng)作和翻譯過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創(chuàng)作中,意義由情景語境中來,作者把元意義或前意義,即情景語境,與語言結合起來形成語域,即語域I,然后通過語法把語義包裝到語篇之中,使語義成為可以操作的存在(物)。而翻譯過程實際上是由兩個過程組成,一是理解過程,二是翻譯過程,或叫轉換過程。在理解過程中,意義不是直接來自情景語境,而是譯者從原文語篇中理解或發(fā)現(xiàn)的,是譯者逆向把原文語篇與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情景語境聯(lián)系起來,盡可能還原原文語域,并做出選擇;然后把這個語域,即圖4中的語域I,與譯者的個人經(jīng)驗、目的、讀者等情景語境因素結合,這可以看做是譯者的情景語境,再與目的語結合,這樣原文語篇表達的語義才進入目的語中,譯者建立新的語域,即語域II,最后通過語法化把語義用目的語表達出來,完成翻譯過程。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無論創(chuàng)作還是翻譯,都由兩個過程組成,即理解和表達。創(chuàng)作中的理解實際上是把情景語境與創(chuàng)作語言聯(lián)系或結合的過程,即創(chuàng)立語域的過程;創(chuàng)作中的表達過程是作者把這些理解到的語義通過詞匯語法轉變成作為產(chǎn)品的語篇的過程。翻譯中的理解又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譯者把原文與作者創(chuàng)作有關情景語境聯(lián)系起來,重建原文語域的過程,即圖4中的語域I,這個過程與作者創(chuàng)作時創(chuàng)立語域的過程方向相反,作者是從情景語境到語言,譯者是從原文語篇到情景語境,由于建立和重建語域的操作者不同,方向不同,這兩個語域的內(nèi)容肯定也有所不同;第二個階段是譯者把從原文語篇預測或重建的語域與目的語語言結合或聯(lián)系的過程,是建立圖4所示語域II的過程,最后,啟動目的語詞匯語法機制,將理解到的語義在語篇中表達出來。翻譯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個實現(xiàn)重建作者的語域和建立譯者自己的語域這兩個語域對等的過程,也就是語義從原文流向譯文的過程,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因為語義直接影響和制約詞匯語法系統(tǒng)的選擇,最后影響譯文語篇的成功與否。韓禮德等是十分重視語域對等在翻譯中的價值的。(Halliday,1992;2001;2009)
因此,完全可以說:(1)翻譯中,理解就是將語篇與語境聯(lián)系的過程,是一個重建和再創(chuàng)建語域的過程,語篇只要能與語境取得或建立聯(lián)系,語篇就是有意義的或成功的,理解就是正確的,理解=語境+語言=語義存在=語域的建立,語域的重建是語域分析一個重要的概念,關于語域重建的內(nèi)容、方法和原則已超出本文的研究范圍,不做討論;(2)韓禮德認為,語言是一個語義系統(tǒng),語篇是一個語義單位。其實社會是一個符號系統(tǒng),一個更大的意義系統(tǒng)。語義從社會中來,在語言中得以形式化,語域處于語義和語篇之間,處于語言系統(tǒng)和語篇示例之間,是一種語義潛勢,既是語義的類型,又是語篇的類型,是一個相同的現(xiàn)象,只是觀察的角度不同而已;(3)創(chuàng)作是一個情景語境與語篇結合的過程,是一個創(chuàng)立語域的過程,翻譯是一個重建與再創(chuàng)立語域的過程,重譯就是重復這樣的過程,這樣的過程周而復始,不斷重復。不同的不只是語言,語域或與語境結合了的語義也不斷創(chuàng)新,是不變和變化的結合體。這樣,語篇不斷流傳,語義不斷流傳,最后語篇可能成為經(jīng)典,成為歷史和文化的組成部分。
3.3 三級語域模式——翻譯研究者的語域模式
對于翻譯研究者來說,其語域模式與作者和譯者的都不同,翻譯研究者沒有作者和譯者用具體語言表達的過程。翻譯研究也有兩個過程,一是對原文和譯文的理解過程,二是對一個或多個譯文進行評估的過程。在理解過程中,又有兩個過程,即一個是對原文的理解,一個是對譯文的理解。研究者可以先分析原文,也可以先分析譯文。如果是前者,他/她首先面對的是原文語篇,與翻譯中的理解過程一樣,先逆向重建原文的語域,這個語域再結合研究者自己的目的、判斷等變量,形成一個研究者自己的語域,這時,這個語域是研究者用源語表征的語域,在研究者大腦中也可與譯語結合,是研究者用于研究譯文的語域,十分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翻譯研究者在重建原文語域的過程中同時創(chuàng)建了研究者自己的語域,兩個過程同步。然后,研究者用同樣的方式去理解譯文,如果譯文有兩個,需分別對其進行理解,即將譯文語篇與重建的譯文情景語境結合,重建譯文語域翻譯研究的第二個過程就是用研究者自己的語域內(nèi)容與重建的譯者的語域內(nèi)容進行比較的過程,找出譯文語域的對等和偏離內(nèi)容。有時對等不一定就是對的,偏離也不一定就是錯的,這些翻譯現(xiàn)象只要在語域層面能做出解釋,就可以接受,這應該是對譯文評價的標準之一。
翻譯研究也可以從分析譯文開始,先還原或重建譯者翻譯的語域,然后按照前文所述方式,研究者根據(jù)原文建立自己關于原文的語域,最后將前者與后者比較,對譯文做出評價。這里需指出的是,在翻譯和翻譯研究中,原文只有一個,譯文可有無數(shù),譯文可能有問題或出錯,但原文永遠是正確的;譯者和研究者根據(jù)原文建立的語域是語域研究的根據(jù),是譯文評估的基礎和規(guī)則,而研究者重建的譯者的語域是翻譯研究的對象,它可能與譯者和研究者自己的語域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即可能正確,也可能不正確,兩者相比,研究對象遠遠沒有研究規(guī)則重要。
這是本研究所指語域分析中的第三級語域模式,即翻譯研究語域模式的內(nèi)容。語域分析的三級模式中,作者、譯者和翻譯研究者三者分工不同,但都為了表達和傳遞基本相同的意義,這個基本相同的意義以語域的形式表征;三級語域的發(fā)展中,后一級語域的內(nèi)容總是在前一級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不同譯者和研究者總會基于不同個人和時代的認知從原文中釋解出符合其個人和時代價值的新的意義,也就是建立了同中有異的語域。因此,翻譯中要求的語域對等,不是絕對的對等,絕對的對等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否則原文永遠沒有新意,也不可能得到傳承;語域對等是一種動態(tài)的對等,只有這樣,原文在不斷的翻譯和闡釋中,被不斷注入新的意義,成為時代、社會和人類取之不盡的思想源泉。翻譯就是一部語義形成和流傳的歷史,是經(jīng)典的發(fā)展歷史,是理解和表達的歷史,是語域不斷重建和發(fā)展的歷史,是文化傳承的歷史。三級語域模式的運作方式如圖5所示。
圖5 三級語域模式——翻譯研究者語域模式( 圖中虛線箭頭表示“也可以”的意思)
綜上所述,從語域的兩面性假設和翻譯研究的語域分析模式討論,可以看出,語域是一個語義概念,翻譯實際上就是譯意。由于原文作者和譯文譯者的不同,譯文表達的意義和原文表達的意義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就譯文而言,譯文與原文的語義對等,即語域對等是相對的、動態(tài)的。從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角度看,任何語篇都是三種語義的集中體,任何語篇都表征著三種語義,即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這三種意義中,概念意義是語篇的物質(zhì)基礎,是語篇賴以存在的根本,兩個語篇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其概念意義的不同。因此,在翻譯研究中,我們對譯文的評價就至少有兩條標準為依據(jù):1)語域對等不是絕對的,而是動態(tài)的。但原文的概念意義,尤其是經(jīng)驗意義在譯文中要保持不變,經(jīng)驗意義變化越大,譯文就越不是譯文了;2)譯文中的偏離只要能與情景語境取得聯(lián)系,就可以接受。但所聯(lián)系的情景語境從文化和傳統(tǒng)上必須是正確的或合適的,否則,即使符合情景語境,譯文的偏離也是不能接受的。
本文對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域分析的發(fā)展和傳承進行了全面梳理和評述,對韓禮德和馬丁的語域觀點進行了分析,指出其根本區(qū)別,并提出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即韓禮德用情景語境三個變量來分析語域,但令人遺憾的是,他沒有對這種分析方法的原因進行解釋。而這種分析方法的原因非常重要,它是我們認識語域的本質(zhì)、把握語域分析方向的前提。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討論,對其中的原因進行了闡釋,提出了語域的兩面性假設。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語域分析進行了新的思考,提出了語域分析新思路和新模式。認為語域分析不僅包括對語義的分析,而且應該對所涉情景語境進行分析,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才合理和全面。
最后本文提出翻譯研究的語域分析模式,對模式運作機制進行了詳細剖析,并提出了譯文的評價標準。同時,提出了創(chuàng)建語域和語域重建兩個極其重要的語域分析概念。本文認為,創(chuàng)作語篇的過程就是創(chuàng)建語域的過程,作者首先對情景語境進行選擇,然后把這些選擇到的元意義或前意義與語言結合,即語域化,其中語義來源于語境。在翻譯研究中,閱讀或理解原文和譯文語篇的過程就是重建語域與再創(chuàng)語域的過程,就是將原文和譯文語篇與作者創(chuàng)作和譯者翻譯的語境聯(lián)系的過程,譯文只要能與語境聯(lián)系,譯文就有意義,理解就是有道理的;語篇一經(jīng)創(chuàng)作,其實際情景語境便消失或部分消失,社會意義就以其他形式沉淀在語篇之中,重建語域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將個人和時代的價值觀念加入到語域當中,給語篇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使得語篇不斷煥發(fā)生機,最后成為人類的思想寶藏,而這些語義是直接來源于語篇的。因此,我們可以說,經(jīng)典發(fā)展的歷史就是語義流傳的歷史,就是對語篇理解的歷史,就是語域重建的歷史,就是語篇翻譯的歷史。
語域分析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把語域研究納入其理論框架之中,把語言與語言使用的環(huán)境社會語境聯(lián)系起來,這樣,研究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內(nèi)容進一步豐富,角度更加科學,對翻譯研究和翻譯實踐更有指導意義。希望本文能夠引起學界對語域研究及其在翻譯研究中應用的更多關注,推動語域分析及其在翻譯研究中應用的更大發(fā)展。
注釋:
① 在本文中,翻譯既指語內(nèi)翻譯(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又指語際翻譯(inerlingual translation) 。
② 社會意義、元意義或前意義實際上就是情景語境的內(nèi)容,是一種符號存在。為了突出情景語境就是語義的源頭,為了突出韓禮德的語域觀點,即語域就是研究人類是如何交際、如何用語言做事、如何交流意義的,我們將情景語境的內(nèi)容叫做元意義或前意義或社會意義。
[1] Gregory, M. Aspects of varieties differentiation[J].JournalofLinguistics, 1967,(3):177-198.
[2] Gregory, M. & S. Carroll.LanguageandSituation:LanguageVarietiesandTheirSocialContexts[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8.
[3] Gregory, M. Generic situation and register: A functional view of communication[A]. In J. D. Benson, M. J. Cummings & W. S. Greaves (eds.).LinguisticsinaSystemicPerspective[C].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8.301-329.
[4] Halliday, M. A. K. & R. Hasan.Language,ContextandText:AspectsofLanguageinaSocial-semioticPerspective[M]. 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5.
[5]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theory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J].RivistaInternazionalediTecnicadellaTraduzione, 1992,(0):15-25.
[6] Halliday, M. A. K. Computing meanings: Some reflections on past experience and present prospects[A]. A plenary speech at PACLING 1995. Reprinted in J. J. Webster (ed.).ComputationalandQuantitativeStudies(Vol. 6intheCellectedWorksofM.A.K.Halliday) [C].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5/2005/2007. 239-267.
[7] Halliday, M. A. K. The notion of “context” in language education[A]. In M. Ghadessy (ed.).TextandContextinFunctionalLinguistic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9. 1-24.
[8] Halliday, M. A. K. Towards a theory of good translation[A]. In E. Steiner & C. Yallop (eds.).ExploringTranslationandMultilingualTextProduction:BeyondContent[C]. Berlin and New York: Mounton de Gruyter, 2001.13-18.
[9] Halliday, M. A. K. Linguistics and machine translation[J].ZeitschriftfürPhonetik,SprachwissenschaftundKommunikationsforschung, 1962,(1-2):145-158. Rprinted in J. J. Webster (ed.).ComputationalandQuantitativeStudies(Vol. 6intheCellectedWorksofM.A.K.Halliday)[C].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2007. 20-36.
[10] Halliday, M. A. K. The gloosy ganoderm: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J].ChineseTranslatorsJournal, 2009,(1):17-26, 92.
[11] Hasan, R. The conception of context in text[A]. In P. Fries & M. Gregory (eds.).DiscourseinSociety:SystemicFunctionalPerspectives:MeaningandChoiceinLanguage:StudiesforMichaelHalliday[C]. Norwood: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5.183-296.
[12] Martin, J. R.EnglishText:SystemandStructure[M].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Benjamins /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2/2004.
[13] Martin, J. R. Modelling context: A crooked path of progress in contextual linguistics[A]. In M. Ghadessy (ed.).TextandContextinFunctionalLinguistics[C].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Benjamins, 1999. 25-61.
[14] Matthiessen, C. M. I. M. Register in the round: Diversity in a unified theory of register analysis[A]. In M. Ghadessy (ed.).RegisterAnalysis:TheoryandPractice[C]. London: Pinter, 1993.221-292.
[15] Spencer, J. & M. J. Gregory.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tyle[A]. In N. E. Enkvist, J. Spencer & M. J. Gregory (eds.).LinguisticsandStyle[C].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57-105.
[16]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 系統(tǒng)功能語法概論[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17] 朱永生. 有關語域的幾個問題[J]. 山東外語教學 ,1987,(4):24-28.
[18] 張德祿. 語域變異理論與外語教學[J]. 山東外語教學, 1990,(3):45-49.
[19] 高生文,何偉.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域思想流變[J]. 即出.
Register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GAO Sheng-w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 Journals Publishing Center,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The paper makes a brief review of register analysis in SFL.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register, it proposes a registerial duality hypothesis and thereby puts forward a new method of register analysis, that is, register analysis should include the semantic and the situational context analysis of text. At the same tim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of register analysis, i.e. construction of register and reconstruction of register, are defined, and a triple model and its working process of register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s proposed and described as well.
registerial thoughts; registerial duality hypothesis; a triple model of register analysis; construction of register; reconstruction of register
2013-07-10
本文為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項目(項目編號:FRF-SD-12-024A和FRF-TP-09-025B)的階段性成果。
高生文 (1965-), 男,漢族,山西左云人,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編輯。研究方向: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及翻譯研究。
[文獻標識碼] A [文獻編號] 1002-2643(2014)01-0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