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巍
(吉林化工學院理學院,吉林吉林132022)
目前,大學生厭學現象嚴重,普遍表現為逃課,上課玩手機,睡覺,遲到早退,考試作弊等行為.經調查,大學生“厭學癥”的原因主要包括學生個人因素,還有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國內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生存在比較普遍和嚴重的厭學現象[1],外部原因包括學校的專業(yè)課程設置、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學技巧和授課方式以及教師對學生主體的認識等教學因素以及就業(yè)壓力、社會風氣等社會因素;內部因素主要包括學習動機不足、學習內容的感興趣程度,缺乏學習目標、學生投機心理等[2-5]以往對大學生厭學的分析,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層面上,對大學生厭學的評價通常是有點厭學,比較厭學,特別厭學等定性詞語,對大學生的具體厭學程度把握不是很好,不夠精確,有必要用數學的語言對大學生厭學進行量化分析.本文建立了大學生厭學的結構方程模型,期望所建立的數學模型對學生個人、家庭、社會、學校等各方面對提高當代當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予指導,減少厭學現象,使大學生學習主動性得以提高.
本文通過網上問卷調查形式,對兩所普通高等學校的大一大二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數據采集于2014年3月5日~6月10日,問卷共設置了17個題目,分別針對影響大學生厭學的內源潛變量測量指標(Y)和外生潛變量測量指標(X).共發(fā)放調查問卷500份,最后回收486份,其中有效問卷率占93.6%.并運用SPSS15.0軟件對文中調查數據處理,異常數據進行了剔除,缺失數據用樣本均值代替,經過信度分析計算,我們得到信度最小值為0.756,最大值為0.803,問卷表整體信度為0.852.可見,觀察變量可信度較高,調查問卷內在一致性水平較好.
根據實際觀察與調查,得出大學生厭學原因主要來自四個大方面的因素和諸多影響因素,我們想知道的是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以及社會因素哪個對大學生厭學的影響程度大,基于這一目的,并聯系結構方程模型理:運用 AMOS17.0軟件建立結構方程模型圖,通過代入處理好的數據軟件進行運算,得到了圖1的各項參數值.
圖1 大學生厭學的結構方程模型
結構方程模型建立:
測量模型
結構模型:
根據應用AMOS軟件繪制的結構方程模型路徑圖,及所建立的結構方程模型,將獲得的數據用SPSS軟件導入運行,分析結果如下.
結構方程模型擬合度檢驗的常用指標有[6]:擬合優(yōu)度的卡方檢驗、擬合優(yōu)度指數GFI、近似誤差的均方根RMSEA、規(guī)范擬合指數 NFI、調整擬合優(yōu)度指數AGFI(Adjusted Goodness ofFit Index)、非規(guī)范擬合指數NNFI.模型優(yōu)度檢驗模型見表1.
表1 模型優(yōu)度檢驗模型
為了提高模型的擬合性,通過Amos軟件[7-8]提供的修正指數對表1中構建的大學生厭學影響因素假設模型進行修正.就統(tǒng)計學意義而言,修正指數即是指自由度為1時,前后兩個估計模型卡方值之間的差異值,它是參數是否界定錯誤的重要標準,如果某一參數修正指標過大,就應將其改為自由參數,以提高模型的擬合度.關于修正指數的大小,一般認為當修正指標值大于3.84時才有修正的必要[9-10].
表2給出了修正前模型擬合指數,表3給出了模型修正后的運算結果.對比可以看出,可各項擬合指數與初始模型差異不大.雖然釋放了一個自由參數使得χ2/df值與AIC值略有增大,但由于模型修正時去掉了不具有顯著意義的假設路徑關系,說明研究結果更具有現實性和解釋性.
表2 模型修正前擬合指數
表3 模型修正后擬合指數
個人因素
從模型結果看,對“大學生厭學”的影響最明顯的因素就是“個人因素”路徑系數為(0.540),表明個人的學習目標越不明確,基礎好自學能力差,沒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和適應力,是導致當代大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
學校因素
圖1的結果顯示:第一,“學校因素”對“大學生厭學”也有較顯著的正影響(0.273),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學校條氣氛環(huán)境差,教務處管理不善,加上教師的師德水平較差,對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夠,教學方法古板,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如學生上課玩手機等現象,這直接會導致影響到其他同學,漸漸成風,是學生的厭學情緒和厭學行為越來越嚴重.
社會因素
樣本數據中對“社會因素”這一潛變量進行測量的指標有3個,包括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衡量尺度、教育與產出的一致程度及社會上對知識分子的尊重程度.“社會因素”對“大學生厭學”的影響因子并不是很大(0.202),其中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衡量尺度在大學生厭學原因分析中占的權重最大,理論上社會公平性越高,對人才越重視,學生學習動力越足;
家庭因素
模型結果表明“家庭因素”這一潛變量對“大學生厭學”和“學生個人因素”沒有太大的正影響(0.102和0.208),但是理論上看,個別家庭背景特別好的畢業(yè)可以安排工作的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厭學情緒明顯而家庭條件稍差,父母對孩子管教嚴格的孩子學習動力比較足.家庭和睦程度對的大學生厭學影響也不明顯.
本文運用結構方程模型選取四個方面(學校、家庭、個人、社會)對大學生厭學現象進行分析,得到了影響大學生厭學的幾個主要因素及其指標.避免了主觀因素的干擾.當然,原因分析的準確與否也與調查的數據的客觀性有關,本文采用抽樣調查形式獲得數據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數據的合理性.本文得到的成果有助于學生自身如何提高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同時有助于高校如何改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出了個人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厭主要因素,學校影響因素次之,社會因素有一定影響,家庭因素影響最弱.
[1] 王漢文.大學生厭學現象探析[J].江漢大學學報,2000,17(2):105-107.
[2] 唐芳貴,肖志成.大學生厭學的教學因素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04,4:105-106.
[3] 江濱.大學生厭學現象探析及對策[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4,4(3):142-144.
[4] 趙純海.大學生厭學現象新探[J].波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8(2):123-125.
[5] 陳衛(wèi)東.新時期大學生厭學現象分析及其對策[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21(2):232-236.
[6] 邱皓政.結構方程模式L ISREL的理論、技術與應用[M].臺灣: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03.
[7] 姚杰,池宏,計累.帶有潛變量的結構方程模型在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管理科學,2005,13(2):44-50.
[8] 王重鳴,陳民科.管理勝任力特征分析:結構方程模型檢驗[J].心理科學,2002(5):513-516,63
[9] 黃芳銘.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M].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5.
[10]郭志剛.社會統(tǒng)計分析方法——SPSS軟件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