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遼寧省委創(chuàng)造性地部署開展“機關轉作風、為民四服務”實踐活動,深入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半年過去了,全省各級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用豐富多彩的實踐作證,這絕不僅僅是一紙文件、一個號召、一次活動,而是把人民群眾的所愿、所需、所急、所憂,作為服務的第一信號、第一標準和第一追求,向全省人民群眾作出一次莊嚴承諾后的認真踐諾,真正做到了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期間充分肯定遼寧開展的“立足本職四服務”實踐活動效果很好。
毛澤東說:“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薄盀槊袼姆铡本褪侨「骷夵h政機關和黨員干部“最講認真”的一次全方位大行動。事實是勝于雄辯的,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省有83055個機關推出了各種立足崗位優(yōu)勢和特點的優(yōu)化服務措施。省委各部門率先垂范,以更高的要求、更好的作風、更嚴的紀律、更實的措施,將整個工作布局、思路、理念,著力面向基層和群眾。群眾關切的熱點和難點就是工作的重點,科學決策、深入基層、置身群眾可謂是方興未艾。省、市政府各部門深化改革、簡政放權、調整職能、公開政務、便民利民,把工作重心下移,把精干力量向一線崗位傾斜,上上下下初步形成一種“由我來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服務風氣。省政府53個部門2781項行政權力的辦理依據、申請條件、工作流程、收費標準等要素全部在省政府門戶網站公開,省直23個具有行政審批權限部門設立了辦事大廳,14個市、100個縣(市、區(qū))均建立了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市、縣、鄉(xiāng)、村四級全覆蓋的政務服務體系基本形成。領導干部帶頭走入基層和群眾、主動上門服務,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全省37名省級黨員領導干部和1116名廳局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基層服務群眾,共幫助基層黨組織解決實際問題8763個。全省各級黨政機關2.4萬多個黨支部與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26萬多名機關干部積極深入一線、置身群眾當中,各級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45.3萬個。全省90.6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qū)報到,為基層和群眾辦實事、好事。這些數字的背后,是一個個生動的新時期黨群、干群“魚水情”故事,從而把民生工程升華為民心工程,把工作獎杯轉化為群眾的口碑。
古人說,“樂民之樂,民亦樂之;憂民之憂,民亦憂之”。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建立長效機制,這樣才能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遠不脫離群眾,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心連心?!盀槊袼姆铡币约ぐl(fā)正能量、遏制“四風”的視角和智慧,把一次活動推進為各級黨政機關的制度體系,并不斷向黨員干部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和價值追求、行動標準轉變,使“為民四服務”凸顯了當下的針對性和重要意義。毛澤東還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在堅持“為民四服務”問題上,黨員干部做一陣子好事、做一時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代又一代做好事而不做壞事。這是對“為民四服務”是一陣風還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追問,是對建立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長效機制的考量,更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晴雨表。我們今天的回答是,“為民四服務”,是遼寧廣大黨員干部永葆黨的政治本色的鄭重宣言,更是一種政治操守、價值取向和制度內核,必將隨著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始和推進,站到一個新的起跑線上,向新的目標你追我趕,跑出更遠征程的一路豪氣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