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狗
從小我就恐懼過年走親戚,雖然有好吃好喝,但親戚們的盤問實在讓人不堪其擾。不過,我也有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辦法。每次我都背上書包,到了親戚家,簡單拜年寒暄后,迅速占領一間人跡罕至的房間,對外宣布“我要寫作業(yè)”,然后鎖上門,一個人在屋里逍遙自在地看課外書。上了高中后,走親戚時間基本上就被同學聚會取代了。
我姐作為中國式被逼婚的先驅(qū)及代表,更是有重度恐親戚癥。親戚們從我姐那里得不到滿意的回答,就會轉(zhuǎn)而進攻我媽:“她到底為啥???”“是不是有什么不能說的情況?”“快別叫在外面工作了,回來大家一起給張羅張羅”于是,親戚走后,又接力上了娘親無休止的嘮叨。因此,我姐定了個規(guī)矩:走親戚一律不去,如果有人來家里,立馬就出門,直到人家走了才回來。
有網(wǎng)友總結(jié)出《親戚聚會發(fā)言大綱列表》?!敖Y(jié)婚了嗎”“對方啥情況”“生孩子了嗎”,都是知識要點,頻次最高也最難回答的當屬“一個月賺多少錢”。說是親戚,倒更像變身的警察蜀黍和暗訪記者。
我家今年春節(jié)要給老爸辦七十壽宴。對于我們姐倆來說,若干年一直躲著的親戚們,這次無論如何都要“一勺燴”了。我嫁了個年紀相差懸殊的丈夫,我姐至今未婚,這些都是“焦點訪談”的猛料。不過,我們也有絕地反擊計劃。
一見面,我倆就先下手為強:“三哥,你家娃該考大學了吧?成績咋樣???今天咋沒來呢?”“四姐,我外甥大學畢業(yè)了吧,現(xiàn)在干啥呢?”“矮油!大侄子都29了,結(jié)婚沒?有對象沒?為啥啊,咱家這么個大帥哥差哪兒???”親戚們有的胡亂應付幾句,有的慌忙岔開話題。
大姨家的二表姐見縫插針,終于找到機會問我姐:“你咋樣???還結(jié)不結(jié)婚啊?”我姐不慌不忙回答:“有就結(jié),沒有就不結(jié)唄,這事兒,著啥急!”二表姐惋惜地說:“你和大舅家老大一樣大吧,人家孩子都上初中了?!毖劭次覌屵@時已經(jīng)臉上掛不住了,我姐臉不變色心不跳地接道:“姐,我外甥結(jié)婚也有七八年了吧,咋還沒要小孩兒呢?你看三姨家二哥的孩子都馬上要當?shù)四?。什么情況啊這是?我都替你著急了呢?!便读藥酌腌姾螅斫銓擂蔚卣f:“是啊是啊,他們說他們有自己的計劃”我在一旁接道:“你們可不能催他。你們可不知道,這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都多不容易!尤其是像我外甥這樣,沒置辦房子也沒置辦車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啊”
后來,這頓飯吃得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