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永寧
黎遂球,字美周,萬歷三十年(1602年)生于廣東番禺,明末學者。他曾加入張溥的復社,是嶺南復社的標志性人物。明天啟七年(1627年),26歲的黎遂球以易經(jīng)中第二十一名,舉于鄉(xiāng),崇禎八年(1635年)十一月,編定《周易爻物當名》(后面引述均直接使用書名章節(jié)名)。甲申(1644)事變,明朝覆亡,遂球擁唐王抗清,南明隆武二年,即清順治三年(1646年),45歲的黎遂球以兵部主事提督水師與清軍激戰(zhàn),困守贛州凡數(shù)月,十月四日,與胞弟遂琪,仆從盧從贊、梁義、陳廣金等30余人同日死于國難。卒后3年,永歷朝詔恤殉難諸臣,贈遂球兵部尚書,謚忠愍。
黎遂球著述甚多,有《蓮須閣集》《詩集》《周易爻物當名》傳世,俱見《明史·藝文志》,其中《周易爻物當名》是其代表性的易學著作。他曾經(jīng)想著《易史》,但此書并未完成①《周易爻物當名·伍崇曜跋》引《廣東新語》云:“《易史》未有成書,余嘗欲踵為之,而《易外》固迥殊《易史》也。則先生言易者,獨是書存耳”。。他的著作曾遭禁毀,《詩風史》《史 》等均亡佚?!渡忢氶w集》中(包括相關的《蓮須閣文鈔》《乾坤正氣集》)有不少文字談到易學,也是研究黎遂球易學思想的重要文獻。
黎氏解易,“以人事而著卦爻”(《周易爻物當名·黎遂球序》),查繼佐亦認為,黎氏“通易,精史學。以全史事編入大易卦爻,以爻配事,以事例爻,博于義類。極其數(shù),通其變,名為《易史》。以為經(jīng)世之書”(《周易爻物當名·美周黎公傳》)。張溥云:“后人以《春秋》言治亂,不若以《易》言治亂之尤長也。美周天性忠孝,讀史尤詳。遠覽近察,悉寓于易。以爻配事,以事例爻,不煩太卜立筮?!保ā吨芤棕澄锂斆堜咝颉罚?/p>
職是之故,學界一般認為,黎遂球的易學是援史證《易》的史事易學,強調(diào)其注意用世和為國殉節(jié)的精神價值②參見黃忠天:《史事宗易學研究方法析論》,載《周易研究》2007年第5期。又參見黃忠天:《易學與世變——明清之際的史事易學》,載第二屆“《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會議論文集,2008年12月6-7日,高雄師范大學。,即所謂“由黎子之說,可以振圣人之教”(《周易爻物當名·章序》)。但是“為國殉節(jié)”和注重用世并不能表明黎遂球的易學有學術性。從史學主張看,黎遂球認為:“儒者明經(jīng),不過學為人臣?!薄袄枳右詾橹芄~,凡以明人臣之學云爾?!钢c子也,夫之與婦也,兄之與弟也,不待交而交者也。朋也友也,君之與臣也,必待交而交者也。待交而交,則是非邪正之徒,不可以不辨。君子小人之等,不可以不嚴。黎子察陰陽之質(zhì),定吉兇之性,略置天美,敦舉義合,其亦有憂患之思乎。”(《周易爻物當名·章序》)他所講的,還是以君主心術行為和君子小人之辨為核心,主張君敬臣忠、男主女從、懲忿窒欲的老套套。
盈之必有溢也,榮之必有辱也,其位高者其身危,其功高者其禍慘,故曰富不如貧,貴不如賤,此其所以征兇也。是故人主知之,不可以不懲忿窒欲。佞幸不進吾前,讒間不乘吾怒,然后可以得不家食之臣。是故十朋之龜,靈龜也。不食則無欲。無欲,吾何得以豕交獸畜之?(《周易爻物當名·損》)
履者禮也。以禮而行,其庶幾無次且乎。是以上下辨,民志定,其在上者斯謂之君子,無位者斯謂之小人。(《周易爻物當名·夬》
為了強調(diào)“天地可變而終不可以易乎其位”(《周易爻物當名·易爻總論》),黎遂球還反對地球說:
西人云,天包于地,故地之下皆天,人首頂天而足立地,地居天內(nèi),如雞卵然?!贫恐羧私缘箲矣谑?。而《周易》所稱天尊地卑以為貴賤之位者,皆無可定。使世人皆信之,其禍將不可底止?!嵘w憂其說之流以禍世,將來無君臣上下之分,皆此之階矣。①黎遂球:《蓮須閣集》,載《四庫禁毀書叢刊》第183冊,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137~138頁。
這些主張,即使放在當時的學者中,也并沒有很值得注意的地方。和稍后的黃宗羲(1610年)、顧炎武(1613年)等人有社會反思思想和政治主張不同,黎氏的以史解易,從社會政治的維度,并沒有提到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他似乎只是“關心時事、力圖救世”,他所注目的,是君子小人之辨。他希望社會能維持“君臣上下之分”,現(xiàn)在看來,這是一種并不實用的實用史學思想。黎遂球和當時一些學者一樣,“十分注意對君主行為、心術的記述和評論,無一例外地把這一點提到史學最重要的位置”②葛兆光:《明代中后期的三股史學思潮》,載《史學史研究》1985年第1期。。當然,作為一個儒者,黎遂球的臣道,有師道在,還不至于卑下,“夫人臣之學,所以為人君之師也,是故蒙之二,臣道也,有師道焉”(《周易爻物當名·易爻總論》)。這一點和黃宗羲“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為事,則君之仆妾也;以天下為事,則吾之師友也”(《明夷待訪錄·原臣》)相類似,但并不系統(tǒng),在黎遂球的整個表述中,也不夠突出,如果黎遂球只有這些東西,他的史事易學就只有文獻價值,從思想史甚至易學史的角度看,就不太值得關注。今天研讀學術史,不能像伍崇曜一樣“自贛州之死,而是書宜與日月并懸矣”(《周易爻物當名·伍崇曜跋》),因為黎遂球的節(jié)氣引人注目,就看重他的學識。換個視角,看看黎遂球解易的方法,他的易學,反有可觀。
從解易的方法看,黎遂球注重象數(shù),認為“爻必有其物,物必有其名,名必有其當也”(《周易爻物當名·傳例》),“言易者必依于象,象備而理可得而求”,基本上就是利用解釋爻和象來解易理的。當時人們也看到這一點,認為他“深求爻象,博于義類。極其數(shù),通其變,包蓄深蘊”(《周易爻物當名·曾序》),“其象實,其變覈”(《周易爻物當名·徐世溥序》),均看出黎遂球在象數(shù)上有突破。
黎遂球重視象,他說:
凡推爻,主孔子之象是也。然即乾坤二卦,《小象》之外,且有《文言》。易為變易,其意不盡。是故必先得其象,乃得其意。(《周易爻物當名·傳例》)
認為“名以當物”,卦爻辭的每一個字都有物象作根據(jù):他認為爻象有對應的物象,物象有對應的名字,卦中用字,例如大有、小過等卦的“大”、“小”、“有”、“過”和“大人”、“小人”等詞,都是“恒詞”,都有爻象根源?!按笥蟹Q大者,有大也。大畜,畜大也。大過,大者過也。大壯如之。小過如之。爻之稱大師也,則師主乎大也。大人小人,故有恒詞?!彼懊髫澄铩?,要把周易的卦爻辭都講通。
黎遂球用心于尋找或者創(chuàng)造體例,為易經(jīng)各卦各爻的文字做出象的解釋,要做得字字有來歷,互相可解釋。為了做到這一點,在《周易爻物當名》中,黎遂球首先通過對擴大取象范圍的處理,加大解易的空間。他把《九家易》的取象,即“乾為龍,為直,為衣,為言。坤為牝,為迷,為方,為囊,為裳,為黃,為帛,為漿。震為玉,為鵠,為鼓。巽為楊,為鸛。坎為宮,為律,為可,為棟,為叢棘,為狐,為蒺藜,為桎梏。離為牝牛。艮為鼻,為虎,為狐。兌為有常,為輔頰”等,加入《說卦》,認為“爻之為物,不越于此。本體互體與夫變卦,或全或似如之”(《周易爻物當名·傳例》)。作為理解易經(jīng)的根據(jù),這就擴大了取象的范圍,擴展了卦爻的解釋途徑。
黎遂球以周易經(jīng)傳的文字為根據(jù),借用其他經(jīng)典解易。如根據(jù)《系辭》“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認為:
周禮與易爻相為表里。禮有六官,爻有六位。又如天官為乾,地官為坤,春官為元,夏官為亨,秋官為利,冬官為貞。又如天官之屬,比晉、萃、升。(《周易爻物當名·傳例》)
這等于把《周禮》的內(nèi)容拉到了基本卦象中,又擴大了易卦的取象范圍。
除了向外擴大取象,黎遂球還以周易經(jīng)傳的文字為根據(jù),對卦爻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加以發(fā)揮性解釋,以擴大解釋經(jīng)文的理由,例如,他將各卦中相同的字詞拉在一起做互證,附會成文,形成一個新解釋:
泰稱歸妹,與同人、謙稱師。豫稱大有、稱恒?!菬o故也?;蛞载宰儯蜓载越?,或因乎其類。傳曰,觸類而長之。(《周易爻物當名·傳例》)
泰卦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有“歸妹”二字;同人卦九五“先號眺,而后笑。大師克,相遇”有“師”字;謙卦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有“師”字;豫卦九四“由豫,大有得”有“大有”二字;豫卦六五“貞疾,恒不死”有“恒”字。黎遂球認為,這些看似無關的字,都是周公系爻辭時有深意的安排,泰卦和歸妹卦,同人卦、謙卦和師卦,豫卦和大有卦、恒卦等等,這些卦之間有相同的語詞,因而就有義理和邏輯關聯(lián)。泰卦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有“歸妹”二字,所以就和歸妹卦有內(nèi)在關聯(lián),可以放在一起,互相解釋。這個解釋方法,在學術上不一定可靠,如豫卦九四的“大有得”和大有卦的“大有”,是否同意,本屬可商,但黎遂球?qū)Υ怂坪醪o解釋,直接利用。在這個看起來并不可靠的前提下,黎遂球在卦爻辭的本來意思之外,給它附加了一個解釋的維度。
黎遂球重視卦象,同時也重視爻象。重視以“交”、“互”解爻辭,在變爻和不變爻、本卦和互體之間尋找關聯(lián),在三百八十四爻及其變爻和不變爻之間找邏輯聯(lián)系,從而對六十四卦有關爻物做發(fā)揮性解釋,以便形成一個邏輯自洽的演繹模式。他說:
是故夫爻也者,交也。何所取之,取之互也。交也者,交也。何所取之,取之變也。是故惟互與變,可以觀爻。周公之象,其不出此者也。象也者,像也。是故夫頤與損、益似離,皆可稱龜。坎似小過,有飛鳥之象,其可見者也。卦有之,鳥數(shù)飛為習。重坎稱習,是也。變也者,何也,“厥宗噬膚”,其可見者也。交之為言反也。反對之義,于傳有之,曰“大過顛也”,“顛頤”其可見者也。交之為言相交也,夬履其可見者也。惟周公為之當名辨物,是故凡卦皆可變……故蒙之二,臣道也,有師道焉,而曰子克家,子中男,坎也,其互為震,猶之乎其長男之道,故曰克家。(《周易爻物當名·易爻總論》)
在這一大段中,“頤與損、益似離,皆可稱龜??菜菩∵^,有飛鳥之象,其可見者也。卦有之,鳥數(shù)飛為習。重坎稱習,是也”。黎遂球認為頤卦、損卦與益卦的卦象,和離卦經(jīng)卦的卦象相近,離卦經(jīng)卦為龜,故頤卦、損卦與益卦皆可具龜象。坎卦和小過卦的卦象相近,小過有飛鳥之象,所以“重坎稱習”。這是直接取卦象相近的物象?!敖恢疄檠苑匆病7磳χx,于傳有之,曰‘大過顛也’,‘顛頤’其可見者也。交之為言相交也,夬履其可見者也”一段,顯然又講的是爻象和卦爻之間的關系,而蒙卦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黎遂球認為,蒙之二是臣道,但是有師道存焉。理由是爻辭曰“子克家”,蒙下卦為坎卦,是中男,蒙之二、三、四爻的互卦為震,震為長子,故克家。這個邏輯,確實有些支離了。
黎遂球強調(diào)“比爻而觀”,“連類而觀”與“彼此之詞,可互觀而有得”,說:
是故凡五爻皆不變,斯爻變,則占本卦斯爻,參之以變卦之斯爻。有如畢萬筮仕于晉,遇屯之比。晉獻公嫁伯姬于秦,遇歸妹之暌。文公勤王,遇大有之暌?!?。凡五爻皆變,斯爻不變,則占之卦不變之斯爻。如魯穆姜往東宮,遇艮之隨。是故于爻也,必推其變與不變,其為物皆可連類而觀。其六爻皆變與不變,與三爻皆變,不占爻。其二爻皆變,則占本二變爻。四爻皆變,則占之卦之不變爻。然惟斯爻之變與之卦不變之斯爻,彼此之詞,可互觀而有得焉。(《周易爻物當名·傳例》)
黎遂球解釋易傳“剛?cè)嵯嗤?,八卦相蕩”,“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cè)嵯嗤?,變在其中”,“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等文字,認為可以靈活取象。他說:
凡初二三為下卦,四五上為上卦。其互則又以二三四為一卦,三四五為一卦?!持铮蛞陨舷露w之卦,或以其中二互體之卦,因之為象。其不盡然者,或推變卦,或言交卦……或言其來其去。……或本乎其位。(《周易爻物當名·傳例》)
黎遂球講易重視交卦,一般說來,所謂交卦,就是一卦的上下卦互換,下作上,上變下,如黎遂球所說:“其所謂交卦何,履之于夬是也。凡卦皆有交推之因,各得其說,故與皆變之卦衡論之。附以著其說?!保ā吨芤棕澄锂斆骼罚┑抢杷烨蛴终f:
坎、離為乾、坤之交,既濟、未濟又為坎、離之交,禴祭受福,又為既濟之交。君子之光有孚,又為未濟之交。……是故圣人復起,可以因乎其器,神而明之,以傳道于不窮。(《周易爻物當名·未濟》)
極大地擴大了的互體說和交卦說取象的應用范圍。
黎遂球解釋爻辭,每釋一爻之后,先列出此爻變而來的相應卦和該卦的爻辭,再列出此爻不變,其余爻皆變而來的相應卦和該卦的爻辭。如履卦初九“素履,往,無咎”云:
履之初,為素,又兌西方之卦,于色為白。下卦二陽,由初而上,故往。變爻訟,不永事而率其素。故無咎。其于變?yōu)樵A“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不變?yōu)槊饕摹懊饕挠陲w,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周易爻物當名·履》)
履卦下兌上乾,初爻“為素”,又“兌是西方之卦,于色為白”,也是“素”?!跋仑远?,由初而上,故往”。履卦初爻變?yōu)樵A卦,訟卦初六爻:“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初爻不變,其他五爻變,則為明夷卦,明夷卦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這樣,爻辭的“素”和“往”都有了著落。他用訟卦初六與明夷卦初九,甚至訟卦與明夷卦本身,來解釋履卦初九。當一卦六爻解釋完后,再分別列出六爻皆變的相應卦,以及上下純卦對調(diào)的“交卦”。如屯卦,“皆變?yōu)槎?,其交卦為解”。這樣一來,卦爻的可解釋空間就很大了。但是初爻“為素”的“素”和“于色為白”的“素”并不是一回事,黎遂球這樣解釋爻辭,看似通了,實則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言,“其書惟載三百八十四爻,以互爻推求其象,然互體變卦雖古法,而遂球所推則自出新意。往往支離漫衍,附會成文”。“支離漫衍,附會成文”,確實說中黎遂球的問題,但是反過來看,這正表明黎遂球要自出新意,極力講通經(jīng)文的無奈,這個努力,對易學的發(fā)展是有價值的。
總而言之,黎遂球認為,周公系爻辭之后,《易經(jīng)》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完備系統(tǒng)?!柏灾胸?,所以效變也,詞之有象,所以像象也,考交互,研物宜,而當名辨物之書于是乎出?!保ā吨芤棕澄锂斆ふ掳稀罚├杷烨蚓褪窃谪韵?、爻象以及卦象、爻象的關聯(lián)上著力,建構(gòu)一個解易的大框架,其主要方法,就是利用對卦爻及變爻、交卦、互體卦的相關卦爻,以及六十四卦象征或相關的卦爻象,予以新解釋,建構(gòu)成一個邏輯自洽的解易體系。
對于黎遂球的這些成就,當時人就有肯定,稱贊他的解釋能力強,“王弼五鹿充宗之流也”(《周易爻物當名·曾序》)。還有人認為,他的成績超過了京房、魏鐘,甚至可以比擬楊雄、司馬光、邵雍等名家:
易逆數(shù)也,數(shù)存乎卦爻之后,可得而言。數(shù)存乎卦爻之先,不可得而言也。故言乎卦爻之后之數(shù),子云之《太玄》,司馬之《潛虛》,堯夫之《皇極》,譬跛者之擿埴。免乎一人之蹣跚而已焉。言乎卦爻之先之數(shù),則天之所由生,地之所由成,人物之所由懸殊,譬之手握日月,騎龍負云,將以窮無窮而極無極焉。嗚呼至矣?!瓭h京房專守名數(shù),魏鐘會詳互體才性同異,而王弼以理致兼之,黎子殆其人哉。(《周易爻物當名·章跋》)
《四庫全書總目經(jīng)部易類》云:“漢儒言象數(shù),去古未遠也。一變而為京、焦,入於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弼盡黜象數(shù),說以老莊。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薄渡忢氶w集·與友人論星歷樂律書》:“各占因其象以占其氣,測其數(shù)以驗其行,如斯而已。然某以為足下學言其象與數(shù),乃不若先學為其理。理本于一,一者誠明而已?!薄渡忢氶w集·孟子不尊周論》:“是故易之為書也,皆稽實待虛之詞?!睂嵤窍髷?shù),虛是義理。同時黎遂球解易參證史事,則其易學歸宿,應該是儒理易。
但是回顧上文所述黎遂球的易學,方法上主要是利用象數(shù)方法,又近乎漢儒①黎遂球?qū)τ谙髷?shù)圖書等易學,下過功夫,這可能正是他能嫻熟利用象數(shù)的原因?!吨芤棕澄锂斆ぷ孕颉吩疲骸安患敖构T家,主依文發(fā)義也。若夫彖卦之才,固可推爾。圖數(shù)之奧,閑亦深觀而自得焉。”。實際上,正如鄭萬耕談兩宋易學所云:“無論是義理學派,還是象數(shù)學派,都不追求《周易》經(jīng)傳文字訓詁方面的解釋,不停留在經(jīng)文的表面字義上,而注重探討其中的義理?!雹谝娭觳畭嫞骸吨芤字R通覽》,齊魯書社1993年,第313頁?!皾h儒好言象,宋儒好言理。昔人謂漢儒不言理而易存。宋儒言理而易亡?!瓭h儒假經(jīng)設義,依托象類,所言治亂吉兇得失憂慮之故,往往而合。后世窮理者不能逮,倘亦深于象之效耶?!保ā吨芤棕澄锂斆ぴ颉罚┭韵蟛挥绊懜F義理,黎遂球的易學路徑,正是通過深于象而窮義理?!渡忢氶w集·易史序》云:“數(shù)所以剖理也,理所以成事也?!枪薯樒淅?,然后得吉。悖其理,斯以取兇?!驍?shù)也者。亦器之所以紀名而已。……有守之而若畫焉,此從乎器者也;有游之而若虛焉,此從乎道者也。”在易經(jīng)的系統(tǒng)里,數(shù)與理,器和道,這兩者是不可分開講的。
《周易爻物當名·自序》云:
楊雄有言:“重易六爻,不亦淵乎?!蓖蹂鲋^“象者,意之筌也?!⑾笠员M意,而象可忘也。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是故觸數(shù)(類)可為其象③原文“故觸類可為其象”,黎遂球改為“是故觸數(shù)可為其象”,改字釋經(jīng),似是有意為之。,合義可為其征。義茍在健,何必馬乎?類茍在順,何必牛乎?爻茍合順,何必坤乃為牛。義茍應健,何必干乃為馬。而或者定馬于乾。案文責卦,有馬無乾,則偽說滋蔓,難可記矣?!狈蛞藻鲋f推雄之言,則豈魚躍于淵,舍筌可得?究厥所由,不為無自?!Y乎其淵,乃可得而忘之?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強調(diào)“立象以盡意,而象可忘也。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象”不過是表達“意”的工具。楊雄“重易六爻,不亦淵乎”,強調(diào)“象”有自身價值,在卦爻的交互變化中,把握“意”,這樣解易,才有理論支撐。
黎遂球?qū)钚酆屯蹂鰞杉覍εe,認為只有通過“象數(shù)”,才能舍象明理。但是他的“象數(shù)”,并不是王弼所反對的納甲、納支、卦氣等“象數(shù)”,而是在卦爻內(nèi)部尋找邏輯關系,從卦與爻之間尋找解釋的根據(jù)。不論成功與否,黎遂球的方法可以看作是用楊雄調(diào)和王弼一種新嘗試。這在明代易學中算是很有特點的。
按照《四庫全書》的標準,黎遂球無疑屬于援史證《易》的史事易學。傳統(tǒng)的研究也是如此定位的。黎遂球的行事確有過人之處,但當時如此行事者甚多,而且黎遂球的人格和他易學研究中的學術貢獻沒有必然聯(lián)系;黎遂球的思想,也有可取,但當時有類似主張的人不少。今天研究黎遂球的易學,傳統(tǒng)上當作黎遂球研究重點的這兩個方面,都沒有很大的開拓空間,反倒是他“支離漫衍,附會成文”的地方,能見新意,有學術價值。黎遂球的易學如此,其他易學家是否也如此?多角度地探索,對于拓展易學研究,應該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