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獸
Ⅰ在我們的印象中,NBA90年代曾擁有響亮的四大中鋒以及一眾內線絞肉機,于是那個時候被稱為“中鋒盛世”,隨著21世紀越來越多的后衛(wèi)球員崛起,中鋒的風頭被他們搶去,特別是2004年聯(lián)盟禁止了Handcheck——對突破前進者不能用手進行任何的頂觸和干擾,否則犯規(guī)——從此內線凋零,突破為王。一群打著控衛(wèi)位置、懷著得分后衛(wèi)的心的新時代雙能衛(wèi)開始主宰聯(lián)盟,而巨人們日益凋零。但是這種沖擊籃筐的打發(fā)非常浪費身體,很多后衛(wèi)因此被傷病所困,于是內線們又漸漸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一名優(yōu)秀的內線最起碼的標準就是得分和籃板“20+10”,2010-11賽季,凱文·樂福、德懷特·霍華德、布雷克·格里芬和扎克·蘭多夫,之后一個賽季,這份名單中少了蘭多夫,而上賽季居然一個都沒有了,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內線球員的上場時間少了,能跟90年代奧拉朱旺、奧尼爾和尤因似的,一場打個40分鐘的幾乎沒有;二是內線球員的職責分化了,有雷吉·埃文斯這樣的籃板機器不會進攻,而布魯克·洛佩茲這樣的得分機器又很難兼顧搶籃板;三是教練的戰(zhàn)術更傾向于外線,這個時代你很難如奧尼爾那樣接球單挑,讓隊友們?yōu)槟銧恐屏恕?/p>
鄧肯早在六年前就放棄了他夜以繼日的20+10,轉而成為一個新型內線,上賽季就算他重歸聯(lián)盟第一陣容,靠的也并不是招牌的背身單打。實際上,他與KG、德克這三位偉大內線,在2004年規(guī)則改革后,都相應做出了調整,在分別奪冠的那三年,就是對規(guī)則的適應所致,他們犧牲了一點數(shù)據(jù),想法子為球隊做到了其他貢獻。上個賽季,NBA不只是沒了20+10的球員,更可怕的是大前鋒和得分后衛(wèi)都凋零。NBA前三陣容六個前鋒席位,只有大衛(wèi)·李算是真正的大前鋒,全明星東部陣容里,波什、KG算兩個大前鋒,但在各自球隊他們卻是當中鋒使喚的。實際上,安東尼和勒布朗這種小前鋒推上大前鋒使用已是當下潮流,教練們也覺得很自然,可以拉開陣容投三分球。但本賽季至今,NBA卻“破天荒”地有五個場均20+10的球員,除去國王的考辛斯是中鋒,格里芬、樂福、阿爾德里奇和安東尼·戴維斯每場都兢兢業(yè)業(yè)地刷著20+10,實際上,二號得分王卡梅隆·安東尼場均也有9個籃板入賬,可見內線球員在本賽季算是徹底復活了。
Ⅱ 阿爾德里奇的數(shù)據(jù)并不比往年華麗多少,但帶領開拓者一度打出高居聯(lián)盟第一的戰(zhàn)績確是他人生的巔峰時刻。說起來,阿爾德里奇像極了當年的諾維茨基,而且開拓者主教練斯托茨就是當年小牛奪冠時的助教,因此從去年開始,他就為開拓者帶來了小牛的攻勢,于是阿爾德里奇如今的任務就類似于當年的德克。他并不壯實,依靠的是嫻熟步伐、精純手感和長手長腳,以及一貫的穩(wěn)定和沉靜。這點穩(wěn)定和無私,讓他成為了開拓者的完美軸心,當然,為此他也犧牲了些:為了保持球隊的空間,他每場20次投籃里,有超過70%是跳投。本賽季,阿爾德里奇的籃板(11.0個)創(chuàng)下了職業(yè)生涯新高,這也是斯托茨教練的部署之一,此前他是開拓者內線的惟一長人,需要四處補位,就來不及卡位抓籃板了,而本賽季斯托茨教練的策略的鎖死三分線,各人卡位,寧放中投上籃,也不讓對手投三分或前場籃板,再加上羅賓·洛佩茲的幫忙,阿爾德里奇的職責就此輕得多了。
格里芬新秀賽季打出驚人的場均23+12+4,但之后兩年跌成了21+11+3和18+8+4,當然你可以說,他的背身單打進步了,傳球視野變寬了,防守也變好了,效率變高了,但還是讓人有些疑忌,他難道不會再進步了?而本賽季,每場砍下貨真價實的22+11+3+52%的命中率,除了罰球依舊不佳之外,實在沒什么可挑的了。在格里芬打第一個賽季時,當時的德爾·尼格羅教練就說過,格里芬會是第二個鄧肯。之后兩年,除了罰球和年輕時的鄧肯一樣掙扎,相似度實在不多,但直到本賽季,這才像一點樣子了。格里芬沒有鄧肯那招牌的面筐擦板投籃,實際上,他現(xiàn)在還是每場要放幾個不靠譜的中投但他有一點技藝長足進步了,那就是走位。他每場22分不是憑力氣單打得來,而是他辛勤的走位、策應、找到空位接球、順手得分。他讓自己成了快艇擋切體系的一部分,想想看一個罰球和中投都沒譜的內線,還能每場游刃有余拿20分,除了有保羅給他傳球,自己也得懂得連擋帶走,讓隊友們把球運轉起來才好。
安東尼·戴維斯在籃板和蓋帽上的強勢早在大學時就全美聞名,但本賽季受傷之前場均得分居然上20卻讓人詫異。實際上,看他比賽你會發(fā)現(xiàn)他單打并不多,而且總會覺得他并沒有太多出手,但到最后一看得分統(tǒng)計就上20了。戴維斯的速率、身高、臂長和敏捷性實在太驚人了,所以他持球面筐單挑時,對方根本拿他沒辦法,其實他實際上施展得不多,但他有許多別的得分方式——比如每場在攻守轉換間大步跟進,就能進三個球;前場籃板補進,每場起碼也有兩個;他還是不錯的定點中投手,而且是那種不好封蓋的球員;他的擋拆內切根本沒法攔,隊友把球拋到一個只有他接得到的高度,然后他就在所有人頭頂解決了。大體上,戴維斯就像年輕時的KG,不依仗單挑,而靠速度、走位、靈活、中投、反擊,再加上比對手高出一個檔次的身體條件,任誰也無法阻擋。
最后回到那個現(xiàn)象級的球員樂福身上,我相信如果上賽季他不受傷,聯(lián)盟惟一一個20+10的球員非他莫屬。本賽季樂福強勢回歸,他每場那14個籃板就無須再問了,比較靈異的是他26場比賽怎么刷出108次助攻的?要知道新秀季他81場也只有84次助攻。首先,球隊今年來了馬丁和布魯爾兩個橄欖球外接手式的家伙,樂福拿到籃板后只要往前場一扔就等著自己的數(shù)據(jù)簿上增加一次助攻就好了;其次是他從來不是傳統(tǒng)內線,不喜歡往禁區(qū)里走,今年佩科維奇簽了大約,負責在禁區(qū)活動了,樂福就更自得其樂,成為了球隊的中轉軸,持球單挑每場有兩次都算多了,他的進攻基本集中在前場籃板、外切跳投、擋拆內切、無球走位到禁區(qū)接球,然后解決。問題如此簡單,20+10也就手到擒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