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未央
名校高材生待業(yè)6 年,變了味的節(jié)儉是寒磣
■文/路未央
勤儉節(jié)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過分的“節(jié)儉”,非但不能成為美德,反而有可能成為一個人事業(yè)和成長的絆腳石。他30歲出頭,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卻因為太節(jié)儉,對自己太苛刻,畢業(yè)后長達10年的時間,除了剛畢業(yè)時斷斷續(xù)續(xù)工作了4年,時至今日一直待業(yè)在家。整整6年,他把自己封閉在狹小的自我世界里……這背后,到底有著怎樣令人唏噓的故事?
1982年11月,張志輝出生在湖南湘潭一個普通工薪家庭。爸爸是化工廠的一名技術人員,媽媽在一家商場當會計。當時,張家的條件雖然比上不足,但也比下有余,因此張志輝從小并不缺吃少穿,相反算得上衣食無憂。
張父張母都有勤儉持家的好習慣。尤其是張父,他艱苦樸素,生活節(jié)儉,一年四季基本都穿廠里發(fā)的工作服,穿的皮鞋也是廉價的。日常生活中,洗衣洗菜的水,他會用大塑料桶裝起來沖廁所;飯桌上掉了飯粒,他會毫不猶豫地撿起來吃掉;剩飯剩菜,他從來不舍得倒掉,熱一熱就湊合一頓;家里的照明燈泡,沒有一只是超過30W的;家里廢棄的舊衣服,他會細心地裁剪成小塊,用來做拖布或抹布;上下班路上,發(fā)現(xiàn)有廢紙皮或飲料瓶,他會撿回家,湊足一定數(shù)量后再賣掉……
受父母的影響,張志輝從小也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洗臉時,臉盆里的水剛剛浸沒毛巾就好;刷牙時,擠的牙膏不會超過一顆黃豆大??;飯后用紙巾擦嘴,一張紙他會撕成兩半用;吃西瓜時,直到看不到一丁點紅色瓜瓤他才會丟掉……
上小學時,別的同學三天兩頭向大人要零花錢買零食,張志輝卻一次都沒買過零食。有時母親給他一兩元零花錢,放學后他又還給母親。而在學習上,他認真刻苦,心無旁騖,成績十分優(yōu)異。因此,在父母和鄰里街坊眼里,他是一個標準的好孩子、乖孩子。
上中學后,張志輝的學習天賦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初中階段,他先后獲得過全國中學生數(shù)學競賽二等獎和全國中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之后順利考入湖南省重點中學——湘潭市一中。高二那年寒假,張母有一段時間被派往外地培訓學習,張志輝就跟隨父親生活在了化工廠。開學后,班主任老師突然發(fā)現(xiàn)他的性格變得有些孤僻了,常常望著窗戶發(fā)呆,也不愛與同學說話了,于是建議家長多和孩子交流,必要時帶他外出走走。張父張母最初還挺重視,可發(fā)現(xiàn)兒子的學習并沒受影響,漸漸地他們也就不當回事了。
2000年7月,張志輝果然不負眾望,以總分612分的高分,被吉林一所名牌高校錄取。
進入大學后,張志輝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得以繼續(xù)保持。剛入學那段時間,同宿舍的幾個同學時常在周末外出聚餐。最初,同學們都會叫上他。參加幾次后,盡管是同學輪流做東,但張志輝還是覺得太浪費了,心疼得不行。本來同學聚餐圖的是開心,且能增進彼此的感情,可他卻悶悶不樂,怎么也高興不起來。他暗想,聚一次餐的花費差不多夠自己一個多月的生活費了,這不是浪費是什么!于是,在其他同學都做東請過后,張志輝也只好咬牙請了大家一次,算是還禮。此后任憑同學怎樣邀請他,他一概予以拒絕,從此同學聚餐再也沒人請他了。
大學幾年,母親每個月給張志輝400元生活費,而他一般只花150元左右,剩下的250元他會寄回家。每當收到兒子寄回的生活費,父母都覺得很自豪,臉上特別有光。他們心想,正是良好的家風和言傳身教,才培養(yǎng)出了這樣一個明理又有出息的好孩子。親戚朋友知道張志輝的這一舉動后,也都發(fā)自內心地豎起大拇指,對他贊賞有加。
張志輝在學習上勤奮努力,深得同學和老師推崇。大四上學期,他的英語就通過了專業(yè)八級,專業(yè)課程更是扎實深厚,出類拔萃。所有認識他的人,包括高中和大學同學,都認為展現(xiàn)在他面前的必將是一條鋪滿鮮花和掌聲的錦繡之路。
然而,誰也沒想到,學業(yè)優(yōu)異的張志輝因為生活上太過節(jié)儉,使得他的就業(yè)路充滿了艱辛和苦澀,以至完全出乎了人們的意料。
大學畢業(yè)前一個月,遼寧沈陽有一家國有大公司通知張志輝去面試。此前他上網查詢過,這家公司效益好,福利待遇優(yōu)厚,晉升空間大,憑他的學識和外在條件,應聘成功幾乎是板上釘釘?shù)氖?。那天,他坐火車抵達沈陽已是晚上11點多,而面試時間是第二天的上午9點。按常理來說,他應該找一家環(huán)境幽靜的旅館,好好休息一晚,養(yǎng)精蓄銳以迎接翌日的面試。可他卻為了省錢,連火車站都沒出,就在候車大廳的椅子上將就著囫圇睡了一晚。結果可想而知,因為沒有休息好,面試時他精神倦怠,發(fā)揮失常,白白錯失了這一次機會。
2004年7月,張志輝大學畢業(yè)。當時,他面臨著兩個選擇:一是留在吉林長春找工作,二是回家鄉(xiāng)湖南。通過前后幾次參加人才市場招聘會,他發(fā)現(xiàn)長春有很多國有公司乃至民營、外資公司,都需要他這樣的專業(yè)技術人才。于是他興奮地打電話告知父母,他決定留在長春工作??墒菦]過多久的一個深夜,他卻提著大包小包回到了湖南老家。
父母大惑不解,張志輝撓撓頭說:“我本來通過了幾家公司的面試,也有了簽約意向,可他們都不包吃不包住。你們不知道,在長春隨便租個房子就要三四百元,實在太貴了!如果再扣除伙食、水電費、交通費等,那一個月的工資還能剩下多少?與其這樣,我還不如回湖南找工作。”聽完兒子的解釋,父母面面相覷,真是哭笑不得。
既然兒子回到了湖南,張父張母也不好多說什么。兒子如果能留在家鄉(xiāng)找份合適的工作,平時能經?;丶铱纯矗挂膊皇橐粋€不錯的選擇。
在家休息幾天后,張志輝開始在網上留意招聘信息。不久,他發(fā)現(xiàn)湘潭市區(qū)板塘鋪一所中學招聘高中英語教師,于是信心滿滿地投遞了簡歷。一個星期后,學校通知他面試,他順利應聘成功。誰知一年后,學校撤轉合并,學校領導委婉地通知他,因教師大量超編,下學期就不跟他續(xù)簽合同了。這意味著,他下崗了。
事后,有同事婉轉地告訴張志輝,他下崗并不是因為學校教師超編,也不是他教學質量不好,而是因為他不合群,不喜歡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尤其是英語教研組的活動。張志輝并不傻,他聽出了同事的弦外之音,意思是說他把錢看得太緊,太摳門。然而,張志輝心里卻很不服氣:難道不亂花錢也有錯嗎?
之后,張志輝應聘到湘潭一家外貿服裝公司,做跟單文員兼翻譯。兩年后,因為他工作嚴謹,認真負責,公司準備在包括他在內的3人中提拔一人當總經理助理。結果在進行職工民意測評時,他的得分墊底,他落選了。事后,張志輝被告知,他得分低是因為“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張志輝心里明白,所謂的“缺乏團隊合作精神”是指他平時幾乎不參加公司的集體活動,與同事極少有工作之外的交往。這樣,自尊心極強的他終因礙不過面子,只好選擇了離職。
2007年11月,張志輝進入一家民營房地產公司從事管理工作??墒遣坏絻蓚€月,他就覺得自己根本適應不了那里的工作氛圍:同事們三天兩頭吆喝著外出聚餐,每次都大手大腳,而且餐后都要到KTV唱歌到深夜;誰受了公司表彰或拿的獎金提成多,誰就要掏錢請客。這一次,他再次提出了辭職……
2008年4月,張志輝留意到一則招聘信息,一家山莊酒店招聘大堂經理,同時負責外事接待工作,要求大學本科、英語六級以上,待遇面議。對照自己的條件,他不禁心動了,于是第一時間發(fā)送了個人簡歷。面試很順利,就在雙方準備簽訂合同時,對方突然補充說:“大堂經理代表酒店的門臉和形象,所以對著裝有特殊的要求,工作服每套價值3000元,由公司交由廠方量身定做,但費用得由酒店和應聘者各自承擔一半……”對方話還沒說完,張志輝就打起了退堂鼓:自己還沒正式上班,就要自掏腰包購買工作服,這也太不劃算了!于是,他找了個借口悄悄離開了。
后來,酒店方幾次打電話聯(lián)系張志輝,可他一直拒絕接聽。就這樣,因為心疼自己要承擔一半的工作服費用,他再一次錯失了一次很好的工作機會。
短短4年,張志輝應聘了6份工作,而正式入職的只有4份,干得最長的也不過兩年,最短的干了還不到兩個月,最高月薪都沒超過3000元。工作上一連串的不盡人意,極大地挫傷了張志輝的自尊心和進取心。從那以后,他懶得外出找工作了,干脆閑在了家里,當起了不折不扣的宅男。
與此同時,因為宅在家里沒有收入,僅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張志輝也越發(fā)“節(jié)儉”了,甚至離譜到了讓常人無法理解的地步。
張志輝像父親一樣,在穿著上也很隨意。自從失業(yè)在家后,他沒有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也沒穿過一雙體面的鞋子。有一次,他在淘寶網上淘來一件20元的粉紅色T恤,興高采烈地拿給母親看。母親得知只花了20元后,說:“你買衣服也得買像樣一點的啊!”張志輝反駁母親:“20元的衣服還不好啊,我覺得蠻好的!”
出行上,張志輝的“節(jié)儉”更是讓人瞠目結舌。2011年后,母親擔心他待在家里悶出毛病來,于是強行要求他去長沙找工作,哪怕去那里的人才市場逛逛也行。母親還激將他說:“你一個名牌大學高材生,難道還不如一個初中生嗎?怎么著你也有一個響當當?shù)谋究莆膽{!”張志輝只好硬著頭皮前往長沙。
湘潭距離長沙大約60公里,一般來說,坐公交車比較適合,既快捷又省錢??墒?,張志輝每次去長沙,都不舍得乘坐公交車,而是騎父親留下來的那輛簡易自行車去。來回一趟差不多要8個小時,出發(fā)前他就在家里用保溫杯裝好開水再帶上一碗泡面,這樣中餐也不用花錢了??擅看蔚人麣獯跤醯刳s到招聘會現(xiàn)場,十有八九都快要散場了。
對此,張母曾多次勸說兒子乘坐公交車,可張志輝死活不肯,還說:“我騎自行車去,既節(jié)省了路費,又鍛煉了身體,這有什么不好?”
因為大多數(shù)時間宅在家里,張志輝除了上網,唯一的愛好就是看書。在他臥室的床頭上,常年堆著一摞厚厚的書籍,大都是會計、英語方面的書。每個月,他都要騎自行車去長沙的圖書館借書和還書,每次都是早上出去,回來時天都黑了。
除了參加長沙的招聘會或者去圖書館,張志輝很少出門,當然也談不上社交。因此,今年32歲的他沒有一個可以交心的好朋友。就連當年的高中、大學同學,他也很少主動與人聯(lián)系。
這些年,有熱心的親友前前后后給張志輝介紹過幾個女朋友。見面時,那些看上去比較順眼的,他就跟人說說話,偶爾也聯(lián)系一下,如果第一眼就感覺不對眼,他連話都不跟人說,任憑介紹人在一旁干著急。可以想象,有哪一個女孩子會厚著臉皮求著嫁給他?結果都不了了之了。同時,他的冷漠讓介紹人很尷尬,漸漸地,再也沒人給他介紹女友了。
往長沙跑了數(shù)十次招聘會,長沙市寧鄉(xiāng)縣終于有一家外資企業(yè)看中了張志輝,請他擔任英語培訓老師,福利待遇都還不錯??蓮堉据x到公司一看,覺得離市區(qū)較遠,位置太偏僻,他再次拒絕了這次機會。
眼看兒子高不成低不就,整天閉門不出,張母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曾無數(shù)次暗自垂淚:兒子到底是怎么了?一個名校高材生,怎么連一份養(yǎng)活自己的工作都找不到呢?無奈之下,她只好代替兒子,懷揣著兒子的個人簡歷奔走于湘潭市區(qū)各大人才招聘市場。當企業(yè)招聘人員問她當事人怎么不親自來應聘,她只好編造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搪塞。可是,連本人都不愿出面,又有哪家企業(yè)愿意錄用他呢?
2014年7月6日,面對筆者的采訪,張志輝一度表現(xiàn)出相當?shù)目咕?,也拒絕外人走進他生活、學習的房間,對于母親向外人展示他的畢業(yè)證書更是滿臉的不悅。與此同時,他卻像個從未走出過大山的孩子一樣好奇地問:“住在幾十層的高樓上是種什么感覺?”“打的很貴吧?大概需要多少錢?”“坐地鐵跟坐火車有什么區(qū)別呢?”“飛機上有沒有蚊子?”不禁讓筆者啞然失笑,更有一種時空倒轉的錯覺:面前這個頭發(fā)蓬亂、臉色蒼白的男人,還是一個名牌大學畢業(yè)的高材生嗎?
對于兒子落魄到今天這個地步,張母痛心疾首地歸結為都是“節(jié)儉”惹的禍。同時她也相信,只要有人好好開導兒子,打開他的心結,兒子還是有希望的。
對此,湖南省社科院社會學專家方向新教授認為,張志輝接受了高等教育卻6年待業(yè)在家找不到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講確實是一種失敗,也十分可惜。像他這樣的情況,“節(jié)儉”的理念在他的內心扎根太深,如果給他一份適合的工作,同時有意地引導他走出過分“節(jié)儉”的誤區(qū),讓他認知適當?shù)南M才是正常的,慢慢地他就會融入社會,回歸正常。(因涉及隱私,文中主人公為化名)
編后
張志輝的節(jié)儉不叫節(jié)儉,叫寒磣。我們甚至無法將他受的大學教育和他的生活方式統(tǒng)一到他身上來。打小家庭的節(jié)儉觀念在他幼小的心中留下了錯誤的印跡,提示他一定要省錢、節(jié)約就是好。殊不知,我們的民族提倡節(jié)儉,但從來沒有要求無原則地小氣。
在全社會反對鋪張的大背景下,張志輝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他的寒磣不僅讓他的工作泡了湯,并且讓他的生活陷入了與現(xiàn)實格格不入、常人無法理解的尷尬境地,這其實比有的奢侈更荒唐。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選擇“摳門”的生活方式不是優(yōu)良傳統(tǒng),而是對文明的挑戰(zhàn)。這樣迂腐的畢業(yè)生很難稱得上是人才,而是我們現(xiàn)階段教育有失偏頗的一個特別的例證。
(責編/鄧琳琳)
E-mail:dllab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