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達
大紅大紫非我有,滿床滿架復何求。人生百樣各有得,一世讀書抵封侯。
這是我就讀書問題寫的一首小詩?!耙皇雷x書抵封侯”,在一些大富大貴者看來也許屬于酸葡萄心理。不過,與“朝為驕子暮為囚”、欲以讀書終老而不可得者相比,一個人終生有書可讀,而且能自由閱讀,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我讀書,首先是職業(yè)需要。哲學專業(yè)是一個需要廣泛讀書的專業(yè),不僅要讀哲學書,文史類的書也要讀一點。從讀的角度說,書對我來說沒有好壞之別、鮮花毒草之分。壞書,讀后知道它壞在哪里,應該如何評價,能說出個一二三來,就算有收獲,這種書對我并不算壞。反之,好書讀后說不出好在哪里,沒有體會,不能從中得到啟發(fā),也算白讀。
除了專業(yè)需要,讀書還對修身養(yǎng)性大有好處。培根在《論讀書》中說,“讀書使人充實”,并列舉了讀各種書的好處,如“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但培根說的另外一句話——“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更發(fā)人深省?!熬裆系母鞣N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適當?shù)倪\動來改善一樣?!弊x書的確可以養(yǎng)性、可以怡情,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實提升。
一個把閱讀當作生活方式、當作生命一部分的人,能夠健康長壽。書是一味最好的保健藥。凡是喜歡讀書,以讀書為樂,勤于用腦的人,都比終日無所事事的人活得健康、活得明白。如果不用腦,不讀書,一旦退休,就會迅速衰老。雖然也可以搓麻將、遛狗,但我總認為不如閱讀。如果每天抽點時間讀書,可能更好些。當然人各有各的活法,這不能強求。
清人張朝在《幽夢影》一書中說,“藏書不難,能看書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弊詈笠痪溆锌勺h之處。記,決不會難于用。博聞強記是一種本事,但決不是讀書的目的。單純能記住書中所言,與引證時臨時查用區(qū)別不大。學止于行而已,這是我國的老話。不會用只能記,最好也不過是“書櫥”,不足為貴。但前幾句話卻很有啟發(fā)??磿浑y,讀書為難,亦為知味之言。讀書人喜歡讀書,這極為平常,也極為正常。不喜歡讀書的“讀書人”,不算讀書人。但只讀書而不會用書,往往是書癡。用書比讀書更難。讀書可以帶來愉悅,可以坐在沙發(fā)上,半靠在床上,甚至完全放平手捧書本,優(yōu)哉、游哉!但用書則要實踐,須身體力行,改變自我。就我自己的體會來說,讀書是一種享受,而用書往往是一種痛苦。用書是一個“洗腦”的過程,凡有偏見者很難接受有不同意見的好書;用書還需言行合一,凡根本不準備踐履者,即使對句句真理、字字珠璣的寶書也只是“叫好”而已,雨過水無痕,讀與不讀一個樣。
看書宜多,讀書宜精??磿?,可以東翻翻西翻翻,增加知識,拓寬視野;讀書則應認真,深入研究,舉一反三,碰撞出思想火花來。當然,讀書不能單純是喜好,書癡并非用書,而是對書的一種癖好。如果讀書無助于做人與行事,與未讀無異。能記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還是用。能記,可以引經(jīng)據(jù)典,頭頭是道,終無實際本領。
看書容易,讀書很難,而用書更難。能讀書,能用書,能用好書,方是一個讀書人的最高境界。
(選自《人民日報》2013年10月13日/劉益善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