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新國,黃先明,郭讓民,侯軍濤,丁 旭
(1.西安瑞福萊鎢鉬有限公司,陜西 寶雞 721014)
(2.西部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201)
近年來,在新能源的研究中聚變能得到了世界各國的重視,ITER 就是通過國際合作加快核聚變研究開發(fā)的一個重要標志[1,3]。在聚變研究裝置中需要大量的聚變堆面向等離子體材料,這類材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材料,它關(guān)系到反應堆中等離子體的穩(wěn)定性能,第一壁結(jié)構(gòu)材料和元件免受等離子體轟擊損傷等問題,它的主要作用是:(1)有效地控制等離子體的雜質(zhì);(2)有效地傳遞輻射到材料表面的熱量;保護非正常停機時其他材料和部件免受等離子體的轟擊而損傷。因此,對面向等離子體材料的總體要求是耐高溫、低濺射、低氫滯留及結(jié)構(gòu)材料向兼容性等。
國內(nèi)外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已經(jīng)對聚變堆面向等離子體材料(Plasma Facing Materials,PFMs)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10]。目前,聚變反應堆中面向等離子體材料一般分為兩種:低Z(原子序數(shù))材料和高Z 材料。低Z 材料有石墨、硼、鋰、鈹?shù)?,高Z 材料有鎢、鉬等。目前,國內(nèi)外研究的熱點材料有鎢、鉬、碳基材料(高性能石墨或C/C材料)、鈹、碳化硅和碳化硼等。其中,鉬及其合金具有熔點高、等離子體抗沖刷能力強、濺射產(chǎn)額低、高溫強度高、熱導率高等優(yōu)點,并且熱膨脹系數(shù)和W、C 比較接近,因此被提出作為新型聚變堆面向等離子體的材料[4-5]。其在實際使用中通常為一定厚度的板材,要求與銅背板在結(jié)合,為了保證材料具有較好的抗熱沖擊性能,板材要求密度大于99.5%,且在縱、橫、厚度3 個方向組織和性能均勻。因此,為了研究該鉬板材的制備方法,本文開展了采用軋制方法和鍛造方法生產(chǎn)鉬板材的試驗,研究了加工后的板材組織和性能,并在此基礎(chǔ)上摸索出了生產(chǎn)聚變堆中面向等離子體鉬板材適宜的加工工藝。
試驗選用鉬粉原料滿足GB/T 3461-2006 標準中FMo-1 粉要求,平均粒度為3.2 μm。然后采用冷等靜壓制方式成型,在氫氣中頻感應燒結(jié)爐中于1 950~2 000 ℃下保溫6 h 燒結(jié),得到了直徑為φ100 mm 鉬棒坯和厚度為≠65 mm 的鉬板坯。然后設(shè)計了一種板材軋制工藝和兩種鍛造工藝進行加工,其中鍛造工藝采取的是先拔長再鐓鍛的方法,如圖1 中工藝1~工藝3 所示,其總加工率分別為84%、82%和90%,再經(jīng)過相同的熱處理工藝得到了厚度為11 mm、15 mm 和10 mm 的鉬板材。
之后,對1#~3#試驗板材進行取樣,分別進行密度、金相檢測和拉伸性能檢測。其中,實驗鉬板材的密度根據(jù)阿基米德排水定律測量,金相檢測采用Philips Sirin 200FEG-SEM 進行觀察,拉伸強度采用HT-2042 拉伸實驗機進行,板厚方向強度評定根據(jù)晶粒尺寸進行評定。顯微硬度監(jiān)測在HB-3000 型硬度計上進行。試驗中要求每個組試樣在測試中測3 個樣,取其平均值進行對比分析。
圖1 鉬板材加工工藝圖
表1 是加工鉬板材相對密度結(jié)果,可以看出3 種不同工藝加工后,板材密度明顯增大,工藝3 和工藝1加工后密度均能滿足產(chǎn)品要求,但工藝2 加工后密度較小,不能滿足要求。比較工藝2 和工藝3 可知,前者總加工率較小,為82%,后者加工率較大為90%,可見在相同坯料和鍛造條件下,增加鍛造總加工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材料的密度??梢?,實驗條件下采用鍛造工藝3 和軋制工藝1 可滿足密度要求。
表1 鉬板材相對密度
圖2、圖3、圖4 分別是工藝1、工藝2 和工藝3所加工工藝的對應方向的金相組織??梢钥吹剑f板材經(jīng)過1 250 ℃/60 min 退火處理后組織均為完全再結(jié)晶組織,且圖2 中板材縱、橫向組織較均勻,但厚度方向組織較粗大。圖3 和圖4 中板材在方向1、方向2 和板厚度方向組織較為均勻。
圖2 工藝1 加工板材金相組織
圖3 工藝2 加工板材金相組織
圖4 工藝3 加工板材金相組織
表2 拉伸強度和硬度
表2 是加工鉬板材的拉伸強度和硬度結(jié)果??梢钥吹?,所有加工板材拉伸后均成脆性斷裂,比較斷裂強度可以看出工藝1 軋制后板材硬度較大,且盡管縱、橫向強度值較高,但厚度方向強度值明顯偏低。而采用鍛造加工后的板材硬度值較小,3 個方向強度值差別較小。同等鍛造方式下,隨著鍛造總加工率的增大,工藝3 加工的板材硬度值和三向強度值均較工藝2 有所增加。
以上結(jié)果表明,采用板坯軋制方法生產(chǎn)的板材在厚度方向上因組織較縱、橫方向的粗大而造成板材強度值明顯降低,而采用棒坯鍛造方法生產(chǎn)的材在3 個方向上因組織均勻性較好而強度值差別較小,可充分滿足聚變堆中面向等離子體鉬板材料的要求??梢?,生產(chǎn)中采用工藝2 和工藝3 所述的鍛造方法生產(chǎn)的鉬板材力學性能均可滿足產(chǎn)品力學要求,但考慮到產(chǎn)品密度要求,最佳的生產(chǎn)工藝為工藝3(3#)。
(1)在同等加工條件下采用工藝1 板坯軋制法和工藝3 鍛造方法加工后板材密度可大于99.95%,可滿足聚變堆鉬板材產(chǎn)品的密度使用要求;
(2)采用板坯軋制方法生產(chǎn)的鉬板材經(jīng)過完全再結(jié)晶退火后,厚度方向上金相組織晶粒較粗大,強度值較低,不能滿足聚變堆中鉬板材料的使用要求;
(3)采用工藝3 所述鍛造方法生產(chǎn)出的鉬板材經(jīng)過完全再結(jié)晶退火后三向金相組織均勻,強度高且分布均勻,可充分滿足聚變堆中鉬板材料的密度和強度要求。
[1]張小鋒,劉維良,郭雙全,等.聚變堆中面向等離子體材料研究進展[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3):118-119.
[2]朱玲旭,郭雙全,張 宇,等.新型鎢基面向等離子體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1,25(8):32-35.
[3]許增裕.聚變材料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J].原子能科學技術(shù),2003,37.
[4]張青花.鉬-銅復合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J].河西學院學報,2009,25(2):51-55.
[5]李青云,王道隆,劉亞庭.稀有金屬材料加工手冊[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82:169-185.
[6]葛昌純.面向等離子體材料與可控核聚變[J].中國科技財富,2009,(17):29-30.
[7]劉 鳳,李 強,王萬景,等.超細晶納米鎢——未來聚變堆面向等離子體材料[J].材料導報,2011,(19):43-48.
[8]潘金生.核材料物理基礎(chǔ)(第1 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21.
[9]趙 周,馮開明,張國書,等.中國ITER 固態(tài)實驗包層模塊第一壁結(jié)構(gòu)初步分析[J].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2009,29(3):258-263.
[10]張建中,劉常樂.托卡馬克第一壁涂層工藝方法的比較[J].新技術(shù)新工藝,2006,(9):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