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永貴
(池州學院,安徽池州247000)
論杏花村意象的文化內涵
紀永貴
(池州學院,安徽池州247000)
杏花村意象是杏花意象與村意象相結合的產物,首先出現(xiàn)于晚唐。現(xiàn)存許渾、杜牧、溫庭筠、薛能的四首詩不約而同地創(chuàng)設了杏花村文學意象,其中只有杜牧《清明》詩與酒家義項相關。明中葉之后,貴池杏花村被認定為杜牧當年吟詠《清明》詩的地方,從此,貴池杏花村與杜牧、《清明》詩的關系確定,地方風物也日漸豐富起來??滴醵哪辏F池邑人郎遂編成《杏花村志》十二卷,后被《四庫全書》存目書收錄。民國四年,貴池人胡子正編成《杏花村續(xù)志》三卷。杏花村作為地方文化資源不斷地被保護開發(fā)。杏花村意象包含四種文化形態(tài),即村詩文化、村酒文化、村落文化和村游文化。
杏花村;村詩文化;村酒文化;村落文化;村游文化
杏花村意象是由杏花意象與村意象相結合的產物,首先出現(xiàn)于晚唐?,F(xiàn)存許渾、杜牧、溫庭筠、薛能的四首詩不約而同地創(chuàng)設了杏花村文學意象,其中只有杜牧《清明》詩與酒家義項相關。①關于《清明》詩是否為杜牧原創(chuàng),學術界多有爭議。該詩最早出現(xiàn)于南宋《錦繡萬花谷·后集》,未署名,后來劉克莊《千家詩》將該詩歸于杜牧名下。筆者頗疑杜牧對此詩的著作權,曾著《重審杜牧〈清明〉詩案》(《池州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獻疑。但筆者近日讀李定廣《〈唐詩三百首〉有宋詩嗎?》(《學術界》2007年第5期)一文中“由于唐代文獻散失之嚴重,許多唐詩名篇皆首見于南宋以后文獻”之觀點,很受啟發(fā),認為在新證出現(xiàn)之前,《清明》詩歸于杜牧名下的說法較為務實。宋代詩詞也有20多例詠及杏花村意象,元明清戲曲小說中提及杏花村意象已非常隨意,《紅樓夢》大觀園里就有一處“杏簾在望”。從宋徽宗時周邦彥的詞作《滿庭芳·憶錢唐》“酒旗漁市,冷落杏花村”之句開始,杏花村意象與杜牧《清明》詩遙相呼應,成為僻村酒家的代稱。
作為地理上的村名,今存最早提及杏花村的文獻出于南宋,金陵有杏花村,但此村與杏花村文學意象無關,既無酒家之義,也未與杜牧《清明》詩相牽連。明代初年,有文獻顯示,安徽貴池城西有杏花村。②郎遂《杏花村志》卷十一記錄了一份明洪武四年(1371)郎家的《戶牒》:“郎禮卿,池州府貴池縣杏花村居住?!边@份材料被證實是真實可靠的,同格式的戶牒今共存19件。參見陳學文《明初戶帖制度的建立和戶帖格式》(《中國經濟史研究》2005年第4期)、方駿《明代戶帖研究》(2011年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明中葉之后,因杜牧于唐武宗會昌四年至六年(844—846)任過池州刺史,此杏花村被認定為杜牧當年吟詠《清明》詩的地方。從此,貴池杏花村與杜牧、《清明》的關系確定,地方風物也日漸豐富起來。而同時期金陵、徐州、揚州、淮陰、麻城、南昌、玉山等處的杏花村因與杜牧無關,未能沉積相當?shù)奈幕妨?。而今世俗所知的山西臨汾杏花村只不過是20世紀50年代之后才產生的“杏花新村”,因為它沒有歷史根據(jù),沒有文獻積累,沒有詩詞吟詠,沒有文化內涵。
康熙二十四年,貴池邑人郎遂編成《杏花村志》[1]十二卷,后被《四庫全書》存目書收錄。民國四年,貴池人胡子正編成《杏花村續(xù)志》[2]三卷。上世紀50年代開始,貴池開始復建杏花村,早期只是概念復建,即將一些單位或地名冠以“杏花村”字樣,21世紀初開始實體復建,十二年來,已經建成兩個杏花村文化公園。2012年,池州市政府開始大規(guī)模建設杏花村文化旅游區(qū),劃拔土地35平方公里,計劃建成一個集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觀念為一體的大型民俗休閑度假區(qū)。
那么,杏花村意象到底包含著怎樣的“文化”內涵呢?概括地說,不外乎四種文化形態(tài),即村詩文化、村酒文化、村落文化和村游文化。若用當今旅游業(yè)界的詞匯來說,村詩文化是旅游特色,村酒文化是旅游品牌,村落文化是旅游產品,村游文化是旅游目的地。
杏花村文化的內涵首推“村詩文化”。村莊本是客觀的民間存在,要讓其上升為一種文化符號,則需要中國古典詩歌的推波助瀾,而詩歌與村落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呢?
村是后起字,其原字是“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邨,地名,從邑,屯聲?!钡搅藮|漢中后期,“村”字開始出現(xiàn)于典籍中,如東漢末年的魏伯陽《周易參同契》“鼎器妙用章”第三十三:“得長生,居仙村?!蹦媳背瘯r,“村”字被收入字典《玉篇》中,如《玉篇》卷十二“木部”:“村:千昆切,聚坊也?!本矶耙夭俊?“邨,且孫切,地名。亦作村,音豚?!笨芍藭r村、邨二字已經通用。至南北朝時期,“村”的主要含義是指比較偏僻地區(qū)的老百姓的生活居住點,有“聚落”的性質,村與市往往相對應。
在唐代之前,尤其是南北朝時代,村人群聚的村落已經相當普遍。有人統(tǒng)計過六朝的村名,現(xiàn)存史籍中能找到的有86個村名,如孝敬村、吳村、平樂村、東亭村等,北魏也有38個村名?!斑@些村名分布于今河北、山東、山西、陜西、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等地,此正是南北朝時代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區(qū)?!保?]
唐朝開始推行“村”制度,將所有野外聚落統(tǒng)一命名為“村”,并依據(jù)村內家庭戶數(shù)的多少設置管理者“村正”。“村”正式成為一級基層組織。“村”制度開始于武德年間,至開元年間逐漸完善?!杜f唐書·食貨志》:“武德七年,始定《律令》。百戶為里,五里為鄉(xiāng)。四家為鄰,五家為保。在邑居者為坊,在田野者為村。村坊鄰里,遞相督察?!薄短屏洹酚涢_元七年:“百戶為里,五里為鄉(xiāng)。兩京及州縣之郭內分為坊,郊外為村。里及村坊,皆有正,以司督察。四家為鄰,五家為保。保有長,以相禁約?!边@些材料已經明確了村與邑、坊的對應關系。村的出現(xiàn)是人口發(fā)展、人民生活區(qū)域向郊外拓展的相應設置,目的在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賦稅管理。在唐代文獻中,出現(xiàn)最多的村的組合詞匯如村鄉(xiāng)、鄉(xiāng)村、村坊、村邑、村落等等,都在說明村是向野外延伸的人民生活居住地。
1.詩里的村
魏晉之后,隨著村概念的形成,這個概念也向文學意象演化。如陶淵明《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碧一ㄔ淳褪且粋€名副其實的村莊,但這個村莊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成為一個沒有政府、沒有官吏、沒有賦稅的理想生活境地,這正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這個遠離凡塵、遠離社會不公的村落,是偏遠與自由相結合的境界。
陶淵明提到村意象的詩如《歸園田居五首》(六首)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這首詩反映了陶淵明卜居村野、心甘情愿的詩人情懷。他是第一位將自己放逐村野、重返自然的詩人,因為他能從村野之處尋找到人生快樂與詩意境界,為唐代之后的詩人大規(guī)模地奔向村野塑造了一個典型形象。
《全唐詩》數(shù)萬首詩歌中吟到村意象的詩就有上千例之多,應該說這是一個常用的意象。王維、杜甫、劉長卿、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杜牧、李商隱、羅隱、韋莊等大詩人,均是村詩的寫作者,其中以杜甫與白居易二人所寫村詩最多。
詩人喜歡寫村詩,與詩人的生活經歷和美學趣味是密切相關的。如杜甫,長期生活在民間,對民間疾苦和民間溫情都有很深的體會。他居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邊,“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其實也是居住于地道的村莊里,名叫浣花村。杜甫有《江村》、《村夜》、《到村》、《村雨》等詩作。
白居易至少有92句詩歌用到了村意象,詩題如《村居苦寒》、《村雪夜坐》、《朱陳村》、《渭村雨歸》、《村居臥病三首》、《過昭君村》、《游趙村杏花》等等,一見就知,他到過很多村莊,非常留念那些村落生活。朱陳村就是他發(fā)現(xiàn)的一個著名的民間村落,這是一個極為典型的唐代村莊,詩人描繪了村莊的方位、耕作、婚姻、親情、生死等生活內容,最后表明,自己身為官員,人生卻如此艱難苦悶,哪里比得上這村莊里的村民幸福啊!“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非常符合中國村落的實際情況,即使今天依然有這樣的村莊格局存在。
當然,這些只是出現(xiàn)了“村”字的詩歌,有些詩寫到了村莊但沒有點明村意象的詩則會更多。唐代的村詩主要體現(xiàn)了詩人的五種趣味:第一是描寫民間疾苦的村詩;第二是對農耕漁樵生活的詩意描繪;第三是向往村落生活的寧靜悠閑;第四是表達對村落風景的贊美;第五是對村落偏遠荒涼的感嘆。唐代詩人從政治寓意出發(fā),發(fā)表鄉(xiāng)村感慨,多半有政治上遭受打擊后,希望到村野之處尋求解脫的心理期待。從這個意義上看,村意象其實只是唐代詩人精神追求的一種寫照。正因為鄉(xiāng)村具備了那種寧靜悠遠的品性,所以,容易成為詩人表達情感的意象工具,因而詩人喜歡到村莊去展望,去表達,去郊游,去卜居。
宋人祝穆《錦繡萬花谷·后集》卷三十六,在編排詩歌時,特別設立了一個名目“村”,搜集了因詩歌吟詠而稱名于后世的村莊,如花柳村、浣花村、落花村、杏花村、黃葉村、朱陳村、老木村、興廉村、村鼓村、明妃村等二十余例,這些都是古代詩人所吟詠過的村莊,都已變成了一個一個的文化村落。
2.村里的詩
杜牧全部詩作中就有20余例出現(xiàn)村意象的作品,這體現(xiàn)出他對村落的關懷之情。而《清明》這首詩就像是一個象征,標志著杜牧對村落文化的最完美關注。杜牧寫作村詩的用意大體不出以上五種,《清明》詩則是為了尋芳問酒,排憂解愁。而杜牧的憂愁來自何處呢?僅僅是清明時節(jié)春困渴酒嗎?當然不是。杜牧來守池州正處于其政治上的低潮期,借酒澆理想之愁則是其尋酒杏花村的用意。
自從杜牧來游杏花村之后,杏花村從一個基層管理單元一躍成為唐詩村意象群里耀眼的一員。唐宋元明清,一代一代的詩人經過杏花村,都要為其歌詠感嘆,留下了十分可觀的同一主題的詩歌大系。這不是一般村落所能擁有的機遇。唐詩中的吳村、趙村、力疾山下都有一團團杏花,但它們都沒有獲得長久的生命力。而杏花村意象在唐詩里一共只出現(xiàn)了4次,僅杜牧的一次歌詠就讓其進入了歷史。
《杏花村志》共十二卷,有五卷都是詩詞題詠,卷五是七言絕句,卷六是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卷七是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卷八是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言絕句及詞賦。這是按作者排列的。另外,在介紹杏花村105個景點時,絕大部分都附了歷代詩人對該景點的歌詠之作,有的一二首,有的竟達十多首??梢哉f,僅僅一處杏花村,兩部志書所搜集的詩作可以千計,這種情況對全國其它的所有的文化村落都是不可想象的。杜甫居住過的浣花村,詠過的明妃村,白居易鐘情的朱陳村,蘇軾獨創(chuàng)的江南黃葉村等都沒有像杏花村那樣,日久年深,因為一個主題而匯集成了一個詩歌的長河,從這個角度來看,杏花村真不愧為“天下第一詩村”。
說到杏花村文化,詩文化是其本色。沒有詩人的關注,沒有詩意的提煉,沒有詩歌的抒寫,這個村落只會與無數(shù)的村落一樣,雖然寧靜淡遠,雖然霜楓雪梅,雖然杏花如火,終不會成為文化的承載者,而只會是一個有山有水有樹有花的被遺忘者。杏花村的村詩文化是在唐詩大背景下衍生的新現(xiàn)象,是既可以載入史冊,也可以面向現(xiàn)實的。所以,村詩文化是杏花村文化的第一要義。
詩人來到杏花村,是什么吸引了他的眼球呢?當然是杏花;是什么攪動了他的內心世界呢?當然是杏花村美酒??梢哉f,杏花村之所以能引來杜牧,就是他聽聞了這里有美酒可以酣飲。那么,我們就可以認為,村酒就是杏花村的第一招牌。
在中國古代,文人與酒早已結下不解之緣。唐代之前的魏晉時期,酒對文人的影響已經達到一個極致,最著名的是“竹林七賢”,以阮籍、嵇康、劉伶為代表,他們“一醉累月輕王侯”,逃避政治,娛情詩酒,留下許多飲酒的華章。
東晉時期,陶淵明是一個豪飲大師,他的詩文中提到酒字的就有近40次,他還專門寫了一個組詩《飲酒二十首》,其三云∶“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這是他的人生宣言,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他是不愿意的。他認為,“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淵明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毅然決然回歸田園。從此,村是他的歸依,酒更是他真正的知己。陶淵明飲酒作詩的生活模式極大地影響了后代文人。
有唐一代,詩潮涌動,而酒的消費量也是相當大的,詩人們好像無人不飲酒。初、盛、中、晚四個時段,數(shù)千詩人各持秉性,詩歌風格不盡相同,但飲酒之風卻是驚人的相似。皇帝宴請大臣,朝廷為新科進士開辦杏園宴,朋友出門遠行要喝酒相送,朋友來了更要喝酒助興。達官貴人品美酒,民間村落飲村釀,各盡其樂。
唐代初年,王績仿照《桃花源記》寫了《醉鄉(xiāng)記》:“其土地曠然無涯,無丘陵阪險;其氣和平一揆,無晦明寒暑;其俗大同,無邑居聚落;其人任清,無愛憎喜怒。呼風飲露,不食五谷。其寢于于,其行徐徐。與鳥獸魚鱉雜處,不知有舟車器械之用,并稱之為醉鄉(xiāng)?!彼€寫過《酒經》、《酒譜》等書。李白飲酒比陶淵明更加瘋狂:“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本瓦B杜甫的詩,也是十有七八要點到酒。白居易晚年曾自號“醉吟先生”,可見其酒興詩興之深濃。
杜牧也是飲酒賦詩的高手,其詩中僅提到“酒”字的就有上百次。我們不妨略引數(shù)例:
酌此一杯酒,與君狂且歌。(《池州送孟遲先輩》)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春》)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夜泊秦淮》)
落拓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遣懷》)
金英繁亂拂欄香,明府辭官酒滿缸。(《九日》)
江湖酒伴如相問,終老煙波不計程。(《自宣州赴官入京》)
瀟灑江湖十過秋,酒杯無日不遲留。(《自宣城赴官上京》)
解印書千軸,重陽酒百缸。(《秋晚早發(fā)新定》)
腹中書萬卷,身外酒千杯。(《送張判官歸兼謁鄂州大夫》)
杜牧對酒的態(tài)度是再明白不過的了:“落拓江湖載酒行”、“酒杯無日不遲留”、“重陽酒百缸”、“身外酒千杯”。當他來到杏花村前,不問其它只問酒,就不足為奇了。
文人與酒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獨特的印記之一。酒可以令人灑脫,可以讓人忘憂,可以與朋友共享,也可以與佳人同醉,不一而足。杜牧杏花村尋酒也可作如是觀。
唐代制酒業(yè)發(fā)達,酒品豐富,所以,遍地均可飲酒。杏花村里的酒其實是村酒,即村莊人家自釀的酒品,比起皇帝的御酒可要差很多。唐代的地方官酒是各州鎮(zhèn)官營酒坊釀造的酒。如元稹詩中提到“院榷和泥堿,官酤小曲醨”、“官醪半清濁,夷撰雜腥膻”。白居易在《府酒五絕》中說“自慚到府來周歲,惠愛威棱一事無。唯是改張官酒法,漸從濁水作醍醐”,看來這些酒的質量也不如詩人意。
而民間的酒多來自酒肆、酒樓、酒家、酒舍、旗亭等處。中唐詩人韋應物有一篇《酒肆行》,就曾寫到民間酒肆飲酒的盛況。有村酒,就必然會被詩人寫進詩中。據(jù)統(tǒng)計,《全唐詩》提及“村酒”的詩有19首,《全宋詩》同類詩有140余首。唐詩中除盧綸、張南史、白居易之外,使用此意象的詩人均生活于晚唐。宋詩中只有20首寫于北宋,其余120余首全出于南宋,其中陸游一人就有29首之多。當然,村酒并不是遲至晚唐才會有的,孟浩然《過故人莊》里“把酒話桑麻”飲的那酒一定也是村酒,可是,村酒作為文學意象是在晚唐才出現(xiàn)的,如白居易《村中留李三固言宿》:“村酒兩三杯,相留寒日暮。勿嫌村酒薄,聊酌論心素?!边@說的是自己暫住在村中,只有村酒待客,又怕客人嫌酒味淡薄,所以寫詩告白。晚唐鄭谷的村酒詩就寫得非常有味道,如《張谷田舍》:“縣官清且儉,深谷有人家。一徑入寒竹,小橋穿野花。碓喧春澗滿,梯倚綠桑斜。自說年來稔,前村酒可賒?!奔Z食豐收了,就可以用糧換酒了。又如杜荀鶴《山中喜與故交宿話》:“遠地能相訪,何慚事力微。山中深夜坐,海內故交稀。村酒沽來濁,溪魚釣得肥。貧家只如此,未可便言歸?!边@些詩都是吟詠民間村酒之樂事。
酒是用糧食釀造的,但是水質好壞是相當重要的,凡是水質好的地方便容易出好酒,江水不如河水,河水不如泉水,泉水不如井水。杏花村里恰好有一口古井,“泉香似酒,汲之不竭”,名曰“黃公廣潤玉泉”,后來演化出一個“黃公酒壚”的酒店?!包S公酒壚”是《世說新語·傷逝》里的一個典故,杏花村古井借用其名,更能襯托出此地水好酒美的事實。杏花村地處貴池城西,三面環(huán)山,村東南是湖,村西邊緣地帶是秋浦河與杜湖,湖水、河水、山泉水經過過濾,生成這口清泉。杏花村里也有村酒,是村酒引來了詩人杜牧,是酒的力量讓村莊在詩人的筆下爆發(fā)出詩意。所以,杏花村文化的品牌就是酒,是村釀中的佳品,是解愁的首選之物。
村落文化內涵豐富,比如村落布局、房舍建筑、道路橋梁、山水命名等都可體現(xiàn)村落文化的特色,此處只就農耕與民俗略作申述,因為它們才是最重要的村落文化要素。
《清明》詩里有農耕生活嗎?當然有,杏花就是農耕的一種象征。杏花是杏樹的花,結的是杏果,杏果是農耕生活中經濟作物與食物之一種,杏果及杏核自古就有多種食用、藥用功能。村落之中,除了田地里的糧食作物之外,園圃自古就是村人們賴以生活的另一極,園中種菜,圃中種果。民間很早就已經培植了眾多的可食用水果的苗木,桃、杏、李、梅、梨、棗等常見村果,對于村人來說,是生活資料的一部分,但對于詩人而言,它們則幻化成美不勝收的花花世界。來到杏花村的詩人大多被杏花的繁盛所感動,因杏花的凋落而苦惱,卻很少有人將筆觸伸入那也許飽含著農民種植杏樹“棵棵皆辛苦”的生活層面。或者可以說,對于一團一團的紅杏花來說,詩人醉心的是花色,村人關注的是果實。從果的酸甜到花的美艷,其實就是讓農耕上升到文化的過程。
牧童是農耕生活的另一種寫照。牧童在詩中,寄托著詩人的一份理想,那便是無憂無慮的童年與淳樸自由的村野相結合的心境。詩人們對此往往情有獨鐘,唐代詩人對牧童早有關注。略舉數(shù)例: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王維《渭川田家》:)
不言牧田遠,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馴擾,不亂牧童心。(儲光羲《牧童詞》
無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應,叫笑如生鹿。欲報田舍翁,更深不歸屋。(李涉《山中》)
誰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橫眠秋聽深。時復往來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盧肇《牧童》)
牧童見客拜,山果懷中落。晝日驅牛歸,前溪風雨惡。(劉駕《牧童》)
牧童向日眠春草,漁父隈巖避晚風。一醉未醒花又落,故鄉(xiāng)回首楚關東。(杜荀鶴《途中春》)
王維羨慕牧童的“閑逸”儲光羲講的是“童心”,李涉講牧童的淘氣,盧肇說牧童吹笛,劉駕描繪了牧童的天真可愛,杜荀鶴看見牧童便起思鄉(xiāng)之情。詩人們各有側重,都將牧童意象理想化,將其化作一處心靈的彼岸,為自己尋找證詞。
牧童其實是村里的放牛娃,他們所牧之牛正是家里農耕的重要工具。他們驅牛出村,或在地頭,或在河邊,或在山崗,或在路旁,牧童時有吹笛之事,那不過是消磨時光、自娛自樂而已,多半屬于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說的“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可失魂落魄的詩人卻能從中參透禪機。
《清明》詩因為短小,無法展露杏花村里農耕漁樵的豐富主題。上引陶淵明《歸田園居》、白居易《朱陳村》以及王維的詩就細致描寫了村里景象,王詩說:“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但是,即使是《清明》這首小詩,依然隱隱約約地提示我們,杏花村里有農耕背景,引導詩人進入村莊的是一個牧童,牧童的身傍自然是一群耕牛。這意味著,牧童與耕牛的背后會有一個桃花源般的農耕世界。杜牧進入杏花村之后,一定也會看到像《桃花源記》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的村落景象,他還會看到“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的情景,而引導他的正是一個“垂髫”牧童。
對于杜牧而言,“牧童遙指”自有其精神上的深意?!澳镣摹笔羌儩嵍鵁o憂的,牧童所指一定是一個理想境界。
清明時節(jié),杏花開放,是一個春耕即將開始的季節(jié)?!段倪x》李善注曰:“《氾勝之書》曰:杏始華榮,輒耕輕土、弱土;望杏花落,復耕之,輒藺之。此謂一耕而五獲?!彼稳朔Q作“杏花耕”,如北宋的宋祁有“催發(fā)杏花耕”、“先疇少失杏花耕”、“催耕并及杏花時”等詩句。
《杏花村志》卷十一記載了一份郎遂家的《戶牒》,是洪武四年(1371)政府頒發(fā)的。郎家的“事產”是“屋五間,基地八分”,這就是活生生的生活生產資料。
村落文化的核心內涵其實是民俗文化,民俗其實就是生產、生活的方式與儀式,民俗理想會讓人生活得更有意義。杏花村里的105處景點,其實都是民俗文化濃縮的要點,包含著民間生活生產方式、民間信仰、民間傳聞、民間關懷和民間約定等,那些寺廟庵壇就是民間信仰的寄托,那些樓臺亭閣、坡驛橋洲、碑井坊園就是民間生活的生動寫照,尤其是歷代名人的墓葬,體現(xiàn)了民間濃厚的人文關懷??梢哉f,民俗文化是杏花村文化的主體部分,村詩文化、村酒文化、村游文化都是圍繞著它而發(fā)生的,而民俗文化又是建立在農耕文化的基礎之上的。
《清明》詩也包含著時代民俗因子,那便是“清明飲”的習俗,甚至可能還包含著一絲對“杏園宴”的回味,杜牧有詩“何事明日獨惆悵,杏花時節(jié)在江南”,寫的就是他對長安杏園的懷念。在唐代民俗生活中,寒食、清明時節(jié)的飲酒就是全民性的,這更為“杏花時節(jié)”的飲酒提供了現(xiàn)實許可。
寒食節(jié)傳說是紀念春秋時晉國介之推的,歷代都有寒食禁火的規(guī)定。在唐代,寒食節(jié)禁火三天,即冬至后第一百零四天、第一百零五天、第一百零六天三天。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寒食第三節(jié),即清明日矣。”寒食期間,雖不能生火,但并不禁酒,如韋應物《寒食》:“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白居易《寒食日過棗團店》:“酒香留客住,鶯語撩人詩”,王建《寒食看花》:“酒污衣裳從客笑,醉饒言語覓花知”,等等。
清明是寒食結束后的乞新火之日。清明節(jié)期間,節(jié)俗很豐富,其中,飲酒也是一件尋常之事,有驅寒逐暖之意。李群玉《湖寺清明夜遣懷》“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逢何處邊”,來鵠《鄂渚清明日與鄉(xiāng)友登頭陀山寺》“冷酒一杯頻相勸,異鄉(xiāng)相遇轉相親”所寫即是,正如宋代詩人魏野《清明》詩所詠:“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p>
清明沒有酒難以避寒,沒有花也索然寡味。清明時節(jié)有些什么花呢?無非是杏花、李花、桃花、梨花等,其中杏花花期最早,自然也就容易受到關注。吳融《憶街西所居》:“衡門一別夢難稀,人欲歸時不得歸。長憶去年寒食夜,杏花零落雨霏霏?!绷_隱《清明日曲江懷友》:“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猶伴人愁?!眮睐]《清明日與友人游玉塘莊》:“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jié)好風光。歸穿細荇船頭滑,醉踏殘花屐齒香。”寒食清明時節(jié),正是杏花開放之時,看花與飲酒是極普通尋常之生活內容。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的行人為何欲斷魂呢?一定是心境、時境、事境讓其精神困倦,而寒食節(jié)是不能熱食的,雨紛紛更增添了心境的凄冷,于是尋酒取暖、借酒澆愁便是題中應有之義。并不是任何季節(jié)來杏花村飲酒都可值得關注,民俗約定,寒食清明之際,可以進村沽酒,即便餓著肚子,也可以肚暖心熱、一醉方休。
《杏花村志》和《杏花村續(xù)志》也記載了一些康熙年間及之前和民國初年的民俗傳聞,這些傳聞有的在今天看來已荒誕不經,但它們是當時村民生活與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杏花村志》卷十二記錄了許多異聞趣事,如西廟神道坊兩石柱相傳是從水中浮來,貴池人遇歲旱率眾來西廟井中取水、登壇祈禱則大雨立降、咸拜昭明之事;崇禎十一年,災荒居民在杜塢山掘得白土“觀音粉”充饑;崇禎末,三臺庵老僧青蓮預言明清換代及剃發(fā)事;順治間,杜塢梅雨有蛟;康熙間,乾明寺延高僧數(shù)十眾三載頂禮千佛懺;杏花村里的孝文化;池陽李氏子前生后世等?!洞逯尽防锸珍浀睦墒稀稇綦骸放c世系均是珍貴的民俗資料。
《杏花村志》在記錄村西文物“梁照明廟”時還記載:“池人以八月十五日為昭明誕辰,先期十二日,知府率寮屬,迎神像入祝圣寺,十五日躬致祭,十八日送還廟所。蓋貴池里社無不祀昭明為土神者。”卷九錄有一篇《池州迎昭明會記》,詳細描述了賽會迎神之事。四鄉(xiāng)八儺八月十五朝覲昭明太子的活動是貴池儺祭的主要內容,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手地方祭祀的民俗資料。
《杏花村續(xù)志》也載有乾隆三十三年夏大疫、昭明神托夢飲水“解厄泉”之事,每歲西廟賽會迎神之事依舊,民國三年胡子正等為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選池陽負郭名勝十二景,拍照用相框制為掛圖之事等等。
杏花村民俗可以視為貴池地方民俗的縮影,民俗不會只局限于一村一戶,而是有一個相對寬泛的傳播區(qū)域。所以,了解并研究杏花村民俗,不必局限于杏花村文獻,而應關注貴池、池州及皖南的其他文獻。同時,民俗具有橫向傳播與縱向傳承的特點,時光流逝之后,地方民俗還在會相當長的時間內延續(xù)保存。但是民俗又具有泥沙俱下、魚成混雜的特點,所以,吸收并發(fā)揚優(yōu)秀的民俗傳統(tǒng),揚棄那些過時荒誕的民俗,是今天開發(fā)杏村民俗文化的重要任務之一。
杏花村地處郊外,本不為外人所知。杜牧來守池州,閑暇之日尋芳西郊,終于釀成杏花村公案。試問,杜牧為何能去?何為而去?因為古代官員有法定的休假制度,他便有閑暇時間去游山水;因何而去呢?因為寄情山水是古代文人的癡絕之處。正因為文人往來山水田園,詩意便油然而生,山水田園得天地之靈氣,再得文人墨客之雅意,于是中國山水田園文化獲得持久的發(fā)展。
唐代之前,詩人都是貴族官員或者曾經闊過的二代三代,那種我們想象中的基層人士是少而又少的。官員兼從政與創(chuàng)作的雙重責任,是唐代的一大特色。一處山水,若沒有官員去關注題詠,只會是聾啞山水,不會傳名入史。而地方官員,雜務煩多,如何有那閑情逸致去玩山弄水呢?
大約從西漢開始,官員就有了休假制度,即休沐制度,開始實行“五天工作制”?!稘h書·鄭當時傳》載:“孝景時為太子舍人,每五日休沐?!薄稘h書·萬石君傳》說:“每五日洗沐,歸謁親?!钡搅颂拼?,休假制度從五日休一天改為十日休一天,即在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的最末一天休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朝廷改“五日休沐”為“十日休沐”,即“旬休”。休沐又稱作“浣”,俗稱上浣、中浣、下浣。不過旬休規(guī)定非常嚴格,官員若不能遵照執(zhí)行是要罰俸和丟官的。
休沐制之外,唐代還有其它的節(jié)假日。唐代的節(jié)日是十分豐富的,除了我們今天還在過的節(jié)日外,另有人日、社日、中和、寒食、上巳、中元以及各種誕節(jié)(即生日)等,這些節(jié)日都要放假,比如每年的“清明”、“冬至”還要放一到三天的假,讓官員回家祭祀祖宗。
古代的各級官員都有自己的休息閑暇時間,這些時間有的人用來處理內務,有的人休養(yǎng)身心,有的人探親訪友,而有的人則游山玩水。尤其是地方官員,每到一處,必得先了解附近山水概況,然后擇日登山涉水,他們往往與朋友、仆從一道,如柳宗元《小石潭記》:“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不僅要野炊野飲,還要賦詩作文,以記其盛。唐代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都是游山玩水的“頑主”。而他們用來尋幽探勝的時間是由休沐制度提供的,如《杏花村志》卷九陳元鐘“官署多暇日,登臨興欲詩”,就是一個極好的表述。
文人寄情山水,在中國古代文學中表現(xiàn)得特別明顯。文人的心目中始終存在著一對互補的處世概念:入世與出世,儒家與道家,拯救與逍遙,朝廷與民間,政治與江湖,這種對立的二元概念是古代文人矛盾心境的不輟情結。在朝之人往往掛念山水,而身處江湖卻又難忘政治,杜甫身處民間卻“每依北斗望京華”,“是故身處江海之上,而神游魏闕之下”(《淮南子·俶真訓》)。
唐代的文人愛酒,也愛山水。山水包含崇山峻嶺,奇山怪石,江河湖海,村流澗溪,田園漁樵等等方面。這些就是道家所追求的“與自然萬物者游”的“逍遙游”。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柳宗元被貶到湖南永州和廣西柳州,政治上陷入苦悶,但卻被南方的奇異山水所陶醉,《永州八記》所記景點雖小,但篇篇韻味十足,他竟因此獲得另一番出神入化的人生體驗,他也因之為我們后人營造了令人無法忘懷的經典山水之作。
杜牧“三守僻左,七換星霜”,從黃州到池州再到睦州,山水田園游是其休沐時間或行路途中的主要功課。杜牧在池州寫的詩一共有22題之多,除了7題送人詩外,其余15題全是游池州景物詩,如《池州清溪》、《題池州貴池亭》、《池州廢林泉寺》、《游池州林泉寺金碧洞》、《題池州弄水亭》、《赴池州道中作》、《九日齊山登高》、《清明》等。郎遂在《杏花村志》卷四“人物”一章介紹杜牧時說:“《樊川集》中池州詩最多。當其刺池時,喜登眺齊山、清溪諸勝,又嘗游歷金碧洞、杏花村,皆見諸題詠。明九華吳光錫刻《杜樊川池州詩集》行世,蓋池州山水實以牧重也?!笨梢姡拍猎诔刂莸膭?chuàng)作不是送人,就是游歷,送人也是需要山水背景的,好像其他官民俗事都不如池州山水能提起他的詩興。
村落風景只是山水畫卷中的一個斗方,這一方水土濃縮了山水田園的所有文化因子,所以,詩人不必遠游,只要來到杏花村里,那些奇山異水所能給予的心靈慰藉都一樣能在這里獲得?!肚迕鳌吩婋m短,竟然提供了十個意象來營造杏花村:清明、春雨、道路、行人、斷魂、牧童、耕牛、杏花、村莊、酒家。清明是季節(jié);春雨是天氣;道路指向人生;行人并不孤獨,斷魂因為憂悶;牧童象征著淳厚天真的心境;沒有出場的耕牛能坐實村莊的存在;杏花象征著生機勃發(fā)的春天;村莊彰顯出村落文化遠離塵囂的品質;酒代表澆滅春愁、獲得解脫、通往自由之境的知音。這十個意象在詩人心靈上的疊加,便令其陡增詩興,出口成章。這一處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tài)、理想之境,就是詩人村游的好去處,也是后人留連往返的目的地。
一千三百多年來,杏花村意象有兩條發(fā)展線路:一條是唐代文人在不經意中創(chuàng)設之后,被后世文人所認可;另一條是宋代之后文獻記載的現(xiàn)實存在。這兩條線路在明代中葉的貴池相互融合,成為有了領域歸屬的文學意象。歷代文人相互唱和,遂致其文獻積累于史冊。杏花村意象是有其獨特文化內涵的,它不同于其它山水、田園、村鎮(zhèn),它是由一首詩所引發(fā),經過千年的文化裹挾,已經被打造成為一個在現(xiàn)實發(fā)展中可以實現(xiàn)“杏花夢”的平臺。
那么,針對地方上正在建設的杏花村復建工程來說,我們有什么樣的文化期待呢?
開發(fā)杏花村,既不丟傳統(tǒng),更需要創(chuàng)新。有兩種模式的復建思想:一種是按歷史上杏花村的原樣畫瓢,修舊如舊;另一種是利用杏花村的歷史文化內涵,重新打造的杏花村景點布局。千年杏花村,不同歷史時期的物質村落格局各不相同,村內景點也不斷更新,沒有一成不變的杏花村。我們今天說到的古杏花村格局其實只是康熙年間的杏花村,在杏花村歷史上,它不一定最豐富,也不一定最具有代表性,但是因為歷史資料的缺失,所以,康熙杏花村模式已經成為我們認可的標準模式??墒?,時光流逝,郎遂所見到的那一切都已消散。今天我們重建杏花村,既不能脫離曾經有過的存在,天馬行空,隨意描畫,也不能按圖索驥,固步自封。
建成的杏花村,是村不是城。今天開發(fā)杏花村不能延續(xù)三十年前貴池縣“把杏花村變成杏花城”的思路。杏花村得天獨厚的文化品格是,它是一個遠離塵囂、承載農耕文化、飽含民俗因子、在生活與精神之間搭建詩意橋梁的“村落”,是不可以進行“城鎮(zhèn)化”的“野孩子”。這里有民間風情,這里有鄉(xiāng)村生活,這里有幽山野水,這里有漁隱樵逸。
建成的杏花村,是公不是園。杏花村文化旅游區(qū)擬建土地共有35平方公里,這是杏花村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疆域拓展,也是杏花村復建史上最大手筆。杏花村復建完成后,展現(xiàn)給世人的應該是一個開放式的文化觀光體驗區(qū),而不能再是一個個高墻內的神秘花園,墻里花開而墻外不香。歷史上,杏花村從未有過圍墻,杜牧可以自由出入,郎遂可以隨處尋芳,胡子正也可以踏遍青山,尋古問幽。
文有文心,商有商道。文化是人類存在的價值之所在,文化有獨立的品格,文化有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文化不可以隨意涂抹,更不能矯揉造作,取媚于俗。但文化復建離不了商業(yè)投入,商業(yè)本性需要最大回報。所以,要做到歷史與現(xiàn)實兼顧,文化與商業(yè)并行。杏花村文化旅游區(qū)建成之后,既要讓人認可這就是歷史杏花村的延續(xù),又不能只在故紙堆里比劃推演;既要做到文化先于商業(yè),更要做到商業(yè)反哺文化。
(5)開發(fā)杏花村,文化是魂,品牌是神。復建杏花村,要尊重杏花村歷史文化的內核,要還“杏花村”古樸自然的天性。杏花村作為文化品牌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雖經千年歷煉,依然芳香四溢。杏花村生長于貴池城西的青山綠水間,千年等待,千年孤獨,終于等到了騏驥一躍之時,應該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如果最后建成了一個缺乏文化品位的杏花村,不僅是對杏花村品牌資源的巨大浪費,也會使之難保長存的命運。
[1]郎遂.杏花村志[Z].康熙二十四年聚星樓刻本.
[2]胡子正.杏花村續(xù)志[Z].1915年稿本、鉛印本.
[3]劉再聰.村的起源及“村”概念的泛化[J].史學月刊,2006,(12).
〔責任編輯:渠紅巖〕
On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Image of Apricot Flower Village
JIYong-gui
(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 247000,China)
The image of Apricot Flower Village is the result of combination of the apricot flower image and the village image,which first appeared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Four poets of XU Hun,DU Mu,WEN Tingjun,XUE Neng simultaneously created the image of Apricot Flower Village and only DU Mu's poem Qing Ming is related to the semantic item ofwineshop.Aftermid-Ming Dynasty,the Apricot Flower village in Guichiarea was identified as the place where DU Mu recited his poem Qing Ming.From then on,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pricot Flower Village in Guichi area and DU Mu and Qing Ming was determined,contributing to the increasingly abundant local customs and characters.In the 24thof Kangxi Empire,Lang Sui compiled Historical Records in Apricot Flower Village of 12 volumes which was later accepted in Imperial Collection of Four.In 1915,HU Zi-zheng compiled Sequel of Historical records in Apricot Flower Village,altogether 3 volumes.As local cultural resource,Apricot Flower Village has been continually protected and developed.The image of A-pricot Flower Village includes four cultural patterns:village poem culture,villagewine culture,village culture and village sightseeing culture.
Apricot Flower Village;village poem culture;village wine culture;village culture;village sightseeing culture
G07;I206.2
A 文章分類號:1674-7089(2014)01-0129-10
2013-12-01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重點研究項目“《杏花村志》點校及杏花村文化內涵研究”
紀永貴,男,安徽貴池人,博士,池州學院中文系教授,主要從事古代文學與民俗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