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青
清代文學家周容在《小巷渡者》中記載:順治七年冬天,他要從一個叫小巷的地方進入某縣城,他吩咐小書童捆扎了一大摞書跟隨著。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離該縣城大約還有兩里路。他問一個擺渡的人:“待我們趕到縣城,南門還開著嗎?”擺渡者仔細打量了小書童一番,回答說:“若是慢慢走,城門還會開著;若是惶急趕路,城門怕就關上了?!彼犃擞行鈵?,覺得擺渡者在戲弄人。這一主一仆便快步前行,南門在望了,小書童因急著趕路卻摔了一跤,書散落一地,等他們把書理齊捆好,城門已經關上了,直到這時,他才明白擺渡者那番話的深意。
生活該有的速度,不能隨便提,一旦給變了,生活就會隨之大亂。
瑞典詩人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寫了57年詩,一共只有163首,平均每年不到3首。就是這樣的慢,這樣的結果,使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生命因這慢而變得飽滿、充盈。而那些追求速度的浮躁者,往往都拔苗助長,到頭來,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后還得重整旗鼓,以慢開頭。
米蘭·昆德拉在其小說《慢》中寫道:“我還要瞧一瞧我的騎士,他慢慢走向馬車。我要玩味他走路的節(jié)奏:他愈往前走步子愈慢。這種慢,我相信是一種幸福的標志?!?/p>
◎螢火小語:正是因為慢,才能細細地品味這世間的風景,才能更好地感受著人間的美好,否則就像當下一味追求速度與效率的我們,哪里還能看到什么美景,每天步履匆匆,到最后收獲的也只有疲勞與迷惘了。
◎文題延伸:學會從容;快與慢;慢生活;生活的速度……
(馮國偉摘自《文苑》2013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