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嵐
【美文引路】
生命之芯
李雪峰
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縱縱橫橫的葡萄藤。初春時節(jié),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們先是睜開一粒粒紫紅色看似惺忪的葉芽,那些葉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開了。它們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陽光剪得支離破碎斑斑駁駁,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搖曳的蒼翠,連一片金黃陽光也漏不下來。清風(fēng)徐徐地一搖,幾片碎碎的陽光偶爾從葉縫間掉落下來,但那是稍縱即逝的,像夢的碎片一樣。
寫葡萄藤的蒼翠,用擬人手法,作者愉快的情感在字里行間洋溢著,這既可以突出文題中“生命”的內(nèi)涵,生機(jī)勃勃,也為下文中文章的主角——葡萄葉的出場做鋪墊。
我是十分喜愛這些張揚(yáng)的葡萄葉子的,但妻子對這些葡萄葉子卻頗有微詞,尤其是到了暮秋時分,那落葉總像掃不盡似的,往往清晨剛剛掃過,但中午或傍晚時就又落了厚厚一層,有時一天掃了五遍,但還總是掃不凈,仿佛你一轉(zhuǎn)身它就又落下了。
妻子也想了許多的辦法,費(fèi)盡了周折,院子里卻落葉依舊,這讓妻子又氣惱又無奈。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時才能結(jié)束。
去年的中秋,滿架的葡萄又變紫了,妻子摘得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沒有徹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說:“有些還沒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盡了?”妻子說,葡萄摘盡了,葉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樣總是掃葉子了。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掃落葉有什么關(guān)系呢?難道不摘葡萄那些葉子就永遠(yuǎn)不會凋落嗎?
果如妻子所說的那樣,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滿架的葉子一下子就黃了,然后開始洶涌地凋落,一個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層。那些葉子顯得十分憔悴,有的葉脈還青著,只是葉緣黃卷了一些,但卻早早地凋落了。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葉子竟全落盡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條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繾綣著,令人痛惜不已。
“張揚(yáng)”一詞表現(xiàn)出葡萄葉子的生命力旺盛的情態(tài),這是作者關(guān)注葡萄葉子的切入點(diǎn),而妻子卻覺得葉子多而且落地時間分散,增加了她掃落葉的的難度,于是就有了將葡萄摘得一個不留的舉動。這是文章的重點(diǎn)內(nèi)容,為后面探究葉落的哲理做鋪墊。
難道作物也有它們自己的靈魂嗎?它們在泥土和風(fēng)雨中生長,它們萌芽,抽葉,開花,全都是為了自己的果實(shí)。果實(shí)是它們生命的燈芯,一旦果實(shí)夭折了,它們的生命也就夭折了,無論這世界還有多么美好,無論歲月還有多么漫長,但它們卻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果實(shí)或許就是作物們的夢想,或許就是作物們的靈魂。過早丟失了自己的果實(shí),作物們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蒞臨了……我不由對葡萄葉充滿了敬意。
我們的生命果實(shí)是什么呢?我們的靈魂是什么呢?我們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們是在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嗎?什么才是我們?nèi)祟惿恼嬲锾炷兀?/p>
這里引出了文章的中心—— “生命之芯”;“果實(shí)是它們生命的燈芯,一旦果實(shí)夭折了,它們的生命也就夭折了”,然后,作者將這個哲理擴(kuò)展到了整個生命,“我們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們是在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嗎?什么才是我們?nèi)祟惿恼嬲锾炷???/p>
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靜靜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fù)u曳的綠葉,我對一切都充滿了敬意,無論是生命的,還是被我們視為非生命的;無論是一粒蟄伏在綠葉間的蟲子,還是我們腳下的一粒泥土……
結(jié)尾照應(yīng)開頭,回到對葡萄葉的描寫,深化中心,“我對一切都充滿了敬意,無論是生命的,還是被我們視為非生命的。”
【素材運(yùn)用】
1.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總有一個地方,珍藏著我們的秘密,鐫刻著我們的足跡,生長著我們的信念,承載著我們的悲歡離合……
請以“每個人心里一畝田”為題,寫一篇文章。
2.漸至佳境,比喻興味逐漸濃厚或境況逐漸好轉(zhuǎn)。知識越學(xué)越有趣,樂曲越彈越流暢,風(fēng)光越賞越美妙,作品越讀越精彩,與人相處越來越和諧,對鏡微笑越來越自信……成長中,誰都有過姿態(tài)不斷調(diào)整、認(rèn)識不斷深化、領(lǐng)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經(jīng)歷。
請以“漸至佳境”為題,寫一篇文章。
【語言點(diǎn)撥】
范文的語言細(xì)致生動,議論語句精煉。如果寫“每個人心里一畝田”這個題目,開頭可以這樣寫:“我家的老宅坐落在一座小山的前面,后面是青翠的竹林,前面是開闊的稻田。初春時節(jié),稻田的小苗剛剛有了些許規(guī)模,可后面小山坡上的油菜花就盛開了,在竹林的映襯下,綠黃相間,壯美極了。稻田里的稻秧綠意盎然,水塘里的荷花爭奇斗艷。秋天有金黃的稻穗,冬天有滿地的青菜。于是,這些美好的景色就成了奶奶拒絕爸爸和叔叔接她到城里居住的最好理由。”
【佳作示范】
漸至佳境
山 嵐
家中的文竹慢慢地顯露出了黃尖,這也許是暑天陽光太充足的原因,我心疼地看著這盆我呵護(hù)了好幾年的文竹,好像我的心被抽去了許多水分一樣。
原來,文竹的翠綠藤蔓如細(xì)小的胡須在微風(fēng)中搖曳著,在彈琴之余,我用手撫摸著文竹柔軟的觸須,感受到了文竹緩慢生長的生命力。每當(dāng)文竹哪一條翠綠的邊須又生長了一點(diǎn)點(diǎn),我就想,我的鋼琴也要進(jìn)步一點(diǎn)點(diǎn)。有時候,陽光和月光也悄悄地拜訪我的書房,于是,在不太和諧的琴聲中,文竹在或明亮或微弱的光芒中靜靜傾聽。
我是特別在意我的這盆文竹的,多少個孤獨(dú)的早晨和夜晚,在枯燥的練琴間隙,我都是在凝視翠綠的文竹時稍微休息,然后煥發(fā)出新的力量,再和那些蝌蚪一樣的五線譜進(jìn)行搏斗。媽媽看到我老是把眼睛盯在鋼琴邊的那盆文竹上,也許明白了我的想法,于是,她把文竹移到了鋼琴的里側(cè),自言自語地說:“文竹喜陰,不能在強(qiáng)烈的陽光下照射?!?/p>
在高高的琴凳上坐上一個小時,對我來說就像在老虎凳上坐了半天。每次練琴,手指極不情愿地機(jī)械地聽從著我的命令,抬起、落下、按琴鍵、再抬起、再落下。五線譜上的小蝌蚪常常躲在水草叢里,即使我把眼睛睜得再大,也老是逮不著。
琴凳坐久了,練習(xí)的曲目也漸漸多了。盡管練琴的路依然泥濘,但我總能連續(xù)走上一小段,不致接連跌倒。這時,老媽總會在拖地或炒菜的間隙送來聲音:“兒子,你彈得真不錯!”我也發(fā)現(xiàn)我的手指能在鍵盤上行走,甚至跳躍了,五線譜上的蝌蚪們能聽從我的指揮,整齊地排著隊(duì)游來游去了。
我的文竹也在媽媽和我的精心呵護(hù)下慢慢地消去了黃黃的尖須,代之的是清翠的長勢,尤其是那些新近抽出的嫩芽細(xì)須,在微風(fēng)中晃動,讓我體會到了生命蓬勃的感覺。我的文竹,經(jīng)歷了如此折磨之后,終于漸入風(fēng)姿綽約的佳境。
我的琴技也在慢慢提升,漸漸地,隨著我手指的舞蹈,我能看見兩只蝴蝶在我面前翻飛,它們每一次揮翅,都能蕩起曼妙的漣漪。我發(fā)現(xiàn),我按下的不再是琴鍵,而是在觸摸藝術(shù)的靈魂,探尋真摯的情感。莫扎特的小步舞曲跳的是對生活的熱愛,斯特勞斯的踱步是深夜的沉思。彩云追月是那么的寧靜和諧,讓我把更多的憧憬獻(xiàn)給愛麗絲吧,她是那么的迷人。
琴聲,讓我沉靜;琴聲,讓我廣博;琴聲,讓我漸至佳境。是的,任何事情開始時都很枯燥,但隨著你的堅(jiān)持,都會漸至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