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波蘭特派記者 芮曉煜 吳 薇圖片說明:有關中國的波蘭圖書 芮曉煜攝 “中國人如何看人民幣和全球貨幣戰(zhàn)爭”,這一主題的圖書正成為在波蘭最受歡迎的中國書籍;波蘭年輕人熱衷于學習中文,波中雙語圖書受到市場歡迎;中國資本開始進入波蘭市場,中國和波蘭合作成立出版公司……《環(huán)球時報》記者前不久在波蘭采訪時了解到,隨著中國經濟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關于中國、中國文化的圖書正在波蘭受到越來越多的歡迎。 波蘭語版本的《豐乳肥臀》、《酒國》,漢英對照的《吉祥圖案》、《古鎮(zhèn)》……波蘭前議會議員、著名政論家彼得·卡濟諾夫斯基熱情地將《環(huán)球時報》記者領進他的書房,逐一介紹起他喜歡的中國圖書?!霸诓ㄌm,我們缺乏足夠的信息渠道了解中國,波蘭的報紙電視并沒有在中國派駐記者。通過互聯(lián)網了解的信息總是二手的?,F(xiàn)在也有很多關于中國的波蘭語書籍,但很多是歐美作家所寫。所以,我想寫本關于中國的通俗讀物”,卡濟諾夫斯基對記者談起自己的心愿時說。 如今有更多的中國企業(yè)進駐波蘭,但雙方在文化上的誤會很多??Z夫斯基舉例說,中國人習慣在中午12時吃午餐,波蘭人的午餐則是下午二時到三時。這讓到訪的中方人員很餓。此外,波蘭的餃子有的是奶酪餡,中國人吃不慣,而波蘭人則難以接受中國的豆腐腦。中國一些山區(qū)經濟不發(fā)達,但波蘭的山區(qū)多是旅游區(qū),找不到落后的小山村……這些文化差異帶來不少溝通上的問題,而圖書是一個增進雙方了解的有效渠道。 馬爾沙維克出版集團是波蘭最大的出版社之一,每年從中國的出版社引進的中國圖書在七八本左右,以其他方式出版的中國書籍每年另有約20本。在馬爾沙維克出版集團位于“哥白尼故鄉(xiāng)”托倫的辦公室里,該集團總裁亞當·馬爾沙維克博士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盡管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電子閱讀,但關于中國的傳統(tǒng)紙質讀物仍在波蘭備受歡迎。如該社一本名為《中國文化》的書很受讀者喜愛,作者是波蘭著名華僑胡佩芳女士。書中介紹了長城、孔子、春節(jié)等符號感很強的中國元素,“這些都是波蘭人很想知道的”。馬爾沙維克介紹說,該社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團、中國作家協(xié)會等都有合作,近期還出版了一些熱門的中國主題圖書,如《中國社會學史新編》、《三首長詩》、《大國的責任——來自中國的視角》等。此外,該社還與中國駐波蘭使館合作,出版了一些介紹中國發(fā)展及遇到的問題的書籍,如《中國巨變》、《浦東奇跡》、《珠江故事》等,這些書在波蘭外交圈也很受歡迎。 馬爾沙維克還表示,在他們出版的圖書中,最暢銷的是中國學者陳雨露所著的一本關于中國貨幣和全球經濟的書。波蘭總統(tǒng)府國務秘書奧爾吉耶德·吉科恩斯基則在前一天的采訪中告訴記者,中國學者宋鴻兵所著的《貨幣戰(zhàn)爭》在波蘭也非常流行。就波蘭讀者為何會喜歡這一主題的圖書,馬爾沙維克認為,中國的地位和變化受到全球關注,波蘭人也不例外,“我們不能因為中國很遙遠就忽視它”。他表示,特別是在中美爭論人民幣問題的背景下,對人民幣問題的看法將影響中美關系乃至全球經濟。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人寫的書,展現(xiàn)中國人的視角,而不是美國人、俄羅斯人或波蘭人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資本近年來也開始進入波蘭市場。2011年,安徽出版集團和波蘭馬爾沙維克出版集團簽約成立“時代—馬爾沙維克出版集團”,大量引進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圖書。鑒于波中兩國在法律上存在很多差異,雙方在合作中針對細節(jié)進行了大量的探討工作,“但合作成果讓我們雙方都非常滿意!”該集團辦公室主任卡露莉娜·斯可內奇卡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