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剛
繪畫藝術有它自身的傳統(tǒng),有它歷史發(fā)展的繼承性。傳統(tǒng)的寫意畫教學注重臨摹、寫生為主,結合用筆、用墨、設色的各種繪畫手段和繪畫語言表現(xiàn),通過臨畫對臨本的觀察、摹寫,客觀的反應和體現(xiàn)傳統(tǒng)繪畫語言的精神。而現(xiàn)代的寫意畫教學中,在傳統(tǒng)教學的基礎上,用筆方法,勾、皴擦、點、厾、染。用墨技法:墨色濃淡運用、墨色干濕運用、墨性的把握、墨色布局、墨法。其中有墨分五色一說,另有濃墨法、淡墨法、潑墨法、積墨法、潑墨法、渲染法綜合各種用墨技法,使墨法多元化。在用色的技法中,傳統(tǒng)的繪畫多用積墨、積色,使畫面出現(xiàn)凝重、淳厚的效果。筆者認為關于寫意人物畫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臨摹教學中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選臨本中注意的問題。臨摹是繼承和發(fā)展寫意人物畫的基礎語言,在臨摹之前選擇好的臨本是在發(fā)展自我個性化和藝術創(chuàng)作之路上的關鍵。現(xiàn)在很多的寫意人物水墨畫愈來愈多元化、豐富化。使得傳統(tǒng)水墨畫種在現(xiàn)代化筆法的影響下有豐富、飽滿、鮮活的生命力。從而使更多的國人和西方喜歡中國文化的人賞識和珍愛。中國畫是用中國畫材料畫成的,傳統(tǒng)的水墨味不能丟。因此,在寫意人物教學中,臨摹時一定要選好造型和筆墨適合的范本,從中才能繼承、發(fā)揚中國畫,也使得在寫意人物的教學中少走彎路。
其次,要注意臨摹教學造型和筆墨方面的問題。水墨畫是一個講究造型的畫種,沒有造型作基礎,筆墨問題就沒有著落。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要求很強的造型能力。所以多訓練學生做到速寫不離手、速寫造型準確度的能力。在技法上,“筆”通常指鉤、勒、皴、擦、點等筆法;“墨”指烘、染、破、潑、積等墨法。在理論上,強調用筆為主導,墨隨筆出,以取得形神兼?zhèn)涞乃囆g效果。
二、寫生教學中注意的幾個問題
1.寫意教學中造型訓練中的問題
從寫意教學中水墨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現(xiàn)狀來看,解決造型問題是當務之急。首先選為適當?shù)慕嵌群螅媚咎織l輕輕畫在生宣紙上,木炭不宜畫的太多,太重,以免影響墨色。然后用淡墨肯定下來。待整體位置確定后再落墨深入刻畫。中國畫的造型方法是線造型方法,包括留白。線的造型是實的因素,留白是虛的因素,“虛實”結合才形成了中國畫獨有風格的造型面貌。其次還可以色為主,色墨結合的方法畫造型,這一畫法既有現(xiàn)代特色,又不失國畫風格。西北民族大學教授王萬成先生在創(chuàng)作中和教學中就很巧妙的采用這種方法。極大地豐富和擴充了中國畫的性能。
2.寫生中筆墨創(chuàng)作中的問題
2.1筆墨教學中,落墨時大多數(shù)畫家從眼睛入手,除從習慣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注意眼睛的大形,正,側,半側,四分之一側位,老、中、青、兒童及男女眼形都有區(qū)別。在正常光線下,由于上眼瞼有投影,加上睫毛,所以要粗黑一些。上眼睛中段要清晰,用焦、重墨,由里向外漸虛談。下眼瞼受光,所以輕談,用筆放松。用筆要穩(wěn),準,偏干一些。用焦墨點瞳孔,然后以濃墨勾出虹膜即黑眼球輪廓,黑眼球與下眼瞼接觸處不要畫死,半干時用稍淡墨暈染黑眼球,要準確畫出高光點的位置和反光。黑眼球是透明晶體,要表現(xiàn)出晶瑩潤澤之感,此外落墨需準確生動,水分適當,濃淡過渡自然。
2.2畫鼻子要注意棱角方直,留出鼻部的高光白,注意線的變化,正面的輪廓要清晰、明確。正向鼻梁,線不明確,可以皺擦鼻梁結構,以線勾勒鼻頭,鼻翼,鼻孔的形狀不可忽略,隨人的表情變化和角度不同,以表現(xiàn)起伏轉折的各面。畫鼻子的關健問題是鼻子的外形特征。
2.3嘴也是傳神的重要部位,富于表情的器官,嘴角,嘴唇的微妙變化就可直接影響人物的表情、氣質。嘴形也因人而異。要認真觀察,找出其形狀特點 。
2.4耳朵雖與人物表情關系不大,但亦能反映人物年齡、性格等特點。耳朵結構起伏轉折上較復雜,用線較多;用筆要洗練活潑,舒暢,富有彈性。運用中鋒,為了表現(xiàn)頭部的體積感,起伏變化,要注意線的穿插,交疊線的粗細,虛實、節(jié)奏變化。
2.5畫頭發(fā)要先搞清發(fā)型結構,分幾部去畫,頭發(fā)雖細碎,但用筆精整,墨團有大小、主次。先以濃墨側鋒概括發(fā)型的趨勢落筆,高光畫飛白,然后以濃墨稍加暈染。也可濃淡墨齊用,依發(fā)勢用筆。發(fā)際線可用碎筆,虛筆,以求過渡自然。頭發(fā)邊緣比較醒目。畫頭發(fā)一定要見筆,切忌死墨一團,要有濃淡干濕變化。
2.6胡須的處理要依據(jù)下巴的結構。長須用墨淺畫,短須以干筆皺擦。白須靠邊緣的處理,或以深色的衣服,背景襯托。除老年外,一般見線少,主要靠淡墨,干筆,側鋒皺擦。頭部落墨基本完成后,應從局部再回到整體上,調整整個頭部的墨色關系,修改結構不準確之處,主要結構部位,黑白銜接生硬處用淡墨,淡筆暈染,填補。
2.7手是變化最大的部位,手的骨骼較多,而且有活動伸展運動特性,關節(jié)及肌腱在伸展活動中,隱顯多變構成多種復雜形狀,一般先以重墨色畫出手的輪廓及手指形態(tài)變化。然后以淡墨干筆皺擦,淡墨淡筆暈染。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關節(jié)方大,肌腱隆起。血管突出,剛勁有力,用筆要方直,拙樸,干澀一些,關節(jié)部位多皺擦。少女和兒童的手,由于皮下脂肪肥厚,關節(jié),血管不外露,顯得柔和,豐滿,用筆宜圓潤。
2.8衣著可以起到烘托,表現(xiàn)人物精神氣質,性格特征的作用。畫衣著要解決好衣服的問題,而掌握衣服的組織規(guī)律,掌握人體結構,運動規(guī)律,骨髂肌肉的起伏變化,人體的各種運動決定著衣服走向,疏密,松緊等變化,各種不用衣料、棉布、絲綢、呢料及單、棉皮衣形成的衣褶也不一樣。人物軀體部分的造型,比之頭部要松一些。
3. 寫生中著色注意的問題
著色教學中,先以赭石,胭脂加淡墨,點染皺擦內外眼角,嘴逢,鼻孔等較重處,以加強其結構關系。調好膚色。教學中有幾個關鍵問題必須注意:首先設計好筆路,注意畫高光,空白。其次下筆要準確、利索、速度快。再者依結構形狀用筆,下筆要有虛實,著色用筆不宜壓的太死,太實,要輕松一些,以免在筆與筆之間出現(xiàn)停滯水漬。第一遍膚色畫定后,立即以淡膚色迅速銜接各筆交界處,填補空白未畫部分,待膚色半干時,以偏紅潤膚色,在顴骨,臉頰等處補幾筆,讓其自然暈開,再以現(xiàn)成膚色適量加石綠或花青,在發(fā)際線,眉眼附近稍加暈染,以求膚色微妙變化。以赭石,胭脂加淡墨調合成重膚色皺染眼窩,內外眼角,鼻底,嘴縫,下巴及臉頰等低凹陰影處。老年人臉上褶皺較多,著色時要注意整體效果。先以水或淡底色濕潤頭部,半干后依次著色,這樣處理,筆觸,水漬便不甚明顯,適宜少女,兒童頭像。用皮紙畫人像時可先在紙的背面用淡石綠,或淡紫,淡藍渲染頭部,半干后在正面著膚色,使整個頭部有一個基本、整體色調。
在教學中局部處理中要把握住整體,在整體中要求局部的刻畫和取舍,切記不要畫過、花亂、畫死。整體完成后,選擇合適的位置題款、落印。畫面完成。
總之,寫意人物畫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在畫壇獨開一枝。越來越多的美術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寫意人物畫方面的藝術魅力影響著和感染著學生。水墨人物畫為我們的國畫和教育事業(yè)做一些努力,只為更好的將中國水墨畫一代一代傳承和發(fā)揚下去。使水墨畫屹立在世界藝術之林,傲然獨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