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糖尿病合并社區(qū)感染敗血癥患者的臨床分析

2014-03-19 15:30:08何銀輝盧樂毛皓愉蔡恩照徐海燕
溫州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年3期
關鍵詞:敗血癥克雷伯革蘭

何銀輝,盧樂,毛皓愉,蔡恩照,徐海燕

(麗水市中心醫(yī)院、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浙江 麗水 323000)

·病例分析·

糖尿病合并社區(qū)感染敗血癥患者的臨床分析

何銀輝,盧樂,毛皓愉,蔡恩照,徐海燕

(麗水市中心醫(yī)院、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浙江 麗水 323000)

目的:探討糖尿病合并社區(qū)感染敗血癥的臨床特點,以期提高其臨床診斷治療水平。方法:回顧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20例糖尿病合并社區(qū)感染敗血癥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患者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及中性粒細胞比率均升高,糖化血紅蛋白平均為11.13%。細菌學上,培養(yǎng)到19株革蘭陰性菌,1株革蘭陽性菌,其中大腸埃希菌11株(產(chǎn)ESBL 5株),肺炎克雷伯桿菌5株,藥敏試驗中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桿菌對碳青霉烯類、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復合制劑敏感性高。10例患者病原菌來源于肺部感染,9例患者病原菌來源于泌尿道感染,1例患者來源于肝膿腫。僅1例因放棄治療于出院后死亡,余19例均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結論:糖尿病合并社區(qū)感染敗血癥病原菌多為革蘭陰性桿菌,以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桿菌為主,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為常見原發(fā)感染灶。早期診斷,使用胰島素降糖,合理的控制血糖,積極抗感染治療,有利于改善預后。

糖尿??;敗血癥;病原菌;社區(qū)獲得性感染

糖尿病患者因機體代謝紊亂、全身營養(yǎng)狀態(tài)不良等因素,使機體防御及免疫功能減退,容易并發(fā)感染,如未及時得到救治,感染極易擴散導致敗血癥,臨床醫(yī)師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為探討糖尿病合并社區(qū)感染敗血癥患者的臨床特點,以指導臨床對其予以合理診治,現(xiàn)對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20例經(jīng)血培養(yǎng)證實的糖尿病合并社區(qū)感染敗血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齡40~83歲,平均(62.25±13.95)歲。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18例,其中3例為新診斷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0~20年,平均(5.95±5. 96)年。

1.2 診斷標準糖尿病診斷符合WHO 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1],敗血癥按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傳染病學(第7版)敗血癥診斷標準[2],所有病例均經(jīng)血培養(yǎng)確診。

1.3 臨床表現(xiàn)入院時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有發(fā)熱,其中1例超高熱(體溫為41.2 ℃),9例高熱(體溫為39.1~41 ℃),7例中等度熱(體溫為38.1~39 ℃),1例低熱(體溫為37.8 ℃),熱型以弛張熱、間歇熱為主;1例體溫正常,1例低體溫。全部患者多有口干、多飲癥狀,伴隨癥狀以畏寒、乏力、食欲減退為主。

1.4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入院時進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漿白蛋白、白細胞總數(shù)、中性粒細胞、C反應蛋白(CRP)和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實驗室檢查。均采用胰島素強化治療,早期盡可能將血糖控制于8~11 mmol/L,病情穩(wěn)定后進一步控制血糖。所有患者均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進行血培養(yǎng)等病原學檢查,留取血培養(yǎng)標本后經(jīng)驗性使用覆蓋革蘭陽性菌及陰性菌的廣譜抗菌藥物行抗感染治療,后參照藥敏結果調(diào)整抗菌藥物。加強營養(yǎng)治療,低蛋白血癥患者輸注白蛋白,合并肝膿腫患者進行穿刺引流。

2 結果

2.1 實驗室檢查入院血糖為5.8~55.0 mmol/L,平均(23.27±10.51)mmol/L;糖化血紅蛋白5.8%~14.6%,平均(11.13±2.20)%;血漿白蛋白≤35 g/L者19例,占95%。白細胞總數(shù)升高13例,正常6例,偏低1例;中性粒細胞的比率均升高,中性粒細胞比率73.9%~94%,平均84.29%。CRP 19.4~321.8 mg/L,PCT均升高,1例輕度升高,為0.31 ng/mL,余19例均大于0.5 ng/mL,其中有5例大于10 ng/mL。

2.2 感染途徑與菌株分析10例患者病原菌來源于肺部感染,其中4例合并肝膿腫;9例患者病原菌來源于泌尿道感染,其中2例合并腎臟感染;1例患者病原菌來源于肝膿腫。共獲有效陽性標本20株,共6種病原菌,大腸埃希菌株11株,其中有5株產(chǎn)ESBLs陽性,5株肺炎克雷伯桿菌產(chǎn)ESBLs均陰性,黏質(zhì)沙雷菌、臭鼻克雷伯菌、糞腸球菌、產(chǎn)氣腸肝菌各1株。藥敏試驗中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桿菌對碳青霉烯類、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復合制劑敏感性高,對氨芐西林、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及慶大霉素等常用抗菌藥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藥。

2.3 轉(zhuǎn)歸僅1例因家屬放棄治療于出院后死于并發(fā)肺、腎及胃腸道多器官衰竭。余19例均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出院前體溫、中性粒細胞比率、CRP及PCT均恢復正常,多次血培養(yǎng)呈陰性;出院后隨訪1個月,原發(fā)部位及繼發(fā)部位感染清除。

3 討論

糖尿病容易并發(fā)各種感染,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更容易并發(fā)敗血癥。糖尿病合并社區(qū)感染敗血癥患者多數(shù)有畏寒、發(fā)熱等臨床癥狀,但有少數(shù)危重患者可表現(xiàn)為體溫正常,甚至低體溫,待一般情況改善后可出現(xiàn)發(fā)熱。敗血癥亦可發(fā)生在新診斷糖尿病患者中,年齡以中老年多見。

本組患者PCT、CRP及中性粒細胞比率均明顯升高,但有7例患者白細胞總數(shù)并不升高,可能與患者機體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相關。一般情況下,血清PCT含量極低,約為0.0025 ng/mL,但是發(fā)生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膿毒癥、創(chuàng)傷及急慢性肺炎時患者血清PCT會顯著升高[3-4]。因此PCT成為早期感染診斷的重要檢測指標。蘇衛(wèi)東等[5]研究提示血清PCT是敏感性、特異性最佳的炎癥/敗血癥標記物,且敗血癥血清PCT水平與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血清PCT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最能即時反映炎癥敗血癥過程。因此,糖尿病患者血中PCT明顯升高時應及時行血培養(yǎng)檢查以明確有無合并敗血癥。王凱飛等[6]研究提示血培養(yǎng)陽性患者PCT平均水平為2.24 ng/mL,PCT在革蘭陰性細菌、革蘭陽性細菌中的陽性率分別為86.6%、72.0%,PCT進行性減低者預后較好。同時有研究顯示,革蘭陰性細菌感染組血清PCT水平明顯高于革蘭陽性細菌感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血清PCT水平測定有助于迅速區(qū)分革蘭陰性細菌及革蘭陽性細菌所致的血液感染,指導臨床在藥敏結果出來前選擇抗菌藥物[7]。

根據(jù)201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合并敗血癥患者胰島素治療應選用胰島素[8],近期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發(fā)表的2013年糖尿病診療標準,建議糖尿病合并急性重癥疾病時血糖控制在7.8~10 mmol/L為宜,對有些患者在不出現(xiàn)嚴重低血糖的前提下可將血糖嚴格地控制在6.1~7.8 mmol/L[9]。更加理想的血糖控制在糖尿病合并急性重癥疾病時不予推薦,因為著名的ACCORD試驗提示強化組病死率超過常規(guī)組病死率,其中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遠高于常規(guī)組[10]。

在普通社區(qū)感染敗血癥中病原菌以革蘭陽性球菌更常見[11]。但本組患者均為糖尿病患者,革蘭陰性桿菌相對于革蘭陽性球菌多見,此為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不同之處;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桿菌是最常見的病原菌,與文獻[12-13]報道一致。病原菌主要來源于呼吸道、泌尿道。本組病例中發(fā)生肝膿腫5例,均培養(yǎng)到肺炎克雷桿菌,與文獻[14-15]報道亞洲地區(qū)糖尿病合并肝膿腫的病原菌一致。本組病例中大腸埃希菌ESBLs檢出率為45.5%,肺炎克雷伯菌未見產(chǎn)ESBL。對產(chǎn)ESBL菌株源性糖尿病合并敗血癥的治療首選碳青霉烯類抗生素,ESBL陰性菌株源性糖尿病合并敗血癥的治療可選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可根據(jù)藥敏結果選用頭霉素類、氨基糖苷類或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療效不佳時可改用碳青霉烯類抗生素。

本組糖尿病合并社區(qū)感染敗血癥患者僅1例死亡,病死率為5%,總體預后尚可。Schuetz等[16]大樣本研究顯示敗血癥患者總病死率為4.3%,糖尿病組與非糖尿病組的病死率相當,糖尿病并沒有增加敗血癥患者的病死率。

[1]Department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Surveillance WHO(1999).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Part 1.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EB/OL].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05-14]. http://whqlibdoc.who.int/hq/1999/WHO_NCD_NCS _99.2.pdf. Accessed 13 March 2013 .

[2]楊紹基, 任紅. 傳染病學[M]. 7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 218-224.

[3]Becker KL, Snider R, Nylon ES. Procalcitonin in sepsis and systemic inflammation: a harmful biomarker and a therapeutic target[J]. Br J Pharmacol, 2010, 159(2): 253-264.

[4]Ghorbani G. Procalcitonin rol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fection stages and non infection inflammation[J]. Pak J Biol Sci, 2009, 12(4): 393-396.

[5]蘇衛(wèi)東, 徐克, 瞿爾力, 等. 血清降鈣素原在新生兒感染性疾病診治中的價值[J]. 溫州醫(yī)學院學報, 2006, 36(2): 143-145.

[6]王凱飛, 沈定霞, 劉朝軍, 等. 血清降鈣素原定量檢測與血培養(yǎng)結果的比較[J]. 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2, 35(3): 243-246.

[7]顧敏, 包正軍, 曾欣榮, 等. 革蘭陽性與陰性菌感染血清降鈣素原水平比較[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1, 10(6): 449-450.

[8]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版) [J].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2, 20(1): S1-S36.

[9]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3[J]. Diabetes Care, 2013, 36(Suppl 1): S11-S66.

[10]Gerstein HC, Miller ME, Byington RP, et al. Effects of intensive glucose lowering in type 2 diabetes[J]. N Engl J Med, 2008, 358(24): 2545-2559.

[11]馬序竹, 李湘燕, 侯芳, 等. 成人敗血癥249例回顧性臨床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0, 20(5): 648-650.

[12]王艷, 劉彥, 張真穩(wěn), 等. 糖尿病合并社區(qū)感染敗血癥臨床特點及預后多因素相關分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0, 14 (15): 44-47.

[13]Shah BR, Hux JE. Quantifying the risk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or people with diabetes[J]. Diabetes Care, 2003, 26(2): 510-513.

[14]Chan KS, Yu WL, Tsai CL. Pyogenic Liver abscess caus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84 patients[J]. Chin Med J(Engl), 2007, 120(2): 136-139.

[15]Cheng KS, Tang HL, Hsu CH, et al. Clinical survey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virulence and genotype in pyogenic liver abscess[J]. Adv Ther, 2007, 24(3): 589-593.

[16]Schuetz P, Jones AE, Howell MD, et al. Diabetes is not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sepsis[J]. Ann Emerg Med, 2011, 58(5): 438-444.

(本文編輯:胡苗苗)

R587.2

B

1000-2138(2014)03-0224-03

2013-05-14

何銀輝(1982-),男,江西新干人,主治醫(yī)師,碩士。

猜你喜歡
敗血癥克雷伯革蘭
變棲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臨床特征
生物標志物對新生兒敗血癥早期診斷的研究進展
以敗血癥為主癥禽病的鑒別診斷
侵襲性和非侵襲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膿腫CT特征對比
腫瘤醫(yī)院感染患者革蘭陽性菌分布與耐藥性及經(jīng)驗性抗MRSA的研究
急性爛鰓、套腸、敗血癥…一旦治療不及時,死亡率或高達90%,叉尾鮰真的值得養(yǎng)嗎?
基層醫(yī)院ICU與非ICU主要革蘭陰性桿菌分布與耐藥性差異
2011—2013年非發(fā)酵革蘭陰性桿菌耐藥監(jiān)測結果分析
早發(fā)型與晚發(fā)型新生兒敗血癥臨床比較
連翹等中草藥對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實驗研究及臨床應用
汉源县| 沅江市| 吉木萨尔县| 霸州市| 蓝田县| 泰顺县| 民乐县| 峨眉山市| 大港区| 菏泽市| 阿克苏市| 沧源| 寿阳县| 长葛市| 尼玛县| 奈曼旗| 桐梓县| 象州县| 兴山县| 稻城县| 洛宁县| 泉州市| 邳州市| 三都| 永川市| 巴东县| 于都县| 收藏| 英山县| 新闻| 宁乡县| 靖远县| 来凤县| 江华| 内乡县| 凤庆县| 东乌| 罗城| 古浪县| 金昌市| 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