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濤
朱自清一生短暫,只活了50個年頭,其中一大半時間在外奔波忙碌。但他是在揚州長大的,揚州是其祖宗廬墓之地。在這里,他念私塾,讀小學、中學,考大學,結(jié)婚生子。因此,他自稱“我是揚州人”,并以此為題著文。于是,“家在揚州的生活”也成了他日后文學創(chuàng)作的庫藏之一,包括《背影》在內(nèi)的許多篇什都與揚州有關。無論走到何處,朱自清都懷念著自己的故鄉(xiāng)。
年少時便有自己的文學夢
“青燈有味是兒時”。大約在十三四歲時,朱自清已經(jīng)做通了國文。他喜歡讀書,考入兩淮中學(今揚州中學)后,陸續(xù)閱讀了四書五經(jīng)、《史記》、《漢書》、《韓昌黎集》、《柳河東集》、《文心雕龍》等國學經(jīng)典。從那時起,他就開始做自己的文學夢了。最使他醉心的是《聊齋志異》和林譯小說。英雄豪杰的金戈鐵馬,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書生與狐仙的纏綿悱惻,多彩斑斕的異域風情,都使他沉醉著迷。那時起,朱自清開始了最初的創(chuàng)作。第一次,他模仿林譯小說的文筆和結(jié)構(gòu),寫了一個山大王的故事,8000多字。小說寫好后,他興沖沖地投寄到《小說月報》,可不久稿子就被退回來了。他不服氣,集合了幾個同學,干脆辦了個《小說日報》,用文言寫作。他又寫了一篇從大人那里聽來的俠客的故事,題目叫《龍鐘人語》,登在“日報”上。當然,三天之后,“日報”便辦不下去了。
年少輕狂之舉不能成事,但追逐夢想的腳步卻未曾停歇。后來,朱自清終于圓了文學家的夢。他是幸運的。
貯滿情義的父親
文學家大都是至情至性之人,朱自清也是這樣。唯其如此,他的散文才會貯滿情義。在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有寫父子之愛的《背影》,有寫夫妻之情的《給亡婦》。當然,也有寫兒女之樂的《兒女》。在散文《荷塘月色》中,“閏兒”還在媽媽的懷抱中。那是朱自清的次子。在朱自清的心中,小時候的次子如此可愛:“閏兒上個月剛過了三歲,笨得很,話還沒學好呢。……他說‘好字,總變成‘小字,問他‘好不好?他便說‘小或‘不小,我們常常逗著他說這個字玩兒?!幸恢惶麓赏?,是一毛錢買的,買來時,老媽子教給他‘這是一毛錢,他便記住‘一毛兩個字,管那碗叫‘一毛……他是個小胖子,短短的腿,走起路來,蹣跚可笑?!?929年,“閏兒”剛剛五歲,那一年朱自清的夫人得了很嚴重的肺病,不得不帶著“閏兒”從北京回到揚州。不久,其夫人就去世了。從此,次子“閏兒”與朱自清天各一方。朱自清曾在詩《憶諸兒》中寫道:“平生六男女,晝夜別情牽。”可見,他越發(fā)惦記自己的孩子,但他們父子倆只在清華大學放寒暑假時才能見到一面。
關于夢的日記
在朱自清故居紀念館展覽區(qū)的玻璃櫥窗下,有幾頁微微有些泛黃的紙張,上面寫滿了不同國別的文字,那是朱自清的日記。這些日記本是用來記事和備忘的,朱自清生前并沒有公開發(fā)表的打算。翻閱這些日記,更能近距離地了解他真誠、樸實、單純的內(nèi)心世界。1931年到1936年的日記里,有三則都是寫他夜里做夢的。奇怪的是,這三則日記所記的三個夢竟然是同一個內(nèi)容:
1931年12月5日:“……夢里,我被清華大學解聘,并取消了教授資格,因為我的學識不足……”
1932年1月11日:“夢見我因研究精神不夠而被解聘……”
1936年3月19日:“昨夜得夢,大學內(nèi)起騷動。我們躲進一座大鐘寺的寺廟,在廁所偶一露面,即為沖入的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縛住我的手,譴責我從不讀書,并且研究毫無系統(tǒng)。我承認這兩點并愿一旦獲釋即提出辭職?!?/p>
三則日記分別寫于不同年份,前兩則是在英國游學時所寫,后一則寫于清華大學,這期間,他也由中文系代理主任正式擔任主任職。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境遇,而竟做著同一個內(nèi)容的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他內(nèi)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朱自清做事做人本就極其認真嚴謹,從日記中可看出他永遠覺著自己資質(zhì)一般,不夠聰敏,也不夠勤奮努力。他不時地自我反省,自我審視。到清華大學后,心理壓力就更大了:一來教非所學,他是學哲學的,但教的卻是國學;二來他只是個本科生,而清華大學卻是名流薈萃、大師云集之地;三是清華大學嚴格的用人機制和學術(shù)競爭環(huán)境,加上他自己由中學教師升格為教授,由教授又任系主任,他自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因而壓力越來越大。他擔心自己在學術(shù)研究上落伍,曾幾次提出辭職,想專心治學。他不斷地自我要求、自我完善,大量閱讀各種書籍,每隔一段時間就制訂一個讀書計劃。他虛心向語言學家王力、詩詞專家黃節(jié)和俞平伯等人請教,借來他們的著作閱讀學習。自己的日記,他也用中、英、日三種文字書寫,以此來鞏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語水平。
最后的挽歌
巨大的壓力,清貧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得朱自清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1948年夏天,他的體重越來越輕,最輕時只有38.8公斤。也就是這個時候,他在拒絕領取美援面粉的聲明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區(qū)區(qū)不足80斤的身軀托舉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
朱自清去世后,第二任夫人陳竹隱在整理朱自清的遺物時看到,他的錢包里,整齊地放著6萬元法幣,這點錢連一塊小燒餅都買不到。清華大學破天荒地降半旗致哀;追悼會上,校長梅貽琦致辭時哽咽得說不出話來;數(shù)月之內(nèi),社會各界紀念詩文多達160余篇,形成一個影響一時的文化事件。
人們憑吊朱自清,寄托哀思,是在尊崇一種氣節(jié),一種風骨,一種精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