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在信中寫到,中華百年以來的留學史,是中國人民為個人夢、強國夢、復興夢而奮斗的歷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夙愿,是13億中國人民的共同夢想。希望廣大海外學子秉持崇高理想,在中國人民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奮斗中實現(xiàn)自身價值,努力書寫無愧于時代的華彩篇章。
你們在來信中表示要堅持愛國、堅持理想、堅持學習、堅持創(chuàng)新,希望大家把這些信念付諸行動,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刻苦攻讀,積才廣學,早日用所學所得報效祖國和人民。
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全體在德留學人員的回信
一位朋友,兒子已去美留學。說起她曾經(jīng)給孩子的壓力,很內(nèi)疚。記得兒子中學時,一天放學回家,興奮地告訴媽媽:“我數(shù)學得了全班第一!”媽媽:“那你的英語呢?”兒子:“英文100分!”媽媽:“那你們班有幾個100分?” 壓力山大啊!你爸媽是如何施壓的?
FT中文網(wǎng)總編輯張力奮
很多人勸我盡量和美國人交往,不要泡在華人圈子。我發(fā)現(xiàn)與美國人和與在美華人交往收獲不同。與美國人交往,可以幫助你突破文化的壁壘,了解許多你不出國根本無法接觸的事情。我接觸到的在美華人大多美國待了十多年,他們對美國社會有深度了解和現(xiàn)實體驗,表達出來的都是精華。他們給我最多實際的幫助。
媒體人范海濤
夢中劍橋:鳥鳴聲開始一天,微亮中劍河破浪賽艇奮劃;晨光中穿行古鎮(zhèn),中世紀風格的石頭建筑是毗鄰的圣約翰、三一、國王、圣彭布魯克等學院,這里誕生了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科學家牛頓、達爾文、霍金……堆滿書籍的環(huán)境,導師約談,給下周開得書單,飛快穿梭各圖書館借書、上網(wǎng)搜素需要的新書目……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
大年三十夜,學生接到我的電話,頗感意外:不是拜年,是交代英語閱讀。我并沒有問這些閱讀是否比春晚有意思。只想告訴學生:當年我奮斗出國時,那邊播春晚我這邊攻閱讀。二十多年后回首:真是多虧如此。人生不能在垃圾娛樂中消耗。另外,以學為樂,乃求學之第一義。
波士頓薩??舜髮W歷史系副教授薛涌
很多人面對未來,總是左思考右打算,就是不敢邁開大步向前走。其實規(guī)劃好的人生并不多,義無反顧勇敢向前的人常常得到更多,走得也更遠。生命的遠行不需要太多的準備,上帝給你兩條長腿和堅實的腳掌,就是為了讓你前行。向哪里走?讓心告訴你??佳小⒊鰢?、工作都會有前途。不同的路不同的風景。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
離開央視出國留學,我都不知道未來等待我的是什么,我并不是一個非常擅長預見未來的人,但是當時我只是有一種內(nèi)心成長的這種需要,我覺得想要做自己真愛做的事,就去努力嘗試,哪怕失敗了,也是一種光榮的失敗。
著名主持人楊瀾
對于各種“二代”而言,嚴格合理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人生教育是最重要的,否則父母的財產(chǎn)、名氣和官位只會增加他們?nèi)松南到y(tǒng)性風險。而很多中國的父母,孩子生下來后還是一心忙于自己的公司、仕途或星運,忽略了子女的教育,總以為將來有了錢和地位,可以用錢來彌補或用錢來買教育,這是大錯特錯。
主持人芮成鋼
我們當時那代年輕人對國外蒙著一層紗,出國簡直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你必須要有關系,要有人能幫你去運作這個事情才能走。不像現(xiàn)在隨便去泰國旅個游,上澳洲度個假,那會兒不是的,真的不是。那會兒有點兒本事的人,有點兒出息的,好多人都選擇出國深造或者就是去找機會,讓自己的生命重新開始吧。
歌手張薔
我喜歡靜靜地坐著,觀察每一個人,研究人生百態(tài),雖然聽不到他們說什么,但老外的表情都很豐富,很容易猜出他們的情緒。在這里舒服自在,我可以窩在一個地方看書,發(fā)呆,聽音樂,但是也常常感到孤獨和寂寞,我想念我的家人朋友和工作伙伴。
藝人林心如談起在美國留學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