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硫酸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條件探究

2014-03-31 23:56:31李紅萍丁偉
化學教學 2014年2期
關(guān)鍵詞:淺藍色堿式硫酸銅

李紅萍+丁偉

摘要:探究了影響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兩個主要因素: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反應物的滴加順序,最終總結(jié)出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適宜實驗條件。同時分析討論了探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意外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硫酸銅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實驗條件探究;化學實驗教學

文章編號:1005–6629(2014)2–0049–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實驗[1]:2 mL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現(xiàn)象;再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現(xiàn)象。這個實驗似乎很簡單,實驗預期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藍色絮狀氫氧化銅沉淀,加熱后氫氧化銅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銅。但從文獻[2~4]中發(fā)現(xiàn),硫酸銅和氫氧化鈉的用量不同,發(fā)生的反應不同,通常有三種情況:

教材中設定該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學會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初中階段實驗教學中應避免(1)、(3)兩種復雜情況的出現(xiàn)。而教材中并無對反應物質(zhì)量分數(shù)的規(guī)定,導致硫酸銅和氫氧化鈉的用量不確定。中學實驗中硫酸銅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通常為2%,因此固定硫酸銅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通過改變影響實驗的兩個主要因素: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反應物的滴加順序來探究實驗的適宜條件,以期為教師實驗教學提供參考。

1 實驗內(nèi)容

(1)配制2%的硫酸銅溶液,2%、4%、6%、8%、10%、20%的氫氧化鈉溶液。

(2)A組:取10支試管編號①~⑩,分別裝2 mL 2%的氫氧化鈉溶液,再依次滴入2%的硫酸銅溶液1~10滴,從滴加瞬間、振蕩、靜置、水浴加熱四個時刻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B組:將A組試劑反滴,即向10支裝有2 mL 2%的硫酸銅溶液試管中依次滴加1~10滴2%氫氧化鈉溶液。

(3)依次用4%、6%、8%、10%、20%的氫氧化鈉溶液,重復第(2)步操作。

2 實驗結(jié)果及討論

2.1 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的硫酸銅溶液

從表1看出,2%~4%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10滴2%的硫酸銅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2%~8%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3~10滴2%的硫酸銅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實驗時滴加1~2滴硫酸銅溶液,生成的藍色Cu(OH)2沉淀少,最好滴加3滴以上。

此外,在A組實驗中還出現(xiàn)兩個意外現(xiàn)象,下面針對這兩個現(xiàn)象展開討論:

(1)在2 mL 2%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5滴2%硫酸銅溶液,振蕩靜置后出現(xiàn)少量綠色沉淀。另外,筆者做過4 mL 0.5 mol/L氫氧化鈉分別和3.0、3.5、4.0、4.5 mL 0.5 mol/L硫酸銅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NaOH~2.0%;CuSO4~7.4%)混合未振蕩靜置的實驗,出現(xiàn)藍色絮狀、淺藍色、綠色三種沉淀。在此出現(xiàn)的綠色沉淀是何物質(zhì),推測有以下兩種情況:①氫氧化銅與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綠色的堿式碳酸銅沉淀;②堿式硫酸銅屬于堿式鹽,通式為Cux(OH)ySO4·nH2O,綠色沉淀可能是堿式硫酸銅的一種。

(2)在2 mL 20%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硫酸銅溶液,未振蕩,上層生成藍色絮狀沉淀,中層形成亮藍色環(huán),下層是未參與反應的無色氫氧化鈉的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高、黏度大,硫酸銅溶液滴入后與上層氫氧化鈉生成藍色Cu(OH)2絮狀沉淀,沉淀逐步向下擴散與中層高濃度的氫氧化鈉生成亮藍色Na2[Cu(OH)4]溶液。理論上推測,再滴加適量的硫酸銅溶液使上層硫酸銅過量,靜置一段時間,上層會出現(xiàn)淺藍色的Cu4(OH)6SO4沉淀層,從而在一個試管中依次呈現(xiàn)淺藍色、藍色、亮藍色三個色層,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看出氫氧化鈉與硫酸銅能發(fā)生三種反應,因而此實驗具有進一步挖掘的價值。

2.2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從表2看出,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1~10滴20%氫氧化鈉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3~10滴6%~20%的氫氧化鈉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

此外,在2 mL的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4%的氫氧化鈉溶液5滴,生成Cu(OH)2沉淀和淺藍色的堿式硫酸銅沉淀,Cu(OH)2沉淀分解生成黑色的CuO,而堿式硫酸銅水浴加熱不分解;滴加6滴,生成較多的Cu(OH)2沉淀和較少的淺藍色的堿式硫酸銅沉淀,加熱后生成的黑色的CuO較多,不分解的淺藍色的堿式硫酸銅較少,較多黑色和較少淺藍色綜合呈灰黑色。在2 mL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2%的氫氧化鈉溶液10滴,加熱后也呈灰黑色,表明有少量淺藍色的堿式硫酸銅未分解。

3 實驗結(jié)論

綜上所述,得出如下結(jié)論:

(1)2 m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10滴2%的硫酸銅溶液,都只生成藍色Cu(OH)2沉淀,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為2%~4%;3~10滴都只生成藍色Cu(OH)2沉淀,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為2%~8%。

(2)2 mL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1~10滴氫氧化鈉溶液,都只生成藍色Cu(OH)2沉淀,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為20%;3~10滴都只生成藍色Cu(OH)2沉淀,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為6%~20%。

(3)對于滴加順序,取決于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的大小。當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較小時,則2 mL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硫酸銅溶液;當質(zhì)量分數(shù)較大時,則2 mL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參考文獻:

[1]胡美玲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

[2]段昌平.幾個被誤讀的實驗現(xiàn)象[J].化學教學,2012,(1):79~80.

[3]朱鵬飛,馬宏佳,杜靜.利用傳感技術(shù)對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實驗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8,(9):34~36.

[4]劉懷樂.對Cu(OH)2制備實驗的研究[J].化學教育,2004,(10):53.

摘要:探究了影響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兩個主要因素: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反應物的滴加順序,最終總結(jié)出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適宜實驗條件。同時分析討論了探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意外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硫酸銅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實驗條件探究;化學實驗教學

文章編號:1005–6629(2014)2–0049–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實驗[1]:2 mL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現(xiàn)象;再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現(xiàn)象。這個實驗似乎很簡單,實驗預期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藍色絮狀氫氧化銅沉淀,加熱后氫氧化銅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銅。但從文獻[2~4]中發(fā)現(xiàn),硫酸銅和氫氧化鈉的用量不同,發(fā)生的反應不同,通常有三種情況:

教材中設定該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學會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初中階段實驗教學中應避免(1)、(3)兩種復雜情況的出現(xiàn)。而教材中并無對反應物質(zhì)量分數(shù)的規(guī)定,導致硫酸銅和氫氧化鈉的用量不確定。中學實驗中硫酸銅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通常為2%,因此固定硫酸銅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通過改變影響實驗的兩個主要因素: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反應物的滴加順序來探究實驗的適宜條件,以期為教師實驗教學提供參考。

1 實驗內(nèi)容

(1)配制2%的硫酸銅溶液,2%、4%、6%、8%、10%、20%的氫氧化鈉溶液。

(2)A組:取10支試管編號①~⑩,分別裝2 mL 2%的氫氧化鈉溶液,再依次滴入2%的硫酸銅溶液1~10滴,從滴加瞬間、振蕩、靜置、水浴加熱四個時刻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B組:將A組試劑反滴,即向10支裝有2 mL 2%的硫酸銅溶液試管中依次滴加1~10滴2%氫氧化鈉溶液。

(3)依次用4%、6%、8%、10%、20%的氫氧化鈉溶液,重復第(2)步操作。

2 實驗結(jié)果及討論

2.1 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的硫酸銅溶液

從表1看出,2%~4%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10滴2%的硫酸銅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2%~8%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3~10滴2%的硫酸銅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實驗時滴加1~2滴硫酸銅溶液,生成的藍色Cu(OH)2沉淀少,最好滴加3滴以上。

此外,在A組實驗中還出現(xiàn)兩個意外現(xiàn)象,下面針對這兩個現(xiàn)象展開討論:

(1)在2 mL 2%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5滴2%硫酸銅溶液,振蕩靜置后出現(xiàn)少量綠色沉淀。另外,筆者做過4 mL 0.5 mol/L氫氧化鈉分別和3.0、3.5、4.0、4.5 mL 0.5 mol/L硫酸銅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NaOH~2.0%;CuSO4~7.4%)混合未振蕩靜置的實驗,出現(xiàn)藍色絮狀、淺藍色、綠色三種沉淀。在此出現(xiàn)的綠色沉淀是何物質(zhì),推測有以下兩種情況:①氫氧化銅與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綠色的堿式碳酸銅沉淀;②堿式硫酸銅屬于堿式鹽,通式為Cux(OH)ySO4·nH2O,綠色沉淀可能是堿式硫酸銅的一種。

(2)在2 mL 20%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硫酸銅溶液,未振蕩,上層生成藍色絮狀沉淀,中層形成亮藍色環(huán),下層是未參與反應的無色氫氧化鈉的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高、黏度大,硫酸銅溶液滴入后與上層氫氧化鈉生成藍色Cu(OH)2絮狀沉淀,沉淀逐步向下擴散與中層高濃度的氫氧化鈉生成亮藍色Na2[Cu(OH)4]溶液。理論上推測,再滴加適量的硫酸銅溶液使上層硫酸銅過量,靜置一段時間,上層會出現(xiàn)淺藍色的Cu4(OH)6SO4沉淀層,從而在一個試管中依次呈現(xiàn)淺藍色、藍色、亮藍色三個色層,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看出氫氧化鈉與硫酸銅能發(fā)生三種反應,因而此實驗具有進一步挖掘的價值。

2.2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從表2看出,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1~10滴20%氫氧化鈉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3~10滴6%~20%的氫氧化鈉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

此外,在2 mL的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4%的氫氧化鈉溶液5滴,生成Cu(OH)2沉淀和淺藍色的堿式硫酸銅沉淀,Cu(OH)2沉淀分解生成黑色的CuO,而堿式硫酸銅水浴加熱不分解;滴加6滴,生成較多的Cu(OH)2沉淀和較少的淺藍色的堿式硫酸銅沉淀,加熱后生成的黑色的CuO較多,不分解的淺藍色的堿式硫酸銅較少,較多黑色和較少淺藍色綜合呈灰黑色。在2 mL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2%的氫氧化鈉溶液10滴,加熱后也呈灰黑色,表明有少量淺藍色的堿式硫酸銅未分解。

3 實驗結(jié)論

綜上所述,得出如下結(jié)論:

(1)2 m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10滴2%的硫酸銅溶液,都只生成藍色Cu(OH)2沉淀,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為2%~4%;3~10滴都只生成藍色Cu(OH)2沉淀,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為2%~8%。

(2)2 mL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1~10滴氫氧化鈉溶液,都只生成藍色Cu(OH)2沉淀,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為20%;3~10滴都只生成藍色Cu(OH)2沉淀,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為6%~20%。

(3)對于滴加順序,取決于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的大小。當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較小時,則2 mL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硫酸銅溶液;當質(zhì)量分數(shù)較大時,則2 mL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參考文獻:

[1]胡美玲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

[2]段昌平.幾個被誤讀的實驗現(xiàn)象[J].化學教學,2012,(1):79~80.

[3]朱鵬飛,馬宏佳,杜靜.利用傳感技術(shù)對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實驗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8,(9):34~36.

[4]劉懷樂.對Cu(OH)2制備實驗的研究[J].化學教育,2004,(10):53.

摘要:探究了影響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兩個主要因素: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反應物的滴加順序,最終總結(jié)出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適宜實驗條件。同時分析討論了探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意外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硫酸銅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實驗條件探究;化學實驗教學

文章編號:1005–6629(2014)2–0049–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實驗[1]:2 mL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現(xiàn)象;再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現(xiàn)象。這個實驗似乎很簡單,實驗預期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藍色絮狀氫氧化銅沉淀,加熱后氫氧化銅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銅。但從文獻[2~4]中發(fā)現(xiàn),硫酸銅和氫氧化鈉的用量不同,發(fā)生的反應不同,通常有三種情況:

教材中設定該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學會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初中階段實驗教學中應避免(1)、(3)兩種復雜情況的出現(xiàn)。而教材中并無對反應物質(zhì)量分數(shù)的規(guī)定,導致硫酸銅和氫氧化鈉的用量不確定。中學實驗中硫酸銅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通常為2%,因此固定硫酸銅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通過改變影響實驗的兩個主要因素: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反應物的滴加順序來探究實驗的適宜條件,以期為教師實驗教學提供參考。

1 實驗內(nèi)容

(1)配制2%的硫酸銅溶液,2%、4%、6%、8%、10%、20%的氫氧化鈉溶液。

(2)A組:取10支試管編號①~⑩,分別裝2 mL 2%的氫氧化鈉溶液,再依次滴入2%的硫酸銅溶液1~10滴,從滴加瞬間、振蕩、靜置、水浴加熱四個時刻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B組:將A組試劑反滴,即向10支裝有2 mL 2%的硫酸銅溶液試管中依次滴加1~10滴2%氫氧化鈉溶液。

(3)依次用4%、6%、8%、10%、20%的氫氧化鈉溶液,重復第(2)步操作。

2 實驗結(jié)果及討論

2.1 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的硫酸銅溶液

從表1看出,2%~4%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10滴2%的硫酸銅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2%~8%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3~10滴2%的硫酸銅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實驗時滴加1~2滴硫酸銅溶液,生成的藍色Cu(OH)2沉淀少,最好滴加3滴以上。

此外,在A組實驗中還出現(xiàn)兩個意外現(xiàn)象,下面針對這兩個現(xiàn)象展開討論:

(1)在2 mL 2%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5滴2%硫酸銅溶液,振蕩靜置后出現(xiàn)少量綠色沉淀。另外,筆者做過4 mL 0.5 mol/L氫氧化鈉分別和3.0、3.5、4.0、4.5 mL 0.5 mol/L硫酸銅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NaOH~2.0%;CuSO4~7.4%)混合未振蕩靜置的實驗,出現(xiàn)藍色絮狀、淺藍色、綠色三種沉淀。在此出現(xiàn)的綠色沉淀是何物質(zhì),推測有以下兩種情況:①氫氧化銅與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綠色的堿式碳酸銅沉淀;②堿式硫酸銅屬于堿式鹽,通式為Cux(OH)ySO4·nH2O,綠色沉淀可能是堿式硫酸銅的一種。

(2)在2 mL 20%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硫酸銅溶液,未振蕩,上層生成藍色絮狀沉淀,中層形成亮藍色環(huán),下層是未參與反應的無色氫氧化鈉的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高、黏度大,硫酸銅溶液滴入后與上層氫氧化鈉生成藍色Cu(OH)2絮狀沉淀,沉淀逐步向下擴散與中層高濃度的氫氧化鈉生成亮藍色Na2[Cu(OH)4]溶液。理論上推測,再滴加適量的硫酸銅溶液使上層硫酸銅過量,靜置一段時間,上層會出現(xiàn)淺藍色的Cu4(OH)6SO4沉淀層,從而在一個試管中依次呈現(xiàn)淺藍色、藍色、亮藍色三個色層,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看出氫氧化鈉與硫酸銅能發(fā)生三種反應,因而此實驗具有進一步挖掘的價值。

2.2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從表2看出,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1~10滴20%氫氧化鈉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3~10滴6%~20%的氫氧化鈉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

此外,在2 mL的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4%的氫氧化鈉溶液5滴,生成Cu(OH)2沉淀和淺藍色的堿式硫酸銅沉淀,Cu(OH)2沉淀分解生成黑色的CuO,而堿式硫酸銅水浴加熱不分解;滴加6滴,生成較多的Cu(OH)2沉淀和較少的淺藍色的堿式硫酸銅沉淀,加熱后生成的黑色的CuO較多,不分解的淺藍色的堿式硫酸銅較少,較多黑色和較少淺藍色綜合呈灰黑色。在2 mL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2%的氫氧化鈉溶液10滴,加熱后也呈灰黑色,表明有少量淺藍色的堿式硫酸銅未分解。

3 實驗結(jié)論

綜上所述,得出如下結(jié)論:

(1)2 m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1~10滴2%的硫酸銅溶液,都只生成藍色Cu(OH)2沉淀,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為2%~4%;3~10滴都只生成藍色Cu(OH)2沉淀,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為2%~8%。

(2)2 mL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1~10滴氫氧化鈉溶液,都只生成藍色Cu(OH)2沉淀,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為20%;3~10滴都只生成藍色Cu(OH)2沉淀,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應為6%~20%。

(3)對于滴加順序,取決于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的大小。當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較小時,則2 mL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2%硫酸銅溶液;當質(zhì)量分數(shù)較大時,則2 mL 2%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參考文獻:

[1]胡美玲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

[2]段昌平.幾個被誤讀的實驗現(xiàn)象[J].化學教學,2012,(1):79~80.

[3]朱鵬飛,馬宏佳,杜靜.利用傳感技術(shù)對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實驗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8,(9):34~36.

[4]劉懷樂.對Cu(OH)2制備實驗的研究[J].化學教育,2004,(10):53.

猜你喜歡
淺藍色堿式硫酸銅
《2020的淺藍色口罩》
無水乙醇輔助低溫直接法制備堿式碳酸鎂晶體
星之葬
飽和溶液析出結(jié)晶水合物問題的多種解法
——以硫酸銅飽和溶液析出晶體的計算為例
星之葬
文苑·感悟(2016年6期)2016-12-13 11:21:08
真空碳熱還原堿式碳酸鎂制鎂實驗
五水硫酸銅催化合成乙酸正丙酯的研究
應用化工(2014年12期)2014-08-16 13:10:46
以硫酸銅為原料制備堿式碳酸銅的工藝條件研究
應用化工(2014年7期)2014-08-09 09:20:23
鑭石型碳酸鐠釹向堿式碳酸鐠釹的相轉(zhuǎn)變反應特征及其應用
一種堿式氯化銅的生產(chǎn)方法
织金县| 牙克石市| 长治县| 沐川县| 平罗县| 黎城县| 会理县| 崇州市| 海安县| 抚顺县| 大埔区| 沙田区| 诸暨市| 汶川县| 白城市| 星子县| 宁德市| 保山市| 广西| 东平县| 永善县| 扎鲁特旗| 绥芬河市| 芦溪县| 游戏| 阿勒泰市| 嫩江县| 扎鲁特旗| 马龙县| 泰州市| 卓资县| 崇州市| 莎车县| 犍为县| 南木林县| 桓台县| 双流县| 平武县| 深水埗区| 武强县| 长岭县|